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除民众不满应是社会建设的灵魂

消除民众不满应是社会建设的灵魂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社科院近日在京举行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换句话说,如果以现在为起点,“民众不满”在未来的社会建设绝不应该是提高。任何社会都会有民众不满,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消除民众不满应当是社会建设的灵魂和指向。

消除民众不满应是社会建设的灵魂

中国社科院近日在京举行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提醒说,要警惕在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的一些数据较好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不满程度也在提高。

这本蓝皮书的主题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实也是十七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一个主题。关于社会建设,十七大第一次将其专门作为一章写进了党代表大会的报告,具体表述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不难看出,所有的指向最终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当然也就意味着民众不满应该降低到最低程度。换句话说,如果以现在为起点,“民众不满”在未来的社会建设绝不应该是提高。但是,无论是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公平正义,还是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改革方案,都还不足以使得上述目标一定会实现。李培林先生的提醒,更是在一定意义上表达了这种担忧,并暗示了解决问题时可能面临的压力与迫切程度。

社会建设之所以被提高到政治高度加以重视,从某程度上讲,意味着关于社会建设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差强人意。这已经不必再拿什么数字或案例进行佐证,平日里最吸引公众眼球的新闻中,很大部分都是有关此方面的内容。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高度政治化的议题固然依旧引人注目,但更让公众不吝热情的是关涉其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即有关社会建设的诸多新规。生活超越政治,在当下的中国虽然不一定是进步的指向,却是民众生活的现实。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生活中不是没有政治,伴随公民身份的权利意识觉醒,民众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较之以往有了更多的参与和表达愿望。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经济催生的利益分化和民主意识,使得民众对公共政策的出台过程和结果所投注的注意力空前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讲,从社会建设出发的参与和表达,倒不失为培养民众与国家互动的民主操练。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民主举动与众声喧哗的社会参与,是一种温和而渐进的调适过程,给了双方一定长度的适应周期,也给了社会建设政策更高的准度。

毕竟,民众不满没有什么可怕,警惕民众不满的程度提高,只不过是说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居庙堂之高者需要更耐心地倾听民众的呼声,从而使出台的公共政策更有效力和公信力。任何社会都会有民众不满,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现代社会之所以具有历史进步性,在于解决问题的民主程度有了巨大提高,在于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双重落实。改革开放到今天依然能够得到绝大数人的首肯,其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也大抵在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消除民众不满应当是社会建设的灵魂和指向。这么讲的理由是,在利益分化和权利回归的当下现实中,民众不满的消除意味着,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平衡和出台的公共政策得到了社会认可。如此,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社会摩擦会大幅度降低。当然,让所有人绝对满意的政策可能不会有,问题是这个过程必须是一个公开博弈的过程,需要建设足够的利益表达和协商渠道容纳多元利益的诉求,给各方利益得到有效平衡提供一个平台。现代社会的利益博弈,不是一方吃掉一方的零和游戏,而是需要各方都有做出妥协的精神和准备。

但是,利益分化和阶层清晰不仅意味着个体追求利益的取向具有差别,而且意味着群体利益的较大分野。从具体的社会事实来看,强势群体利用历史延续的政策资源和累积的社会资源,可以更有力地维护自身的现有利益,并能够争取到更大的延伸利益。相比之下,社会弱势群体可以利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就逊色很多,缺少强劲的表达声音,甚至缺少必要的表达通道。这会形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马太效应”,弱势群体的边缘化逐渐变为社会现实,进而郁积更多的社会不满。正因如此,社科院的专家提醒说:“我们要格外注意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注意研究和分析不同的社会阶层对生活的感受和变化,以及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对此,社会建设的政策制定者必须有足够的洞察力和清醒的认识,唯有如此,社会建设才有达到十七大报告中所指目标的最大可能。

(本文发表于2008年1月14日《华夏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