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实用与满足”理论浅析气象科普新闻“三性”

从“实用与满足”理论浅析气象科普新闻“三性”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基础,以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分析受众对气象科普新闻的“媒介印象”“使用”气象科普新闻动机和需求,指出气象科普新闻要“满足”受众的需求,要增加可读性、指导性、新闻性,真正发挥气象科普新闻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气象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

从“实用与满足”理论浅析气象科普新闻“三性”

img98

高琳,女,1983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新闻系。本人自2004年开始,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工作,先后在《中国花卉报》《首都建设报·建材周刊》《中国气象报》担任过记者、编辑,发表过近百篇新闻作品。

摘 要:“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传播学中的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只在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接触条件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样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

本文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基础,以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分析受众对气象科普新闻的“媒介印象”“使用”气象科普新闻动机和需求,指出气象科普新闻要“满足”受众的需求,要增加可读性、指导性、新闻性,真正发挥气象科普新闻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气象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受众对气象科普新闻良好的“媒介印象”,增加受众的“媒介接触”频次,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 气象科普新闻 可读性 指导性 新闻性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至70年代的美国。作为一种受众研究理论,它以“受众本位”代替“传者本位”进行受众研究,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接触条件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样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需求动机,既有受众在接触大众媒介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兴趣、环境等因素,又有他们的社会动因,包括他们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群体归属关系等众多因素。

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他们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通过同一个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需要,达到不同的目的。

麦奎尔等人1969年开始对电视节目调查的成果,各类节目满足受众基本需求有四种基本类型: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在此基础上,1974年,美国传播学者E.卡兹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型做了若干补充,图示如下。

img99

“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该图的含义是:(1)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要有电视机或报纸一类的物质条件,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代替性的满足手段如寂寞时去找人聊天等;其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5)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二、气象科普新闻受众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信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气象科普知识更是与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我们的媒体是否让受众在对气象科普新闻的“使用”中得到了“满足”?在此,我们不妨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基础,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气象科普新闻受众的个人特征、社会条件因素、媒介接触可能性、媒介印象等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从而透视出受众对气象科普新闻的“使用”目的和需求,从而为扩大读者范围、“满足”读者,达到良好的气象知识普及效果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本次调查从问卷发放,到问卷回收,数据统计整理,历时5个月,共收回问卷4868份,其中包括2581份电子问卷、2287份纸质问卷。

(一)受众的个人特性和社会条件因素

被调查对象主要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军人,教师,学生,离退休人员等。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占比率最高,为63.3%;其次是学生占8.92%;教师占6.39%;自由职业者占5.29%;离退休人员占4.27%;私营者占2.86%;媒体人士占1.92%;军人占0.46%;年龄跨度从十几岁的小学生,到六七十岁的离退休人员均包括在内。22~30岁比率最高,占36.34%;31~40岁占27.7%;41~50岁占17.12%;50岁以上占13.49%;22岁以下占6.24%,学历构成方面,本科所占比率最高,为47.02%;大专占29.34%;硕士及以上占7.51%;高中及高中以下占7.02%。以上数据显示了气象科普新闻受众的构成——主要是年龄在22至30岁之间,学历本科,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这有助于我们分析气象科普新闻受众的个人特性和社会条件因素。

(二)受众需求

被调查对象了解气象科普新闻的主要目的,为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的占75.75%;为了防御气象灾害的占67.37%;对气象知识感兴趣,想多了解一些的占61.44%;从事气象研究,工作研究需要的占28.06%。

在调查“今后气象科普新闻的重点题材”方面,依次是防灾减灾常识占86.07%;雷电、台风、暴雨(雪)等灾害性天气的防御措施占85.71%;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保健、养生常识占78.61%;气候变化知识占71.84%;不同气象要素对人体影响等医疗气象知识占71.07%;农业气象知识占66.57%;当下异常天气状况成因分析占63%;人工消减雨(雪)等人工影响天气常识占57.07%;而最后四位,国内外最新气象科研成果占48.86%;各种气象观测、探测仪器常识占46.89%;气象谚语、气象趣味知识占46.56%;气象专业术语占43.85%。

