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广播业的发展

世界广播业的发展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世界广播业的发展在我们所论述的这个时期,各国广播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20年代后期到40年代中期,广播事业在世界许多国家蓬勃发展起来。美国、英国广播事业的发展美国是世界广播业发展最早和最快的国家。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

第三节 世界广播业的发展

在我们所论述的这个时期,各国广播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20年代后期到40年代中期,广播事业在世界许多国家蓬勃发展起来。广播开始从无线电爱好者和科学家的研究对象,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信息载体,变成了广大新闻受众的重要消息来源,并初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广播这一新兴媒体的出现,这一时期,也是各国媒体结构及媒介与政府关系的调整时期。二是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尽管面临着电视的竞争和体制的困扰,不过随着晶体管(利用半导体的单向导电性做电子检波)的发明和收音机的改进,广播采用新的节目战略,还是在西方国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纷纷独立广播电台的建立,广播真正成了一种世界性的传播事业。

美国、英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广播业发展最早和最快的国家。在1926—1927年,美国出现了全国性的广播网。1926年11月5日,由美国无线电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西屋电气公司组建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 NBC)开始播出。1927年1月1日又成立了两个不同的广播网:红色网和蓝色网(Red and Blue Networks)。前者以娱乐性节目为主,后者以新闻、严肃音乐和文化节目为主。1934年,该公司拥有127座电台,面向全国广播。1927年哥伦比亚唱片广播公司成立,1928改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CBS),到1934年也发展到97座电台。

一开始,美国的报业与新兴起的广播业是相互合作的,有的电台就是报业所建,同时报业也向广播提供稿件。但是广播与报业争夺受众和广告份额的潜在矛盾始终存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打破了二者相安无事的平衡。在危机期间,报社纷纷破产倒闭,但广播却大赚其钱。报业对广播的敌对情绪日益强烈,终于在1932年发生了直接冲突。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董事会建议各通讯社在报刊登出消息前,不得出售给广播,广播应限于播简报以鼓励人们读报纸。美联社、合众社和国际新闻社顺应了报业的要求。在被卡断了消息来源后广播被迫应战,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通讯社,报业与广播业的竞争深入到了通讯领域。但是这种两败俱伤的竞争不利于行业发展。1934年,报业与广播业达成妥协,成立了“报纸电台社”以共同掌握消息源。1935年合众社与国际社恢复向电台供稿。1940年,“报纸电台社”停办,美联社也开始向广播电台供搞,广播与报刊进入了一个竞争共处的时期。

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就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在随后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出台时,他都采取广播的形式向美国人民通报。由于他是在白宫楼下起居室的炉边,采取了很随意的谈话形式,历史上称为“炉边谈话”。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在7月24日美国人甚至可以听到总统在谈话中要水、倒水的声音和总统“华盛顿的天气可真热啊”的抱怨。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5)

与报刊不同,美国政府一开始就对广播的发展进行了某种控制。就在美国广播业刚刚开始的1927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电台法”,规定成立一个五人组成的联邦无线电委员会,管理一切形式的无线电通讯,频道为公共财产,归联邦政府控制,而使用权由该委员会核发营业执照。在新政时期的1934年,作为新政改革的措施之一,国会又通过了“电讯法”,将五人委员会扩大到了七人的联邦电讯委员会,管理一切无线电广播和电讯联络。30年代后期,随着广播的发展进入到垄断化,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控制了美国一大半的广播事业,联邦电讯委员会开始调查两公司的垄断。1941年美国公布“广播联营条例”,限制两大公司的垄断。在压力之下,全国广播公司不得不出售其原来的蓝色广播网,1943年成立了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形成了三大广播公司并存的局面。1940年,美国的电台达到了815座。二战前的危机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人们对新闻的强烈需求,广播进入了黄金时代,三大广播公司的记者活跃在全球各条战线上,发回了无数激动人心的消息,新闻联播、广播剧等形式都在这一时期推出了。

战后到70年代是美国广播业的发展调整期。1950年美国广播电台达2819座(含调频台733座),1960年达4134座(调频台678座),1970年达6503座(调频台2184座)。面对电视的强有力挑战,广播在受众方面“小众化”和内容方面“窄播化”的调整保证了广播的生存和发展。

