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一、综合素质的结构体系素质,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这是一个反映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固有规律的、相对静态的、稳定的构成体系,即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静态结构。

第三节 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一、综合素质的结构体系

素质,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我们这里说的素质及人们日常指称的素质,实际上通常指的是“素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其实,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和实践看,一个人素养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作为物质和精神的基础,也有后天的学习和养成,包括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既有他人的客观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综合起来形成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素质。

谈到人才的素质,无论哪一类人才,一般由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共同构成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结构系统。结合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特点,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要素构成体系:

img2

在上述素质之中,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着从事播音主持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意义的素质,即天赋。这里所说的“天赋”,不光指播音员主持人身上那些与生俱来的天赋条件,如容貌、声音等物质性的先天条件和基础,还应当包括能够透彻理解并达到职业要求所具有的过人的“悟性”,这种职业悟性是先天基础与后天努力及效率、效果的集合。职业悟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对语言的悟性:能讲一口正确流利的普通话,吐字清晰,语言表现力强,语感好,口才好;还包括对职业需要和获得相关能力的悟性,如面对话筒、镜头应有的积极交流状态,能很快适应播音主持工作的各种情境;对播音主持工作特点规律与要求的领悟能力强,善于举一反三,工作上手快,进步大,一句话,职业化过程迅速、高效,并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他们的人格特征必须与职业需要匹配,如对人、对事物、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热情、开朗的性格,乐于和善于表达,大方自然、可信可亲的气质,与人打交道的真诚和沟通能力等。

这是一个反映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固有规律的、相对静态的、稳定的构成体系,即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静态结构。在我们根据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特点所列出的各项素质中,每个分项在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平均发力或处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它呈现一种类似塔状结构的特征。它们的构成与关系如下图:

img3

这个塔形结构图简要表明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结构中的序列关系,处在底层、决定能否进入播音主持行业门槛的是“一般性素质”,如身体素质、语言素质、心理素质;处在较高层次、决定工作优劣的是“特殊性素质”和“重要素质”,如职业素质(其中包括高层次的语言素质)、文化素质等;处在塔尖统领全局,决定一个播音员主持人最终能走多远、能达到何种高度的是“核心素质”,如思想、人格素质等。

全国观众格外喜爱的央视主持人崔永元,1985年大学毕业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记者,在电台11年天南海北的采访生涯中,他“喜欢老百姓在一起,听他们说话,听他们讲故事”,采制播出了相当多的优秀节目。1996年他到中央电视台作《实话实说》节目的主持人,随着节目的影响渐渐成了公众人物。“于父母、同事和领导的及时提醒、帮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节目主持人除了要主持节目,还要对社会抱有真诚的爱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十几年来,崔永元带领他的团队制作了《实话实说》、《小崔说事》、《电影传奇》、《小崔会客》、《我的长征》等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和对普通人有深刻影响的节目,他一再强调“先做人,再做节目”,他追求的是在主持人这个位置上能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不仅如此,节目之外早在1988年,他曾鼓励给栏目组来信的将要辍学的贫困学生考上大学,并默默资助其学费和生活费,直至大学毕业;当他听说曾做客《小崔说事》的一位嘉宾(三轮车夫范师傅)身患癌症无钱医治,立刻拿出获得“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的10万元奖金给范师傅治病;在《我的长征》录制过程中,小崔的行动和影响力凝聚了众多普通群众一点一滴汇成的可观的公益捐助,他们沿途共捐助资金1 500万元[5]。主持人到达这样的境界,其核心素质在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在灾难报道等特殊情况下,播音员主持人都可能面对完成职业角色的任务与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此时孰轻孰重?如何取舍?当然需要核心素质的抉择。比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难突然袭来的时候,播音员主持人对数万同胞生命逝去的悲痛溢于言表,也理所当然地得到观众的理解、支持乃至称赞,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他们还担负着把灾情迅速、及时、准确、全面报道出来的媒体责任,无数播音员、主持人、前方记者都强忍巨大的内心伤痛,在幕后痛哭失声,克服重重困难,保持冷静投入高强度、高难度的直播报道中。人们大概记得那位痛失母亲和女儿仍坚持救灾工作以致晕倒的女警察蒋敏,在央视《爱的奉献》那场晚会中的,担任嘉宾采访环节的主持人白岩松,为避免对蒋敏过多的刺激,找到领导提出不要让她彩排,现场采访时他抓住蒋敏的手,传递出温暖和力量,但是,白岩松感觉到蒋敏的虚弱,“身体像一片叶子,几乎轻得没有任何分量”,当她几乎站不住时,搂住她的肩,尽管还有两个问题没问,白岩松当即决定不问了:“不说了,我们走。”他扶着蒋敏走下舞台,把她送交给陪同的工作人员[6]

