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采访的媒介特征

电视采访的媒介特征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电视采访的媒介特征媒介的技术特性决定媒介的采访形态。电视采访存在的基础是以摄像机、话筒等电子采集工具为主导。对于电视采访来说,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配备一套成系统的电子采集传送设备。这样就实现了电视采访对现场声音画面的完整抓取,方便电视记者进行出镜采访,突出了电视新闻采访的现场感。

第二节 电视采访的媒介特征

媒介的技术特性决定媒介的采访形态。电视采访的工具特性决定了电视采访与以往的媒介采访方式相比有很多不同的采访特性。这种特性是电视媒介的优势所在,也是电视媒体逐渐摆脱以往媒介的束缚,而逐渐凸显自身特点,从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在本节中,我们要着重理解电视采访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呈现出的采访观念的进步,同时也不能囿于电视媒介的现有技术手段,而以前瞻性的眼光关注在技术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作用下,电视采访正在经历的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即采访方式逐渐呈现出与新媒介技术手段融合的趋向。比如,媒介融合报道现在被越来越多的美国新闻院校作为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课程。而在实践中,电视记者一方面提供影像节目,另一方面也开始向网站提供文字和图片资料。

具体说来,从现在发展的电视采访方式看,电视采访至少在技术手段、报道信息形态、信息采集方式、人际采访方式、信息综合程度、采摄分工的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特点。

一、从技术特性看,电视采访采用声画一体的电子采集与传播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视采访存在的基础是以摄像机、话筒等电子采集工具为主导。电视媒体是依靠电子摄像机、电子编辑机等声画一体的现代电子采集、编辑手段来完成信息采集与传播的。离开了现代电子化的采集手段,电视记者就无法将活动图像素材“记录”、“再现”。我们只有熟悉媒介工具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长处。

文字记者采访手段非常简便,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个采访机就可以获得信息。广播记者也具有类似的编辑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播正是以快捷、及时的优势,进入了“黄金时代”。美国CBS著名记者爱德华·默罗(Edward R.Murrou)以《现在请听》(Hear It Now)、《这里是伦敦》(This is London)现场广播报道赢得了“民族英雄”的称号。当时,他所配备的设备仅仅是短波发射机和话筒。此后,莫罗把这一现场报道方式带到电视,开办了《现在请看》(See It Now)。

对于电视采访来说,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配备一套成系统的电子采集传送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复杂多样。为了适应不同的采访,电视技术人员开发出多种采访手段,如隐性采访中使用手包式、笔式、眼镜式等微型摄像机;为了保证声音的采制质量和便捷性,使用随身麦克,钓竿话筒等;而在现场直播等一些大型电视直播采访中,多套ENG、EFP、DNG设备、SNG卫星转播车、DSNG数字卫星采集系统、多轨录音设备以及转播切换设备的使用都为电视采访提供了基础,为形象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便利。作为电视记者,必须掌握现代化电子采集技术手段,并熟知与之相配套的各个技术环节,否则就不能适应电视采访特性的规定和要求。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电视采访观念的变化,技术应当也必须和人文信息结合起来,这才是技术发展的目的。这要求电视记者适应技术的变迁,从而不断发展电视采访的创作形态与创作观念,拓展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征。

纵向比较,了解历史,才能了解我们所在的位置,放到电视技术发展的历史坐标中,我们才能理解现在顺理成章的电视采访形态与采访观念为何而来。为了便于理解技术所带来的电视采访观念的发展,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现在的电视节目采访形态和观念,在这里,我们简单地梳理一下电视采访技术手段的发展轨迹及其对电视采访方式与观念的影响。并且思考两个问题,即电视采访的形态和观念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当前电视媒介采访呈现出何种特点?

1.电视采访初期

这个时期的电视媒介在起步的时候没有自己的记录手段,而不得不求助于现成的电影制作技术。比如我国在80年代之前,电视采访大量使用的是16毫米胶片摄影机。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电视采访的现场抓取能力和时效性都有很大局限,“摄影设备上,较为先进的摄影机是50年代初瑞士生产的发条式鲍莱克斯摄影机,一把发条最多时间25秒左右”,“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徐寅生扣杀星野的‘十二大板只拍了九板,摄影机就停止转动了’‘第二次再上发条已经时过境迁’”“初期的纪实,除解说外,对16毫米影片的新闻节目,不论其内容是否适合配乐,一律按新影厂《新闻简报》的惯例配以背景音乐,在中央台建台初期,周总理在一次审片中就提出,能不能让人们在电视上听到老百姓自己说话的声音呢?”[9]这个时期是电视采访的婴儿期,电视采访形态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电影的制作模式和创作观念。这时期,电视采访的技术特点是“声画分离”,没有新闻事件现场声,采访也没有关注事件的现场感以及观众对现场的参与感。而且胶片在摄影之后,必须经过冲洗,新闻的时效因此受到很大影响。这个时期,电视传媒还没有成为一个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观众收看电视还是偏重于娱乐

