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记者的职业精神

电视记者的职业精神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电视记者的职业精神(一)电视记者的职业精神概说所谓职业精神,通俗地讲就是指爱岗敬业、恪尽职守。[15](二)电视记者职业精神的具体特征1.追逐新闻的精神在2003年的“伊战”和“非典”中,记者的职业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以说,新闻记者的追逐新闻是需要勇气的。

三、电视记者的职业精神

(一)电视记者的职业精神概说

所谓职业精神,通俗地讲就是指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思·韦伯认为,过去时代的人们之所以有职业精神,是因为有一种“天职感”(calling),用中国话说即“使命感”。有了这种精神的人,相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神圣事业的一部分,即使是最卑微的工作,也能够从中获得某种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种“天职感”又叫做“志业感”(vocation),有了这种志业精神,人所追求的就不仅仅是个人利益或者物质利益,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同时也是他的志业,那么他就会体现出最高的职业精神,即不计报酬、不求功名,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追求达到一个完美的人生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之中,他会发现自己的生存意义,从而为自己的行为选择做出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如果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体味到一种志业感,那么这种职业精神无疑会获得无穷的内在资源。[14]

应该说,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最大的不同在于,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全力承担社会责任和追求个人人生价值的一种生命境界,是超越物欲的追求,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教师的辛勤耕耘、医生的救死扶伤,都不仅仅是对个人发展的追求,更是对这种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尊重。职业有差别,但是职业精神无差别。对于新闻工作者从事的这种神圣而崇高的职业,也是如此。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外在表现。新闻职业道德是以新闻职业责任为核心的一个综合价值体系,是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和道德规范。因此可以说,新闻从业者在其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新闻传播的一系列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等道德现象,正是新闻职业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

我们所说的“新闻职业精神”,包括对新闻传媒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的认识与理解。新闻从业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社会事物变动情况的职业敏感和对尊重客观事实与真理的职业认识;千方百计追寻新闻线索,揭示事实真相,诚心诚意地服务社会与公众的职业态度以及心向祖国,情系民众,不畏艰辛,不计得失,自觉献身新闻事业的职业情感和职业作风,既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新闻职业精神的集中表现。[15]

(二)电视记者职业精神的具体特征

1.追逐新闻的精神

在2003年的“伊战”和“非典”中,记者的职业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果说“伊战”和“非典”是突如其来的偶然性事件的话,那么现代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却是一种必然。与以往不同的是,现代媒体不仅仅让世界看到了战争和瘟疫之灾难,而且让世界看到了那些采访和报道这些灾难的人们。记者和他们的报道同时走到了世界面前。

在伊拉克战争的硝烟之下,我们看到香港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面带伤痕出现在巴格达街头向世人报道战事,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撤离伊拉克又重返伊拉克风尘仆仆讲述战争现场,我们看到美国广播公司著名记者阿内特因讲述战争状况而被公司除名,我们看到10多名坚守巴格达的外国记者冒死采访而不幸牺牲。

在非典型性肺炎的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志深入SARS核心隔离区进行“面对面”采访,我们看到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蹲在“非典”病房拍摄抗击死亡的故事,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女记者柴静一次又一次对“白衣战士”追踪报道,我们看到许多中国记者踏过死亡之门把感动传递给世界。

通过他们这些优秀的记者,我们看到了“职业”这个平常词汇在不平常日子里的崇高,看到了“职业精神”这个平常精神在不平常日子里的神圣。天职,其实是很平常的一句话,就是社会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必须在岗位,不论那岗位是安全还是通向死亡。

可以说,新闻记者的追逐新闻是需要勇气的。世间不是缺少新闻,也不是缺少发现。而更多的是由于缺少勇气而放弃了新闻。当许多新闻报道发表时,我们也许会反省:新闻发生时,你在哪里?第一时间你在哪里?第二时间你在哪里?面对新闻源,我们也许会自问:新闻就在那里,你敢不敢逼近?你敢不敢近距离采访?你敢不敢零距离接触?实际上,逼近新闻就意味着逼近真实,逼近真实也就意味着逼近自己。作为新闻记者,你敢不敢切入事件,敢不敢深入灾情,敢不敢报道内幕,敢不敢揭示真相,敢不敢发表真话。新闻,本身拷问着我们的记者。

