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时代赋予新闻新的含义

信息时代赋予新闻新的含义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信息时代赋予新闻新的含义20世纪下半叶,正当美国媒体由新生时的品种繁杂、选择多样走向权力集中、论调也集中的时候,互联网的诞生及广泛使用却对传统的主流媒体造成了根本上的冲击和震撼。查治后来被白宫以诽谤罪起诉到法院,索赔3000万美元。对于新闻业来说,这意味着新闻的深度、准确性、公正性和时效性。

二、信息时代赋予新闻新的含义

20世纪下半叶,正当美国媒体由新生时的品种繁杂、选择多样走向权力集中、论调也集中的时候,互联网的诞生及广泛使用却对传统的主流媒体造成了根本上的冲击和震撼。其主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媒体的中心地位,改变了传者主动、受众被动的传统,至少是形成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格局。

在互联网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网页,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向全世界发出声音,畅所欲言。每一个读者也都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任何一个网页或任何一条信息。传统的媒体是把制作好的新闻通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传送给受众,受众即使抱怨新闻快餐制作粗糙、营养价值不高甚至差强人意也别无选择;而互联网提供的却是真正的新闻自助餐。现在美国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每一家报纸、杂志的文章,每一家电台、电视台的新闻稿都可以在网上查到,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和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使并非每一篇都制作精良,但至少读者可以自己做出选择。

同时,受众在传播结构中的地位也许会从此改写。

一个典型的例子如下。

31岁的迈特·查治在互联网上办了一个新闻摘要网站——《查治报道》,靠着他好莱坞附近一个小寓所里的一台廉价计算机,查治“率先发表”了有关克林顿总统与凯瑟琳·威利有染的消息。他还“率先发表”了日后危及克林顿总统职位的报道——克林顿与莫妮卡·莱温斯基的关系。

查治的“率先发表”与传统意义上的发表有所不同,因为他所发表的并不是自己采访来的第一手材料。实际上,他只不过是通过互联网将他所得到的消息告诉给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在查治之前,《新闻周刊》已经得知了有关克林顿与威利和莱温斯基关系暧昧的消息,但却一直压着不发。查治还公布了一些他自己发掘的事实,反响强烈。这迫使《新闻周刊》和其他一些主流媒体开始报道这些消息。查治在1998年1月扔下的这颗炸弹导致了美国新闻史上最大的一场混乱。上网看《查治报道》的人数以百万计,克林顿本人对查治也熟知并痛恨。

查治并没有上过大学,也并非新闻圈中人,但他从1994年7月起,就干起了“新闻个体户”的业务,率先公布了杰里·侯因菲尔德为他的情景喜剧要价每集100万美元、著名主持人钟毓华被CBS“晚间新闻”炒了鱿鱼、NBC和微软公司联合创办有线新闻网MSNBC等重大新闻。1996年总统大选时,查治开始涉足政治,并抢在所有媒体之前率先发表了鲍勃·多尔选择杰克·坎普做副总统候选人的决定。

在《新闻周刊》不知该如何处理收集到的有关克林顿丑闻的消息时,查治抢先在互联网上把这一消息捅了出去。在此后长达一年多的发展进程中,各大媒体争相发表每一步的新进展,而查治又常常比其他媒体抢先几小时。查治本人的消息来源中有政界、媒体界的高层人士。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人之所以提供消息,或者是出于政治需要,或者是不满于自己所从业的媒体因为种种原因不敢或不愿发表已有的信息,还有一些则是抱着对查治这样的新生事物的赞赏态度。查治的另一个消息来源是互联网上各大报纸的网页和其他相关网址。一次又一次,查治通过一人一机的操作,抢在庞大的主流媒体前发表了大量的“独家新闻”,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媒体丢尽了脸面并恼羞成怒。《巴尔的摩太阳报》驻华盛顿的资深记者朱尔斯·威特卡佛骂他是“一个散布流言飞语的家伙”,哈佛硕伦斯坦新闻中心的马文·卡尔称之为“小道消息的传播者”,《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的发行人琼·考纳说他“根本就不是为公众服务”。

但人们对查治的网站偏爱不改,而主流媒体对查治的批评也可以被用来写照他们自己。

查治后来被白宫以诽谤罪起诉到法院,索赔3000万美元。但查治的事例预示了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另类的新闻媒体将会成为冲击美国大权力机构的催化剂。

互联网给传统媒介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使它们意识到必须改变。受众需要不加过滤的新闻,也需要视觉广、挖掘深的评述,但这些评述必须是真正高质量的深入报道或评论分析。受众有了选择,这意味着拒绝改变的传统媒体将遭到淘汰。

这样看来,传统定义新闻的方式也需要改变。

在各种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新闻的消费者们也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挑剔。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选择机会的增加正是历史进步的表现。在新时代赋予他们的万千选择面前,他们当然会择优而选。对于新闻业来说,这意味着新闻的深度、准确性、公正性和时效性。那些像现在的一大批地方电视台那样指望观众是一群只会被动接受暴力和台风消息的傻瓜的媒体,是不会在这种环境里能够持续生存多久的。

