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记《大公报》

新记《大公报》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公报》由此进入其发展辉煌期——新记大公报时期。他们将投身报界十余年之阅历和经验,应用于《大公报》复刊的经营管理及新闻业务之中,配合十分默契。同时也密切注意国际动向,1918年作为《大公报》记者前往欧洲采访巴黎和会,也是与会的唯一中国记者。1920年7月回国后,在《大公报》开辟栏目,介绍西方文化与新思潮。1936年《大公报》沪版创刊,发行达10万份,成为全国性的民营大报。

二、民营报的后起之秀:新记《大公报》

《大公报》最初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办,至1916年转给安福系财阀王郅隆。王聘请胡政之为该报经理兼总编辑,至1920年直皖大战前后,《大公报》一直是皖系军阀的喉舌。1920年皖系战败后,王郅隆被通缉并客死日本,《大公报》在其子王景珩主持下,勉强维持到1925年11月停刊。

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组新记公司。由吴鼎昌出资5万元从王景珩手中买得《大公报》,胡政之带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一干人作为工作人员,张季鸾主持笔政,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在天津继刊。《大公报》由此进入其发展辉煌期——新记大公报时期。

1.《大公报》的“三巨子”

吴鼎昌的资本、胡政之的经营、张季鸾的社评文才是新记《大公报》的三绝。三人的素质与眼界以及对于新闻事业的共同志趣,使其成为了新记大公报最稳固最有效率的决策层。《大公报》复刊伊始,三人便约定:报纸不向任何方面募款,由吴鼎昌出资,胡政之、张季鸾以劳力入股,三年内在报馆领取薪酬,不兼任其他有俸给的公职。由此确立了民营报纸舆论独立经济基础。分工方面,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三人共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商榷意见,决定主张,轮流执笔,最后张季鸾负责修正。三人意见不同时,以多数决定,三人意见各不同时,以张季鸾为准[10]。他们将投身报界十余年之阅历和经验,应用于《大公报》复刊的经营管理及新闻业务之中,配合十分默契。

吴鼎昌(1884—1950年),字达铨,笔名前溪,原籍浙江吴兴县,生于四川华阳。出生官宦家庭,早年就读于成都尊经书院,1903年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其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回国,执教于北京法政学堂。此后沉浮于财政两界,历任造币厂厂长、中国银行总裁、段祺瑞内阁财政次长、四行(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储蓄会主任等职。吴鼎昌为人精明,有商业头脑和政治眼光。纵观其一身,虽曾拥有多种身份,但中国传统文人的血脉却贯注始终。他十分重视报纸作为社会公器的作用,对于报纸独立自持的地位有深刻的认识。《大公报》续刊之初,吴鼎昌便拿出5万元资本来维持,生计十分艰难,出刊的三四个月内,每月累赔之数不少于三四千元[11],但他仍然坚持不接受任何财阀、政治势力的资助,与胡政之、张季鸾及报馆职员同心协力,惨淡经营。吴鼎昌白天在盐业银行办公,晚上到报馆和胡、张二人讨论新闻,交换意见,并经常为报社写社评。在人事录用升迁、报纸大政方针等问题上,他也放手让权于胡、张二人。后来吴鼎昌重返仕途,便疏于与报馆往来,他始终认为“我们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办报,更不是为了某一派系而办报,也绝不为某一个个人而办报,我们是为了人民全体的利益而办报”。1935年12月,吴鼎昌出任蒋政府实业部长,更是辞去《大公报》社长一职,此后一直追随蒋政府,1950年病逝于香港。

胡政之(1889—1949年),名霖,笔名冷观,四川成都人。出生官宦家庭,早年随父居安徽,入安庆省立高等学堂读书。1907年自费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律专业。1911年归国后曾开办律师事务所。1912年应聘上海《大共和日报》,历任翻译、编辑和主编等职,此后终身投身新闻业。1916年任王郅隆《大公报》经理兼总编,曾亲自采访段祺瑞“马厂誓师”等重大新闻,蜚声于时。并对《大公报》进行改革,将原有记者开除,同时聘请林白水、梁鸿志、王峨孙等为特约访员,每天以电话向天津发消息,或以快邮寄稿,新闻因此大有改观。同时对版面进行了改革,抛弃旧式书册,改用西式通栏,版面设计不断提高。在此后一系列事件如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中都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报道和文章。同时也密切注意国际动向,1918年作为《大公报》记者前往欧洲采访巴黎和会,也是与会的唯一中国记者。会后,赴欧洲各国考察。1920年7月回国后,在《大公报》开辟栏目,介绍西方文化与新思潮。不久,因直皖大战皖系失败,《大公报》一蹶不振,胡政之遂辞职,转任林白水《新社会》报总编一职。

1921年8月胡政之在上海成立国闻通讯社,负责向各报提供稿件。为能自由发表言论,1924年胡政之又创办《国闻周报》。周报内容丰富,有时政、经济评论、一周大事及文艺专栏等,撰稿人除胡政之外,还有吴鼎昌、潘公展、叶楚伧等。1926年,周报随新记《大公报》的出版迁到天津,1936年《大公报》沪版创刊,复迁回上海出版,至1937年上海沦陷前被迫停刊。