以上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读者阅读需求的多样性,由于读者的阅读目的不同,媒介在选择气象科普新闻类型和内容方面应注重差异性。而气象科普新闻的题材则可以延伸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受众最关心的是与他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气象知识。

(三)媒介接触可能性

被调查的对象获取气象科普新闻的渠道,电视广播占83.77%,网络占77.72%,报纸、图书、期刊占62.66%,讲座、培训和参观气象科普馆各占23.36%和23.15%。

被调查者能轻松找到他们所关心的气象科普新闻的占38.61%;大部分能找到的占51.32%;只能找到一小部分的占9.94%;找不到的仅占1%。

以上数据说明公众了解气象科普新闻的渠道多样,主要集中于大众传播媒介。而在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今天,受众想要接触气象科普新闻类媒体并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已经不成问题。

(四)媒介印象

被调查者觉得气象科普新闻对生活很有帮助的占81.27%;觉得帮助一般的占16.28%;觉得几乎没有帮助的占2.58%;觉得从不关注这方面信息的占0.74%。说明气象科普新闻内容丰富,比较贴近民生,与受众不同层级的多重需求相吻合。

被调查者中,各种气象科普新闻都能看懂的占25.2%;大部分能看懂的占60.39%;只能看懂一少部分的占13.88%;基本看不懂的占1.41%。

在气象科普新闻的主要问题方面,有29.4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气象科普新闻语言不够通俗,专业性过强,普通读者看不懂;27.27%认为内容不够丰富;20.34%认为形式单一;12.32%认为实用性不强。

这说明气象科普新闻在传播内容和手段上,还需要更通俗易懂、贴近读者。

三、几点思考

(一)“可读性”是气象科普新闻的生命力

在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在接触媒体时,对媒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求越来越苛刻。只有具有可读性的内容才能吸引读者。

但是实际情况是,各种气象科普新闻都能看懂的人只占25.2%;有29.4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气象科普新闻语言不够通俗,专业性过强,普通读者看不懂。这充分地传达出一个事实——气象科普新闻“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不爱看”。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既没有为有专业的气象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资讯,也没有发挥为一般受众普及知识的目的。

气象科普新闻作为一类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新闻类型,要求读者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气象科普新闻一定是高深莫测、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尤其是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气象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没有什么生产生活领域、或者什么个人能置身于“气象”之外。所以,改变气象科普新闻原有的堆砌复杂的气象术语、简单罗列气象资料数据,让普通受众头晕眼花的状况势在必行

但是这样是否会降低气象科普新闻受众的知识水平,使气象科普新闻变成简单的“扫盲”教材呢?我认为,只要理解受众对气象科普新闻的“使用”目的,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前文所述,受众“使用”气象科普新闻多为实用性目的,包括指导个人的生产、生活、出行、决策等。也就是说,无论是气象知识有限的一般读者,还是资深的气象专家,他们都需要气象科普新闻能发挥解疑释惑、防灾减灾、提供生产生活参考、指导个人行为的功能。所以气象科普新闻的价值不在高深的理论知识,而在有科学性、指导性、新闻性的资讯信息。作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根据读者的“使用”需求、兴趣、习惯确定气象科普新闻的内容和传播方式。

比如《气象知识》杂志2009年第4期就有这样一篇文章《火焰山之谜》,光看题目就已经十分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了。文章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唐僧师徒在火焰山遇阻的故事作为开头,提出一个疑问:“现实中,真的有火焰山吗?”引得读者不得不继续阅读下去。文章将严肃的学术问题,比如新疆火焰山的山体构成、气象观测资料、火焰山形成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和神话小说、民间俚语、当地传说穿插交错,使得文章“张弛有度”,既不太过枯燥,又不失权威学术氛围。

(二)“实用性”是气象科普新闻根本

调查中显示,公众接触气象科普知识,主要是想了解如何利用气象科普信息防灾避险,提高气象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为自己的衣食住行提供参考。可见每个人文化素质不同,现实需求不同,对气象科普新闻的需求也不同。有一部分特定的读者是主动去寻求气象科普新闻。

