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真实性的哲学思考

新闻真实性的哲学思考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真实性的哲学思考新闻的真实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是我们新闻工作的生命线。具体地说,实现新闻的真实性,必须辩证地思考并处理好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相对与绝对的关系。因此,新闻报道中不触及本质或曲解本质的“现象真实”对党和人民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新闻真实性的哲学思考

新闻的真实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是我们新闻工作的生命线。这是谁都不会提出异议的。但在新闻实践中,在记者生涯中,谁能担保完全避免失实的报道呢?任何一个新闻单位,不大真实的或失实的报道是经常出现的,较严重的失实报道也几乎年年都有。看来,要牢牢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杜绝严重失实的报道,除了加深认识新闻必须真实的重要性,还必须对新闻真实性的内涵作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思考:“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客观存在;“报道”是这一客观存在通过记者头脑的反映或加工所形成的新闻稿件,大都包含着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和态度。作为主观意识的“报道”完全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就是真实的报道,否则便是不真实的,或者是完全虚假的。

因此,新闻报道是否真实这个问题,关键在记者主观意识这一边,要从记者的认识活动、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中去考察。实践告诉我们,要真正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取决于记者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

具体地说,实现新闻的真实性,必须辩证地思考并处理好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辩证统一

我国新闻界在新闻真实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事物的“本质”,认为新闻报道是否真实,在于是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本质的报道都是真实的新闻,被称为“本质真实论”;另一种观点则强调事物的客观性,认为凡是客观存在的都是事实,记者把耳闻目睹的现象写出来,就是真实新闻,叫做“现象真实论”。这两种意见各执一端,争论了多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形式即外表,是直观的,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本质是事物的内部的质的规定性即内核,存在于现象深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一切客观事物,其现象和本质都是互为依存的,世上绝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也没有不包含本质的现象。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人为地割裂开来,只讲“现象真实”,或只讲“本质真实”,都会造成违背新闻报道必须真实的失误。

先从“现象”看。现象按其与本质相互依存的形态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直接同本质相依存的,即实质性现象,也叫真相;另一类是间接地同本质相依存的现象,通常叫表象;还有一类是本质深藏隐匿其内的现象,这就是假象。报道诸暨一个储蓄所的营业员沈尘同持刀抢劫的歹徒搏斗的新闻,描写人们赶到现场擒住歹徒后,倒在血泊中的沈尘昏迷不醒,一只手死死攥住一把钥匙,旁人竟掰不开她紧抓的手指头;一只胳膊死死挟住歹徒的刀子,那条胳膊也一时掰不开,这串钥匙和这把刀子在现场都无法取出来;直到把她送进医院,待她苏醒过来,人们才取出了钥匙和刀子。这便是实质性现象,是记者深入采访中获得的,它揭示了沈尘为保护国家财产同歹徒殊死搏斗的精神。再看最近一篇报道电影《焦裕禄》在杭首映的现场新闻,其中3/4的篇幅写几家电影院外停放自行车之多,电影院内外人群拥挤,还有些人东奔西跑急切地购买电影票。这些也是现象,但却是表面的或表层的现象,事物的本质比较模糊。记者若能觅得深层次的现象,如几个朋友或同事发自内心的交谈,从中揭示这部影片的教育意义和人们对焦裕禄这样的党的好干部敬仰、爱戴和期待之情,就是一种实质性的现象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一些现场新闻,写成了“现象新闻”,即只写表象,事物本质模糊,新闻价值和宣传效果都比较欠缺。盲目地采写表面现象,以至错误地报道事物的假象,这种教训也是出现过的。在前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中,报道那些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严重的人呼喊“惩治官倒”、“惩治腐败”、鼓吹同政府“对话”等等,这些都是假象,其意在要挟和刁难政府,扩大事态,达到其最终颠覆政府、推翻党的领导的险恶用心。这种以“纯客观”为名的假象报道,使许多人看不清内中本质,造成人们意念上的种种错觉,导致一些人的错误行为。因此,新闻报道中不触及本质或曲解本质的“现象真实”对党和人民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至于“本质”,除了真假之分,还有美丑、善恶以及先进与落后之别。持“本质真实论”的同志本意当然不是追求那真实但却是丑恶的本质,他们以美的、善的、先进的本质为出发点,为前提,并据此认为“本质真实论”是无可辩驳的。但问题恰恰就在这个出自主观的“出发点”上。所谓“本质”,是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而不是在人们头脑之中。把事物的本质看成是存在于人们主观意识之中,把记者头脑中的某种“先进思想”这一新闻题旨加到任意选择的客观事物上,就出现了种种不真实的报道。例如,人民群众敢想敢干的革命首创精神这一题旨(这也是一些客观事物在记者头脑中的反映),强加到了号称小麦亩产5万斤的报道上(这是另一类客观事物),所报道的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小资产阶级的不惜弄虚作假的革命狂热性被阉割和替代了。同样,年轻一代敢于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强加到了一伙红卫兵冲进老教授私宅大搞打砸抢这类事件,被唆使的青年学生无知妄为,以至目无法纪、侵犯人权这一本质被掩盖和替代了。作为题旨的本质不可谓不先进、不正确,然而这种本质与这种现象对不上号,并无依存关系。这样的新闻报道也就失去了其真实性,记者的出发点再好,也因主观脱离客观而使报道失实,包括本质的失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本质”同“现象”互为依存,而且存在于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之中,人为地移花接木,就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本质”又是比较稳定和单一的,而现象却是比较复杂和多变的。只看本质,忽视事物的现象,就会看不到事物的特性,使“本质”流于概念,在新闻报道中表现为近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单调、贫乏、呆板、无味。尽管报道思想、新闻题旨都很正确,但读者敬而远之,不屑一顾,并且有理由认为是不真实或不够真实的。因为群众所看到并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事物是那么丰富多彩,那么变幻无穷!抓不住富有特性的现象,也就抓不住活生生的本质。我们有些报纸办得不生动,内容单调、乏味,新闻可读性差,究其根源,也许同办报人新闻观念上的“本质真实论”有关。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人们都是通过事物的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必须从现象到本质,现象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本质是认识过程的定向目标。“现象真实论”看起来向读者提供了认识过程的起点,由于记者自身没有认识和把握本质,他所提供的现象就不可能将读者的认识活动引向本质,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程度不同的思维偏差,从而贻害了自己的读者。“本质真实论”则看起来向读者提供了思维定向,但由于记者自己是逆向思维,把本该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颠倒过来,变成“从本质到现象”,因而读者的认识没有起点,没有依据,也就无从认识,而当记者的“本质”与事实风马牛不相及时,就更加贻害读者甚至激怒读者。因此,“现象真实论”和“本质真实论”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许多失实报道的思想根源。

