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采访中发现

在采访中发现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讲 在采访中发现采访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树立“采访就是发现”的观念,自觉地在把采访与发现融会贯通起来,在采访中发现,在发现中采访,把采访的过程真正变成发现新闻价值的过程。笔者本着这一主旨,在采访农民增收这一常见的题目上,发现了站在“结构”高度看问题这一独特的视角。

第十讲 在采访中发现

采访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在采访中,用眼睛观察,要善于看出别人看不出的景中之画;用耳朵聆听,要善于听出别人听不出的弦外之音。见人之所未见,闻人之所未闻,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东西,方为采访高手。

同样一个新闻事实,同样一次采访机会,为什么有的记者抓住了高价值的新闻素材,有的记者抓住的却是低价值的东西?其区别就在于,前者的眼睛、耳朵启动了发现的视觉和听觉;后者却处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

因此,我们要树立“采访就是发现”的观念,自觉地在把采访与发现融会贯通起来,在采访中发现,在发现中采访,把采访的过程真正变成发现新闻价值的过程。

一、采访中发现的“新闻抓手”

在采访中发现,有两个“新闻抓手”:一个着力于发现新闻事实本身的出彩点和报道点;一个着力于发现报道任务之外的新选题和新线索。一个有经验的记者,总是善于在采访中顺手牵羊、顺藤摸瓜,“吃一抓二眼盯三”,建立“采访——发现——再采访”的良性循环,使自己手中的线索和笔下的佳作层出不穷。

先说头一个新闻抓手。

采访确定的新闻事实,目标明确,扑上去就是。然而,面对丰富的新闻素材,最忌“拾到篮里都是菜”,不分良莠,见事就采,很可能采回来的多属鸡毛蒜皮,而把凤毛麟角埋没一旁。所以,采访仍然需要发现的眼光,从平凡的事实中发现不平凡,从寻常的角度中发现不寻常。

2004年大雪时节,笔者奔跑于达溪河两岸,采访灵台县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闻。如何促进农民增收,这已是报纸上“前人之述备矣”的题目。如果就事论事,照猫画虎,这样的报道采写起来倒也不费周折。但笔者想,既然辛苦跑一趟,总要给读者一点新的东西,决计深入农村第一线,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感受里寻找灵感。在独店乡河屯坡村,村支书李鸿烈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全村农民增收的情况。当他谈到全村狠抓多重结构调整、使1600多劳力人人都有活干时,笔者一下子找到了感觉。他说,他们建立的粮林草牛药“五业并茂”的产业结构,带动了农工商建运“五轮齐转”的就业结构,形成了守土型、离土型和离乡型“三足鼎立”的就业格局,1/3劳力务农养牛,1/3搞建筑,1/3打工、经商、跑运输,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680元。笔者由此发现了具有突破意义的报道点:从“结构”二字切入,挖掘灵台县农民增收的新经验。