2.电视采访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可供新闻采访的摄录设备——ENG,(E1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摄录一体摄像机。它以纯电子的方式拍摄新闻。ENG工作这种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的素材采集工作方式,是电视采访技术手段的重大突破。画面信息和声音信息在采制阶段就以双通道的途径进入摄像机,由于现场画面和声音的采集是同步的,同期声成为电视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就实现了电视采访对现场声音画面的完整抓取,方便电视记者进行出镜采访,突出了电视新闻采访的现场感。这个时期还出现了EFP(E-1ectronic Fie1d Production),即“电子现场制作方式”。“电子现场制作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接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于现场编辑的工作方式”。EFP的实质是在拍摄的同时进行编辑,追求前期拍摄与编辑制作一次完成,并与播出系统相连。现场采集,现场编辑,即可实现现场直播。EFP可以兼容ENG(或DNG,即“数字化新闻采集”)的工作系统,在现场拍摄和编辑切换的系统中,EFP可以采用ENG和DNG的设备,但在多机拍摄时,EFP需要监视器、切换台和其他一些录像设备连成一体,对现场多机拍摄的多路信号进行现场的切换、加工和录制。EFP除了拍摄新闻节目之外,也用于其他演播室节目的拍摄。

中国电视媒体实际上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ENG和EFP设备。这个时期的技术发展至少在三方面影响了电视采访方式与观念的变化:

第一,技术设备的轻便性与灵活性使电视记者更加便捷地接近现场,所谓“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没有现场的第一手资料的摄取,何来对事件的深入探究?没有现场的亲身经历,何来独家角度的展现?因此,从这一点看,技术的发展使电视采访、电视报道开始接近事件现场,传播事件现场。应当指出,中国电视新闻界是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意识到新闻事件的“现场性”是电视采访的重要特征,并在实践中逐步拓展,比如记者现场出镜报道[10]开始为业界和学界所关注。

第二,同期声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这个时期,由于信息双通道的建立,同期声带来了电视新闻的现场感,更重要的是同期声成为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状态使电视基本摆脱了电影重摆拍、重后期加解说等主观声音的制作模式。电视新闻的现场性与真实性日益凸显。

第三,随着21世纪初DV等微型采访设备的出现,电视新闻把采访报道的视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采访设备的平民化使受众成为新闻素材的提供者以及新闻报道的参与者,这极大地扩展了电视媒体对新闻事件的采访与传播视角,加深了新闻事件的认知度。比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办了iReport栏目,选用观众发来的视频资料。2007年4月16日发生的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击事件中,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生Jam1 A1barghouti离事发地不到200米,他用手机拍摄下第一现场,并把素材发到“iReport”。2007年,CNN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火这一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也采用了大量观众提供的视频资料。又如,2006年11月25日,“BBC News 24”推出了被称之为英国第一个完全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新闻栏目——“Your News”,其内容包括新闻故事、特写以及简短的视频。“BBC News 24”的主管凯文·巴克赫斯特(Kevin Bakhurst)说:“Your News将使用大量用户提供给BBC的素材,其中一些是真正具有新闻采集价值的”。[11]

青山遮蔽,旭日初升,这个时期之后,电视采访的形态和方式都开始呈现出独立发展的趋向。

3.SNG卫星新闻采访时期

SNG(Sate11ite News Gathering)译作“卫星新闻采集”,是指将ENG和EFP与卫星相连,实现电视拍摄、编辑与播出三者同步合一的工作方式。这种系统是在可移动运载转播车上安装了小型地面卫星发射站装置。卫星新闻采集车能够在它到达15分钟之内播出现场的新闻图象。具体而言,SNG系统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卫星转播车(Outdoor-Broadcasting Van),包括若干套ENG设备(或DNG设备);

一系列监视器配合摄像机作业,每一架摄像机配一个监视器,用于辅助直播时选择画面;

一套视频选择器,通过视频选择器进行画面的切换;

一套卫星讯号发射设备,将现场采集和编辑的内容转化为电子信号或数字信号发射到卫星上,实现同步播出;

一套或几套录像设备,用于录制现场的实况;

通讯设备,在转播过程中,导播在转播车内,通过通讯设备与现场编辑、摄像师以及电视台的主控室保持联系和通报情况;

地球同步卫星频道租用以及地面接收系统。为实现现场拍摄与播出的同步,SNG工作系统还必须拥有地球同步卫星频道的使用权和地面卫星接收系统。

1982年,英国在与阿根廷发生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战争时,英军首先利用SNG技术传回了现场画面。中国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率先引进SNG转播车,后用于一系列重大直播活动中[12]。此后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把SNG系统应用到电视新闻报道中。比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于2003年7月7日正式开播的全新栏目《绝对现场》即为大量采用SNG形式的日播类新闻节目。经过近两年半的运作,其SNG报道组已逐渐脱离栏目,成为从属于频道、直接为《绝对现场》和《南京零距离》两个栏目服务的独立报道组,承担频道每晚4点至8点突发事件的报道。

img1

图1-1 美国电视媒体直播现场的卫星直播车和微波直播车

应当指出的是,SNG工作方式是在ENG工作方式发展而来。在电视直播发展较快的美国,由于SNG系统的价格相对昂贵,许多电视网的地方加盟台都采用ENG加微波传送的方式,即以小型微波传送车和接收设备来接收及传递信号。相比于SNG系统,其价格相对便宜,但传送范围只局限于某个地区或城市,而二者工作原理相似。