读者和观众对质量上乘的新闻的鼓励最终还是以经济的形式体现出来:好新闻意味着发行量和收视率的上升,也就意味着广告收入的增多。这会吸引更多的媒体向着做好新闻的方向努力。从这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带来的新信息时代产生了一批挑剔的媒体消费者,而这也许正是拯救美国和世界媒体于危难的契机。

美国未来学者艾尔文·陶福乐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曾做出过类似预言:“一个真正的新时代——一个非大众传媒时代”将出现,“它不是一大群人都接受同样的信息,而是由较小的、非大众群体将他们自己的图像相互传递”。

这大大影响了西方世界对于新闻定义的固有观念。那么,在国际互联网传播条件下的西方媒体有了哪些变化?还会有哪些变化?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2000)在其所写《互联网与下一代美国主流媒体》一文中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在互联网条件下的发展作了分析。

他说,传统的美国人生活是在早餐桌上看报纸,晚餐后与家人朋友看电视。互联网出现后,这一平衡被打破,美国一个普通网民每周至少上网5小时,55%的被调查人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有上网条件,43%的美国家庭上网。这还是2001年以前的数据。

人们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呆的时间越长,他们与现实世界里的人类在一起的时间就越短。互联网在美国掀起了一个个人与社会隔绝的新浪潮。一个没有人际接触和人情味的新世界正在出现。早在2000年2月,由斯坦福大学社会定量研究所发表的题为《孤独的群体》分析报告就认为,美国人正在远离以家庭、社区和大众传媒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这项报告特别强调,互联网正在导致人们迅速地走出大众传媒世界。60%的网民说,他们已经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1/3的网民说,他们很少看报纸了。1999年年底的调查表明,1/5的美国人说因为上网减少了他们看报纸的时间,近一半的人说上网减少了他们看电视的时间。

美国报纸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的美国年轻人是不读报纸的,但是网络报纸进入了年轻人的世界。25%的25岁到34岁的读者阅读网络报纸,仅有19%的年轻人读印刷报纸。

2001年年底,全世界有互联网用户2.75亿人,有7500万个网址。而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以80%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则达到20亿以上,全球网络在线交易数额高达10万亿美金。[7]美国著名网络传播公司思科公司日前发布的年度报告中预测称,到2015年,全球将会有近30亿互联网用户,占到世界预计人口的40%之多。全球互联网流量的总量将增加四倍,网络互联设备的数量将会超过150亿台。[8]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新闻学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在美国,由于传统记者高质量的专业化声誉,他们已成为互联网吸纳的主要目标。像《华盛顿邮报》这样的报纸,每流失一个记者,就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在上百份简历、推荐信和外调中寻找好几个候选人。然后帮他们买飞机票、将他们接到华盛顿,安排住宿、宴请并面试,最终才有可能挑选出一个,成本非常昂贵。如果要请猎头公司代为招聘,质量能否保证不说,还必须付相当于记者年薪35%的报酬。

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网络新闻学评论》的执行主编拉里·普莱尔说,一个掌握了基本网络技能的优秀新闻学毕业生在当记者的第一年里的收入将比在印刷媒体工作的同学高出一倍。当《纽约时报》的记者看到他的同龄人,甚至年龄还比他小许多的人尽管写稿子还需要查字典,手指在键盘上也还不熟悉,但已成为百万富翁时,他是不可能不为之心动的。

1990年,美国在线曾因资金短缺,提出向《时代》出让11%的股权,以换取500万美元,遭到《时代》的拒绝。但到2000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时,付费用户超过2100万户,其总资本已达到3000亿美元以上。

互联网是一座采掘不尽的金矿。1999年美国互联网头三个月的广告收入比1998年同期增长了148%。这实际上是从传统媒体口中夺食。

于是,传统媒体不得不“屈尊俯就”,纷纷与互联网“联姻”。如《华盛顿邮报》与MSNBC结盟,《纽约时报》向一家只有三年历史的金融网站The Street注入1500万美元资金,换取该公司6.36%的净资产。2000年1月20日,美国两大传媒巨头美国广播公司(ABC)与《纽约时报》宣布结成新闻联盟,携手制作互联网新闻节目,务求趁美国总统大选之际,抢占互联网新闻战场,他们联合推出一个长15分钟的名为《政治观点》的新闻节目,每周一至周五在两家机构的网站同时播出,节目经过一套共同的编辑标准、经双方审阅后始上网。两家机构的记者均会在这直播节目中讨论时事及进行现场采访等,而内容会暂时围绕总统选举进行。两家机构均视这个节目为一项实验。尽管ABC与《纽约时报》的上述合作还是有限的,但这件事的意义在于,任何一方均很难在互联网新闻领域上独自称雄,因为电视媒体和印刷媒体均有自己的传播劣势。这次结盟对双方来说无疑是一次突破,并获得一次网络传播的学习体验。正如《纽约时报》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正进入新纪元,必须学习一些新手段”。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相信必然会出现传播的新局面。

