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找习作资源

寻找习作资源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我想,作文教学只有跳出传统的习作框架,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的教学资源,不定题目、场景,把它变成一个激发、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这样才能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作文训练,从而让学生真正达到妙笔生花,享受作文,感受快乐。

西夏区第十一小学 李 霞

我个人认为,习作的素材不仅仅限于教科书中每册的八篇固定的习作。“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而我觉得这其中的“乐于表达”又是重中之重。在作文训练中,我们除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己见闻、积累妙词佳句等个人素养外,还应充分开发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利用它来为学生开凿一个能使其文如泉涌的“泉眼”,使之有所思、有所抒,并能写其所思所想,轻松落笔。

一、开发阅读教学资源,结合内容,创设机会,安排读写迁移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材料,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安排读写迁移,使作文训练如春风细雨般融入阅读教学中,则既如给教材注入了源泉,使它更显丰盈,也使习作淡化了文体,增加了习作的空间。

(一)感受意境,迁移构思

《乡下人家》一文中,以生动的笔墨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和谐的乡村景象。在同学们感受了农家的恬静、热闹、紧张之后,我趁热打铁,即借此陶醉的意境,让学生来说说自己亲身体会到的美景,并能仿照此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于是,在学生的作文中,便有了“家乡的黄昏是恬美的……”“午后的校园是多彩的……”这一个个片断,展现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面,有的温馨祥和,有的使人感到神清气爽,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在整个迁移过程中,因为课文蕴涵着美妙的情感,学生也已沉浸在其意境中,所以老师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文笔的训练。

(二)创设情景,迁移内容

在执教《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享身边的幸福》时,我请同学们为家人编辑幸福短信,可喜的是孩子们以诗歌、散文等形式诉说着昔日里家长对他们的呵护,文章流露出孩子们对家人的感恩。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节简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收集身边的素材,并把它迁移到了习作中来,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丰富想象,迁移对象

班上有很多同学非常喜欢小动物,教材《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中,法布尔对昆虫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该文时,我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假如你是法布尔,会对小昆虫们说些什么悄悄话呢?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一个梦幻的世界,想法也是五花八门,“我想对纺织娘说,你唱的歌真好听,我想跟你学。”“我想问蝴蝶,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跟我想的一样吗?”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轻松说话,既培养了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开发游戏活动资源,获取信息,激发灵感,体验快乐作文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享受着快乐,教师如能让活动贯穿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并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发写作的激情,那作文将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事情。

(一)在表演中获取写作题材

在学完课文《快手刘》后,大家都对快手刘神奇的手法惊叹不已,于是我在班上也组织了一次魔术表演大赛。很多学生在课后下了大功夫,表演的魔术真让人揣摩不透。看学生们是怎样在日记中描述的:“小魔术师抽出一张牌让我们看清,然后一边叫天喊地,一边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又把牌搂成银杏叶状,接着很快抽出一张展示给大家。咦,果然还是那张牌,真神。”“那个女魔术师把绳子在脖子上绕了一圈半周的,然后使劲一拉,嘿!毫发无损,绳子居然散落了下来!”

学生在自己搭建的舞台上通过角色表演,活灵活现地展示自己的本事,演得认真,看的人也一眼不眨,大家写得当然也是得心应手了。

(二)在活动中激发创作灵感

通常学生的日记都以记叙文为主,写多了,创作的冲动就少了。于是我结合实际,指导学生去开展各种诗歌比赛。看他们写的童谣,还可以传唱呢:“……树儿种多了,洪水止住了,河水清澈了,地面干净了……”

学生一旦接触一种新的体裁,就会激发一种新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在活动过程中也能及时捕捉产生的联想和体验。

受口语交际课“设计公益用语”的启发,我请学生把自己当成导演,来拍一段公益广告,设计一下你的公益广告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打出怎样的标语,然后把你的意图写下来,评出最佳金点子奖。学生趣味盎然,有为小鸟撑环保大伞的,有为国家为人民保利益的,标语也非常醒目:“小鸟向您祈求一个家”“让绿色随处都在”……这些设计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体现创造性的作文训练过程,学生干得有滋有味,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其独到的构思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想,作文教学只有跳出传统的习作框架,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的教学资源,不定题目、场景,把它变成一个激发、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这样才能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作文训练,从而让学生真正达到妙笔生花,享受作文,感受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