随后,笔者有意识地带着结构调整的题目搜寻出彩点,进而发现灵台县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更新农民知识结构、改善农村就业结构上颇有独到之处。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启动结构思维,理悟到同样是5个手指,拳头的结构打出去,就比巴掌的结构有力量。他们以“瞄准市场抓特色,抓住特色上规模,上好规模创效益,创造效益促增收”的思路为主线,对全县83.5万亩沃野上的光热水土资源重新进行“强力谋势”和“优化组合”,精心绘制调整蓝图,全力打造草畜、林果、药材“三拳制胜”的产业结构,建设了“3个10万亩”基地,使新结构生机盎然地展现在希望的田野上。尤其是药材,不再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大大方方地走进千家万户的结构图。农业产业结构的转换,无疑是对农民的一场挑战,它需要庄稼汉们更新知识结构与之相“匹配”。灵台人清醒地认识到,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把农民的知识结构“调整”好了,才能真正调整好产业结构,并使新的产业结构真正发挥出促进农民增收的“结构效应”来。于是,他们以全县有劳动能力的9万多农民为对象,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智力开发和科技培训活动,实行市场知识、结构知识和科技知识的“三花齐放”,把灵台农民从“传统体力型”带向“现代智力型”的新境界。西屯乡咬住草畜、林果、药材三大产业,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方法,举办了温棚养牛、果树嫁接、药材引种等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民由“牛倌”、“田把式”、“种药盲”向“牛专家”、“田秀才”、“药能手”转变。灵台人还灵机一动,以全县富余的4.8万劳力为增收主力军,千方百计构筑守土型、离土型和离乡型“三足鼎立”的就业结构。全县围绕草畜、林果、药材三大产业延伸产业链,大办草粉加工、肉牛育肥、药材经销等“草根企业”;还就地取材,就地创业,兴办劳力密集的砖瓦、建材等“黄土企业”;同时加快什字、朝那、独店、邵寨等5个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吸纳农民进镇开店辟厂,创办“合作企业”和“家庭企业”。全县在城区和重点乡镇建立了劳务服务站,为农民输出劳务提供信息、推介服务;还建立了劳务输出网络,与兰州、西安、乌鲁木齐、南京、杭州、深圳、广州等地的劳务市场和中介组织挂钩,形成长期协作关系;从而使“候鸟经济”成为稳定的就业主渠道。通过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籍式地安排就业,全县4万多富余劳力成了领取工资的“蓝领阶层”,工资性收入达到1.2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财源。

新闻采访贵在采出新货,而惟有发现才能做到这一点。不落窠臼,独辟蹊径,是谓推陈出新。记者采访应该竭力推陈出新,为读者拿出新货。笔者本着这一主旨,在采访农民增收这一常见的题目上,发现了站在“结构”高度看问题这一独特的视角。于是,《结构一变天地新》的标题顺势而出,3个小标题与之配套,凸现报道的主题:优化产业结构——向最佳效益要增收;更新知识结构——向良好素质要增收;改善就业结构——向富余劳力要增收。这样,就形成了以新制胜的报道主线:依靠“结构”四两,拨动“增收”千斤。按照这一主线,笔者把采访中着意发现的新东西组织到报道之中,使报道在立意、架构、用词等方面别开生面。“同样是5个手指,拳头的结构打出去,就比巴掌的结构有力量。”这句具有警言意义的话,支撑着整个报道的灵魂和血肉。“同样天地同样人,结构一变面貌新。灵台人运用结构思维,构筑崭新的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知识结构和农村就业结构,卓有成效地破解了农民增收的难题。”笔者在报道结尾时写的这句话,亮出了来自实践之中的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新经验。稿子在《甘肃日报》和《平凉日报》刊登后,受到读者的好评。一位县委书记对笔者说,你这篇稿子提出的问题新、观点新、思路新,对我们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很有启发。

再说第二个抓手。

新闻采访是搜集新闻素材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发现新闻线索的过程。也就是说,采访是发现、挖掘新闻线索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培养”新闻线索的一块肥沃土壤。在采访中发现新闻线索,具有“第一消息源”和“第一手资料”的意义,它是记者发现意识和新闻敏感相作用的产物,往往显示出独创的价值。