img2

图1-2 卫星直播车内部

SNG采摄方式的引进,使电视采访、报道、播出同步,真正实现了三者合一,技术的发展对电视采访形态及观念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第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推动了新闻定义的发展,新闻不仅仅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可以成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采访工作从一诞生起就在与时间赛跑,100多年前,新闻事业的先驱还在为怎样迅速传递新闻而煞费苦心。英国路透社的创始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Pau1 Ju1ius Reuter)出生在电讯技术还十分落后的年代,但他的一生都是在争取新闻时效的激烈竞争中度过的。1849年春,路透开始同妻子一道在法国开办了自已的通讯机构。他们把从法国报纸上搜集来的新闻翻译成德文,通过火车将报纸发往德国。路透作为新闻商人,他深深地懂得新闻必须迅速、准确这一特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他想方设法保持不败之地。1850年,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的电报线路接通,但是巴黎与柏林以及亚琛与布鲁塞尔之间仍没有直通的电报线。当时路透的通讯社设在亚琛。亚琛与布鲁塞尔虽然仅仅相隔百来英里,但信息传递只能依赖火车,最快也得等上八九个小时。怎么办呢?路透想到了一个胜过邮政火车的办法。他知道鸽子经过专门训练,可以千里传书,而鸽子,飞行100英里只需2个小时。于是他向一个亚琛人租用了40只鸽子,开始了他的邮政业务。他把消息写在一张薄纸上,然后把薄纸放进一个绸布袋里,让信鸽带到目的地。接应外地来的信鸽,路透夫妇俩等到鸽子到达后,迅速把消息复写一遍,立即由路透跑步把稿件送到当地电报局。这一招,使路透比相邻的沃尔夫(Wo1ff Te1eg1aphen Bureau)和巴黎的哈瓦斯(L’Agence Havas)都要略胜一筹。不久,以路透命名的通讯社在伦敦开张了。路透社现在已发展成为一家影响广泛的世界性通讯社。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前副总编罗伯特·莱斯特说:“如果说二战前最没有生命的事物莫过于昨天的报纸的话,今天的看法是最没有生命的事物莫过于几小时以前发生的新闻。”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采摄技术和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推动着新闻采访不断缩短新闻事实的发生与采访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顺着莱斯特的思路,现在看来,最没有生命的事物莫过于几分钟前、几秒钟前的事物。电视媒介真正把过去的新闻采访报道“TNT”——“Today News Today”(今天的新闻今天报),转变成现在的新闻采访报道“NNN”——“Now News Now”(现在的新闻现在报)。

传播学专家指出,今后的电视媒体的竞争就是现场直播的竞争。20世纪末期,轰动台湾的“白小燕”案中,从白小燕被绑架到被害,以及在抓捕罪犯的过程中,台湾的电视媒体都派出SNG转播车全程跟踪播出,有的人认为正是SNG的直播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警方的动向。这个看法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即媒体能否为了抢新闻而不顾社会和民众的利益。但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技术的进步为电视新闻的采集所带来的革命。

纵观电视媒体业,许多知名的电视媒体都是在直播报道的竞争中风起云涌。1980年成立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沉寂多年终见天日,是得益于其海湾战争的直播报道。1996年建立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为世界瞩目是其对伊拉克战争的直播报道。凤凰卫视更得益于“9.11”事件直播报道。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在中国已是夜晚11点左右,凤凰卫视中文台迅速与前方记者联系,中断原来的播出计划,现场直播“9.11”事件的事态发展,而前方记者也是随时向台里提供第一手的采访信息。“9.11”事件的报道让凤凰卫视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台迅速扩张了影响力。中央电视台因为“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见证了其报道能力。台湾东森电视台新闻部经理林天琼说:“在台湾电视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有SNG收视率不一定高(因为你有人家也有,你快不一定比人家更快),但是没有SNG一定输,把电视机打开看不到即时性的新闻是不行的。”[13]

第二,电视新闻报道是过程式的报道而不是结论式的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与事件同步进行,其过程中的悬念感与未知因素正是报道的魅力所在,这种方式完全打破了过去结论式的报道,真正发挥出了电视媒介的特性。在直播报道中,电视媒体将信息的搜寻、选择、组合等等直接展现在传播行为中,与报道同步进行,形成一种信息流。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原城市频道总监李响说:“说SNG改变了中国电视新闻报道形态一点儿不为过,这正是我们的核武器。”[14]

第三,这种方式利用卫星技术进行新闻的采集与播出,不仅大大提高时效,还能加强电视媒体演播室的即时控制与引导。由主播在演播室以电话或卫星连线方式和外地记者对谈,可以实现新闻的直播化,扩展新闻事件的解读背景。电视媒体在第一时间不仅提供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时提供媒体对事件的解读,这不正是暗含“新闻报道是聚焦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含义吗?从英文的本义来看,“新闻”是news,是由东(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合并的。电视媒介达到了把东西南北的信息第一时间整合与传播的新闻应有之意。从这一点我们也意识到,电视直播不是重大事件的特有采访方式,而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如何加强电视直播报道的常态化应该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问题。

4.数字新闻采集时期(DNG)

基于数字摄像机和数字录像机等数字摄录和编辑设备基础上的新闻采集方式。数字摄录设备记录改进了模拟式摄录设备的信号记录、处理、储存等方式。由数字摄录设备记录下的视频音频信号都是数字信号,它具有多代复制性能好、重放图象声音质量高、整体电路集成度高和电路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它的信号失真度小,防干扰能力强,信号传送质量高,更适合于信号的远距离传输。数字技术与ENG工作方式的结合产生了DNG(Digita1 Sate11ite News Gathering)“数字卫星新闻采集”工作方式。从实质上说,DSNG是指在前期拍摄中以数字技术录制声音和图象,在后期进行数字化、非线形编辑的工作方式。DNG系统包括了DSNG,即数字卫星新闻采访车。2000年,广州电视台率先引进内地第一台DSNG数字卫星新闻采访车。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晚的《新闻联播》节目中,中央电视台即通过四川电视台的DSNG转播系统播出了温总理在专机上接受专访和抵达四川的消息。

