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电视台新闻特色的实践与思索

城市电视台新闻特色的实践与思索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电视台新闻特色的实践与思索我国各大城市电视台相继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电视战线上富有朝气的生力军。一城市电视台新闻特色是适应城市台地位和作用的需要。以下从回顾成都电视台的实践来探讨如何突出城市台新闻节目特色。因而,成都台在新闻节目的设置上和板块的处理上不断在这方面研究探索以适应城市观众的需求。

城市电视台新闻特色的实践与思索

我国各大城市电视台相继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电视战线上富有朝气的生力军。城市台的新闻节目以其在各台的支柱地位和作用,不断探索和突出自身特色,在媒体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电视台新闻特色是适应城市台地位和作用的需要。城市电视台处在省会或中心城市,其受众面虽远不如中央台和省台,但却有与城市近距离的天然优势,便于突出重点,把目标集中在收视群体集中的市民身上。扬长避短,可以为自己营造一片中央台与省台所不及的展示空间。

现在大家都认同“三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原则,而城市台最具优势的就是贴近性。中央台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是讲给全国老百姓的;对于某个城市的老百姓来说,也许离他们的生活还有某些距离。如果天天讲的是这座城市老百姓的故事,观众就会更感到亲切。讲“三贴近”,对于城市台来说,就是更加贴近这个城市的市民,贴近市民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实际。

以成都地区为例,近几年先后创办的《蜀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都将目标集中投向都市人,写都市人的生活,讲都市人关心的人和事,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电视台紧紧贴近自己城市人,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实际,就会赢得最大的受众面。

城市电视台新闻特色是适应电视激烈竞争的必然。近几年来,各种传媒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电视台应当清楚地看到竞争的严峻性,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突出特色是城市台新闻节目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城市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工具,又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桥梁。研究城市电视台的新闻特色,与发挥喉舌、工具作用是一致的。以下从回顾成都电视台的实践来探讨如何突出城市台新闻节目特色。

(一)聚焦都市人关注的视点

城市电视台身处受众群体相对集中的城市,并与受众有着天然的距离近的优势。把握这一优势,有利于突出城市台的新闻特色。

一是抓住市民常年关心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打假除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类事情涉及千家万户,与市民生活贴得近。另外诸如市场、物价、就业、住房、医疗、入托、升学、交通、通信、灾害及公用事业等等,都是涉及面宽、关心度高的视点,及时聚集这些问题,对市民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是紧紧贴近市民的实际。在具体处理上,尽量精选或减少会议、视察、总结表彰、研讨务虚等的报道量,空出时间和版面加大务实报道。近年成都台在新闻节目中设立“求助电话”,对有新闻价值的,及时报道,督促解决;实在无力解决,解决不了或不宜报道的问题,帮助反映,做好解释工作。“求助电话”开通后为市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如:“水管渗漏忧已解,电线老化无人管”“和平街这批拆迁居民谁管”“天祥寺横街邻里纠纷原因何在”“青石桥横街一宿舍,为何24户居民两年被盗自行车近百辆”等等。有的问题,涉及面宽,报道后引起市政府的重视。如:近几年成都新建居民小区21个,数十万居民迁新居配套管理跟不上的报道,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列为1997年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到目前已得到解决。这样做的结果是电视台贴近市民,市民离电视台也近了。

三是寻找与市民思想、情感、心灵上的沟通。有时一条短短的新闻,报道的人普普通通,反映的事也平平常常,但却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比如:一位边远农村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无钱读书的报道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这个贫困家庭得到几万元社会资助;山区教师生活清苦,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城里人纷纷为教师捐款捐物,甚至设立基金;一孕妇失血过多,不知名青年路见相救,受到公众赞誉;汽车途中起火,战士奋力相救身亡,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人为他送花圈、送别;等等。这些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在于揭示的事件在思想、情感上与观众产生了沟通和共鸣,顺应了人们对爱心、正义和奉献精神的呼唤。因而,抓住能够与市民产生“共鸣”的报道是体现贴近性的重要一环。近年,成都台先后组织实施了《老区纪事》《山区教师生活录》和《甘巴拉作证》等大型系列报道,无不成为成都市民广泛关注和议论的新闻热点,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四是有选择地增加服务性内容。如:“为什么成都今天白天像黑夜”“西门又新增开了一路公交车”“一对好心人收留一幼童,请孩子的亲人到派出所认领”“一出租车司机在车上拾到一乘客遗失的巨款”,还包括停水、停电、停气,告知市民早知道,等等。这类报道有很强的贴近性和服务性。

(二)形式上栏目化、杂志型、现场直播

都市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知识层次高,对信息需求量大,求新的心理强,栏目化杂志型板块,反映快速,有较大的吸引力。因而,成都台在新闻节目的设置上和板块的处理上不断在这方面研究探索以适应城市观众的需求。

1.多时段、多板块。从早晨6点到深夜,全天多段位有新闻,每档新闻有各自的特点和区别。清晨6点播出《天天早报》15分钟早新闻,上午滚动四次;午间12∶30有《成视新闻》午间杂志15分钟,下午6∶30《成视新闻》快递13分钟,以国际内容为主;紧接着体育板块12分钟;晚上7∶35《成视新闻》15分钟,以地方综合新闻为重点;晚上八点又推出新闻评论性节目《今晚800》20分钟;深夜11点《成视新闻》10分钟汇总全天新闻后结束。全天多时段新闻播出,自制编播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并根据不同的时段,确定不同的内容重点,适应了城市多层次观众的要求。