而防灾减灾常识,雷电、台风、暴雨(雪)等灾害性天气的防御措施,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保健、养生常识,气候变化知识,不同气象要素对人体影响等医疗气象知识,农业气象知识等范围广泛的内容也是受众最为关注的讯息。

科技以实用性造福人类,而气象科普新闻也应该靠实用性赢得读者。所谓实用,就是对于受众的生活、工作可用度高,对受众有指导意义,比如,可以为受众揭开纷繁复杂的天气气候事件背后的自然规律;为受众有效地规避雷电、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农业气象知识,指导农民的农业生产等等。由此可见,虽然在可读性方面,气象科普新闻不具有优势,但是,与其他新闻作品相比,气象科普新闻在实用性上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气象网2009年7月1日刊发了一篇实用性和指导性很强的文章——《掌握科学防雷知识减少农村雷击危害》,文章紧密结合2009年6月13日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某地第三居民组10余户居民遭雷击、6月26日贵州省赫章县一家五口人田间劳作遭雷击致3死2伤、2007年重庆开县兴业村小学“5·23”雷击、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名男子广场打手机遭遇雷击等我国各地遭遇的典型雷击事故,就农村防雷相比城市较脆弱的原因、农村房屋修建应注意的防雷措施、居民家用电线路设置、田间劳作时防雷的注意事项、农村学校防雷选址和突发雷电灾害应急、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雷雨天接打手机是否可行、野外“两个30”预防雷击小窍门等为公众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解读,对增强农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农村科学防雷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新闻性”

要增加气象科普新闻的吸引力,“满足”受众的使用需求,增加气象新闻的“新闻性”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比如在选取报道题材时,应尽量结合当前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从而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避免简单地说教。

比如,《中国气象报》2009年12月4日刊登的《<2012>场景会在现实中上演吗》一文,于灾难电影《2012》热映之际推出,通过邀请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进行访谈,巧妙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权威的空间天气科普。针对影片中的小行星撞天体和太阳风暴等内容,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其出现几率和影响,提出《2012》无科学依据,有些现象即使发生也不会造成毁灭性灾害事件;小行星撞天体经常发生,可监测可预报可应对基本无危险;太阳风暴真实存在,对航天通信电力等影响较大等。成功击破了有关2012年世界末日的谣言,对于有效传播科普知识、消除公众恐慌起到了关键作用。

再比如2009年6月1日,一架从巴西里约热内卢前往法国巴黎的法国航空公司空中客车A330-200型飞机,在大西洋海域上空与地面失去联系,客机上的216名乘客及12名机组成员生还的希望非常渺茫;6月2日,世界气象组织航空气象处主任普埃姆佩尔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失踪的法航客机当时正在一个热带辐合带内飞行,因此有可能遭到由于气流上升所引发的雷暴袭击,但他同时表示,恶劣天气并不是造成此次空难的唯一原因。

当时此次飞机失事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事故原因到底是不是因为雷击,尤其成为舆论焦点。搜狐网在6月3日编发了《法航飞机失事原因:雷击?气象专家解析飞机失事与雷击》这样一条消息,文中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研究所专家进行了采访,指出“飞机对雷电防护的标准比一般的地面建筑物级别要高,从概率上讲,因遭遇雷击而导致航班失事的概率较小”,并从三方面分析了原因,对天气因素对飞机的影响进行介绍。

笔者认为,如果单纯地进行科普介绍,想必很难吸引读者,但这篇文章和当时人们关注的重大事件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新闻性,以新闻引出气象科普知识,更利用受众的理解和接受。

四、结语

通过将“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气象科普新闻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使媒体进一步了解受众对气象科普新闻的需求和阅读心理。知道他们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媒体可据此,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传递更能贴近广大读者、更具吸引力的气象科普知识。充分发挥气象报社的社会功能,为广泛的受众,解疑释惑,为提高大众气象科学素养提供帮助,引导受众认识天气现象、把握气象规律。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