2.追求真实的精神

我们都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从前面闾丘露薇的博客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她作为一名职业记者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到了如何坚持的程度。而真实,不光意味着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同时还决定了新闻从业者报道的态度和立场要公正,不能先入为主。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

用朋友的话来说,黄健翔“年少得志,一步登天”。他实际上在这样的一个照本宣科的、要求近于苛刻的体制里面是一个“异数”:不够收敛,过于敏感和骄傲,导致伤害产生和过度防卫。

……

11月11日,这个光棍的节日,他在博客上,沾沾自喜地宣布,自己和刘德华、金城武等人名列“金牌王老五”,“鼓励下自己”,有些炫耀,有些自嘲。

……

当然关于黄健翔——从不少人的嘴里可以得知,他自负,偏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很难和周遭人相处良好。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有谁不以自我为中心呢?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曾经是解说行业的巅峰,我有艺术家的敏感气质,不害人,自食其力,孝顺父母,喜欢音乐,崇拜搞音乐的人,对电影、音乐、时尚,都有着自己的品位。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

(以上文字节选自《南方周末》2006年11月23日报道《狷狂黄健翔》)

这篇报道出来之后,黄健翔和其好友董路分别在其博客中发表声明说“《狷狂黄健翔》的报道不够中性客观,带有记者的个人主观色彩”。7天后的11月30日,新浪网转载了《南方网》的《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黄健翔报道真实并非不道德》,该文对《南方周末》11月23日关于黄健翔的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该报道的采访者采访勤勉,写作流畅,较好地还原了一个焦点事件与焦点人物。但在中性客观方面,略有瑕疵:如‘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括号中的语句是不应有的轻佻。对此类问题在见报稿中出现,编辑亦负有重要责任。”“经调查,特约撰稿人在采访后因‘怕麻烦’,多次未接采访对象的电话,此属事实。”等。暂时为此事划上了句号。

我们看到,《南方周末》用特约撰稿人的方式,请自由撰稿人吴虹飞担纲采写重任,其目的是想让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具个性色彩。但是新闻追求的是客观、公正、全面、真实地再现,而不是个人主观的表现。再现不能有过多的主观色彩,不能凭空推测主观想象。而吴虹飞在《狷狂黄健翔》中的用语“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融入了个人的感情倾向,明显显示出对黄健翔自认为知识分子的不屑,表现出媒介从业人员不应有的轻佻。作为特约撰稿人的她“在个别叙述中不够克制,掺杂了个人评判”。在对信息的传达和叙述的客观方面处理得不够恰当,这与新闻客观公正的要求相悖。

媒体从业者是职业化的人员,必须具有专业主义精神。新闻的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体现为客观性原则。[16]客观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从而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以客观的方法报道新闻、反映观点,绝不能让自己的先入之见蒙蔽了双眼;在做必不可少的选择时,新闻工作者要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而非个人好恶进行取舍;在做争议性报道时,新闻工作者要采用新闻来源的观点而不是用自己的话,通过对新闻各个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全面地、中立地、平衡地报道,让受众了解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能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总之,媒介是客观的陈述者,是观点的报道者,而不是意见的鼓吹者,也不是真正的解释者。

另外,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记者丧失了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对其所属的媒体形象将会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纽约时报》原记者杰森·布莱尔便是以造假新闻出名的,“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他最具代表性的假新闻莫过于关于美国女兵林奇的描写,布莱尔在家中捏造林奇父亲感谢美军,把在山谷的林奇家想象成在山顶,炮制出林奇父亲“站在门廊,眺望烟草田和牧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动人情景。他的第一次造假只是因为一个“名字”,“9·11”后不久,他采访了一个商贩,那个人只道出了姓拒绝告诉他的名,当时布莱尔想,如果没有名字,故事也就不完整,灵机一动想起个名字,就把它编了进去。“诡计”一开始很小,到后来写的新闻越发失实,以至于走上“拼凑”假新闻的路子。

布莱尔现年31岁,高中毕业,曾担任《华盛顿邮报》短期特约记者及《波士顿环球报》临时记者,1999年加盟《纽约时报》,2001年成为正式记者。布莱尔只有高中毕业,但却擅长“凭想象报道新闻”,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他一共制造或抄袭了36则新闻。2003年5月1日,《纽约时报》将其开除。

