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看图习作的意义

看图习作的意义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思考_谈《孤独的孩子》看图习作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_反思型语文教学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思考——谈《孤独的孩子》看图习作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清溪镇第三小学 李海钦目前,教育界已广泛达成一种共识,即学生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这是教学取得高效益的基本前提。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的《孤独的孩子》为例,谈在看图习作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思考_谈《孤独的孩子》看图习作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_反思型语文教学

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思考——谈《孤独的孩子》看图习作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清溪镇第三小学 李海钦

目前,教育界已广泛达成一种共识,即学生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这是教学取得高效益的基本前提。然而,这种共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应该怎样体现出来?怎样能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体现,学生就必须和教师一样成为反思实践者;在教学中要想真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成为反思实践者。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的《孤独的孩子》为例,谈在看图习作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课堂环境,为学生反思酝酿土壤(www.guayunfan.com)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就要营造充满民主色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觉得宽松、自然,敢于质疑。《孤独的孩子》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照片中上海火车南站被日本飞机轰炸后,一片废墟中一个小孩在悲惨地哭泣……。本次习作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对照片的背景和人物的观察后,发挥想象,进行细致描写,展现战争的危害和对和平强烈的渴望。教学时,应紧扣单元主题“战争与和平”,课前先让学生搜集七七事变以来日本侵华暴行,在课堂上作简单的汇报。接着,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然后播放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乱轰滥炸的录像片断。通过这些,把学生引入特定的环境之中,让他们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并将自己的感受进行迁移,使情感能在习作中释放。

二、抓准观察点,巧设问题,拓展想象,引导学生反思

“反思性”学习就是以“学会学习”为目的。它要求学生通过反思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解释,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看图习作,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画面,从画面中展开想象和幻想。然后,才是怎样运用词句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那么,怎样学会更好地观察画面呢?这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所以,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为学生的反思作好了有效的准备。

《孤独的孩子》这张照片,由于画面模糊不清,四周的环境和孩子的外貌、年龄等都难以观察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整体把握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可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然后指几名学生说出是按怎样的方法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接着,组织其他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谈自己的看法,说说这些观察的方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该怎样去观察更好?

学生讨论后,老师再把设计的问题抛出,例如:这张照片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即让学生找准深刻的部分画面)重点要观察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让学生穿越时空想象当时当地的情景,想象他的孤独与悲惨,想象造成的原因,感受背景与人物的悲苦与愤恨。推测画面背后所蕴涵的内容,使静态的画面活动化,平面的事物“立体化”,进而在想象中形成一个孤儿的成长过程的故事。最后,让学生思考:你从画面中还发现了什么?这个孩子与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通过这样的形式及问题的引领,学生逐渐展开了反思。

三、指导习作修改,培养学生反思力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评价建议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可见,让学生掌握习作修改的优先权,让学生掌握习作修改的决定权,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一价值已被人们普遍所认识。其实,学生积极地参与修改习作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

学生写完习作之后,根据本次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先自我修改,再进行互改。在修改过程中老师必须巡视,提醒学生找出哪些地方写得好?哪里不够好?为什么?怎样写才更好?学生在互改时必须进行合作、讨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对合作活动的影响作了如下描述:“功能首先是在集体中以儿童间的关系为形式形成的,然后才成为个体的心理功能——研究表明,反省源自于争辩。”这里的“反省”就是指反思,也就是说反思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必须相互扮演作者和读者、解释者和聆听者,会使得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发现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同时,也会发现对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对学习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不断训练自己的反思技巧。

总的来说,在看图习作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老师以问题为引领,指导学生找准观察点,拓展想象,有效组织学生修改习作,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就能不断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美] Scott G. Paris,Linda R. Ayres,袁坤译.培养反思力[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188、202-205

2.吴艳茹.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与学生的反思主体地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