在这方面,笔者体会良深,例证良多。

第一个例证。1982年11月下旬,原平凉县召开了全县劳动模范表彰奖励大会。会后, 县上邀请部分农民劳模组成两个宣讲团,分赴农村宣讲治穷致富的经验。笔者跟着其中的一个宣讲团上了“北大西洋”——平凉人对北塬白庙、大秦、西阳等乡的戏称。12月8日,首场宣讲会在西阳乡(当时还称公社)开讲。前面4位劳模一个接一个地讲述了自己勤劳致富的经验,吸引住了求知若渴的庄稼汉们。最后一个“唱压轴戏”的是劳模李守甲,由于他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会场上气氛非常活跃。尤其是他讲到建立家庭内部责任制、实行年终奖勤罚懒时,引发了听众笑声不断。笔者的耳际至今还在回响着他说过一句令人开怀大笑的话。他说他向全家宣布:“大家好好干,年终咱们开个家庭颁奖会。谁得奖谁英雄,不得奖是狗熊。”正是李守甲的这一番话,激发了笔者的新闻敏感。第二天,在宣讲团离开西阳去大秦的路上,我问李守甲;“你年终开家庭颁奖会的话可当真?”他说:“当真!你如果感兴趣,欢迎年终到我家来采访。”于是,笔者与他约定腊月里到他家去采访。就这样,在这一平常的采访机会中,一条可遇而不可求的新闻线索被笔者发现并储存起来。12月中旬,宣讲团任务结束,笔者赶写了《平凉县组织“冒尖户”传经送宝》的消息。1个月后,即1983年2月11日(农历壬戍年腊月二十九),笔者奔赴离县城110里开外的索罗乡庙背后村,赶到李守甲的家里。晚上8点半,老李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家庭颁奖会。笔者作为惟一的一位“观众”,真切地观看了这一折射时代变化的动人活剧。当晚,我在老李的家里,写出了通讯《家庭颁奖会》这一“首次报道”和“独家新闻”。后来媒体采用的情况表明,主产品没有副产品的际遇好:《“冒尖户”传经送宝》发表在《甘肃农民报》上,被删得很短;《家庭颁奖会》却刊登在《甘肃日报》上,几乎全文照发。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家庭颁奖会》上兰州,进北京,跻身1983年度全国好新闻之列。

第二个例证。1991年1月26日至28日,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省长贾志杰来到平凉,主持召开了省委、省政府平凉座谈会,目的是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研究、确认平凉地区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基本思路。会议采取座谈和考察相结合的形式,笔者受命采访的任务自然是采写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会议期间,省上领导考察了华亭矿务局、华亭煤矿、新窑煤矿、建华厂、虹光厂、平凉市水泥厂、柳湖乡赵堡村、白坡工业公司、花所乡李存怀家庭文化室、泾川县温水渔场、泾明乡雷家沟村,所到之处,行色匆匆,又是参观,又是访谈,领导马不停蹄,记者也人不下鞍。一路之上,笔者一边盯住领导,采记他们的一言一行,一边捕捉机遇,从中发现难得的新闻线索。可以说,领导所巡视的典型,所寻问的事迹,几乎都是笔者所报道过的,要想在“熟面孔”中寻求“陌生感”,实在难矣。“踏破铁鞋”有觅处,得来还须靠功夫。就在顾书记访问赵堡村的时候,机遇蓦然降临。村党支部书记何天言代表村上汇报工作,他谈了班子建设、发展蓝图、粮食生产、村办企业,还有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可谓面面俱到。但当他谈到全村开展了“选好一个当家人”的活动时,笔者顿感耳目一新,这可是一条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事呀。真是发现不负有心人,好线索终于眷顾了笔者。顾书记也很感兴趣,就“选家长”的事,与何天言攀谈起来。他高兴地说,“谁有本事谁当家。选好一个当家人,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完善;也是从家庭环节上为农村培养脱贫致富的人才。我对你们这一点非常感兴趣,你们的做法为全省提供了新鲜的经验。”省委书记的态度强化了笔者的判断,自己将这一线索深深地储存在脑子里。随后,笔者继续跟着领导转,先把眼前紧急的领导活动采访对付下来再说。平凉座谈会结束之后,笔者就会议活动和领导活动,写出了3篇稿子:消息《省委省政府平凉座谈会确认我区今后10年经济发展基本思路》、《顾金池为赵堡村和李存怀题词》,还有通讯《省委书记访赵堡》。主打任务完成了,笔者的注意力就转移到赵堡“选家长”的线索上来。时隔1个多月后,笔者再次来到赵堡村。这回自己抱负很大,决心深刨一番,挖出一个“大洋芋”来。笔者吃在赵堡,住在赵堡,白天采访,黑夜写作,当天的素材尽量当天消化,发现遗漏第二天及时补救。就这样,扎扎实实地采写了半个月,笔者离开赵堡时手里有了4篇通讯:《新一代的农户当家人》、《赵堡之堡》、《细胞裂变》、《天言之言》。这些稿子经过认真修改、加工之后,分别发表在《甘肃日报》和《平凉日报》上,其影响远远超过前面采写的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新一代的农户当家人》后来还获得了1991年度甘肃新闻奖一等奖。

