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议新闻报道策划

浅议新闻报道策划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议新闻报道策划赵申,女,1984年生,现任职于接力出版社。新闻报道策划既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凭空产生,也不能摒弃报道主体的主观意识而运行。构成新闻报道策划依据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新闻报道策划应充分考虑这些实现传播的条件,据此作出正确的决策。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成果是报道设计方案。发稿计划是对报道规模与报道进程的具体落实。

浅议新闻报道策划

img75

赵申,女,1984年生,现任职于接力出版社。从事图书新闻媒体工作两年,参与过数字出版工作的学习,2009年开始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习了很多新闻学论著,如《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新闻写作纲要》《新闻编辑学》《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等。

摘 要:新闻策划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近年来,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竞争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通过策划重新整合信息资源,深度挖掘选题内涵,使新闻报道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极大拓展。

关键词:新闻策划 新闻报道 新闻媒体

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新闻热点组织实施报道的策划活动,是新闻编辑为使某些报道选题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对新闻报道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通过策划重新整合信息资源,深度挖掘选题内涵,使新闻报道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更大拓展。

新闻报道策划既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凭空产生,也不能摒弃报道主体的主观意识而运行。下面分别从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内容、类型和实际操作情况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依据

新闻报道策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是对未来报道活动的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和设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组合、分析信息和选择、决策的结果。新闻报道策划有其客观存在的依据,它是客观存在作用于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又产生能动性反作用的产物。构成新闻报道策划依据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一)可供传播的客体

新闻是对新近变动的客观事实的报道,没有变动的事实,便没有新闻报道。因此,被传播者所意识到的外部世界的客观变动,构成了策划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依据,“可供传播的客体”就是指这种为报道策划者所意识到的客观变动的事实。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客观存在”,二是被策划者所觉察。新闻报道的选题总是在“可供传播的客体”范围之内的,客体不存在,对于客体的报道就不存在,新闻报道策划也就不存在。

(二)读者的获知需求

新闻传播活动是以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为基础的,没有读者的新闻传播不可能存在,不合乎读者获知需求的新闻报道是无效的报道。因此,新闻报道策划要以报纸读者的获知需求为依据,报道什么,如何报道,都要根据读者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现代社会中,“广播”在变成“窄播”,“大众”在变为“小众(分众)”,每一家报纸的新闻报道活动都要针对自己特定的读者群体。因此,新闻报道策划要根据报纸的读者定位确定报道效果目标,设计最佳报道方案。

(三)实现传播的条件

新闻传播活动是依赖一系列客观条件而存在的,具体到每一次新闻报道,除了有客观存在的报道客体,以及读者对这一客体有求知需求以外,报纸要完成报道,还要具备其他外部与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有: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新闻报道要为有关法律和政策所允许,为社会道德观念及文化环境所允许等。内部条件主要有:报社具备采集相关新闻信息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具备必要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水平等。新闻报道策划应充分考虑这些实现传播的条件,据此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日常工作中大量地、频繁地运行的一项系统工程,而且这类新闻报道是以发布成组的稿件,甚至以持续较长时间的报道战役来实施的。这类报道从结构上看具有向纵深推进的“线型”特点,或向广度拓展的“网状”特点,记者个人采写单篇新闻稿件的“策划”不应列人报道策划之中(记者对自己采访写作工作的设想和安排属于“新闻采访写作”研究的内容)。

从设计方式与报道的表现形态上看,报道策划可谓各有高招,千姿百态。然而,任何媒介的新闻报道都要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因此新闻报道策划个性之中又存在着共性。这种共性是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成果是报道设计方案。报道设计方案要对报道策划的内容作全面表述,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报道范围是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对象是哪些人和事,报道面有多大。报道重点是报道客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规定了报道的核心人物或核心事件、核心问题,需要报道者投入最多的力量,在媒体上也要予以突出表现。

报道规模是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概念,即报道在报纸上持续进行多少时间、占据多大版面空间和多少栏目配置、动用多少采编力量。报道进程是指报道全过程中时段的分割和安排,规定报道分多少阶段进行、何时开头、何时推进与扩展、何时结束,以及各阶段之间如何转接。

发稿计划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发稿计划是对报道规模与报道进程的具体落实。不同寻常的发稿安排,及时扩大报道规模,可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报道方式是指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即新闻编辑根据报道目标,运用某种手法组织若干相关报道,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报道规模或持续一定时间的报道整体。常用的报道方式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集中式

