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太奇”式结构

“蒙太奇”式结构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蒙太奇”式结构“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方法。有些通讯作品,就是采用“蒙太奇”手法来结构材料的。雨幕中,挂有“工人先锋号”标志的1333号公共汽车缓缓进站。它一方面介绍“猛烈创伤中心”的全面情况和背景材料;一方面着重描写一次抢救工作的详细过程。一轮新的抢救工作就要实施了。[9]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六、“蒙太奇”式结构

“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方法。它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等效果,从而成为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方法,完全适用于通讯结构。有些通讯作品,就是采用“蒙太奇”手法来结构材料的。有的通讯结构,戏剧式地一幕幕闪现,而省略一切过程的叙述,只突出事物最主要的特征,便属此类。郭萍、吴晓向采写的《北京有个李素丽——21路公共汽车1333号车跟车记》(1996年10月4日《工人日报》)就是这种结构形式的一个范例。记者再现的17个场景就像17个分镜头,这些镜头又以记者跟随21路公共汽车1333号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过程为线进行组接,将李素丽的职业精神和品格完美而独特地呈现给了读者。事实上,这篇通讯并非是《工人日报》记者一天跟车采访的结果,而是记者从1996年8月29日开始,连续5天时间,搭乘李素丽的车往返跑了13圈,才获得的跟车采访耳闻目睹的实录。在此,选录两个“镜头”:

(一)

北京,西直门站。

大雨滂沱。一幢幢巍峨的高楼隐现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

雨幕中,挂有“工人先锋号”标志的1333号公共汽车缓缓进站。

乘客朝汽车蜂拥而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扛着行李,有的拎着提包,争先恐后,步履匆忙。在各色各样的雨伞下、雨衣里,藏着一张张焦虑的面孔。

“哗啦”一声,车门打开了,紧靠车门的窗口探出女售票员半截身子,她打开一把花格子伞,遮在车门口。

雨点如断线的珠子砸在雨伞上,她的脸上、胳膊上都溅上了雨水。她招呼乘客们上车。

拥挤的人群变得有序了:他们一个个在雨伞下跺脚,脱下雨衣,折好雨伞,抖去雨水,依次上车……

她就是李素丽。中等身材、30多岁。海蓝色的套装整洁可体,淡妆轻抹的脸上,闪动着一双笑眼。

(二)

汽车启动了。李素丽折起雨伞,擦去脸上的雨水,理理自己的头发。随即,车厢里响起了甜润的声音:

“乘客同志们,您可能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不管您来自何方,我都将用热情、友好、主动的态度为您提供周到的服务。您在途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会尽力帮助您!”

这声音吸引了所有乘客的目光。站在她面前的几个进京打工的人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个自己的衣服。

这声音,引出了车厢一番议论:

“这售票员像在宾馆里工作。”

“可不。”另一位乘客的声音,“她的仪表和声音我看特像空中小姐。”

一位乘客动情地说:“售票员给上车的人打伞,不多见了。”

“她的车我常坐,”一位乘客接过话茬,“冬天下雪,她捧着炉灰往脚踏板上撒,怕人上车时滑倒,心眼多好!”

美国记者富兰克林和多尔夫写的特写《世界最佳急诊室》也是这种结构的典型。这篇特写通过不同的字体将两条线索、两方面情况区别开来。阅读这篇通讯,读者如同在观看一部美国大片。它一方面介绍“猛烈创伤中心”的全面情况和背景材料;一方面着重描写一次抢救工作的详细过程。开头一段用考莱医生的谈话,说明急诊室的工作特点和主要任务,然后插入一位妇女带着7个月的儿子遭遇车祸受伤、生命垂危,进行抢救活动的过程。接下来,在介绍中心创办初期情况以后,又插入受伤妇女被送进急诊室的过程……之后几乎每到关键之处作者都会将急诊室的状况和抢救受伤妇女的过程进行穿插和交叉叙述,最后在“黄金小时”只剩两分钟时,这位妇女被救活了。但就在这时,创伤中心的播音器响了:“十分钟内将有一名伤者入院。”一轮新的抢救工作就要实施了。

【本章小结】

通讯与我国古代传记文有着相当重要的渊源关系,近代通信就是在古代传记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早期的新闻记事、长篇记事及印象派记事等。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逐渐被改称为“通讯”,品种也进一步丰富,特约通讯、典型报道等相继出现。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讯成为报刊上与消息并驾齐驱的文体,通讯的品种和表现手法也愈来愈多样,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通讯作品。

通讯是“充分展开了的消息”,首先必须具备基本的新闻文体特征,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表现,详尽、形象、趣味、抒情、耐压。通讯是“详细的消息”,应该做到有声有色,绘形绘物,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入胜,并传达出某种情感。它还经常可以从容不迫地写稿和发稿。

文无定法,通讯的结构很丰富,但绝对不是随心所欲,信“笔”开河,必须精心安排结构。通讯的作者在获得真实的材料后,必须按照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把一系列材料按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符合实际状况,又达到文体的完整和谐,产生感染力量。

【延伸阅读】

1.黄远生:《远生遗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美]爱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董乐山译),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3.范长江:《范长江新闻文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复习与思考】

1.我国的通讯文体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通讯文体有何特点?

3.选取黄远生、爱德加·斯诺、范长江、邹韬奋等人一两篇代表性的通讯作品,分析其通讯结构特征。

【注释】

[1]钱永红:《通讯写作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1—192页。

[2]钱永红:《通讯写作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3]钱永红:《通讯写作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4]钱永红:《通讯写作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5]钱永红:《通讯写作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6]同上,第198页。

[7]邹韬奋:《怎样写作地方通讯》,载《生活周刊》1933年第8卷第40期。

[8]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9]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10]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11]钱永红:《通讯写作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12]钱永红:《通讯写作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2页。

[13]程天敏:《横向结构——通讯结构的形式讲座之二》,载《新闻爱好者》1999年第11期。

[14]钱永红:《通讯写作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