第三个例证。2000年11月2日,平凉地区举办了首次国防教育一日活动,地委、行署机关的13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了这一活动,笔者作为参加者和采访者也跻身其列。上午,大家来到武警8674部队的靶场,在官兵们的热情教练下,分9组进行了射击演练。下午大家首先参观了8670部队的“师史馆”。走进大厅,笔者的目光被一座山岩般的古铜色的6人群雕所吸引。解说员介绍,前排3人是张爱萍、韦国清、江上青,后排3人是张震、彭雪枫、黄克诚。馆中陈列的420多副图片和110多件实物,展示了这支英雄的部队60多年的奋斗历程,也展示了6位将军和先烈的煌煌军绩。笔者一一浏览之后,脚步久久地停留在江上青烈士的展板前。江上青,1911年4月10日江苏扬州江都一个职员的家庭。在大革命浪潮的感召下,他16岁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曾经两次坐过敌人的监狱。1938年,江上青受党的委托,到皖东北开辟抗日根据地,他运筹帷幄,创建了党的武装——“六抗”三支队。这支军队后来编入张爱萍任总队长的新四军第四总队,即8670部队的前身。1939年7月,江上青遭到反动地主武装的袭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江上青是个文学青年,诗歌写得相当好。比如,他在监牢里写的这首诗:“被当做我们的武器的:/在失去了机械和锤和刀/和歌唱和舞蹈的时候,/谁都相信饿是武器的。”诗的哲理发人深思,正是饥饿引发了反抗,引发了拿起武器的革命。对笔者来说,在江上青烈士身上发现新闻的关节点,就在于他是江泽民总书记的父辈。当知道这一点,笔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哪,这样一条好新闻,竟然在我们平凉,就在我们身边。按照新闻的接近性原则,把这样一条近在咫尺的新闻介绍给平凉读者,一定会有很强的可读性。国防教育一日活动是个集体活动,不可能让新闻人从容地采访程序之外的新闻,于是笔者默默地将这一线索埋在心里,待后瞅机会另行采访。随后,笔者跟着大队人马,又驱车20公里来到8671部队,参观了“英雄八连连史馆”。活动结束之后,笔者很快写出了消息和通讯发了出去。计划内的新闻已经完成,计划外的线索又芒刺在背。于是,笔者与8670部队政治部宣传科的同志联系,由他们安排了采访时间和采访对象,再次进入了戒备森严的军营。在师史馆馆长的帮助下,笔者搜集到了江上青的简历、事迹、图片、诗作等宝贵素材。笨妇易为有米之炊,笔者很快写出了通讯《永远的雕像——追记江上青烈士》。这篇稿子写得颇有特色,精选江上青的4首诗作小标题,把烈士投身革命、两次坐牢、建立武装、英勇牺牲的壮烈事迹介绍给读者,并且配以两张照片,以求文图并茂。通讯的结尾,笔者动了感情,挥笔写道:“江上青烈士永垂不朽。正如他在五律《言志》中所表达的——‘雕虫惟觅句,学剑吐长虹。’他挥舞笔杆子为革命‘觅句’,他造就枪杆子为党和人民‘学剑’,他短暂的人生如‘长虹’般壮丽多彩。”稿子见报后,一些新闻同行询问,江泽民的亲人江上青烈士的“踪迹”就在平凉的线索你是怎么得到的?笔者说,多亏参加了国防教育一日活动。