记者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辩证统一———统一在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之中,即向读者提供包含着“是”的“实事”,这样才能帮助读者去认识客观事物。

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辩证统一

然而,仅仅做到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新闻报道仍然有可能是不真实的,或者是不完全真实的。

按照“本质真实论”观点,“非本质”是因其所谓“不真实”而排除在外的,结果适得其反,正是排除了“非本质”现象,造成了一些新闻不同程度的不真实。这是因为,任何事物,一个人,或一件事,本质与非本质也是互为依存,存在于事物的整体之中。人为地排斥任何一方面,非本质方面,或本质方面。对于事物整体来说,就是不完全真实,或完全不真实了。

焦裕禄的儿子最近在一家报纸上首次披露了父亲生前爱跳交谊舞,爱拉二胡,一曲《白毛女》拉得听众眼泪汪汪。许多读者看到这篇文章,联系到20世纪60年代关于焦裕禄的长篇报道,感到既新鲜又真切,焦裕禄这个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和可亲了。当年关于焦裕禄的报道,在揭示本质方面是突出和鲜明的。但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拉二胡固然是娱乐,是非本质方面,但一曲《白毛女》不是渗透着这位共产党人的无产阶级思想感情吗?把本质与非本质割裂开来,往往使人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及其个性,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普遍联系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事物的普遍联系,包括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固然决定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但不可能脱离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而孤立地存在。我们只能从事物的一切联系的总和及其结构、层次去观察、认识,才能把握该事物的整体及其本质特性。电影《焦裕禄》的编导者较好地把握了焦裕禄这个人物的整体形象。在他病危时刻,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再不可能为兰考人民工作了,当着眼泪汪汪的女儿的面,想起早先说过要给她买件新衣裳而一直未能办到,便摘下自己的手表交给女儿,以尽父女之情。这父女之情对焦裕禄来说不是本质的、主要的联系,在这个人物的各种联系之中有其特定的位置(次要位置,经常被遗忘),但人们可以从这一客观存在及其位置,洞察焦裕禄的整个精神境界;这同在暴风雨中跌跌撞撞察看水情的无私无畏精神联结在一起,同其他种种精神品质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又实在、鲜明的整体形象,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共产主义战士。

