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报道理论研究

新闻报道理论研究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其中,消息是最基本的新闻报道,现代的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对新闻报道的研究属于新闻业务研究的范畴。而新闻报道又可分为基础新闻报道、专业新闻报道、边缘新闻报道、历史新闻报道。(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须做到新闻五要素明确无误。

第一节 新闻报道理论研究

随着传媒商业化、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媒体的数量和种类迅猛增加,而都市类媒体和各类专业媒体的迅速崛起,更冲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党报一统天下的传媒格局,形成了多种类媒体共生共存的多元化格局。同时各种类型媒体的定位和发展走向获得新的构建,电视新闻的价值得到回归和强化,网络媒体跻身主流媒体。处于市场生存压力下的媒体,为了争夺读者和增加广告收入,无不对新闻报道异常重视。在传统媒体日渐多元的同时,互联网、手机、博客、微信等新型传播渠道不断涌现。这些新媒体开放、平等、互动以及低成本的特性,使信息的出口越来越多,这不仅引发了新闻生产方式和传媒业自身格局的调整,而且带来了整个信息和舆论传播生态的改变,进一步促进了传播渠道和媒介生态的多元化。

新闻报道就是将新闻事件清晰明了地传达给受众,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19世纪80年代美联社提出的5W1H(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齐全,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在事实和新闻报道之间,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事实是新闻报道的本源,是决定新闻报道存在的基础。新闻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的描述和写真。

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具体地讲,新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在内容上是新鲜的,在价值上是大家关心和需要的,并且需要通过新闻工具和其他各种手段进行报道传播。其最大的特点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目前,我国有五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最基本的新闻报道,现代的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

对新闻报道的研究属于新闻业务研究的范畴。而新闻业务的研究,与新闻理论、新闻事业史、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的研究一起构成了新闻学研究总体框架的四大组成部分。如把新闻业务研究再加细分,则可分为新闻采访报道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而新闻报道又可分为基础新闻报道、专业新闻报道、边缘新闻报道、历史新闻报道。对新闻报道理论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新闻业务方面的应用知识,探讨新闻报道采、写、编、摄、录及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规律。

一、新闻报道的含义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布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用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1943年陆定一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是对事实的真实传达。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新闻是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反映之后所形成的观念性的信息,即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反映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

二、新闻报道的特点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真实的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

我国新闻报道的特点体现在新闻报道中要体现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点体现在记者对待新闻事实的报道立场、分析方法与所持观点方面。新闻报道要密切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报道的主题方面,也就是新闻报道的内容方面。

(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须做到新闻五要素明确无误。即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和事情发生的原因必须具体、确凿,不能含糊不清。新闻事实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包括心理活动)都不能进行“合理想象”式的报道,更不能搞“创作”式的报道。新闻中引用的数字、引语、用典,以及其他背景材料都必须有根有据。新闻中对事实的解释和说明,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夸大、扭曲或变形。

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第一要求,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而不具备真实性,事实就不可能存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四条便是“维护新闻真实性”。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更深层次还要求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面目。具体事实是具有真实性的先决要素,新闻报道的一切事实一定要确有其事,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凭空捏造。中外新闻史上的一些重大丑闻,无不是在这两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1928年,美国一对母子伪造了林肯青年时代的数封情书在报纸上发表;1983年,西德《明镜》画刊发表了伪造的希特勒日记”,在世界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

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或细节、人物、数字等具体的真实,被称为具象真实。新闻报道中一些合情合理的想象或推测,某种文学色彩的新闻描述,被称为虚拟的真实。在新闻写作中,时常会用到。例如:“这个夏天的中午,极为酷热,连趴在大树底下的狗都无法忍受。”或:“早上八点不到,整个办公楼已经人声鼎沸,让新来的李主任惊诧不已。”

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还要做到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本质真实就是蕴藏在现象之后,具有根本性和规律性的真相。对于事件而言,经常表现为导致事件出现或发生的真实的、根本的原因。新闻报道中易犯的毛病,就是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实升华或抽象为概括事实时失真。通常表现为对事实发生的原因、后果等判断失误,以至于不能反映事实的原貌和真相。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即便是在特定的利益原则下,新闻内容只能是有选择的,但也必须是真实的。凭空捏造或张冠李戴之类的新闻,都是假新闻,是绝不允许的,也是极端有害的。

(二)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在新闻学上,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新闻文风的范畴,指的是在新闻写作表现方式和技巧中要准确地表达和描述新闻事实。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准确是具体事实真实可靠的唯一保障。有了准确就有了真实,没有准确真实就会大打折扣。