布莱尔丑闻对当时已有152年历史的《纽约时报》来说简直就是“地震”,使这家向来以“纪实报纸”形象自居的报纸大丢颜面,导致报社前常务主编杰拉尔德·博伊德和执行主编豪厄尔·雷恩斯双双下马。布莱尔的经历充分说明,追求真实的精神,无论对于记者,还是对于媒体,都是非常重要的。记者缺少这种职业精神,就会走向编造假新闻的深渊,媒体不追求这种职业精神,就会严重影响其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3.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报刊曾经刊登过一张名为“被淹死的男孩和他痛哭的哥哥”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男孩的尸体和他痛苦的家人。这则照片刊登之后,受到了许多人的谴责,报社当天就接到了400多个电话、500多封信件,有80人宣布取消该报的订单。

同样的事情,作为2006感动中国候选人的记者曹爱文,她做出了不同的举动。央视网站上这样报道了曹爱文的事迹:

7月10日下午,13岁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黄河中。后来王孟珂被乡亲打捞上岸。在120急救车到现场之前,闻讯赶来采访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向120电话请教人工呼吸的方法,之后按照“五下压胸,一下吹气”的步骤,为王孟珂做起人工呼吸。

做了8分钟心肺复苏术,不见小女孩醒来,曹爱文急得直掉泪。120急救车赶到后,医护人员虽尽力抢救,但小孟珂还是没能醒来,医生宣布抢救失败。

曹爱文现场抢救小女孩的照片上网后感动了全国的网友。新华、千龙等国内知名网站对曹爱文的评论也急剧升温。多名网友发表评论称,曹爱文这张流泪的照片,使他们认为曹爱文是“中国最美的女记者”。

套用曹爱文自己的话,一个好的记者首先是有良知的人。关于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记者究竟该选择报道新闻还是救人,有许多深刻的案例,争论也不曾停止过。这两个案例,相同的事件,不同的结局,应该是非常发人深思,同时也生动地告诉了我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记者究竟该如何选择。

4.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毋庸讳言,在现时代的中国,存在着大量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我们不仅应该浓墨重彩地报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也应该理直气壮地运用宪法赋予的新闻自由的武器,在正确引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同时,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新闻界的许多同行,已经走在前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2002年6月下旬,中国青年报记者深入山西繁峙采访,克服艰难险阻,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揭开一家金矿发生爆炸、造成严重伤亡的惊人内幕,并揭露了非法矿主与县委、县政府某些领导相勾结,采用威胁利诱等多种卑劣手段封锁消息,欺下瞒上,刻意歪曲事件真相的丑恶嘴脸,使罪犯受到了制裁,社会正义得到了伸张。

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记者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发表了全国第一篇揭露孙志刚案件的报道,引起国内众多报刊、网络等媒体的高度关注,终于使这位无辜打工者在收容所内被殴打致死的事实真相彻底披露。此报道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从而促成已经实行了21年的国家收容法规的废止以及相关救助规定的出台。

记者的笔,真是沉重得很。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要能够自如地运用它,为建设和捍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在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繁峙矿难的前几天,就先后有11名记者在这里被县领导和非法矿主的金元宝、现金所收买,放下了他们手中的笔,从而也把他们自己钉在了中国当代新闻史的耻辱柱上。

和谐的社会呼唤和谐的舆论环境,和谐的舆论环境依赖媒体的品格,媒体的品格依赖记者的职业素质。在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体和记者的报道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情况下,媒体必须十分重视对记者职业精神的培养。

【注释】

[1]闾丘露薇博客2007年6月29日。

[2]赵淑萍:《电视采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3]叶子:《电视记者工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4]杨金月,胡智锋主编:《电视记者新概念》,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5]杨金月,胡智锋主编:《电视记者新概念》,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6]王玮主编:《镜头里的第四势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7]何志武著:《新闻采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8]陆晔,俞卫东:《传媒人的传媒观与伦理观》,《新闻记者》2003年第4期。

[9]陈力丹:《健全自律机制内化传媒人职业角色》,《电视研究》2004年第1期。

[10]赵淑萍著:《电视采访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11]赵淑萍著:《电视采访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12]黄匡宇等编著:《电视新闻学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13]高世明主编:《实用电视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14]沈正赋:《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当代传播》2003年第5期。

[15]郑保卫:《简论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新闻战线》2004年第5期。

[16]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