如果说美国广播业的龙头是三大广播网,那么英国广播业的龙头就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如果说美国传媒体制的特色是私有制和商业化,那么英国在广播方面创立的公营制值得注意。英国BBC的创始人是约翰·里思,他被称为BBC之父。他对美国式的商业电台和苏俄式的国家控制两种不同的广播体制进行比较之后,提出了英国广播体制的发展思路,即英国的广播事业必须“独立的”向社会大众传播教育、新闻、娱乐等信息并避免来自政治和商业的压力,因此产生了公营制的思想。里思关于“广播教育大众和提升大众品位的责任”的思想后来还被称为“里思主义”。(6)1927年元旦,改组后的新的BBC宣告成立,新BBC既不为私人所有,也不受政府控制,而是由独立的管理委员会领导,英王颁发特许权经营。初期的费用来自出售收音机附加费和收听执照费,后来也有部分政府资助。1927年,英国广播公司拥有电台21座,向全国广播,全国收音机拥有量是270万台。1929年,BBC进一步在全国建立地方电台,将广播网覆盖全国。1932年,BBC又开办针对英国自治领和殖民地的用英语播音的“帝国广播”。1937年,英国领有收音机执照的用户达到了830万。同时,在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还开始建立电视台,进入了电视领域。30、40年代同样是英国广播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到50年代末,BBC在国内一共拥有78座电台,99%的人口可以听到它的广播。不过50—70年代,BBC在电视和广播方面的垄断先后被打破,英国也出现了商业性的独立广播公司和伦敦广播公司,但是在竞争中BBC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其国内老大的位置无人撼动。即使是商业性的广播电视,“也很好地继承了公共服务的传统”。严肃节目的比例在60年代一直在节目中占1/3以上。(7)

其他主要西方国家的广播事业

法国的广播事业:法国的广播事业的特点与英美不同,是以国营为主。虽然法国在1923年的广播法中规定广播为国家所专有,但实际上一直到1945年这段时间一直是国营和私营并行发展。除了国家电台———巴黎广播电台外,在邮电部特许的规定下,私营电台在1925年以后也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了。私人电台的发展引起了一些政治上保守势力的不安,法国从1927年起开始限制发放许可证。1933年巴黎电台改为国家广播电台。国家电台始终占主导地位,到1937年,有三个全国台和18个地方台,私营电台有12家,居民使用的收音机有400多万台。1931年法国开始开办对海外殖民地广播。但战争打乱了法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步伐,广播成了德国纳粹和傀儡政权的宣传工具。1945年战争结束后,法国取消了所有的私人电台,成立了法国广播公司(RTF),广播业重新发展。40年代末,广播业超过了战前水平,50年代广播网已覆盖全国,收音机开始普及。7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统一的广播电视体制僵化、缺乏竞争力,所以国家进行了分拆,将其业务分为七个各自独立的国营公司,进入了分营自治阶段,以加强竞争。

德国的广播事业:德国是欧洲和世界上广播最发达的国家。(8)其广播事业开始也是以公营为主。随着各地电台的纷纷出现,国家邮电部开始实行统一管理。1925年德意志帝国广播公司成立。1929年德国开办了对海外领地的广播。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的广播事业被纳入法西斯政府的统治体制,成为党营广播,由国民教育和宣传部直接掌管。同年,法西斯政府成立了全国性的广播机构———德国广播协会,并用德、英语开始了对北美洲的国际广播。从此时起,在希特勒、戈培尔的操纵下,德国所有的传播业都成了鼓吹对外侵略、煽动民族狂热、灌输法西斯理想的舆论工具。1945年德国战败,德国由美、英、法、苏分区占领。1949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在苏占区的民主德国以苏联为样板,成立了国家控制的广播体制。美、英、法三国所占区合并的联邦德国实行了广播事业重建,原则是广播业独立,不接受政府控制;广播为公益事业,不依赖广告生存,从而建立起了公营垄断的广播体制。其主要收入为收听收视费,对广告则限制播出内容和时间。德国的广播体制坚持地方性和自治性,在各州纷纷建立广播公司的基础上,1950年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联邦德国公营广播事业联合会”(德广联),先后建立了两个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即德意志电波电台(1953年)、德意志广播电台(1960年)。前者以对外广播为主,后者对全国广播。

意大利的广播事业:意大利是无线电的发源地,但直到1924年才出现了两个私人电台,后合并为意大利广播公司(RAI),从此就形成了RAI对广播的长期垄断。1927年,该公司改名为意大利广播收听局,并从政府那里拿到了25年的经营特许权。在30年代,收听局开始建立全国性的广播网,1930年建立了新罗马电台,1932年建立了新米兰电台,1934年罗马短波电台开始了国际广播。1939年,意大利国内的收音机有117万台,每天累计播出42小时。二战中,广播作为墨索里尼的宣传工具发挥了很大作用。战后的广播重建依然是以RAI为主,1951年形成了播出内容有所区别的三个广播网,收音机也达到了400多万台。1952年,收听局的特许权到期,又改组成政府直接控制的国营公司———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独享广播电视的垄断权。一直到70年代中期以后,RAI的垄断被打破,意大利开始出现了各种电台、电视台纷纷建立的“井喷”现象。(9)