记者日复一日的采访活动,与社会生活不断而广泛地接触,既是过程,也是机会。要抓住这一机会,启动发现思维,不断而广泛地发现新闻线索,这样发现出来的线索要比别人提供的线索更有意义。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很多时候,副产品比主产品有意义,计划外比计划内有意义。假设笔者没有得到采访劳模宣讲团、平凉座谈会和国防教育一日活动的机会,假设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心无旁骛、不求发现,就不会有《家庭颁奖会》、《新一代的农户当家人》、《永远的雕像》这样的获奖作品和得意之作出现。如果把采访能力看成是才、把采访中的发现看成是缘的话,那就应了一句老话:“小才不知有缘,也就不懂用缘;中才知道有缘,但不善于用缘;只有大才,知道有缘而且善于用缘。”

让我们追求大才,懂得采访是发现的机缘,不但善于捕捉机缘,而且善于利用机缘。

二、在采访中发现的“新闻环境”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为什么这件事构成新闻,那件事就不构成新闻,这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正是这样,在白的环境中,黑的就成了新闻;在黑的环境中,白的就成了新闻。农村教师拿到了工资,农民工拿到了薪金,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拖欠他们的工资已成为家常便饭;市委书记吃饭交钱,省长骑自行车上班,竟也成了新闻,是因为许多官员公款吃喝、公车上班已成为普遍现象。

环境孕育着新闻。

笔者总结多年的体会深深感到,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在两个“新闻抓手”上注意而外,还应该在8个“新闻环境”上留心。

--冲突里面出新闻。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有矛盾,就有冲突。现实生活中是个冲突场,大到国与国,小到人与人,冲突一旦发生,就出新闻。大的例子如:由伊斯兰先知的漫画事件引发的阿拉伯国家与欧洲国家的政治冲突,中国扩大贸易出口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冲突,两次海湾战争美国与伊拉克的军事冲突、伊朗霍梅尼与英国拉什迪的文化冲突,南非白人与黑人的种族冲突,如此等等的冲突,都造就了热点新闻。小的例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举不胜举:选举角逐、企业竞争、体育比赛、法庭诉讼、人事纠纷、权益矛盾,等等,都可进入新闻和媒体的视野。

--灾难里面出新闻。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泛美航空公司波音747客机洛克比空难、印尼海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中国汶川大地震,诸如此类的安全事故、自然灾害造成的灾难,都是新闻,而且是特大新闻。至于我国频频发生的煤矿矿难,简直成了“新闻富矿”,年年都有矿难报道给受众以刺激。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但矿难死亡人数却占80%,可谓矿难新闻的大国。就以火灾来说,新闻层出不穷。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礼堂发生“12·8”特大火灾,活活烧死参加、观看文艺汇报演出的288名名中、小学生,引起全国震动。时隔14年之后,新疆又发生特大火灾。2008年1月2日,乌鲁木齐市德汇国际广场突发大火,过火面积6.5万平方米,狂烧22小时,烧毁店铺2000多户,造成至少5亿元的巨大损失,还牺牲消防官兵3人,死亡、失踪7人,再次引起全国震动。

--利益里面出新闻。群众利益无小事。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收入增加、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利率浮动、生活低保、养老保险,还有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事项,都是新闻追逐、关注的焦点。毛泽东在《怎样办时事简报》中提出,“新闻,特别是本地的和近地的新闻,一定要是与群众生活紧密地关联着的。如牛瘟、禾死、米荒、盐缺……等等,都是与群众生活密切关联的,群众一定喜欢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只要老百姓要生存、要发展,油盐柴米、衣食住行之类的问题,总是新闻报道的永恒主题。

--近距里面出新闻。对中国人来说,如果在智利发生的飞机失事中死了3个人,那不是新闻;如果在中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就是新闻;如果在智利空难中丧生的3个人中有一个是中国人,那也是新闻。同样是交通事故,就一般而言,在广州发生的,广州的媒体就会当作新闻来处理,兰州的媒体就不大关心;反之同理。如果说远距离产生美,那么近距离就产生新闻。以受众为中心,半径越小新闻性越强,半径越大新闻性越弱。