指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或时段,形成较大的声势,具有强烈、醒目的效果。集中式报道法比较多地用于一些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的报道。如1990年我国首次举办亚运会,几乎所有报纸都拿出了大块版面组织报道,将多种文体的稿件、大幅新闻照片集中在一起,轰轰烈烈,蔚为壮观。集中式的主要特点在于版面的安排和利用,因此它往往不是一种单独采用的组织方式,需要和其他方式一同运用。也就是说,在版面编排确定了集中式以后,稿件以怎样的组合和顺序出现,还要参照其他报道组织方式。

(二)系列式

指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达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系列式报道法多用于对一些较复杂的事件或问题的报道,因为报道对象常常不是一两篇稿件就说得清的,就需要用多篇稿件从多种角度来报道,使读者能了解事物的全貌和实质。系列式的最大特点是每篇稿件的角度不同、视野不同,但在总体上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一个报道整体。

(三)连续式

指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取得及时、深入、扣人心弦的报道效果。连续式报道法多用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如水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事件一旦发生,读者急于了解下一步情况,只有进行追踪采访,及时报道每一个新变化、新进展,才能使报道善始善终,满足读者的要求。所以,连续式报道的最大特点是每篇稿件报道的对象一样,但反映的时间、过程不同。前一篇报道的内容往往构成下一篇报道的背景,再下一篇报道又从这篇报道起步。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充分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

(四)组合式

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组合式报道法多用于报道面较宽、报道对象较多的报道,旨在全面、深刻地揭露问题,或通过众多报道对象的相互比较,说明问题和道理。组合式报道是新闻改革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报道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每篇稿件的主题、规模、形式都基本相同,但报道的具体对象不同。通过不同对象的情况报道,更全面地反映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五)读者参与式

指吸引读者参与报道活动,如邀请读者参与新闻采访写作活动,发动读者对报道内容展开讨论等,读者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客体。读者参与式报道法多用于报道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如《钱江晚报》曾开辟“今天我当记者”专栏,请读者当记者,报道身边的新现象新问题,还有许多报纸在新闻报道中穿插讨论,鼓励读者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六)报纸介入式

指报纸直接参与报道客体,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如报纸策划和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或报纸介入被报道的事件之中,影响甚至改变事物发展轨迹,同时对这类新闻进行报道。

报纸介入式报道法是媒介活动策划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产物,但活动策划与报道策划糅合在一起,一方面带来社会轰动效应,一方面也引起了争议,需要报道策划者慎重对待。

对于报纸介入式报道,要注意将活动与新闻报道加以区分。报社策划与组织活动属媒介公关范畴,而这些活动被媒介加以报道,才属于新闻传播范畴。当然,在业务操作的层面上,这两个范畴存在重合。这种重合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报社策划与发起活动在先,然后以自己“制造”出来的事实为报道对象,推动活动的展开,同时取得轰动性的传播效果。在这类情况中,活动为主,报道为辅,宣传或公关效应显著。第二种,报纸报道业已存在的客观事实在先,当报道进展到一定阶段时,为形势所迫或为取得特别效果,临时策划并组织活动。在这类情况中,报道为主,活动为辅,传播效应显著。第三种,活动策划与报道策划平分秋色,同始同终,不可分割。

在进行报纸介入式报道时,应根据新闻报道的原则对报道客体加以把关,并非报纸策划组织的所有活动都适合报道,也并非所有的报道都要插入报纸策划的活动。能够而且应该报道的活动必定既有新闻价值,又有良好社会效果的公益性活动,而不是那些仅仅出于营利目的而举办的经营性活动,更非那些与社会进步相抵触的不良事件,或者出于商业宣传目的,搞有偿新闻的所谓公关活动

报道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报道内容的需要而定,并且灵活多样地同时采用多种报道方式。一般说来,越是选题重要、报道规模大的报道,越需要组合运用多种报道方式。

报道方式作为组织报道的手段,是一种相对抽象的概念。报道方式最终在报纸上的具体展示及形象化,就是报道的表现形式。在新闻报道策划中,表现形式是因报道方式的选择而确定的。换句话说,一旦确定了具体的报道方式,报道的表现形式也就相对产生了,如集中式报道的表现形式一定是版面的集中处理,新闻与背景资料、评论、图片等多种体裁配合使用来表现一个主题。连续式报道的表现形式一定是版面的连续编排和位置的相对固定,并设计专栏持续地表现一个主题。一般情况下,报道策划时对表现形式的设计并不十分细致,只对报道的主要体裁和包装风格有较为明确的设想,至于稿件的搭配、版面的设计等一些细部的处理,将由版面编辑在组编报道内容、画版时具体设计和操作。

报道力量配置是指参与报道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设备的配置,报道运行机制是指为实施报道而临时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及其管理制度。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是根据报道内容、报道规模和报道方式确定的。报道越重要,报道规模越大,报道方式越多样化,报道需要投入的力量也就越大,运行机制也就越复杂。