日本的广播事业:日本的广播业从一开始就是由政府控制的。1925年,在邮电省的监督下成立了“中央放送局”,并在东京、大阪、名古屋设立三个电台开始播出节目。1926年政府又下令三个电台解散合并成日本广播协会(NHK),开始对广播直接控制。1928年建立全国广播网。随着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和法西斯化,日本的广播体制开始向德国靠拢,煽动战争狂热。德国最重要的广播内容是希特勒的演说,在日本则是东条英机的讲话。1931年日本开始对中国的华语广播,1935年开始以日语和英语对北美广播,1937年对西欧、拉美、东南亚广播。1939年,日本每日的广播大纲都由内阁情报部设置,广播被纳入了法西斯体制。1940年,日本有收音机500万台,1944年为750万台,广播为日本的战时动员起了无可置疑的巨大作用。在日本的战后改造时期,NHK对广播的垄断被美国强行打破,1950年通过著名法案电波三法,广播电台向民间开放,NHK也进行重组,成为半官方的公营性质的广播电视机构。日本的广播进入了多家竞争的阶段。随着五六十年代日本的经济起飞,广播事业有了飞速发展。

此外,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都在30年代开始了全国性的广播。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于1932年成立,经营全国性的广播网。加拿大广播公司(CBC)于1936年成立,也负责加拿大的国营传播事业。不过,这两个国家也同样存在着私营广播与国营广播的竞争。到60年代以后,商业性的广播电视逐渐发展起来了。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广播事业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广播事业:苏联是无线电广播发展较早的国家。1922年,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27年,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还举办了大型的广播音乐会。30年代初苏联初步形成了以中央台和地方台组成的全国广播网。1929年莫斯科电台开始用德语对外广播。到1940年,苏联的广播电台已有100多座,收音机100多万台,有线广播站11000多座,广播可以覆盖全国,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捷克斯洛伐克的广播电台于1923年5月开播,到30年代末有100多万台收音机,50年代末增加到300多万台。匈牙利广播电台1925年开始播音,1950年听众达60万。罗马尼亚广播电台创建于1928年。波兰的广播电台出现在1926年,1952年华沙建立了中央台,外省有8个省级台和6个转播台,中央台还开始了对外广播。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电台1929年开始播音,1939年全国有4个电台,1947年达到13个。这些国家的广播在国家的支持下,战后都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例如南斯拉夫的电台在70年代就达到195个,比战后增加了十几倍。在冷战中这些国家的国际广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广播事业:发展中国家广播业的发展与报刊媒体一样,首先在少数几个传播发达的地区出现,二战之后才扩大到其他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与报刊媒体不同的是,广播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在政治组织体系之内,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控制是比较鲜明的特征。在亚洲,印度和土耳其是广播业比较发达的国家。1926年印度出现了第一家私人电台,1932年建立了殖民地政府控制的印度广播公司。1936年,该公司仿照BBC模式,改组为全印广播电台(AIR),开始在全国建立广播网。1947年独立时,印度有9座电台。独立后的印度政府把原有的电台收归国有,改为国营,在政府的不断投入下,AIR逐渐成了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广播机构之一。土耳其也在1926年出现了广播电台,1938年,土耳其开始建立国家电台系统。1964年,国营的土耳其广播电视局(TRT)成立,负责管理全国的广播电视。在非洲,广播比较发达的依然是南非和埃及。南非是非洲最早引进广播的地区。1923年,南非铁路公司就在约翰内斯堡开办了第一个广播电台。1924年开普敦和德班也出现了电台。1927年,几家电台合并为非洲广播电台。1936年根据广播法成立了公用事业型的南非广播公司,该组织类似于英国的BBC,播出多种语言的广播节目。埃及是开创阿拉伯世界广播电视的先驱。20年代出现民间广播,1928年埃及政府建立了第一座广播电台。1933年政府与英国马可尼公司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协议,委托该公司为埃及建立非商业性的广播体系。1934年,马可尼公司建立的电台开播。1939年,埃及有收音机86000多台。1947年,广播收归国有。1952年革命后,埃及开始对外广播,1953年建立了“阿拉伯之音”,1955年建立了“非洲之音”,1964年开办了中东广播公司。此外,马达加斯加(1931年)、津巴布韦(1932年)、肯尼亚(1933年)、塞拉利昂(1934年)、突尼斯(1935年)、尼日利亚(1936年)、毛里求斯(1937年)、苏丹(1940年)、赞比亚(1941年)、坦桑尼亚(1951年)等地也先后出现了多是由殖民者所建的电台。在南美洲,巴西和古巴于1922年建立广播电台。1930年,巴西瓦加斯总统上台后,开始在各大城市建立广播电台,巴西成了南美广播发展最快的国家。1965年,巴西最大的私营公司环球电视公司成立。古巴的广播业在40年代发展较快,1959年革命后收归国有。其他国家如阿根廷(1924年)、墨西哥(1930年)、智利(1936年)也先后出现了广播。二战之后,不仅这些国家的广播得到迅速发展,许多新独立的国家也开始加入了开办广播的行列。以非洲为例,1955年非洲有电台151座,1960年就达到了252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