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之根基

中国之根基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天地广大,万象葱茏:中国之根基在世纪坛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我曾屏息凝神地伫立在一尊用红色陶土雕成的、造型简朴的人像面前。这是伟大中国之诞生!中国人的生命智慧,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文明传统。中国古典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其精神核心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愿望,使之和谐共处,与一向主张分立、竞争的西方政治文化判然有别。

三、天地广大,万象葱茏:中国之根基

在世纪坛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我曾屏息凝神地伫立在一尊用红色陶土雕成的、造型简朴的人像面前。寥寥几个字的说明文使我了解,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之一——“红山文化”的后裔。我凝视他的眼睛,我的心颤栗了:那是怎样一种纯朴而深情的目光!那是怎样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共振!跨越了一万年的岁月!他站在那里,坦然地面对世界,一无保留地献出自己无辜的身体和生命;他伸出双臂,好像要拥抱眼前的世界,以赤子的纯洁、催人泪下的天真,红色的陶土、深情的泥土,温暖着他青春的躯体和生命……我感到爱的生气流荡在他的眉宇之间、呼吸之间,我能从茫茫人海中,从一万年的岁月中,认出他:这是中国!这是中国人!这是伟大中国之诞生!

微风

从我的指缝间

流过,我轻柔地抚摸你

中国

这是学写诗之前,在一个温柔的春夜里,心头突然涌现出的诗句。皎洁的夜空中,繁星闪烁着,轻柔的微风把大地如摇篮一般摇荡,摇荡出千百种的柔情和思慕,那时一切都是可爱的:人,世界,国家,朋友和自己……那是大学时代,1982~1986年的中国,那时的人们在新华书店开门前排起长龙,等待购买最新出版的世界名著,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购得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尽管看后不知所云,但仍然摆在案头,以示荣耀。历史的脚步在不觉中迅速加快,人们突然发现不仅没有时间读书,更没时间弄懂“存在与虚无”是个何等样的问题,昔日不好好读书的同学们都开始在沿街叫卖牛仔裤并且大发横财,街头车流呼啸着,烟尘弥漫,树叶开始慢慢凋零了。最后一代理想主义者们一旦走出校门、坐在国家机关的办公椅里,那玫瑰色的梦幻就伴随每个机构里的勾心斗角而一一破灭。日子越过越好,气恼越积越深,此时重读《存在与虚无》,除了学得片言只语以备引起新起一代的惊羡外,心底一片幻灭,悠悠二十载,匆匆过去,西方“真经”越来越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日益消费化、西方化的中国社会此时已难以回头。四处灯红酒绿,牌局终夜不息,人欲蒸腾,熏风沉醉,天空、大地、河流浑浊不堪,沙尘遮天蔽日,人人龟缩在自我之中,在龟裂的大地缝隙间爬来爬去;人们由呐喊,而彷徨,而自嘲:“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生活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意义不在别处,就在“线装书的智慧”中,就在历久而不磨的中国古典文明的伟大精神之中!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纂总叙》云:“国于天地,必有与立。”大哉斯言!中国之傲立于天地之间,必有确然不拔者在。此确然不拔者,非仅广土众民之谓,而在其自有一种傲然与天地相仿佛、超然挺拔乎有限时空之外之生命精神。必于此具深沉之信念,方可与言“中国”之名何所谓也。

中国之根基,广大深厚,不可倾摇。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之独特性,首先在时间上,表现为拥有五千年一贯的、持久不敝的文明传统及其历史经验;其次,在空间上,其幅员之广袤辽阔,世罕其匹,故国人恒以“天下”自称,其思力所及,广大恢弘,气魄雄伟,故中国人的世界观一向以“可大可久”为美,与西方世界观“深入一点,不计其余”之狭小局促,判若霄壤;再次,中国人以“天下”称呼世间万物,深含“生态智慧”:万物皆在“天”(自然)之下,没有任何生物能代“天”自为,人在“天”的笼盖下、保护下,才能生存。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中国居东亚大陆的北温带,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山环水绕,地灵人杰,如此生态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奇妙结合,造就了一个无比灿烂的古典文明。中国者,高山大海之间,泱泱天下之中,诗意葱茏之国度也。中国人的世界观,既非东方宗教主义,亦非西方科学主义,而是别成一系,尊天而爱人,敬神而远之,既不奢望天堂,也不贪恋人世,而是追求与自然共存、与万物和谐的生命境界。

在塑造中国智慧的诸子百家中,只有荀子一派有“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诸说,故此派思想最终流为法家之实用主义,韩愈判其为“大醇小疵”,确有见地。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墨子“天鬼”之说,流于宗教迷信,故与法家同归于消歇。惟儒家正宗与道家思想,尊奉自然,依偎天命,以德配天,确为中国文化之主流,世界智慧之翘楚。

中国人的生命智慧,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文明传统。首先,中国文字在世界上独具一格,它单音独体,有形、音、意三种功能。这种从创制即沿用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运用灵活而结构优美,她不屑于过多记载荒谬无稽的神话传说,也不愿过多记录人类自相残杀的“英雄史诗”,更不愿描写人类社会那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如希腊悲剧),她只愿抒发人类与万物相依为命的感情,《诗》之温柔敦厚,《骚》之一往情深,唐诗宋词之清风明月,不仅塑造了中国人的诗意生活,更是当前至关重要的“生态智慧”的伟大源泉。

其次,中国人摸索出一套伟大而完整的、促成中华民族团结与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种制度和文化,以“敬天保民”为宗旨,建立了一个生态与人文相协调的灿烂文明。由于大一统的政治稳定,中国在大多数历史时期有效避免了战争、动乱、分裂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与文明解体;“敬天保民”的政治哲学,有效地保护了自然和社会,使古典时代的人们享受着与万物和谐的文明生活。

唐虞时代的政教礼乐建制,经夏商周三朝损益增华,蔚然而为世界文明史中独一无二的“礼乐文明”。秦汉以后实行的郡县制度、选举制度,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等,奠定了中国数千年一贯的政治、社会、道德、精神秩序;郡县制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直接贯彻于地方,有效统一治理了全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则打破了一切贫富贵贱的阶级,凭才学而取士。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文字、统一的教材,来为国家选拔人才。在这种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意识上自然的殊途同归,使庞大而复杂的中华民族的领导阶层,自然地走上一条共同的文化道路。中国古典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其精神核心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愿望,使之和谐共处,与一向主张分立、竞争的西方政治文化判然有别。

再次,在中国的学术思想中,自唐尧、虞舜、大禹、商汤、周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一以贯之的人道主义、民本主义、生命主义的思想学术传统,深入中国人心,五千年不可倾摇。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儒术之后,儒家一直成为中国两千年来的学术思想之中心。它不仅影响了汉族,并且影响了边疆乃至海外各民族,成为团结与发展中华民族,在精神上和文化上的极其伟大的力量。

以优美而独特的汉字为基础的、优美而独特的中国文化;保持政治稳定与统一、便于选拔优秀人才的古典行政制度;尤其是“绵亘在中国历史中,成为中国学术思想中心的儒家思想,它所表现的人道精神与民本观念”(陈致平:《中华通史》),这一切构成绵延五千年、独特而优美的中国文明传统。其中,保持政治稳定与统一、促进国家繁荣与民族团结、爱民尊贤、敬天保民、爱护自然、以才学取士、使社会各阶层保持流动性与和谐性等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为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文明经验。而这一切的道德基础和思想核心,是以儒家教化为代表的、深厚的人道主义、民本主义、生命主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所揭示的博大精深的生命智慧,对东亚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对当下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