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验式报道策划

体验式报道策划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体验式报道策划所谓体验式报道,是指记者以被采访对象的身份深入到被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经历之中,在与他们的平等交流和接触之中,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经历,反映他们的心声,以求得社会的认同、理解、关心和帮助的一种采访报道方式。

二、体验式报道策划

所谓体验式报道,是指记者以被采访对象的身份深入到被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经历之中,在与他们的平等交流和接触之中,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经历,反映他们的心声,以求得社会的认同、理解、关心和帮助的一种采访报道方式。

(一)体验式报道的积极意义

社会上的职业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人的生活、工作和经历是千变万化的,记者作为社会活动家并不是每时每刻轻而易举都可以尝试的。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记者碰到了这种情况,又是需要报道的事件,只要是身体允许、报道允许,都应参加这样的报道活动。这种参与不仅使记者受益匪浅,经过这样参与的报道,受众接受了,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曾在西藏工作多年,对我国登山运动员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活动作过出色的报道。郭超人、景家栋分别到达6600米高度,陈宗烈到达6400米高度,亲自体验了登山运动员的生活。后来,郭超人总结说:“事实证明,这两次高山行军是有收获的。我们爬过岩坡,翻过雪地,亲眼看到珠穆朗玛峰山中神秘而壮丽的自然景色,深刻地体验了登山队员的生活,获得了许多仅仅访问无法得到的素材。此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了登山队员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与他们打成一片,为以后的报道创造了很好的条件。”[5]

除了特殊经历、生活外,社会上的很多职业、很多岗位是大家并不熟悉的。记者采取参与的方式将他们反映出来是会受到受众欢迎的。

人民日报》在开辟“体验三百六十行”《开栏的话》中这样写道:“在我们的经济战线上,有一些行业、一些岗位较少为人们所知,较少受到社会关注,不少地方多年没有记者的足迹。本报经济部的青年记者把目光投向那里。他们深入现场采访并参加到被采访者的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这些岗位上人们的甘苦,在体验中捕捉生动情景;他们与许多平凡劳动者交朋友、说知心话,从中领略他们的不平凡的经历,向他们学习。”记者们分别体验了长江航道工、铁路列车员、首都机场安检员、保险公司营销员、殡仪馆殡仪工、驯犬员、寻呼台话务员、报社校对、大凉山马班邮路员、林区伐木工、长途贩菜人、消防队员、列车押猪员等的生活。他们写的报道给人们展示了一个个平凡但又多姿多彩的岗位,既颂扬了普通劳动者的平凡劳动,又写出了自己的感受,颇为动人。

体验式报道在广大受众中受到关注和好评,一方面说明了我们过去的新闻报道在视角上、文风上都存在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缺陷,体验式报道以平视百姓生活、求真务实为要旨,恰恰填补了过去留下的空档;另一方面,我们生活的主体其实就是广大普通老百姓,以他们作为报道的对象,正是贴近事实、返璞归真、紧扣时代脉搏的表现,也是新闻平衡发展规律的需要。

体验式报道是一种最直接、最深刻的采访方式,是寻找新感性魅力的最佳过程;体验有益于思考,深入体验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过程;经过体验发掘出丰富的感性化语言来写作,才能以色彩丰富的作品打动读者。也有学者认为,体验式采访报道体现了一种很珍贵的和人道主义的认知方式和思维,这就是体验式报道深得人心的内在因素,也正是体验式报道的新闻价值所在。

(二)体验式报道的行为规范

在体验式采访报道活动过程中,记者参与采访对象的活动或介入新闻事件之中,其目的是体验他人生活或他事的发展历程。因此,记者在这个过程中,应努力融入所扮演角色的生活中去,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普通一员,在与人交往或参与某事时,应尽量低调处理自己的记者身份,只有这样,记者才能获得某种独特的经历和感受。

当然,记者仍然不应忘掉自己的身份,在进行思考、判断和写作时,应当以记者的思维方式和清醒、客观的眼光去分析某人某事。记者的体验式采访过程正是这种“忘我”与“不忘我”的相互结合、相互交往的过程。相反,如果记者介入某新闻事件,故意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或影响力,推波助澜,不恰当地引导新闻事件的发展甚至导演新闻事件,再利用媒体加以传播,这种行为或多或少有造假新闻的嫌疑,这是体验者需要注意的。当然,记者在体验式采访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有必要利用自己的记者身份或优势时,也不可袖手旁观。此刻,将“我”融入采访的对象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应是体验式报道者应尽的职责。

