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写作的三大目标

新闻写作的三大目标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三讲 新闻写作的三大目标从大写作的观点看,新闻写作从发现、采访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可以说,新闻写作是实现新闻事实固有价值、争取良好传播效果的最后“生产”。过程的终点是目标。因此,新闻写作目标的构成,离不开事实、记者、读者这3个既独立又联系的因素。新闻角度的选取,在于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第十三讲 新闻写作的三大目标

从大写作的观点看,新闻写作从发现、采访之时就已经开始了。经过发现的定选题、采访的打腹稿,最后就真正进入了写作环节。写作是“接生婆”,发现和采访孕育成熟的“胎儿”,在它的“助产”下将呱呱坠地,面对世人。此时此刻,新闻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美健茁壮,招人喜欢

可以说,新闻写作是实现新闻事实固有价值、争取良好传播效果的最后“生产”。没有这“一朝分娩”的成功,就会“十月怀胎”,功败垂成。

毛泽东在《文章的“三性”和写作方法》中指出,“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人脑制成的这种完成品,究竟合用不合用,正确不正确,还得交由人民群众去考验。”

用毛泽东的写作观来烛照新闻写作,我们可以生发这样的思考:新闻写作其实是一个对新闻事实的“原料或者半成品”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一个新闻记者的头脑发挥“加工工厂”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把自己的新闻作品交由读者“考验”的过程。

过程的终点是目标。

因此,新闻写作目标的构成,离不开事实、记者、读者这3个既独立又联系的因素。

下面,我们可以展开来说。

目标一:选择最佳角度,深掘新闻事实的含金量

新闻写作是一种“绞脑汁”的艰苦劳动。

其所以艰苦,就在于需要新闻人殚精竭虑,把新闻事实中蕴含的新闻价值深入挖掘出来。

应该说,在发现、采访阶段,我们已经有目的地对新闻价值进行了初步的开发。但这种开发,只是拿到了粗糙、拙朴的“卞和石”,还需要经过写作阶段的深加工,把它变成“和氏璧”。

“和氏璧”的价值远远超过“卞和石”。

怎样通过写作使新闻的“卞和石”变成“和氏璧”?关键在于选好最佳新闻角度。

什么是新闻角度?就是新闻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含是不“均匀”的,方位不同含金量不同。只有选择好的角度,才能把新闻价值的含金量充分地挖掘和表现出来。卞和石在毛坯状态,“读者”不认为它是宝石,为此卞和先后两次被砍去了左脚和右脚。而当后来人们选好角度将卞和石剖开、加工后,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才为“读者”所认可,以至演绎出了秦昭王与蔺相如夺宝护宝的动人故事。

新闻角度的选取,在于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诗可以用来解读新闻角度的意蕴。不过,后两句需要变通:“要识庐山真面目,还须身在此山外”。新闻人只要站在“山外”,选好最佳角度,就能够一识新闻价值的“庐山真面目”。

一个新闻事实,哪怕是比较单纯、比较小的事实,也是可以从多角度去报道的。但是,其中毕竟有一个角度是最佳的,能够将“和氏璧”从“卞和石”中剥离出来,能够将“庐山真面目”展示出来。因此,记者应该绞尽脑汁、反复比较,选用最佳的角度去表现新闻事实的最佳“面目”。

1984年9月初,笔者来到平凉市造纸厂采访。这个连续3年亏损、累计赔了83万多元的厂子,在工程师郑辅俊6月份承包后,到8月底仅仅两个月,就开始盈利。笔者与老郑畅谈了一个上午,下午又在他的导引下参观生产线,接触了工人。

采访满载而归,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笔者在确定最佳报道角度上进行了艰苦的选择:

——报道企业“一包就灵”。郑辅俊承包了厂子,实行企业“自负盈亏”、领导“自由组阁”、职工“自由组合”,搬走了“铁椅子”,打破了“大锅饭”,一举扭转了亏损局面。从这一角度报道,虽然迎合当时的宣传热点,但已不再给人以新鲜的感觉。报道出去,有“热剩饭”之嫌;况且这类报道自己已经写过几篇。