三、新闻报道策划操作过程及技巧

(一)策划预备阶段

指从发现新闻报道线索、确定报道选题到收集与分析各方面相关材料、确定报道效果目标的一段时间,这是报道策划的预备阶段。

发现新闻线索是产生报道选题的前提。报道者获得新闻线索的途径很多,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读者在来信来电来访中提供、报社的领导者或社会其他部门提供、编辑在其他媒介的报道中发现,等等。编辑记者每天获得的新闻线索是大量的,需要根据新闻选择的标准对这些线索作出分析判断,筛选出适合进行报道的线索进行采访调查。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适合采访调查的新闻线索,也并非都需要进行新闻报道策划。需要编辑策划的只是那些内容重要、意义重大,应该进行由表及里的线形深度报道,或者由此及彼的“网状”广度报道的新闻。这种报道不是一两篇稿件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两个记者单枪匹马所能胜任的,需要精心筹划,多方合作,以成龙配套的新闻报道来实现。

一旦发现值得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新闻线索以后,策划者首先要围绕这一线索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一些。

1.报道客体的信息。如报道一个重大事件,就需要了解有关这一事件的背景情况、目前进展势态、各方面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与此事件有关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况、历史上的类似事件的情况、其他地区类似事件的情况,等等。报道策划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报道客体的相关信息,才能对其本质和意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从而决定报道如何进行。

2.报道接受者的信息。如读者对这新闻线索是否已经有所了解,他们对此选题的获知需求点究竟在哪里,已知事件的读者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有关领导者对事件的态度和对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道的内容。

3.报道竞争者的信息。如对一些意义重大、媒介普遍会加以报道的选题,要设法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弄清其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报道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策划前期收集与分析相关信息对于策划至关重要。一些重视报道策划的新闻媒介,甚至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类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工作,并且在机制上予以保证。

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一方面是为了对选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必要时作出修正和调整,另一方面还为了确定报道效果目标。所谓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目标。报道效果目标,为报道策划指明了方向,报道方案的设计将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进行。

报道效果目标与报纸的社会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新闻媒介具有传播信息、政治宣传、普及教育、舆论监督、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都要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来实现,因此报道效果目标也相应呈多元化的形态。如通过报道宣传某种政策、观念或主张;通过批评报道揭露社会弊端,促进问题的解决;通过追踪报道传播最新信息、监视社会环境;通过活动策划与新闻报道的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娱乐,或进行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或塑造报纸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等,具体到一次新闻报道策划,其报道效果目标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即同时具有若干目标。报道效果目标可因报道选题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报道选题越重要,报道效果目标往往也越高。报道效果目标规定了报道策划的方向,从而规定了报道规模、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报道策划方案是依据报道效果目标而设计的。

(二)方案设计阶段

指根据报道效果目标,对报道进程、报道方式、表现形式大胆设想,最终形成系统的报道设计方案的这一阶段。这是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

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且这种创造性的劳动通常是以一两人为主、更多的人参与进行的。报道思路是设计报道方案所依循的思考途径,报道思路的形成有一个由酝酿期向明朗期过渡的过程。酝酿期是沉思和多方假设的阶段,策划者在此时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寻找报道的突破口,不断从正面、反面去进行各种假设,并让这些假设在头脑中反复地组合、交叉、撞击和渗透,不断地否定、选择,形成新的假设和创意。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呈现多种思维状态的交替,思考强度大,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内心困惑出现。明朗期则是顿悟和突破阶段,最终找到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策划者经过长期酝酿,创造的火花猛然爆发,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往往起决定作用。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兴奋的,豁然开朗的顿悟,突如其来的成功,往往使策划者自己感到惊愕和快慰。

报道方案是报道思路的系统化、具体化产物,它将报道思路中的所有细节有条理地明确表述出来。重要选题的报道策划一般还要形成文字稿,在报社内部向有关的报道参与人员公布,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做进一步修正。报道策划方案的具体内容前文已经专门论及,主要包括;报道选题、报道范围与重心、报道规模、发稿计划、报道方式、报道的表现形式、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机制等。

在策划重要报道活动时,经常需要设计多套报道设计方案,以便从中比较选择。报道设计方案的优选,是报道策划核心阶段中的重要一步,这一决策关系整个报道的成败。应该以什么标准来优选设计方案呢?一般情况下主要考虑两方面:第一,对候选方案的效果进行预测,与报道效果目标两相对照,选择最接近效果目标的方案。对于那些效果预测不能肯定的方案,需要谨慎对待。第二,对候选方案的实施条件进行分析,与报社内部现有的条件两相对照,选择两者最接近的方案。对于那些报社不具备实施条件(含人力、财力、技术设备、管理水平、时间等)的方案,一般不宜采用。