--显赫里面出新闻。美国新闻学家杰克·海敦说:“美国总统的手指割破了是新闻;你在滑雪时摔断了腿就不是新闻。不过,如果你从五层楼上掉下来只摔断了一条腿,那就是新闻了。汽车碰弯了保险杠不是新闻,但是,如果这种事故牵涉到本州的州长,那就是新闻了。”

对此,西方新闻界用这样的“新闻公式”来表示:

平常人+平常事=0

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

这一“新闻公式”流行一时,它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人物的显赫与事件的显赫构成的价值关系。

--反常里面出新闻。一个普通人继承了一笔遗产,不是新闻,但一个宠物得到遗产,则成为新闻。加拿大有一只猫继承了主人130万美元的遗产,主人将钱财交给教会,并让教会收养了自己的宠物猫。美国马里兰州市民肯珀去世时,把40万美元财产和一套房子留给3只小狗。3只狗继承了主人的总价值约80万美元的遗产后,生活极尽奢华。这两件事超乎寻常,都成了媒体大肆报道的新闻题材。为普通人举行丧礼,不是新闻;但为狗举行丧礼,就成了新闻。四川成都某高校林教授在一家殡仪馆为爱犬隆重吊丧,耗资10万元,一时引起震动。台湾高雄一位陈姓妇人养了25年的爱犬“法胖”病亡,她以亲人的规格为其办后事,有法师诵经、礼仪师扶棺、小提琴演奏,全部支出达26万元,比许多人的告别式还办得隆重,当地媒体竞相作了报道。

--好事里面出新闻。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是新闻的永恒主题,常报常新、常新常报。反过来,坏事里面也出新闻。有人曾经问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为什么你的小说里有那么多的坏女人。他回答说:“清白的女人成不了故事。”实际上清白的女人同样可以成为故事人物和新闻人物,只要她作了人们称道的好事。用辩证的观点看,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都能成为新闻。当然,我们的媒体在报道上,总是以好人好事为宣传的主旋律的。

--人性里面出新闻。一个看大门的老职工亡故,不称之为新闻,但如果这位老人临终前将自己生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而攒下来的数万数十万元积蓄捐给慈善事业,那他的去世就成了新闻。在美国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贫困潦倒的妇女死了,没人注意;但当从她的褥子下面发现了5万美元,记者闻讯倏然而至;第二天,消息就见诸报端。

环境就是背景,决定着新闻的存在与否。马克·吐温的“新闻环境论”值得我们借鉴。笔者提出的“8个新闻环境”概括了主要的方面,并不可能穷尽一切。人们尽可以按自己的体会去概括,10个、12个,多多益善。说到这里,笔者意犹未尽,再举一个典型例子,作为这一讲的结束。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成功地调解结束了许多民事纠纷案件,但都没有被当作新闻来报道。因为,这样的法庭调解实在是太平常了、太频繁了。然而2008年5月19日,他们调解的一起民事纠纷案却成了次日《北京晨报》的首发新闻和独家新闻。当天14时,原告和被告对簿公堂,双方就房屋贷款合同纠纷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争得面红耳赤。庭审进行到14时25分,审判长宣布: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日,根据国务院公告精神,法庭临时休庭。14时28分,法官、书记员、当事人集体起立,默哀3分钟。休庭结束,庭审继续进行。审判长说,刚才我们向地震的死难者表示了哀悼,想一想他们,我们现在还能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享受一份安宁,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面对这种幸福,我们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呢!此情此景,当事人心灵受到撼动,都意识到后退一步天地宽。法庭因势利导,经过细致的调解,双方很快达成了和解协议,案子得以圆满解决。为什么东城区法院这次法庭调解成为新闻呢?就在于案子审理的环境处在“5·12”地震全国哀悼日,就在于默哀3分钟的环境给当庭所有人员带来的心灵感悟。环境造就了这一新闻。应该说,到庭审现场采访这一新闻的记者,有着强烈的新闻环境发现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