——报道“用好一个人,救活一个厂”。市上为了扭亏增盈,大胆起用了郑辅俊。老郑不负重托,发挥聪明才智,很快搞活了企业。此类报道在当时的报纸上屡见不鲜,读者已经失去阅读的热情,笔者也没有写作的冲动。

——报道郑辅俊发挥一技之长。老郑在厂子里干了20多年,精通造纸工程技术,他一上台,就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千方百计改进、完善工艺流程,提高了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这一角度固然不错,但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报道厂里实行革新、挖潜,改造旧设备,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了市场占有率。但这一角度更不好采用,老生常谈,读者早已生厌。

4个角度一连被筛掉后,第五个角度脱颖而出:从郑辅俊差点“飞”走而被“追”回来的事儿入手,反映平凉各级领导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爱护人才的具体行动。

郑辅俊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从河北轻工业学院毕业,怀着火热的心来到黄土高原上的。20多年岁月流逝,他把青春和才智奉献给了平凉的造纸工业。1983年,面对连年亏损的厂子,老郑芒刺在背。在老工人们的撺掇下,他决定毛遂自荐,出头承包造纸厂,扭转亏损局面。可是,“承包报告”呈交上去后,被心存芥蒂的上级打了回来。老郑心中的一团热火被一盆冷水泼灭了。一时间,流言纷起,说“郑辅俊有野心,想夺权”。心灰意冷之下,他又写一份“请调报告”交给上级,请求批准他调回家乡唐山。翻过年到了4月,唐山方面来函调人。主管技术工作的副厂长刘国庆知道后,赶忙找市上领导汇报,再三请求坦诚以待尽力把老郑挽留下来;接着,他又向地、市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检查团反映了老郑的情况。地委副书记张炳玉听取汇报后果断地说:“郑辅俊不能走。”第二天,他径直来到平凉市造纸厂拜访郑辅俊,可惜本人不在。临走时委托刘国庆向老郑转告3句话:“一、我代表地委向他表示慰问;二、盼望他不要走,这里非常需要他;三,有委屈直接找我来谈。”当郑辅俊回到厂里,听到地委领导登门访问的事和留下的话时,他冷却了的心顿时感到了温暖。数天以后,他来到地委。张炳玉与他促膝长谈,语重心长地说:“党信任你,请你留下来,为建设大西北做出新的贡献。”随后,平凉市委书记张炳农主持召开了常委会,专题讨论了落实郑辅俊政策的问题,作出决定:一、任命他为造纸厂厂长;二、将其家属调到平凉工作;三,安排好住房。6月底,市委副书记杨保文、副市长李保印来到造纸厂当“后台”,当众宣布郑辅俊承包企业,出任厂长。即将“飞”走的人才,终于被“追”回来了。

第五个角度显然胜出一筹,其背后隐藏着一个现代“萧何追韩信”的故事。把这个故事写成报道,题材新颖,不落俗套,立意独绝,新闻性强,比前4个角度更有高度和深度,读者看了一定同笔者一样,顿生“蓦然回首”、惊见“那人”的喜悦。

于是,笔者选取第五个角度,对平凉市造纸厂在承包改革中扭亏增盈的的变化作了报道。通讯的标题是:《“追”回来的厂长》,醒目的“追”字,就已攫住了读者的眼球。稿子在《甘肃日报》一版刊登后,引起相当的震动。省报的一位资深编辑认为,这篇报道的角度好,突出一个“追”字,有着“萧何追韩信”的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新闻的价值。

新闻写作的首要目标,就是最大化地发掘新闻的本体价值,使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有所附丽,从而发挥本体价值的核心作用和附丽价值的放大效应,达到新闻作品三重增值的最佳效果。在这一努力中,角度的选择举足轻重。同样的新闻事实,角度不同,显示的新闻价值就不同。因此,挖掘新闻价值的具体操作,就落在了选角度上。角度选好了,写作犹如利斧破薪,析理而下,既事半功倍,又价值激增,让执笔者享受顺理成章的欢乐。

