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布设悬念式结构

布设悬念式结构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布设悬念式结构这种结构是在通讯的开头设置疑团、布下悬念,然后依据客观事物的实际发展,释消疑团与悬念。但是运用这一结构形式,特别要注意不能使悬念的设置与解除两部分形成“两张皮”,而应当在布局谋篇时瞻前顾后、前后照应,使之融为一体,形成悬念结构的完整与统一。事后发现,此人随身携带了3张身份证,其中两张为化名的假身份证。

四、布设悬念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在通讯的开头设置疑团、布下悬念,然后依据客观事物的实际发展,释消疑团与悬念。运用这种结构能使通讯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增强可读性。它可以运用尖锐的矛盾、假象、误会和新奇怪异的事例来设置。但是运用这一结构形式,特别要注意不能使悬念的设置与解除两部分形成“两张皮”,而应当在布局谋篇时瞻前顾后、前后照应,使之融为一体,形成悬念结构的完整与统一。

“文似看山不喜平”,“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在新闻通讯写作中,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就能有起伏、生波澜,增强作品可读性,磁石般地抓住读者

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悬念法,通常是开端处或摆出矛盾,或故设疑团,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直到合适之时才解悬释疑,真相大白。首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作品有三四篇都是运用此种手法。其中有一篇在标题上设置悬念:《读者你猜:他的职称是……》,在这个主标题前面有一个不短的“眉题”:“他是顺德第二建筑设计院院长,他经手设计的一座座格调新颖的建筑物令人赞赏,法国投资者特邀他设计巴黎‘中国城’”。两个标题相得益彰,牢牢地逼着读者手不释卷,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然而,作者却故意吊胃口,在导语之后,列举了他“闪光的轨迹”——一座座格调新颖的建筑记录,而后才告诉读者:“可是谁会想到,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梁昆浩,至今仍是一个助理建筑师。巴黎‘中国城’的投资者对此毫不介意。”写到此,作者并未收笔,而是又深挖了一层:“1988年,梁昆浩曾申报过高级建筑师的专业职务,但未能如愿。对此,有人认为,梁昆浩学历低,理论基础薄弱。有人认为他没有写过多少篇论文。然而那一座座令人赞赏的宏伟建筑,不正说明他的真才实学吗?不正是他的形象化了的‘论文’吗?”此段之后,作者专门又用一段历数了梁昆浩所获得的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全总”“自学成才标兵”等一系列光荣称号。最后用一句话作为结尾:“然而他还只是个助理建筑师……”这个结尾又是一个令人十分困惑不解的疑团,内涵丰富,寓意深沉。大家都期望着再有一篇连续报道,解开这个结尾留下的悬念。作者自己解开一悬,又留了一悬给读者,令读者回味无穷。

再如陈维伟、郑庆东采写的《十亿元大骗局的破产》(新华社北京1993年6月23日电)的开头就引起了受众的好奇,它是这样写的:

1993年3月31日下午7时许,一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手提密码箱,从一辆小轿车中钻出来,行色匆匆地走向北京首都机场入口处。

“这是你的身份证吗?”机场工作人员一边检查他的证件,一边说,“这个身份证是假的!”

“这……这……不可能。”中年男子的神情中流露出一阵惊慌。

“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在安全保卫人员的严厉盘问下,这位急于离京出走的男子终于低下了头:“我叫沈太福……”事后发现,此人随身携带了3张身份证,其中两张为化名的假身份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