有学者指出,在互联网时代,要求得到发展和壮大,传统媒体必须具备四样东西:即第一流的新闻和信息产品;一个影响面极广、可靠的内容发布系统;一个迅猛增长的市场;与合适的媒体结盟。[9]

从美国主流媒体来看,它形成新的联合体,无论是“旧旧联合”(如《纽约时报》与美国广播公司),或是新旧联合(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或是新旧新联合(如《华盛顿邮报》、微软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目的只有一个,即为了扩充市场,而不是仅仅死守内容和信息。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盟或合作,打破了美国传统新闻学的等式,很可能改变人们对媒体的最基本的看法。人们会问:究竟该如何定义新闻?谁代表下一代美国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的逐渐称霸将如何影响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编辑和传播方式?

可以预见的是,传统新闻学的等式将被打破。

第一,为了追求产品和市场的规模效应,美国主流媒体开始从竞争走向联合,这种媒体间的合并与合作趋势,必将直接影响到媒体新闻采编的独立性。

《华盛顿邮报》母公司的员工都知道,MSNBC最大的股东是微软公司,他拥有这家网站的一半股份。那么,《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的编辑记者们在遇到一篇批评微软公司的报道时该怎么处理?《新闻周刊》的头版头条敢不敢刊登批评微软老板比尔·盖茨的文章?无论《华盛顿邮报》或全国广播公司如何信誓旦旦地保证要保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但被商业巨头控制的媒体不受商业巨头利益的影响和干涉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新闻学定义如何改写。

传统的新闻学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或是社会信息与意见的传播。强调新闻的事件性、政治性、重要性和社会影响性。而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在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时代,报纸和期刊的新闻报道和选题的趋势在朝生活方式、社会名流、娱乐、名人趣事、丑闻方向发展,而开始远离国内政治、政府活动和外交事务的报道。

一项对《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的内容分析表明,二三十年前,美国的新闻充斥着当天或头一天发生的事件性新闻和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分析,这些新闻事件多半与政治进程、战争与和平、决策过程的内容更新有关。冷战后的社会和经济变化使受众对传统的新闻话题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1977年,事件性新闻占美国媒体新闻版的52%,到了1997年下降到32%。今天的美国媒体报道偏重于在新闻中强调人的故事和有人情味的内容,以及对读者直接有用的东西。此外,今天的美国媒体比过去更关注丑闻、隐私和耸人听闻的故事。1977年硬新闻与软新闻的比例是2∶1,而今天硬新闻与软新闻各占的比例分别是32%和15%。

美国媒体中关于政府活动的新闻与新闻报道总量的比例从1∶3下降到1∶5,国际新闻与新闻总量的比例从1∶4下降到1∶6。与此同时,关于新闻名人、娱乐界或名人犯罪的新闻比例则明显上升。

这一切表明,在一个分化了的受众群体面前,新闻话题和主题的报道面正在变得越来越宽泛。这种变化是对美国新闻媒体标榜的新闻自由体系的严重挑战:美国公众在一个信息社会里,获得的越来越多的信息是软性的、娱乐性的,而不是严肃的,这给美国的民主决策和民主制度带来消极影响。

第三,在公众选择多样化、自主性大大增强的情况下,最终由谁来决定新闻价值和新闻选题?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记者,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有多少人阅读你的新闻作品、观看你编制的电视节目、收听你制作的广播节目?作为一家报纸,可以通过报纸发行数审计公司来确认报纸的实际读者数目;作为一家电视台,可以由电视媒体研究机构来调查收视率。但是报纸杂志的发行数都不是读者数的真实反映,比如,中国有很多大报是公费订阅,但公费订阅的报纸是很少有读者看的。此外,自费购买和订阅报纸的购订者也不见得每天或每版都看。因此,唯有网页的点击量是真实的。

世界上只有少数网站靠付费来登录(如《华尔街日报》网站),多数的互联网公司没有固定资产,没有房地产,更没有印刷厂。他们最有价值的商品是网站的访问量,访问量是他们与广告商和投资者讨价还价的最重要的砝码。对于网站老板来说,掌握准确的网页阅读量是为了吸引广告商和确定广告价格。而对于网络记者们来说,网页阅读量能够使他们了解有多少读者读了他们的文章,可以促进网络新闻的繁荣和记者间的竞争。

但是,网络新闻的内容不能完全由网页阅读量来引导,而是应该由严肃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来决定。美国著名的网络杂志站点《沙龙》(Salon)的一项调查发现,凡是标题里有“性”(Sex)这个字眼的文章,阅读量比其他新闻高出两倍;标题里有“口交”(oral sex)这个词的文章,阅读量比其他文章高出三倍。如果依照阅读量来引导网络编辑出选题,就会把记者引到写猥亵好色的新闻报道上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