新闻角度的选择,必须服从于新闻事实,在新闻事实的范围内活动。事实是第一性的,角度是第二性的,二者的关系不容颠倒。可以在事实本身的内含中寻找最佳角度,而不能倒客为主,用角度改造事实、扭曲事实,甚至编造事实。角度不是万能的钥匙,什么锁子都能开;事实也不是柔软的面团,什么形状都可揉。总之,我们既要增强角度意识,向角度索要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又要树立正确的角度观,让角度为事实服务,让事实支撑角度。

目标二:打造最佳模样,展示记者笔底的表现力

新闻写作毕竟带有记者个人的印记。

同样的新闻事实和新闻素材,100个记者来写作,其文字就会现出100个模样。即使同一个记者,写作的初稿和定稿也是两个模样;如果多次修改,还有二稿、三稿以至更多,那就犹如川剧变脸,模样多姿多彩了。焦裕禄事迹的最早报道是一篇长篇消息,刊登在1964年11月20日的《人民日报》二版,题目是《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作者为鲁保国、张应先、逯祖毅。1年多后的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由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两篇报道的基本事实一样,但模样不一样;后一篇影响更大,真正把焦裕禄写成了震撼全国的典型。而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来说,作者精益求精,反复打磨,一直写到第九稿才称心如意;第一稿同第九稿相比,文字已经面目皆非。

所以,新闻写作是记者打造带有个人印记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是打造自己作品最佳模样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记者的头脑加工厂不仅打造着作品,而且也打造着自己。也就是说,新闻写作对记者而言是双赢的:既提炼新闻作品,又提升自己能力;既表达新闻内容,又表现自己才华。读者阅读新闻作品的心境是双重的:他领略的既是新闻信息带来的快感,又是文字魅力带来的美感。名记者之所以为名记者,就在于读者不仅记住了新闻作品的主题内容,而且记住了记者的名字。不是吗?说起焦裕禄的报道,穆青的名字就自然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

一句话,新闻写作是写新闻,也是“写”记者。

1985年的3月下旬,笔者再次来到平凉市造纸厂,同行的还有省报通讯员王生笏。如前所述,笔者年前9月采写的通讯《“追”回来的厂长》发表在《甘肃日报》上。时隔半年,郑辅俊把厂子搞得更红火,开年头两个月,就盈利4.7万多元。经过初步摸底,我们把采访的主攻方向定在厂长、书记齐心协力振兴企业上。

方向明确,主攻就大有收获,丰富的素材为写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笔者作为执笔者,首当其冲地要拼力打造新闻作品的最佳模样。写作说到底,就是遣词造句,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字,把新闻事实富有张力地表现出来。笔者在写《“追”回来的厂长》时,就用了“萧何追韩信”的形象思维,打造了作品的新奇、鲜活的模样。现在写新稿,又如法炮制,用了“蔺相如与廉颇”的形象思维,为作品打造别开生面的崭新模样。

笔者首先制作了醒目的标题:《将相和 企业兴》。

接着安排了起笔不俗的开头:“在改革的舞台上,平凉市造纸厂厂长郑辅俊和党总支书记米正德一唱一和,排演出了一幕有声有色的活剧——‘将相和’。”

随后,简要交代了背景:去年6月底,平凉市经委批准造纸厂推行厂长责任制。老米打心眼里欢迎这一改革措施,他在新厂长就职的大会上对老郑说:“你是知识分子,比我懂行,放开干吧,我一定支持你。”支书的一席话,给老郑很大鼓舞。他很快拿出了“企业自主经营、厂长自由组阁、职工自愿结合、生产自负盈亏”的改革方案。老米旗帜鲜明地表示赞同,并召集党总支会,以党总支名义,提出了确保厂长行使用权职权,促进改革为中心内容的“四保证、二协调、一监督”的工作方案。两个方案此呼彼应,珠联璧合,职工们闻知后,纷纷拍手叫好。