纵观电视采访的技术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电视采访的发展轨迹以及其发展趋向,从而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技术手段为信息传播服务。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认识到电视采访的一个本质特点。下面,我们可以从两个电视报道案例的分析中更进一步认识如何利用发展中的电视技术手段传播信息。

2008年10月22日,新当选的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召开,中央电视台CCTV-1和凤凰资讯台都进行了现场直播。记者见面会在当日上午11∶30正式开始,直播11∶30以后的直播现场,两台节目均一致,而我们主要比较中央电视台和凤凰资讯台(以下简称“凤凰台”)在记者见面会开始前的直播节目。中央电视台在10∶30的时候开始直播特别节目。以下是中央电视台直播流程:

表1-1 中央电视台2008年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直播节目流程表

img3

从上表看出在记者见面会开始之前的直播节目中,中央电视台CCTV-1基本上采取的是演播室访谈穿插事先编辑好的VCR包裹的形式,至始至终没有给事件现场的画面和信息。

凤凰台在当日上午10∶30的正点播报中开始直播节目,其在记者见面会前的直播节目流程为:

表1-2 凤凰资讯台2008年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直播节目流程表

img4

续表

img5

记者见面会原定于11∶00开始,实际上是推迟到了11∶30才正式举行。应当说见面会前的一个多小时是颇受人期待和关注的,也是极具悬念和过程感的,尤其是当见面会推迟以后,无形中延迟和积累了观众的期待。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凤凰台及时地把观众期待的现场展示出来,第一时间把观众拉到现场。其直播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体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接近现场,强调现场。现场是新闻的生命,主持人第一时间连线现场记者吴小莉,迅速为观众传达现场信息。此时画面也切到人民大会堂的见面会现场,虽然见面会尚未开始,但是从现场拥挤的记者席,嘈杂的声音,观众能够感受到那种紧张感。这就是新闻的一种投入战斗的状态。“有大事发生了!”,这就是新闻现场的潜台词,是记者提振观众精神,从而使其参与到事件中去的方式。新闻的品质从何而来?从现场中来。

第二,现场记者吴小莉的连线报道牵带出最新、最鲜活的信息。所有记者提早到达,现场五百人左右,必须持请柬进入,地点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东大厅。最重要的是,经过她的观察与判断,发现主席台有十个站位点,从而推测政治局常委人数仍然维持九个不变。前方记者简洁、清晰的描述把观众带到了现场,把一个立体的、富有信息量的时空展现给我们。这就是前方记者的观察所得,是一个记者的新闻敏感的体现,是她为新闻所做的独家解读。作为记者,你能不能从这十个站位点读解出有价值的信息呢?

第三,通过多信息的整合,使空镜头成为一种动态。吴小莉的连线报道把看似没有更多含义的空画面带动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事先拍好的人民大会堂外面行走的人群、招展的红旗、庄严的建筑这些空镜头并没有实际意义。但是通过信息的整合,通过前方记者同期声的并行,这些空镜头都具有了现场、现在时刻的意义。

第四,过程感的塑造。电视是时间的艺术,其线性的发展轨迹决定了其对过程的重视。凤凰台在主持人与专家何亮亮在演播室的访谈中,随时会插入前方记者吴小莉发自现场的报道,不断报道事件进程。因此,从直播开始到见面会开始这一个多小时的节目中,事件进展的过程感充分地体现出来,而过程感中蕴含的悬念、曲折自然闪现,从而牵引着观众的视线。

对比CCTV-1与凤凰台的这两个直播节目,我们的结论是,CCTV-1的这个直播是静态的、安静的,没有发挥电视的技术特性。而凤凰台的节目是动态的、跃跃欲试的、有过程感的,充分体现了电视这一声画一体的采访与传播技术手段的特点。

技术发展对电视采访与传播至关重要,但是采访与传播观念的提升才是竞争的咽喉所在。技术问题与如何利用技术手段的问题从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并行相悖的两面。其实,在电视媒介发展的早期,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大家对技术的推崇远远大于对观念的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这种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被抹平,竞争的方向和核心转到新闻观念的竞争。对此,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很好地诠释了“电视”这个词的含义[15],电视的英文“te1evision”一词来自希腊语,“te1e”有“远”和“远处”的意思,而“vision”有“视”和“看”的意思。因此,从英文“te1evision”理解“电视”应是“远处的图像”或者“从远处看”,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视的本质要素是:同步、现场、真实、过程。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电视首要是作为信息传播工具。

二、从报道的信息形态来看,采用直观形象的画面报道

没有画面就没有电视新闻,电视靠形象说话。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说:“世界被构想和把握成图像”。电视媒体正是用视听语言传递信息,构造出人们对世界的印象。由于电视媒介声画一体的技术特性,决定了电视可以采用形象的活动画面(这里指的画面是声画一体的画面)。这种电视画面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也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电视记者主要是通过画面来报道事实,而不是单靠文字叙述、描写新闻事态。这是电视媒介传播的特点,也是电视采访的特点。尼尔·波兹曼(Nei1 Postman)认为:“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脑中。”[16]