媒体在选拔播音主持人才时对综合素质的各项要求和考察,常常体现出自己的选择倾向及侧重标准。如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凤凰’找的主持人,有文化要求,有思想要求,思想比漂亮脸蛋更重要。”[7]

此外,其中各个不同层级的素项,对应播音员主持人的实际工作会有具体的区别,或者表现为程度上的差异,或者体现为范围上的差异。因为在本书后续的章节里会涉及播音员及各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这里就不展开谈了。

二、综合素质的“动态”变化

在明确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静态结构体系后,我们还须认识到这个综合素质同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素质中固然有一些先天的不可改变的因素,但从总体上来说素质的各项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首先,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如时代的前进、科技的进步、传播环节的变化,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特别是职业传播素质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其次,由于播音员主持人个人努力和追求的原因,在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人格素质、人文素养等方面,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何况作为传媒公众人物的播音员主持人是承受巨大压力的群体,有自我突破不断进取的压力,有同行竞争的挑战,还有来自新生力量不容放松的紧迫感,而外界对节目的意见往往都反射到播音员、主持人身上,成功与失败、喜爱与责难、得与失、名与利交替上演,因而各项具体素质的变化,实际上会有积极、良性或消极、恶性两个不同方向的变动。

第三,素质的动态发展不仅仅是播音员主持人自身活动的结果,它必然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工作团队的理念、业务水平及氛围,其他工作伙伴的支持程度,栏目为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所提供的平台,业务机遇、领导对播音员主持人使用及发展的重视、激励及培养和管理,乃至社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认知成熟度,兄弟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报道、炒作等等,所以说,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在发展的进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异化或失控的形象。

由于媒体工作的放大效应,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会成为社会公众人物、知名人物,在浮躁、忙乱、鲜花和掌声、金钱与地位的诱惑面前,主持人应该保有什么样的心态?有的主持人保持清醒头脑及平和心态,有的主持人却一头栽进去,“乐在其中”;有些主持人巴不得多出镜、多上封面,更高兴接受各方邀请、参加种种应酬,沉湎于觥筹交错之间,飘飘然于溢美之词当中。这里有舆论和社会的“品位格调”,也有主持人自身的“定力”与“把持”,对此类“热炒”,余秋雨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在社会上稍稍出一点名,应该自知社会需要自己的究竟是什么”,“一个人的专业成绩如果要换得别人对自己更大范围的关注,在我看来是一种忘乎所以的矫情,如果社会上也出现了这种非分的关注,我们应该矫正,而不是迎合”。[8]类似的情况恐怕是世界上所有的主持人都会遭遇、都要做出抉择的问题。美国CBS《60分钟》主持人之一埃德·布雷德利曾是几位男主持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因而成为各种名目邀请、追逐的目标,他曾为此感到“荣幸”,后来则感到“毫无意义”,让助手婉言谢绝,自己根本不去理睬[9]

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培养选拔播音员主持人的标准,也是播音员主持人不断提高自己和修正自己的标杆。

本章小结

在这一章里,我们从播音主持工作和播音员主持人这两个角度,非常概要地介绍了我国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业务范畴,以及播音主持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并说明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角色,分析了其内涵、辨析了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论及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的结构体系,同时指出这个静态体系存在动态变化的必然规律。碍于本书的篇幅,关于播音主持概论的介绍和讲解只能择其要点展开,而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理解本章内容对于后续内容的学习,以及正确认识播音主持工作是十分重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思考题

1.播音主持工作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占有怎样的位置?

2.你怎样认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角色?他们的工作主要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播音工作与主持工作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你如何理解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具有的素质,以及这些素质间的关系?

4.为什么说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是个动态概念?

【注释】

[1]引自: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第十六届北京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7)主题报告会上的讲话,2007年8月21日。

[2]孙静是成都交通频道《914帮帮忙》栏目的主持人,“主播”是对消息类节目主持人的称谓,详见第七章第一节;此处是报纸对主播概念的泛用。

[3]引自夏榆等:《孙静:别把我的冷静叫勇敢》,《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

[4]张英:《主播——跑最后一棒的人》,载《南方周末》2005年3月3日。

[5]参见:《光明日报》2007年11月9日报道《崔永元:先做人 再做节目》。

[6]参见白岩松、武强:《爱如潮水 爱不退潮》,《震撼 战地手记》,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7]转引自《选拔凤凰主持人 思想比漂亮脸蛋更重要》,《解放日报》2007年6月29日。

[8]摘自《文摘周刊》总第901期,1998年8月19日。

[9]赵淑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