“将相和”,“将相和”,“将相”是怎样和谐相处、和谐共事的呢?笔者选取了3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是:老郑挑兵点将,点了谙熟纸浆生产的内行徐彭怀重当制浆车间主任,可老徐死活“好马不吃回头草”。老米知道后,就找老徐反复谈心,晓以改革大义,终于打通了他的思想。老徐上任,轻车熟路,很快打开局面,为全厂扭亏增盈赢得了主动。第二个事例是:老郑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厂的机械设备进行了全面“会诊”,提出了4个重点改造项目。这些项目难度比较大,闹不好要冒风险。老米以“参谋”的身份反复斟酌,赞成上这些项目,给老郑以有力的支持,使他很快拿定了主意。在停产大搞检修、改造的日子里,老郑和副手深入车间,亲自指挥,现场办公,解决技术难题。老米认真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及时解决职工中产生的思想问题。由于党政紧密配合,上下齐心协力,全厂提前10多天完成所有改造项目。第三事例是:有一次,厂有关部门未按厂长会议确定的原则而制订了一份奖金发放方案,老郑审核不细便签字批准。结果,出现了第二线辅助人员反比第一线生产人员多拿奖金的事,引起一场风波。老米找到老郑,诚恳地指出他工作上的失误。老郑虚心地接受,并在厂长会议上做了自我批评,还扣罚自己的奖金。笔者把这3个事例写进主体,有力地体现了“将相和”的报道主题。

最后简练结尾:“将相和,企业兴。1984年,市造纸厂终于开创出新局面,实现利润6.7万多元,一举甩掉了连年累计亏损82万多元的帽子。今年头两个月盈利4.7万。前不久,这个厂被树立为平凉地区的先进企业。”

初稿拿出来后,笔者让老王看后提了意见。在精心修改之下,我们终于把稿子打磨定型,为读者提供了模样可许的新闻作品。为了让报道产生更大的影响,笔者还写了《党政同心 办好企业》的评论员文章,鲜明地提出了一个观点:“将相和,企业兴。只要书记、厂长以诚相待,配合默契,就能在企业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生产指挥系统和经营决策班子,使其事业兴旺发达。”通讯《将相和 企业兴》连同评论员文章在《甘肃日报》一版发表之后,同《“追”回来的厂长》一样,读者反响的确不错。从笔者个人的体会来说,这两篇新闻通讯的写作,磨砺了自己的笔锋,展示了自己的文字表现力,促进了写作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作品的模样连着记者的形象。好作品是写出来的,好记者也是写出来的。有了好记者,才有好作品;有了好作品,才能出好记者。只有不断地为读者提供模样可人的精品,才能把自己锤炼成为一个笔底佳作迭出的优秀记者。鲁迅说得好:“我以为根本的问题是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直摅血性写文章。”对记者来说,只有呕心沥血的写作,才能把自己的素质和笔力从“喷泉”变成“血管”。

目标三:追求最佳效应,诱发读者眼里的阅读欲

新闻作品是要给人看的,读者不买账,写了也白搭。

因此,新闻写作应该追求最佳的“眼球效应”,适应读者的心理需求,把他们的阅读欲诱发出来。

从写作的角度看,读者的阅读心理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曰喜新厌旧。喜新厌旧,人之常情。读者阅读报纸,首先是为了获知新的信息。他们对第一次出现的新闻事实特别感兴趣,对似曾相识的老面孔不大欢迎。在要求事实新的前提下,还要求写法新、文字新。他们最讨厌那种推磨转圈、周期重复的东西,公式化、概念化,令人望而生畏。事实新、写法新,就能满足他们先睹为快、卒读为畅的心理需求。

二曰喜奇厌平。好奇之心,人人皆有。闻如观潮贵喜奇,新闻要有波澜,要有悬念,用新奇的、冒尖的东西刺激读者,以奇制胜。同时,文似看山不喜平,在写法上有所出新,跌宕起伏总比平淡无奇吸引人,语势奇崛总比平铺直叙打动人。

三曰喜实厌虚。读者喜欢文字实在的新闻,不喜欢语言虚浮的新闻。他们希望记者“豪华落尽见真淳”,写出来的东西朴实无华、恰如其分。事不够,词来凑,言过其实,哗众取宠,最为读者反感。所以,新闻写作要实心实意,用词平实,用语切实,文字挤尽水分,力求水落“实”出。