直观、形象,谓之简单,而实际操作却何其难。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直观、形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直观意味着具体、直接,当我们用摄像机拍摄下现场事态,其画面和声音信息就直观地向观众传达了信息。直观是指信息存在的一种状态,拍摄下来就是直观的存在,这是电视采访区别于文字与广播采访的重要特点,但是有了直观的画面就有好的电视报道吗?未必!形象则是信息表达的更高层次。形象并不是直观的必然,直观未必形象。我们在电视媒体中看到的很多程式化的“会议新闻”不是直观的吗,但是它们形象吗?因此,笔者认为相对于直观而言,形象是电视记者传达信息的更高要求,而且只有体现出了形象性,才能体现出电视媒介的采访特点。

形象意指生动、有形,就形象性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1.现场信息的形象性

现场信息的形象性要求记者善于利用电视视听语言表达现场信息,我们平时所说的电视记者要具有“画面感”也就是这个意思。形象信息的形象性实际上要求记者用形象去体现现场信息与新闻价值,把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信息,把过去单靠文字、声音构成观众想象的信息表达转换为以画面为中心的信息直观表达,把以空间展开的信息变为以时间延续的信息。下面我们从一个案例入手分析,以下选取的是一条1992年的获奖电视新闻《北京市二环路改造竣工》。有人会问,相隔十多年的时间,为什么现在还要把它拿出来?新闻并不都是易碎品,这条电视新闻报道手法简洁、电视语言和新闻观念成熟,说它是中国电视新闻在发轫之时的经典之作,毫不为过。记者王晓琨在报道后谈到其采访过程:

1992年9月30日,为北京市民所关注的二环路改造工程竣工。这条环路是北京、也是全国城市中第一条没有红绿灯的、封闭式的快速路。按照常规的报道方法,这条新闻处理起来很简单:把有关的材料看一下,拟定文字稿,竣工那天拍几个镜头,然后把画面一编,一配解说就行了;但是这样一来,电视采访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来,现场感也没有了。我经过反复阅读材料、采访有关人士和现场观察后,进行了如下的电视采访构思。

首先重新确定主题。文字记者已对二环路改造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报道,如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速度快、工人能吃苦能战斗等等。这些角度用电视来报道很容易一般化,变成解说贴画面;而文字记者一笔带过的、工程介绍中字数不多的消灭红绿灯、大大提高行车速度这一点,却可以在电视中大做文章。

竣工前一天,我乘车绕二环路走了一趟,记录了公里数和行车时间(都有具体的画面和记者的现场报道)。光有这组画面和声音还不行,节目显得单调,信息量也少。我又采访了与二环路有关的代表性人物,如司机、交通警察、二环路附近的居民等;竣工仪式上还采访了工程负责人。他们以各自特殊的身份、表情、语言叙述了二环路改造带来的变化,组合到一起就是我需要的主题和内容,比用解说词形象、生动得多。

为了在不到三分钟的节目时间里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和信息装进去,我利用了电视声画结合的特殊功能。比如利用纵深画面、长镜头、运动镜头来加大信息量,这种镜头画面对于展示二环路的面貌是非常合适的;我还使用特技手段,把二环路行车与人物采访组合在一起,通过声音的延续来衔接不同的人物;通过抠像等手段来叠加不同的时空;还以图表、字幕、记者现场旁白来交待背景、展示二环路的走向及位置。结果,不同时间、地点的采访,连续不断的行车(显示二环路消灭红绿灯的便捷)以及一些背景的交待等,都在同一段时间里奇妙地再现了,给观众以较强的信息量和冲击力。这就是电视化的采访报道,而文字记者对不同的内容只能以分段叙述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更何况电视声画所显示的“多义性”,文字无法表达,正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需要说明的是,后期编辑时那些特技的运用,是我早已构思好的,不然就不会有这样的采访和拍摄。这次实践进一步告诉我,形象思维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说,电视记者如没有活跃的、丰富的形象思维,他制作的节目对观众就不会有什么吸引力。这就是电视新闻记者需要比文字新闻记者多具备一套本领的原因。[17]

归纳以上记者的阐述,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条新闻在形象性方面的把握至少有这样几点:

第一,新闻主题。这条新闻主题是什么?在课堂上,同学经常会说这条新闻的主题是二环路竣工,不尽然。二环路竣工只是一个新闻事件,只是一个新闻由头,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拍摄,你的新闻只能是一个对事件大而无当的概述,你的新闻角度无法体现。我们在前一节里指出,新闻采访报道重点是对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按照这个思路,这条新闻的主题是……,对,是二环路竣工所带来的影响:对人的影响、对社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由此思考,记者就已经在聚焦自己的主题。并在这一思路统筹下去形象地结构节目信息。

第二,体验式报道。正如记者所言,拿到这个题目,传统的采访观念就是以所谓“会议新闻”程式化的报道方式而为之,即解说词贴画面。但记者没有被惯性思维左右。而是运用了亲自开车绕二环路一圈的体验式报道。实际上这种采访方式就是把静态的采访变成可感可知的动态形象过程。只有这样,报道才能落到实处,换言之,记者才知道用什么画面去表达信息。因此,记者的行进式的采访方式契合了电视媒介基于时间流程的表达特点。在展示绕二环路行进过程中,为了增加信息量,记者用特技的方式,牵带出人物采访画面。二环路立交桥的特技画面,也是用形象增大信息量的方式。