准确性就是构成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新闻报道引用的资料必须准确无误,新闻报道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语言、行动等必须准确。新闻报道涉及的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动等,必须出自当事人所述。

新闻的准确性还指新闻报道所涉及的相关人物、地名、情节、时间、数字等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三)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新闻传播速度加快,并发生了质的飞跃。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不仅要快,还要让受众在众多信息中关注它,并产生兴趣,这就对参与新闻采访的记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它要求记者在有新闻发生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去采访报道,还要求新闻有吸引力,并做到及时发布。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闻如果不能及时报道出来,那么新闻也就成了旧闻了,其新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三、新闻报道的分类

新闻报道的目的可概括为三类:告知读者是什么;告知读者为什么;向读者宣传一个道理,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按照这三个目的,可以把新闻报道分为客观性报道、述评性报道和宣传性报道三大类。

(一)客观性报道

客观性报道是指客观叙述事实,作者不进行任何主观评论,报道目的主要是让读者知道“是什么”。报道只提供事实(包括作为别人的言论的事实),记者是记录者、旁观者,不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强调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客观性报道包括消息、专访、调查等。消息分为简讯、事件性消息、非事件性消息、描写性消息等。

例如四川在线上一篇《中国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成功预警》的报道:

2月19日10时46分,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附近发生4.9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云南昭通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对该次地震成功预警,这是国内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对破坏性地震成功预警。

这就是一篇客观性报道。

(二)述评性报道

述评性报道是在客观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议论,以揭示事实的本质、作者的态度看法。这种报道是让读者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知悉为什么、将来会怎么样。述评性报道强调报道的客观、公正、全面。新闻述评、特稿、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特别报道、特别关注等都可以纳入这种类型,这些报道的共同点就是可以有作者的主观性评论。再细化功能,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分析说明解释(原因),总结判断(经验、性质、影响),预测(趋势、走向)。

例如《人民日报》一篇《日本拿钓鱼岛“申遗”终将成闹剧》的时评:

为侵占钓鱼岛,日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先是石原慎太郎宣称“购岛”,接着是日本政府对我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有效反制。现在,石垣市又与日本政府唱双簧,抛出了对我钓鱼岛申遗的花招,企图将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在国际上进一步炒热,其险恶用心昭然。但是,日本的如意算盘无论如何是无法得逞的,《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则不允许,中国政府和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士不会认可。日本玩弄“申遗”的伎俩既不合规又不合理,只会是一场闹剧,是注定要失败的。

这就是一篇述评性报道。

(三)宣传性报道

宣传性报道是指围绕特定的报道主题,通过对事实材料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宣扬一种观点、思想,以期影响人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宣传性报道有明显的价值倾向,目的也非常明显,即去影响改变受众的情感态度甚至行为,这一点在以前的报道中较为突出,主要是以创造典型、树立样板为手段制造感召力,进行广泛的号召和社会动员。因此,宣传性报道强调情感情节,写作手法可运用描写、叙述、议论、抒情。宣传性报道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处理好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新闻价值是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是中立的、客观的,宣传价值则是传播者事先设计并希望事后实现的一种主观意图和意愿。可见,在这类报道中,对事实材料选择加工的标准主要参照宣传价值的大小,而新闻价值的提高可以提升宣传价值。

另外,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新闻报道又可分为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可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等;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可分为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可分为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四、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

概括事实。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概括,这不仅因为要用语言传达客观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来龙去脉,还因为新闻一般要求精炼、简明。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要立足全局,抓住特征,正确反映整体。例如《浙江日报》上的一篇《2012中国GDP↑7.8%》的报道: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初步核算数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高出年初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8%,高出年初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2012年第四季度增长7.9%,不仅结束此前连续七个季度的增幅下滑态势,而且增幅还超过市场预期的7.8%。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缓中趋稳。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

精选事例。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事物事件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关于一个事件事物的事实会有好多,由于所选择事实的性质不同,传播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报道中,结合对事实的概括报道,选择一定的具体事例,既能提示新闻报道的主体,又能使报道生动感人,这些事例不应随便选,而应具有典型性,具有鲜明个性,能够说明问题,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再现场景。再现场景就是将新闻事实的现场情况逼真地描写出来,产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从而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场景再现常用的方法是第一人称再现法,也就是记者目击记,由记者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随着记者的活动看清新闻事实的全貌。

对比衬托。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对比性材料能够更明确地表达记者要说的话,比如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突出新闻事实的变动程序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