2.小栏目支撑杂志版面。每档新闻设有若干小栏目。如《天天早报》设有《早间快递》《百姓热线》及《天天早市》等;午间新闻设有《今日快讯》《外埠专递》《新华社传真》《国际趣闻》等;晚间新闻有《要闻》《都市观潮》《国企闯关》《求助电话》《文明新风赞》《记者述评》《两河展新颜》《曝光车》《知错就改》等等。黄金时段新闻栏目一般以时政、经济、市民生活关注热点、为民分忧、教科文体、政法社会新闻、趣闻为编播顺序。非黄金时间,则以新闻时效、价值和观众关心的问题排列在前,甚至国际、外埠、本地消息混合编辑。新闻单条少则十多秒,长则三五分钟,视其单条的信息容量和可视性而定。这样的好处是容量大、品种多,重点突出,节奏有张有弛,比较适合城市观众的口味。

3.现场直播,甚至不惜动用大型转播车,实况播出。成都台新闻节目从1996年起在主要时段实行直播,加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在此基础上,为了对城市观众构成收视的大容量,强刺激,对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重要事件、收视热点实行实况播出。去年以来,除对体育比赛进行实况播出外,还进行了两次数小时不间断的新闻实况播出尝试。一次是全天7小时现场实况播出全国闻名的“四川夹江打假案”的一审全过程,并穿插背景和法律知识介绍。由于观众普遍关注这场官司谁胜谁负,尽管播出长达7小时,收视率却很高。另一次是1997年3月15日的保护消费者权益日,实况播出了成都消费者投诉假冒伪劣商品及其现场解决问题全过程,达4小时左右。这样的新闻鲜活、直观、反响大。

此外,在北京、武汉、重庆等地采访成都市民关心的新闻事件时,还租用卫星和微波及时传递当天新闻和实况,使成都与异地城市间的距离缩短了,拓展了报道空间。

从这些实践可以看出,城市电视台在手段上的加强,既是实力竞争的体现,也是形成自己新闻节目特色必需的前提条件之一。

(三)强化观众的参与性

城市电视台虽有与当地观众在地域上距离近的优势,但还应该不断营造与观众距离更近、贴得更紧的氛围。强化参与性,对办出节目特色有益。镜头主要对准广大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常常的事,甚至让他们多在屏幕上谈看法、讲道理,可以产生镜头形象同受众的亲切感,语言朴实也更中听。听取他们对节目的意见、建议,参与对新闻报道的评说和评判,有助于办节目的人听到来自一线普通观众的声音,有利于把握观众跳动的脉搏,使新闻节目更对观众胃口。成都台为了寻求更多的观众参与,增强同观众的贴近,近年报道了大量观众身边的普通人,如《普通人家》《山区教师生活录》《走进军营》《360行普通人》《今日工人家》《农村新鲜事》等等,让大量普通人的生活展示在屏幕上,观众看得真切,听来亲切,兴味更浓。还开展观众参与的《成都新闻》观众点评活动,听取观众对新闻得失、质量的评论,好的意见在节目中和报纸上刊登。1997年又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会议报道”观众评活动,由观众评判优劣,对改进节目、增强特色提供了依据。

对突出城市电视台新闻特色的建议。

1.要注意新闻策划。有个行家曾讲过这么一个道理:拍摄你身边人身边事,用镜头把事情叙述清楚,可以基本及格;使其有感情,能打动人,可得80分;还富有思想,能给人启示与教益,就可以得满分了。如何才能实现动情和具有思想深度,就需要策划。要真正搞出高质量的报道,尤其是系列报道、大型报道,有必要进行新闻策划。提早策划,不是编造新闻,而是根据提出的新闻点子,提前对新闻所涉猎的问题,可能遇到的难点、疑点,需要挖掘的深度以及采用什么表现方式更为适当,作出一些预测的计划,尽可能地把问题考虑得周详、细致。就像要进行一场战役一样,事前把尽可能考虑的问题和准备的工作都想到,打有准备的仗,这样取胜的把握性会更高。近几年成都台所开展的大型采访活动和异地采访报道,凡是产生很大社会影响的,都是经过认真周密策划的。

2.要不断求新出新。观众对新闻的需求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格调和层次上,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他们对新闻的思想性和表现方式都有更高的追求。过去一个城市独家电视台,受众没有选择,播什么观众就看什么,现在电视频道多了,可视的新闻也多了,受众就会有选择地看。因而,研究分析受众,针对他们对电视新闻内容、形式的要求,求新出新,才能更紧地贴近观众,节目才会更有特点。

3.要时常有新闻兴奋点。一场球赛没有激动人心的场面,不能产生轰动;一篇文章没有精彩之笔,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次演出没有高潮,是一次遗憾的演出。办新闻节目也是如此。大到一台节目,小到一条新闻,关注的受众越多,产生的兴奋点越多,影响就越大,就可以把最多的观众稳定在你的周围。

(成都电视台赵纯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