第三,理性信息的形象性。二环路竣工究竟带来了什么便利,记者没有用简单的语言抽象地去描述。二环路质量怎么样,在上面的速度怎么样,记者用两个数字对比具体形象地传达出这些信息。被访人之一司机说,过去跑二环路一圈要花大约1小时40分钟。而记者跑完以后在结尾向观众一语点破:我们刚才跑了一圈,只花了29分钟。怎样?节目潜台词是:观众请您自己比较。节目结尾简洁有力,同时留给观众思考余地。

第四,采访人物。二环路竣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什么人有影响,节目中着重采访了工程师(他是事件的核心人物)、二环路上执勤的交警、经常跑二环路的司机、二环路附近的居民等这四类人物。在课堂上,笔者经常会让学生在看过节目以后,闭上眼睛回忆,节目中哪个采访对象的语言让你印象深刻。答案往往是二环路附近的居民,即那两位老人。为什么?工程师向记者介绍了那么多关于二环路的信息,为何没在观众头脑中留下一丝痕迹?这两位老人的同期声为,“我刚才跑了一圈,特别的痛快,哈哈……”,“因为我小时候,这里都是土坡,今天一看都不认识了”,看似没有什么实在的信息,但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何?笔者一直认为,电视善于表现感性的信息,而不善于表现理性抽象的信息,这个节目便是一个印证。这两位老人极具个性化的感性认识向我们生动传达了她们作为当事人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承载了现场。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延伸出新的问题:如何让这个工程师的信息变得生动、可感、可知?换言之,这条新闻是否还有改进之处?如果我们现在讨论的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何不把工程师请到记者的车里,让他和记者一起绕二环路跑一圈,记者在行进中采访工程师,这时候他会不会说出他的切身感受呢?他会不会根据他经过的二环路现场传达出更生动的信息呢?我想,这就是电视媒介的形象性所在,就是电视媒介的个性所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记者应该具备画面形象意识。这种意识是电视记者独有的表达工具。所谓画面形象意识,就是电视记者对电视媒介特点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这种思维过程应该自觉地体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之中。它要求记者全面理解形象画面报道的特点,真正调动视觉语言的作用,用形象传递信息。比如,2009年两会报道中,《新闻30分》增加了“画说两会”的版块,把一些不容易用影像画面表现的信息用图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交待出来。这种多手段运用的核心诉求都是围绕着形象做文章。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形象的画面不等同于毫无指向性和现场性的所谓的“万能画面”。有的初学者往往以为采访拍摄回来的画面素材以及剪辑后播出的图像新闻都是形象画面的报道。其实那些没有价值、没有特色的画面仅仅具有直观画面属性,而不具有形象性。我们常常从电视上看到的机器轰鸣、马达飞转、麦浪滚滚、蓝天碧野、鼓掌欢迎等“万能”画面,无论配上什么样的解说都可以使用,不论哪个年月的事也能搭配。这样的新闻看上去有画面,其实没有形象感。

此外,画面形象意识还要求记者在现场拍摄时,善于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的镜头方式去结构化现场信息的细节、背景叙述,做到有突出、有省略,有刻画、有交代。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知觉有简化原则,即人首先感觉画面的整体,其次才去注意细节。电视新闻报道以流动的画面展示信息,更应该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否则这些信息很难让观众产生印象。

作为电视记者,应该牢固树立这样的观念:电视新闻强调形象,利用形象的手段传递信息,让形象叙述事实。

2.理性、抽象信息的形象性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已经论及理性、抽象信息的形象性。作为电视记者,如何把本身不具直观性、形象性的信息用画面传达出来,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为电视记者提供了腾挪的空间。我们常说,电视记者未必是一个专家,但一定要是一个好的翻译家,要把枯燥、难于理解的数据、文字等理性信息转换成观众可以感知的直观、形象信息。

(1)数据的形象性与贴近性

在这里,我们不妨从马未都先生在其著作《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一书的开篇谈起,他在开篇说:“我今年53岁,以我这样的年龄,两个人首尾相接就进清朝了,五个人就可以看到乾隆了。乾隆当时还是盛世,是他年轻的时候,大概有33岁;十七个人首尾相接,就可以看到宋徽宗了;二十六个人就可以看到唐太宗。一百个人首尾相接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五千年,从甲骨文出现到现在。以此看,历史没有多长,对吧?”[18]

怎样?精彩绝伦!一个我们曾经在历史教科书中常常读到的数字被他赋予了强烈的人性化因素。一个曾经看似离我们很近实际很遥远的数字被他的妙笔转换成看似离我们很远却能息息相通、感同身受的数字。记者工作何尝不是这样,把遥远的新闻拉近给观众,与观众的“心”贴近!

