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的涵义及其分类

知识的涵义及其分类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正如我们在探讨知识分类时将要指出的,当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范畴作了更为广泛的理解,它认为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中不仅包含着关于事物的特性及其关系的信息,而且包含着个体自身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信息。理性主义认为知识为真的基础源自理性,经验主义则认为知识为真的基础源自经验。这种知识的分类是从知识拥有主体的角度进行的。

1.1 知识的涵义及其分类

什么是知识?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论题。长期以来,古今中外的学者见仁见智,尚未形成统一的见解。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知识”一词最早可见于《宋史·李庭芝传》:“李庭芝,……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并智识恒出长老之上。”[1]细观全文,这里的“智”是指智慧、机智和机巧,“识”是指识见,及对事物洞察和预见的能力,和今天知识的涵义不尽相同。

知识历来是哲学中认识论研究的对象,故我们常见的有关知识的定义是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的。如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2]“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3]这样一些定义是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角度给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的本质。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知识是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内部状态。持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反对研究人脑中的内部状态,自然不会研究知识。由于20世纪50年代前心理学主要受行为主义的影响,所以,在心理学辞书或心理学教科书中很难找到知识的定义。

心理学对知识的研究和关注,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信息论等新兴学科的影响,心理学界爆发了一场“认知革命”,这场革命主张通过将人脑和计算机相类比来研究大脑内部加工信息的结构与过程。在这一研究背景下,知识进入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

当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看成是储存在个体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这种信息是有组织的。信息并不是从外部世界直接移入人脑的,也不是先天存在于人脑之中的,而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进行建构的结果。正如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那样,“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威特罗克也认为:“大脑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这种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可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最好注解。同时,正如我们在探讨知识分类时将要指出的,当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范畴作了更为广泛的理解,它认为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中不仅包含着关于事物的特性及其关系的信息,而且包含着个体自身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信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知识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关于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以及个体自身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信息及其组织。

按照不同的标准,知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与层次。认知心理学区分了三种类型的知识:(1)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这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2)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这是指个人无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通俗地说,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3)策略性知识(strategic knowledge),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程序性知识,其特殊之处主要在于这类知识是调节控制自身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此外,常见的知识分类还有:

(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这种分类是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出发的。感性知识直接来自于我们的感官,它包括感觉、知觉等,其特点是认知的直接性、不确定性;理性的知识来自于我们的理性能力,它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其特点是认识的概念化、确定性。康德认为知识分为先天知识和经验知识,先天知识可以仅仅依据概念获得,属于分析性知识,其意义的规定得自于主、谓之间的关系;经验的知识来源于感觉,属于综合性知识,是对感觉的综合。理性主义认为知识为真的基础源自理性,经验主义则认为知识为真的基础源自经验。把所有命题都还原为具体的经验,是不可能的,理性主义的观点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把知识本源归属于先验理性,则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2)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知识

这种分类是在知识的学科范畴上进行的,实际上还可以再细分为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学科。人们一般认为,人文知识的客观性、理性程度最弱,科学知识最强,社会科学知识介于二者之间。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理性与客观性的特征,比如法律、经济知识,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经济活动表现出周期性特征等。人文与科学的对立,源于科学在人文知识中的扩张,文学、艺术创作所需要的激情被理性所压抑,技术理性与政治的结合产生的意识形态,使文学与艺术等人文知识纳入到政治理性的轨道,求美、求真、求善的人文精神被遮蔽。人文精神的失落,反过来对求真、求美、求善的科学精神又产生了负面影响。

(3)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

这种知识的分类是从知识拥有主体的角度进行的。罗素在其《人类知识》一书中,对个人的知识与社会的知识作了区分。他认为,社会知识从总量上可以说多于个人知识,也可以说少于个人知识。因为百科全书式的全部社会知识都不能包含个人的知识部分。他说:“整个社会的知识和单独个人的知识比起来,一方面可以说多,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少。就整个社会所搜集的知识总量来说,社会的知识包括百科全书的全部内容和学术团体的全部文献。但是关于构成个人生活的特殊色调和纹理的那些温暖而亲切的事物,它却一无所知。”[4]个人知识是自身亲自经验得到的,这种知识不是可以用语言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波兰尼认为,个体知识,特别是个体的判断力,在科学发现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智的激情、信念、良知、责任心与判断力的协同,自始至终伴随着科学的研究工作,理智的激情通过科学的美感和真理建立起了内在的关联,社会的知识则是祛魅的,排除了情感、价值和激情,追求客观、普遍和价值中立。“‘雨’不再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一种现象,而成了‘从云块落到地面的水点’,‘水’不再是把你弄湿的那种东西,而成了H2O。关于氢和氧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它们的文字的定义,至于你是否理解这些定义倒无关紧要。[5]

(4)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根据知识的经济功能,亚太经合组织把知识分成四种类型。一是事实知识(know-what),指的是人类对某些事物的基本认识和所掌握的基本情况。二是原理和规律知识(know-why),即产生某些事物和发生事件的原因和规律性的认识。三是技能知识(know-how),知道实现某项计划和制造某个产品的方法、技能和诀窍。四是知道知识产生源头的知识(know-who),即知道是谁创造的知识。第1、2类是“可编撰的知识”,第3、4类是“可意会的知识”,也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与“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前者是可以通过语言予以说明和阐释的,通常以书面方式呈现,即书写下来的知识;后者则是个人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所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从上述知识的分类可知,人类的知识是极为丰富多样的,具有多方面意义的规定性。就人的思维活动来讲,它不可能只是某一种知识要素孤立地起作用,而必须是一个多方面的知识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协调的复杂运动过程。即是说,各种知识要素在主体的思维实际运动过程中必然会结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运动结构状态,即知识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