(三)方案修正阶段(1)

指从报道策划方案付诸实施到报道结束这一过程中,根据报道进展情况不断修正原先的设计方案的这一段时间。

报道策划与报道实施是传播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报道策划不能脱离报道实施来进行。因为在传播过程中,策划者必须随时接受实施中的信息反馈,据此调整原先的策划方案,形成“策划—实施—再策划—再实施”这样一个多次循环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报道效果必须以能够有效地控制报道为保障。所以,新闻报道策划在报道实施之前先期运作,形成设计方案;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报道策划仍然与报道同步推进,一方面接受反馈,一方面修正方案,直至报道结束。

在报道进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前期策划中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如报道客体发生变化,报道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读者对报道的态度发生变化,等等。策划者要掌握这些变化,在报道实施过程中适时修正方案,就需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主动地、全面地、及时地接受各方面的信息。策划者要接受的信息反馈主要包括以下一些。

1.报道者的反馈。记者、通讯员和作者是采访报道的直接操作者,他们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最多最细,对报道的效果也获知最快。他们既是报道的参与者,又是报纸和社会间沟通的桥梁。一个报道能否按原计划推进下去,报道者的感觉往往是最灵敏的。而且,由于报道者对报纸、对读者、对报道对象的情况都比较熟悉,他们常能对报道的调整和补充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2.报道对象的反馈。被采访者、被报道者是报道的当事人,他们能不能接受报道,能不能给予配合,在报道进行过程中有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观点,都直接影响下一步报道的进行。在报道过程中,应被报道者要求而调整报道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如表扬性报道,被表扬者有顾虑,要求省略某些原定的报道内容。批评性报道,被批评者提出报道内容不实,或报道中说的情况已经有了变化;问题性报道,被采访者提出反映的问题得到一点解决,或更进一步恶化等等。这些变化都是调整报道的重要依据。

3.有关部门和主管单位的反馈。被报道者的上级、报纸的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人员经常会在报道进行过程中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这也能成为报道调整的原因。

4.读者的反馈。报道是否成功,读者的反应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报道在进行过程中没有引起读者的关注,或得到不好的评价,就说明报道的实际效果与报道效果目标之间有很大差距。因此,报道一旦开始,策划者就应密切注意读者的反应,并据此随时修正报道方案。在现代传播活动中,读者的反馈除了作为决策的依据,还有更进一步的意义,即读者意见本身就能成为报道客体。

(四)方案修正阶段(2)

以上各方面的信息反馈,是报道策划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持续进行的重要依据。根据各方面反馈的信息,策划者一般可对原先的报道方案作下列各种修正。

1.修正报道思路。这是报道策划中最大的调整。报道思路的改变意味着对报道选题的重新认识,并且相应地要改变报道范围和重心、报道规模、报道方法等。由于这几乎是对原来报道策划的全盘否定,所以实际工作中采用并不多,除非确实遇到与原来设想大相径庭的情况,或遇到无法抗拒的阻力。它同时也说明,原来的报道策划不适合实际要求,不现实,在最初设计中有很大的疏忽和漏洞,考虑不慎重。报道思路的改变,可能是全盘推翻正在进行的报道。也可能是改变原来的报道选题,如由报道A主题转为报道B主题;还可以是报道态度的变化,如由褒或贬变为中性的讨论,等等。

2.调整报道内容。在不变更报道思路的前提下补充或压缩报道内容,改变原来的发稿计划,这也是对报道计划较大的调整。

3.调整报道规模。通过延长或缩短报道时间,增加或减少报道篇幅,提高或降低报道的版面地位等手段,改变报道的阵势和力度。调整报道规模常常是随调整报道内容而来。

4.改变报道方式。指变更报道的组织方式,使报道取得好的效果。前面我们说过几种报道组织方式,它们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相互排斥,能够组合运用,并能由一种报道方式转变到另一种报道方式。报道方式的改变,是根据报道思路的修正和报道内容的调整而来的。

5.调整报道力量与报道机制。改变原定的报道人员部署、资金和技术设备的配置,建立新的报道机制等。这个调整是由报道内容和报道规模的调整而来的,可使报道面扩展,报道声势加强。

总之,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报道实施是并驾齐驱、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在报道进行的过程中,策划者需要自始至终接受反馈,并据此随时修正报道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报道活动,促使报道尽可能实现效果目标,努力使报道意图和实际传播效果统一。

【参考文献】

[1]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赵振宇.新闻传播策划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原理及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4]伊图尔(Itule,B.D).安德森(Anderson,D.A).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2003

[5][美]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4

[6][美]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出版社,1980

[7]重大报道策划与创新.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华出版社,2008

[8]李建新.报道述要.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