布隆代尔说,数据无异于毒药……但在许多新闻故事中,数据为整个新闻定性,有时候数据本身就是新闻[19]。数据的重要性与抽象性尤其对电视记者形成了挑战。有的时候,数据引用不可避免,这就需要电视记者发挥想象力,实现数字的转换和数据的形象呈现。

利用形象的视听语言表达

应当说,数字三维影像特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今天,我们看到许多电视媒体用清晰的三维动画、f1ash动画、图表等来归纳、表达这些抽象的数据信息。

在美国地方电视媒体的一则新闻报道中,记者在报道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分别对国外啤酒征收的税率时,采用了地图这一形象化的物件,从而把税率这一数字变得形象具体。

使用类比方式表达

除了技术手段之外,我们还应借用传统的类比、比喻、借代等文学手法来完成信息的形象化表达。给数字一个形象的参照对象,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投入航线使用的空客A380有多高?”,单纯的数字无法让观众理解,你可以说它“相当于10层楼高”。再如北京市新增了住房面积1000万平米,1000万平米是什么概念,观众无法判断。记者这时可以说相当于1万2千套80平米的两居室,能够解决大约多少人的住房问题,这些都是形象性的表达。

在报道中,记者要把数字变得可感知、有趣味。比如纪录片《蚊子警报》[20],在叙述到蚊子传播疾病的问题时,解说词写到:一只蚊子传播病毒的几率是100万分之一,可是这已是人从床上摔下来致死的几率的三倍,创作者把科学数据转换成了观众熟悉的方式。

用比率及概数代替具体数字

比率能清晰地体现部分与全部的关系,比如,1600万是个具体的数字,占总量的30%,它的性质是需要比率来体现的。进一步说,当比率还显得复杂时,就使用概数。比如用“少于三分之一”来代替30%。比率和概数实际上是形象的表达。

避免在相邻的段落里出现过多的数据

当报道中数据过多时,这时候可以删掉一些数据,或者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替换掉某些数据的表达。总之,避免在短时间里让观众解读过多的数字。

提供数据的解读

当一个数据出现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这个数据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因此,记者在提供数据的同时,要紧跟着提供对数据的解释——数据产生的原因、数据产生的后果等等。比如美国CNBC财经频道通过双视窗的方式,一个视窗在提供观众以数据的同时,另外一个视窗的专家同步解读数据的意义。

赋予数字人的维度

为出现的数字或数字变化提供背后的人的因素,从而赋予数字个性化。说明一串数字的展现是对谁产生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报道会因此而生动。

(2)会议简报、文件的形象性

会议报道往往是许多记者报道的难点。而会议新闻的形象性绝不仅仅在其会场的规模与现场情况,文件的形象性也不简单在于直观地展示文件。这些报道形象化的关键都是在会议和简报的内容上做文章。

把会议要点化整为零,从内容中提取最有特点、最能体现会议情况的新闻价值点。

比如,《中国电影报道》2009年9月13日一条报道,记者从第五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中直接选取了出席电影周的蒋雯丽作为报道点,从其参演的体育电影《女帅男兵》深入下去形成报道。为什么选择这个报道点?记者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式,以蒋雯丽这个报道点带出整个电影周的情况。同时,因为蒋雯丽的现场出席,这个角度具有操作性和可视性。

从会议的同期声中提炼最有价值的同期声引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实证性语言。

比如获奖电视新闻《北京听到我心声》[21]。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介绍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时,提到了一位辽宁籍的创业青年石宁提交了二百三十多条建议共计三万多字的建议稿。记者从现场人物的言语中抓到新闻点,并对这个主题作了延伸报道,采访到了石宁作为一个个体书店老板的心声,突出了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盼望祖国强大的时代主题。这条新闻以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要素为基点,突出放大人物现场语言,从而寻求到报道角度。

3.内心感受、氛围的形象性

内心感受、感觉这种内在的、无形信息,也是记者在影像表达中的难点。怎么传递“难受”、“愉快”、“痛苦”、“隐忍”这样一些无形信息?文学、绘画作品可以描述,可以用不同的文字和形象元素表达来传递这种无形的信息。贾岛的“僧敲月下门”比“僧推月下门”更形象地传递明月朗照、寂静无声的意境,更具有声音牵带出的空间感;“深山藏古寺”的画作以山脚下提水的小和尚含蓄形象地传递出深山空幽、古寺隐隐的禅意;而“踏花归去马蹄香”以蝴蝶翻飞马蹄间,形象地传达出香味。这些不同的艺术作品都给我们呈现出一种形象的表达。电视媒介当然可以通过画面、解说词、文字等多种手段去表达。这种表达应当以画面信息为主,当画面信息不足时,可以通过解说词与音乐弥补。但无论是画面表达还是声音传递,应该有这样的把握:即如何用具体、形象的视听语言去表达,避免用大量抽象的解说词去描绘。

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的新闻特写“返乡民工子女上学调查——从城市到乡村,心理落差大”,在报道学生刘官杰回乡的孤独状态时,记者并没有过多的解说词描述,而是通过骑折叠自行车、打电话等形象的细节展示出来。在表现另一返乡学生廖胜绪的孤单时,记者向廖胜绪提了一个问题:“孤单的时候做什么?”廖胜绪:“我问邻居,他家狗生了,我就找他要了一只狗。[22]”相信这种非常生活化的信息的传达是能够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的。