体验式采访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以记者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为主线展开报道的,所以在新闻写作上,往往以“我”为主线,注重对“我”所见、所闻、所思的描述与表达。此刻,记者实际上具备两种身份,一是作为记者——新闻报道的主体,一是作为当事人——参与报道客体,又是新闻报道客体的一部分。这种新闻报道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又融合于记者的亲身体验之中,通过进入报道对象的角色,记者从旁观者变成局内人,视角由从外往里看,变成了从里往外看,不仅可以得到常规性采访中得不到的材料,而且还可以获得常规性采访中体会不到的情感。

《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007年4月27日刊登了通讯《我住进了东北棚户区》,这是一篇典型的体验式报道。记者住进吉林省辽源市的棚户区,成为了低保户李志刚一家的“编外”成员。他住进他们老少三代4口人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里,与他们同吃、同住、同生活。夜晚,记者的脸冻得发麻,厚厚的棉被散发出浓重的潮湿气味。这是记者“一生中感觉最冷的夜晚”。早晨,几百户人家共用一个露天厕所,记者也去排长队,但实在等不及,“我只好返回来,用门边那个丑陋的黑塑料马桶解决了问题”。记者也从棚户区“乔迁”到新楼,实地体验被称作“人间仙境”的仙城小区。正在包饺子的洪旭和晓明夫妻带女儿一家三口从棚户区搬进了两室一厅的楼房。红彤彤的地板,锃亮的铝合金橱柜,微波炉正在给忙着准备上学的女儿热牛奶……洪旭还在客厅镶了占了一面墙的大镜子,专门给上舞蹈学校的女儿小佳斯练跳舞用。洪旭说:“过去,连我自己都不愿回家,现在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来看看我们的新家。”

记者经过实地体验,以对比的方法揭示棚户区的变迁。辽源市中心的摩天大楼与一片灰黑的棚户区相比较;一幢幢楼宇的仙城小区与破旧不堪的棚户房屋相对照;乔迁新楼的洪旭一家与仍在用大帆布遮门窗、住土房的李志刚一家相对比,揭示出了今昔两重天。

于是,记者发出由衷的感叹:“要是我没有先到李志刚家体验,我能体会到洪旭一家人那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幸福感吗?”[6]

记者的体验实际上是一种诉求,它在一定意义上是记者代替读者去体验的。一方面,记者通过体验达到了与采访对象的心灵互通;另一方面,记者由此写出的报道,往往也能达到与读者的心灵互通。有记者称赞体验式报道是“把目光对准普通老百姓,通过平凡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正是体验式报道的成功“秘诀”。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不仅要明之以事、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体验式报道正是力图逼近生活的原生状态,表现人们的饥寒饱暖、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抒写平常人对人生、对生活的真实态度,所以才会受到群众的喜爱。《厦门晚报》推出的体验七十三行报道,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原因就在于此。[7]

在体验式采访中记者具有双重身份,有可能影响了记者的客观、公正的立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从根本上否定体验式采访在实践中的运用。实际上,体验式采访所引起的问题多与记者自身的素质、经验和技巧有关。有经验的或新闻素养高的记者在进行体验式采访中,往往能自觉处理好自身的情感及角色关系。从目前的情况看,体验式采访的作者绝大多数较好地注意了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在体验式采访写作中既有见闻的描述,又有知识的铺垫,既有情感的参与,又不乏理性的分析,其立场、分寸也把握得当。有的在体验式报道之后,还继续追踪调查,进一步作理性的思考,写成深度报道,引起较大反响。在体验式报道中,策划者要向体验者交待:必须较好地实现被采访对象的角色转换,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同时,也须强调:在完成角色转换,体验愈深时,愈要防止情感化、主观化的倾向,时刻保持自身记者的意识,客观公正地进行采访报道。事实不断地证明,体验采访式报道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提高体验者的综合素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