开办新记《大公报》后,胡政之掌握报社经营的全局,每日上午处理发行、广告等经理事务;下午参加编辑会议,评比各报内容,寻找新闻线索,安排记者采访;晚上和吴鼎昌、张季鸾商讨社务,研究时事,选择社评题材,每星期还撰写几篇社评。一天工作常常达12小时。

胡政之不仅在行政管理、人才录用、报纸经营上自有一套办法,而且在报纸发展的大方向上也表现出独到的眼光、气魄和信心。1936年《大公报》沪版创刊,发行达10万份,成为全国性的民营大报。1937年抗战爆发,天津、上海沦陷,《大公报》迁往武汉、重庆和香港出版,胡政之率徐铸成负责《大公报》香港版。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前,胡政之便未雨绸缪,提前派徐铸成于1941年2月15日创办《大公报》桂林版。抗战胜利前后,胡政之雄心万丈,想创办《大公报》广州版,以天津、重庆、上海、广州占领华北、华西、华东、华南四大据点,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庞大的报业集团,无奈时局多变,最终成为不可实现的构想。但他凭着办报多年,对国家政治问题特质的清醒认识,于1948年初,投入大量经费在美国创办英文版的《大公报纽约双周》,3月15日,又恢复《大公报》香港版,作为以后的出路。他计划以香港为退路,以后再到新加坡、美国办报。然而,4月4日,这一计划尚在执行中,他便因长期劳累而一病不起。回到上海辗转病榻一年后,于1949年4月14日病逝。第二天《大公报》上海版发表他1943年写的纪念张季鸾的文章《回首十七年》,不料也成了对他自己的纪念。

胡政之一生以报人自任,多次拒绝做官。他曾说:“我与社会上层人物和达官权贵虽多交往,但只有公谊而无私交,所谈皆国内外时势大事,从不涉私,这样对于事业是有利的。”他为中国新闻事业创造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办报经验。

张季鸾(1888—1941年),名炽章,笔名一苇、榆民等,陕西榆林人。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1901年,父亲死后,他随母亲扶柩返回榆林,后就读烟霞草堂,师从大儒刘古愚,得到陕西学台沈卫(沈钧儒叔父)的赏识和器重,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开始走上“言论救国”的道路。1910年在于右任主办的上海《民立报》任记者。辛亥革命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负责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1913年受命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并且发出了中国近代报业史上第一份新闻专电,披露袁世凯政府与六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引起轩然大波,张因此被捕,系狱3月。出狱后回上海先后任《大共和日报》编译和《民信日报》总编辑,积极进行反袁宣传。1916—1924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

1926年9月,张季鸾担任新记《大公报》主笔,负责处理版面、指挥采访、撰写评论。他每天午后到报馆主持编务,一是研究当天的经济行情以及京津沪各报的新闻言论和版面编排,评短论长;二是对编辑人员进行分工;三是预测当天可能发生的重要新闻,初步考虑第二天报纸的版面轮廓。晚间则亲自处理重要新闻的标题及版式,为吴、张的评论润色,或亲自为报纸撰写社评,常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张季鸾写社评,切中时事,细腻深刻,注重报纸对社会的匡扶作用,而且思维敏捷,挥洒自如。他习惯提笔疾书,能根据版面大小控制行文长短,有时为了赶时间、抢速度,他往往写好一段先行付排,后稿写完,前稿已排版完毕,而后,他自校自改,一气贯通。张季鸾凭着他“文笔犀利、议论精辟的新闻评论,首创一格的新闻编辑和标题,以及由于他的特殊新闻敏感,指挥采访、写作的独特新闻”提升了《大公报》的品格[12]。张季鸾主持《大公报》的社论始终坚持“文人论政”的传统,即使是抗战期间受到蒋介石的礼遇,他也没有放弃对当局的批评。1941年9月6日,张季鸾于重庆病逝。在他弥留之际,蒋介石曾亲往探视。去世后,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唁电中称:“季鸾先生,文坛巨擘,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毛泽东肯定他“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

2.《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及业务革新

在新记《大公报》时期,最著名的就是它的“四不”方针。《大公报》续刊号上发表了张季鸾起草的《本社同人之旨趣》一文,提出了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所谓“不党”,即“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所谓“不卖”,即“不以言论作交易。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所谓“不私”,即“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所谓“不盲”,即“夫随声附和,是为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

“四不”是吴、胡、张三人针对当时社会环境及报界弊端,立志办对社会负责任的报纸而提出的办报方针,它为新记《大公报》在政治、经济、新闻及言论上的独立确立了方向。《大公报》借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变幻莫测的政治格局中,始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做社会“公器”的立场,正是这种立场赢得了社会大众的认同,《大公报》很快在舆论界崛起,成为影响全国的民营大报。

新记《大公报》在新闻业务上较以前也有很大改观。在内容上重视自己采写新闻,重视发表言论,重视创办各种专栏和副刊。在版式上,一改过去的通栏编排为多栏编排,注重长短新闻的搭配,不同字号、字体的运用,对重要新闻配以大标题和图片予以突出,使版面错落有致,编排精美。

《大公报》团结智慧的领导班子、先进的理念、业务和管理上的革新,使一个濒临倒闭的老报起死回生,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实现了扭亏为盈。并最终发展成为异地多馆的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这些业绩将在下章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