新闻工作者在观察和认识事物时要有整体意识,分清事物的局部与整体;局部对于它内部的各要素来说又是一个整体。局部与整体是对立的统一,是不可混淆的。有一篇新闻稿,批评一家医院的几个外科医生收受病家的红包,编辑同志在发稿时改成“外科收红包”,还标在副题上。这就不得了,见报后这家医院的几位外科医生跑到报社,指责这篇报道严重失实,因为他们这几位医生没有收受红包。收红包的并非这家医院的外科的所有医生,只是其中一部分,报道把局部混为整体,从而造成了失实。这就是以偏概全。这类报道是常见的,如某单位多种因素形成的经济效益,在报道中只写一种因素;某企业之起死回生缘于领导、技术人员、职工群众多方面的积极努力以及外界某种机遇,报道中却只写了一个“能人”治厂的结果,都是以偏概全,把局部当成整体。这种报道,知情者会指出报道不真实,不知内情的外界人士不会说不真实,只是觉得不可信。

浙江日报》最近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一篇题为《富裕地区的贫困现象》的报道,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过去,对富裕地区只报道其富裕一面,即经济发展和繁荣,这当然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富裕地区的主流即主要方面,但如果对那里实际存在的贫困现象秘而不报,那么,从较大范围整体看,从宏观看,就显得不完全真实;这种不完全真实的报道会造成读者的错觉,以为富裕地区压根儿不存在贫困现象。

宏观真实,是一种扩展了的整体真实,它有助于人们去认识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或一种行业。比如农村的报道,一个时候有关万元户的报道偏多而又集中,在读者中造成农村中到处都是万元户的错觉。一张综合性的地方报纸,既要从微观上把握好对某一客观事物(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单位)在报道上的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辩证统一,又要从宏观上把握好某一地区、某条战线的报道,做到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辩证统一。诚然,这方面出现的程度不同的不真实,同对某一事物的失实报道(如“外科收红包”之类)在性质和影响上不一样,失实报道会立即引起不满、申诉等强烈反响,而宏观报道缺乏真实性不会引起这样强烈的反响。但应该指出,正是听不到强烈反响,不少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报道缺乏宏观真实性抱着满不在乎的态度。然而,如果一家报纸长期不注意这个问题,那么,它宏观上不完全真实的报道给以读者印象日益深化,久而久之,读者对这家报纸的信任度会日渐低落。因此,新闻报道中的宏观真实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相对真实与绝对真实的辩证统一

上面两个问题的论述,还不能使我们明白造成另一类失实报道的缘由。比如,有家地方报纸,夜班编辑为填满版面上的一小块空缺,忙乱之中找来一篇早先编好的新闻稿填满了这个空缺,结果出事了。这篇新闻写的是某个村子推广长毛兔逐渐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殊不料当稿子见报时,当地兔毛销势陡落,农民们正因卖不出兔毛而责怪村干部,见到报上这条消息更是火上加油,报社受到意想不到的责难。问题在于这篇新闻稿在编辑部搁了数月,如果编辑部能在收到此稿时立刻编发、见报,农民不会有意见;数月后的情况剧变,新闻失去时效,其真实性也跟着发生剧变。作者、编者由此悟出一个道理: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一失时效,真实的报道变成了失实的报道。

新闻的时效性是物质世界永恒发展这一总的规律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一切客观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记者必须从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把握事物。任何事物的真实与否,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不完全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持“本质真实论”的同志也忽略了这一点,因为事物的本质也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程度不同地发生变化,甚至发生根本的变异。温州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若干年后,出现了一些农户因经商或家庭手工业而纷纷将土地转包给专营农业的农户。而中央曾有明文规定,承包后的土地不得转包他人,因此,《温州日报》在处理报道土地转包的新闻稿时相当棘手,经反复研究,决定从客观实际出发,予以报道,只在措词上作了一番斟酌,把“转包”改为“让包”。过了一年,中央下发的文件准许土地转包了。这说明农村这一变化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所决定了的。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看,“实事”是在变化、发展之中,由量变演进到质变,作为本质的“是”也就变了,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的真实性还在于写出客观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如果写成凝固僵化,或完美无缺,都是不真实的。写张海迪的通讯很多,《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写了她在艰难奋进中曾有轻生的念头,新闻界公认这篇通讯最有真实感,原因就在记者写出了人物的成长过程。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这两年,在他一生中是最光辉也是最后的岁月,电影中有他责备基层干部当着灾情“娘们似的哭”这个情节,反映出他思想上还有一点大男子主义的残余,可见他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也要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直到生命结束。“人无完人”,把活着的人写得完美无缺,是不真实的。读者对报纸上有些先进人物的典型报道感到不大可信,原因大多出在这个问题上。