四曰喜短厌长。读者阅读新闻,有好信息、不求甚解的心理。这种心理来自于两点:一是自尊,我自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不需要你瓜短蔓长地啰嗦一大套;二是惜时,我那有时间看你的大块头报道,咬了半天包子还未到馅,谁有那耐心?心理研究表明,读者喜欢短新闻,一般是千字文,最好是三五百字说明问题;喜欢短导语,眼球停留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秒;喜欢短句子,标准句子17个词,最好控制在10个词左右,读起来清楚而且轻松。

新、奇、实、短,是诱发读者阅读欲的“四字诀”,紧紧咬住这4个字,我们的新闻作品就会产生最佳的“眼球效应”。

1996年7月初,笔者奔赴平凉市白水乡孟寨造纸厂,又一次采访在这里出任承包厂长的郑辅俊。当时58岁的老郑离开市造纸厂已经3年了,被组织安排到市政协担任专职常委。在一次调研中,他了解到孟寨造纸厂停产两年仍无出路,便萌生了承包、盘活这家村办企业的念头。市上领导闻知后表示全力支持。老郑经过几个月的考察论证,就在当年1月与孟寨村签订了承担债务式的承包合同。在老郑的运作下,孟寨造纸厂开始焕发了生机。这是一则很有价值的新闻,其意义就在于一个国企的老厂长、一个市政协常委,放下架子去承包、盘活一个小小的已经瘫痪的村办造纸厂,为发展当地经济奉献聪明才智,实属难能可贵。

采访归来,写作就逼人伏案。笔者按照“四字诀”构思运笔、遣词造句。首先制作了“新”颖的标题,引题是:“伏枥老骥自奋蹄,承包村企献才智”;主题是:“郑辅俊出山复活趴窝造纸厂”。接着构写了“奇”崛的导语:“趴窝整整3年的平凉市白水乡孟寨造纸厂,终于转动起锈蚀得再也不能锈蚀下去的机器。6月底到7月初,第一批成功试产出的10吨卫生纸,将这个厂重获生机的信息传向四面八方。要问是谁复活了这家瘫痪企业,他就是平凉造纸企业界有名的企业家郑辅俊。”然后,采用平“实”的笔法写出了正文:“面对这样一个债务包袱累至320.8万元的烂摊子,郑辅俊胸有成竹地实施了‘两步走’的方略。第一步,‘启动复活’。老郑首先物色了两位毕业于西北轻工学院的造纸专业人员担任助手,招聘原地区建筑公司退休的一位老会计师出任会计,搭起由11人组成的管理班底。接着多方奔走,从银行贷款110万元,还去债务利息74万元,扣除备用金11万元,用下剩的25万元启动企业。他带领60多名职工自力更生,艰苦拓荒,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经过半年多的全面整修和挖潜改造,一举成功地试产出‘霜玉’牌卫生纸。现在,老郑又进入第二步‘宏兴发达’阶段。厂里定购的两套造纸设备已经运回。他计划奋斗到年底,将年产量有设计的400吨提高到1000吨。为此,他把厂子更名为‘平凉宏达造纸厂’。”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力求以“短”制胜,把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让读者视觉上轻松、心理上愉悦,在阅读兴奋期内很快读完报道。

新闻写作的目标,在于吸引读者、征服读者。在新闻事实的价值不菲的前提下,如果我们的稿子不为读者所认可、所赏识,那我们的写作就失败了。没有失败的读者,只有失败的报道。读者才是新闻作品的惟一的检验者。

新闻事实、记者、读者是新闻写作的“铁三角”,缺一不可。没有新闻事实,写作就成无米之炊;没有记者的写作,新闻素材就不能变成“美味佳肴”;没有读者的品尝,新闻报道就不能发挥精神食粮的作用。在新闻事实与读者之间,记者犹如桥梁,决定着二者的沟通。因此,记者要通过自己的写作,首先沟通好新闻事实与自己的关系,继而要沟通好自己与读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而沟通新闻事实与读者的连接。记者只有写好新闻事实,写出自己的水平,写出为读者所青睐的新闻作品,才能在实现新闻事实的价值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