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字的甲骨文字形可隶定作“辳”,从“林”,从“辰”。小篆的“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农本商末”“重农抑商”“崇本抑末”等观念始终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调和君主统治的基本国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是中国一切传统文化的根基。今人唯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作用。

11

“农”字的甲骨文字形可隶定作“辳”,从“林”,从“辰”。后来又增加了“田”形,或把“林”换为“田”形,逐渐演变为繁体的“農”字。无论“林”和“田”,都是农业劳动的对象。

12197             12198               12199

甲骨文的“農”         金文的“農”             小篆的“農”

“農”字下部的“辰”字,象一种贝壳之形。《淮南子》:“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辰”就是“蜃”的本字。蜃是一种贝类,人们将它打磨出锋利的刃,用来挖地。

12221

甲骨文的“辰”

12222

金文的“辰”

12223

小篆的“辰”

而由“辰”和“寸”(象手形)组成的“辱”字,本义就表示一种农业活动,后来“辱”字假借作羞辱义,就在其旁又添加“耒”旁,造出“耨”字。

“晨”字,小篆作“ 䢅”,《说文解字》:从“‘臼’(象两手形),从‘辰’。”两只手捧着蜃做的农具,也表农业劳动之义。农业劳动往往从早晨开始,所以就用“”字来表示早晨。后来人们把上部的“臼”换成形近的“日”字,以日出会意,就是我们熟悉的“晨”字了。

12224

小篆的“晨”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农本商末”“重农抑商”“崇本抑末”等观念始终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调和君主统治的基本国策。东汉王符《潜夫论》云:“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规定:“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业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古时候,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而商业呢?商业是传统经济的末流,不但不能直接让百姓吃饱饭,还容易使人生出奸诈、虚伪、不安分的坏念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是中国一切传统文化的根基。因为农业依靠土地,所以中国人安土重迁、因循守旧;因为农业需要灌溉,所以中国人集体治水、强调团结;因为农业凭借劳力,所以中国人重视生育、重男轻女;因为农业讲究经验,所以中国人尊敬长辈、传承孝道……

在今天看来,农业赋予我们的精神文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今人唯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作用。当人类逐步走入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的传统思维渐渐跟不上时代的变革。这个时候,如果还要坚持一些与农业社会相匹配的旧观念、旧道德,岂不是抱残守缺?

12249

四川出土的弋射收获画像砖





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