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_中国教育史教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_中国教育史教程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_中国教育史教程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上承秦汉文明,下启隋唐文化之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_中国教育史教程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教政策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上承秦汉文明,下启隋唐文化之先河。连年的征战使得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受到影响,呈现出文化的多元激荡和学术争鸣昌盛的局面。尽管如此,魏晋南北朝各代的文教政策仍然都以崇儒读经为核心。

一、尊崇儒学

东汉政权的垮台,使谶纬神学丧失了维系人心的力量,儒学失去了往日的尊严。魏政权建立初期,重新开始提倡儒学,多次颁布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下诏孔子后人孔羡为宗圣侯,还规定选士依汉之甲乙考课,以通经为录取标准。魏明帝继位后下诏强调:“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西晋统治者比较重视和提倡儒学,多次下诏并前去太学释典,以此达到尊崇儒术的目的。西晋的儒学教育出现了短暂高潮。

316年,洛阳城被攻陷,江淮以北先后由多个民族建立了近20个政权,时称十六国。十六国的当权者大都热心学习倡导先进的富有包融特质的汉族文化,崇儒兴教,采取了一系列推行汉族文化教育的政策和举措。(www.guayunfan.com)

386年,北魏建国,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周和北齐所取代,这一时期为北朝。北朝历代都崇儒。魏孝文帝时尊孔活动更甚。北齐文宣帝曾下令全国各地郡学,立孔子庙,并定期举行祭祀

东晋灭亡后,中国南部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史称南朝。为强化皇权和门阀士族的特权,南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儒家礼学,皆有诏令兴学的举动。宋代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年)正式恢复国子学,下诏书命令广训胄子;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宋文帝亲临国学,策问学生,并给予奖励。齐朝建立后,武帝永明三年(485 年)也曾下诏立学,创建堂宇,置学生200人。不过齐立国23年,在此期间曾两次废学。梁武帝比较注意文教事业,于天监七年(508年)下诏兴国子学。天监八年(509 年)诏书要求凡坚持学习能通一经的,经过策试可量才录用,即使寒门也不见弃,致使讲诵经学的风气盛极一时,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嘉德殿学士沈不害上书请兴学校,选公卿子弟入学,使助教、博士朝夕讲经,陈文帝很赞成,下诏书根据他的建议施行。这些行为都向世人发出经明行修即可入仕的信号,激励学子刻苦学习经学。

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振儒教以治国的趋势日渐明确,只是因南北对峙政局纷仍,这一进程时时被打断。

二、玄学的滥觞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主要表现是用老、庄之说注释儒经及诸子之书。大多数玄学家比较推崇孔子,注意将孔子和老子及道家的无为与封建伦理观念结合起来,提倡玄儒融合,以玄学来改造儒学。但是,玄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儒家教育思想是有冲突的。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以及后来的鲍敬言等人,曾对儒家思想予以猛烈批判。他们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否定儒家纲常伦理教育、否定六经教育等思想,表达了他们对儒学思想的批判。

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热衷于玄学,儒学遭到门阀士族的冷落,玄风跌宕对儒学产生冲击。

三、佛教的传播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获得发展。这一时期也是佛学与玄学合流的时期。北方统治者由于缺乏儒学传统和玄学修养,当大乘佛教传入后,便被当作精神支柱。十六国时期,后赵石虎认为佛是军神,应加以供奉。后秦统治者姚崇大崇佛教,请僧人鸠摩罗什入长安译经。北魏拓跋氏政权既兴儒,又崇佛,力图儒佛并用。然而,佛教否定儒家的礼法教育,因此佛教的兴盛给儒家教育造成了新的挑战。

四、儒、佛、道兼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多元化、汉代经学思想的衰颓、玄学和佛教思想的冲击,教育已不再是儒家的特权,玄学和佛教开始进入教育这一儒家的世袭领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在京师兴设四学馆,即儒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和玄学馆。主持儒学馆的是名僧慧远的学生———雷次宗。主持玄学馆的何尚之也是一个举家信佛、世代信佛的人,代表了当时信奉佛教的封建士人。玄学馆培养了一批具有玄学和佛学知识的人,对儒学教育产生直接冲击。以往在教育领域中儒学独尊的局面已被打破,佛教和玄学步入教育领域中儒家神圣的殿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