当年关于步鑫生的报道,新闻界有许多教训,其中之一是新闻工作者未能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步鑫生及其改革实践。在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岁月,企业中规章制度无人理会、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积弊亟待改革,步鑫生发出改革的呐喊,率先革除此种弊端,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起了推动改革的作用。然而,在改革大潮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步鑫生在严格管理方面存在的说一不二的主观主义作风未能自觉地克服和改进,反而扩大和膨胀起来,发展到擅自撤销厂工会主席职务,引起职工群众的强烈不满;严格管理变成了独断专行,在职工群众业已投身改革的情势下成了改革的阻力。而我们有关步鑫生的宣传报道仍在一个劲地升温,这就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和反感。新闻工作者既没有适时把握改革的进程,也没有准确把握步鑫生思想演变的过程,把当年推进改革的先进典型看成一成不变,绝对先进,结果脱离了这个人物的实际存在。这当然同开始宣传这个典型时未能既看到其本质的主要的一面、又能看到其非本质的次要的一面,也就是未能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真实地报道这个人物有关。如果一开始就看到并写到尚属次要的非本质的方面,那么,在他思想演变过程中就会清楚地察觉:正如那时省委一位主要负责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步鑫生是个“夏伯阳式”的人物。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运动和变化的“过程”而存在的,因而新闻的真实性是相对的;但就事物发展“过程”的某一确定的“断面”而言,即在确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之下,事物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这样,新闻的真实性又是绝对的。新闻写作中的“五要素”,特别是“何时”这第一要素,使所报道的事物不致成为令人捉摸不住的“过程”;正是由于捉住了并且展示了“过程”的“断面”,使事物具有了确定性,从而确保新闻报道的绝对真实。诚然,这种绝对真实存在于相对真实之中。

《浙江日报》不久前发表了一篇题为《点“将”会》的现场新闻,写嘉兴市郊区某个乡的机关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由两年前领导指派干部联村蹲点,发展到了在一个会议上,由各村干部群众的代表当着乡干部们的面,点名去联村蹲点。在全乡36名机关干部中,被点到名的有30人,其中一名是3个村的代表互相争着要的,而其余6名乡干部哪个村也不要,思想震动很大。这篇现场新闻,有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辩证统一,也有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辩证统一,又由于写出了过程,注意了时效,具有新闻报道的五要素,较好地体现了绝对真实和相对真实的辩证统一。作者报道的是那天会议上的所见所闻的生动景象,会后的情况会怎样呢?人们读到这篇报道,仿佛听到了这些乡干部们争先恐后地走密切联系群众之路的脚步声。这篇生动的报道给读者留下真切而又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一切真实的新闻报道所留给读者的共同的印象。

这篇报道也还表明,实现新闻的真实性,三个“辩证统一”是不可分割的,三者应统一于记者的辩证思维之中。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辩证统一同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辩证统一之不可分是显而易见的,它同相对真实与绝对真实的辩证统一之不可分,也是新闻工作实践所反复证实了的。要求典型报道以及综合性新闻、分析性新闻、经验性新闻具有“本质的真实”,是可以和应该做到的;但要求任何一则事件性新闻,特别是突发性事件新闻,都具有“本质的真实”,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突发性的新闻事件,记者很难立刻就把握住它的本质,但又不可能等到弄清其本质之后再发稿,必须争时效,随时将事态报道出去;至于整个事件的“本质”,只能在记者的追踪采访和一条条连续报道之中,逐步弄清并充分揭示出来。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运动着的报刊,会“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的”。[1]

整个物质世界在不断地运动发展中,人们的社会实践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并通过我们的报刊不断地反映出来。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由“必然王国”一步一步走向“自由王国”。随着我们实践发展和对新闻真实性认识的深化,更真实更优秀的新闻佳作会不断涌现出来。

1991年5月写于浙江省委党校进修班

(刊于《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