4.再造想象,引发联想

通过画面信息,引发观众的想象和联想,这种联想意味着观众主动参与到信息的构建当中。当调动了观众的主动参与意识时,你的新闻就成了观众挥之不去的念想,节目也就提升到了必看的地位。比如凤凰卫视在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报道中[23],电视经验不足的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卢宇光在报道中简单地提到了现场散落的孩子们的作业本和鞋子,却没有深入下去。而其采编总监吕宁思从废墟堆里找到了一个名叫“安德烈”的男孩的作业本,而这个作业本上面贴有卡通人物画,还有做错的算术题:“9-2=4”。针对这一道算错了的极其简单的算术题,记者做了现场出镜报道,镜头推到了作业本上的这道算术题。这一刻,这个小学生的脸孔仿佛跃然纸上,虽然观众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这道题却引发了观众无尽的想象。仔细揣摩,一个连一道基本的算术题都不会做的孩子,他(她)是多么纯真和稚嫩,而此时这个稚嫩的生命已经不在了,反衬了恐怖分子的凶残。鲁迅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破给你看。这则报道传达了这种情感的力量吗?答案是肯定的。同一般的对现场进行简单的展示性采访报道不同的是,这则报道带给你的是不同的感动,不一样的震撼,在这里,情感因素已经深深地渗透进报道中。

因此,我们在采访中应当揣摩的是,怎么样把冷冰冰的媒介工具转换成可感可知可触摸的生命与情感体验载体。正像有人说的那样,给你的报道一些温度,给你的新闻一点色彩。

三、从信息采集的方式看,是直接记录和还原现场信息

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在小亚细亚(Asia Minor)吉拉城大获全胜,欣喜的凯撒给罗马友人报捷时只用了3个拉丁语单词:“Veni!Vidi! Vici!”(我来!我看见!我征服!)。惜字如金,却是掷地有声,这是一个现场征服者的姿态。电视记者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姿态,对现场进行充分的把握与占有。有记者说,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就有我的存在。

img6

美国电视媒体记者在现场选取角度

对电视采访而言,现场成为核心因素。声画一体的直观形象的画面决定了电视可以最大程度地直接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并对其加以还原,传达给观众。观众从屏幕上看到的是现实的人和事。屏幕上用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是电视采访的独有形式,也是同其他传播媒介采访形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报纸是通过文字把信息传达给观众,这决定了报纸记者的采访信息要经过多次转换才能被报纸读者所接受。报纸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通过记者的看、听以及记者的思维把新闻现场的信息转换成记者头脑中的印象。报纸记者利用其描绘现场的能力,再把自己头脑中的印象转换成文字,传达给读者。而读者在读报的时候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把文字转换成直观的形象。这期间,信息已经经过了多次转换,信息损耗较大。广播是通过声音把信息传达给听众,虽然部分传达了现场信息,但是由于缺少直观的画面,听众只能闻其声而不能观其行。

由于有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电视采访不但能够传达信息,而且能够传达形象。电视直接抓取现场的原始信息,传达给观众。电视传达的信息不仅显示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在场,而且让观众感觉“我就在新闻现场”,从而让观众身临其境,能够第一时间,第一视角感受现场。美国“9.11”事件为什么引起全球范围的恐慌感,让人们感觉到这是全人类的灾难?通过CNN电视记者的不同角度的镜头展示客机撞击世贸大厦,大厦倒塌,以及现场惊恐的人群,使得观众比在现场还要感受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通过现场信息本身的直观性、多义性和透视性,电视采访给观众提供了多方面的思考。

从这一特性来看,电视记者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亲历现场。所谓“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记者要再现现场的亲身经历。仔细琢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NN和凤凰资讯台的栏目语,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点到了现场。只有亲身经历现场,你的独家报道视点、独家观察才成为可能。

比如,2004年9月3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Repub1ika Sevemaya Osetiya-A1aniya)别斯兰(Bes1an)发生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凤凰卫视与CNN、BBC等西方主流电视新闻媒体同步,20小时直播了此次事件。在这次事件报道中有一个著名的连线段落,凤凰卫视驻莫斯科记者卢宇光亲历现场,第一时间向观众发回报道。下面是凤凰卫视女主播王菁瑛与卢宇光现场连线的录音稿:

卢宇光:战斗是5分钟以前开始的,大概在现场100米的地方,能看到孩子不断地往外面送,我们的机器落在火力圈里,我们撤到了一个墙角……现在又冲出一批人,我们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躲在汽车后面。我们看到不断有部队往里冲。唉呀呀!恐怖分子向我们这边冲过来。突围了,已经打伤了很多人。唉呀,我们现在正在跑(急促的枪声和喘息声)。

王菁瑛:宇光,你要小心。

卢宇光:现在不要紧。冲出了好多人,向我们开枪,打伤了好几个。

王菁瑛:你能判断出来的人是人质还是武装分子?

卢宇光:根本看不出来到底是谁,我现在趴在地下。现在有妇女和记者受伤……唉呀,太危险了。

王菁瑛:宇光,你所在的位置安全吗?宇光,宇光,听到吗?

连线中断。10分钟、20分钟、40分钟……电话那头一直是“嘟嘟”的断线声。

一小时后,电话线那头奇迹般冒出卢宇光的颤抖男中音:“各位观众,卢宇光在别斯兰现场继续向你报道……”原来,俄方反恐机构屏蔽了别斯兰的无线电话信号。

卢宇光在战斗打响后的5分钟里的现场报道,被称为“中国传媒史上的经典声音”。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改变局势”,大事件造名记者,记者因事件而生动。这是凤凰卫视在大事面前发出自己声音的重要直播,使凤凰卫视在“9.11”现场直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影响力。

第二,尽快给观众现场。事件现场是新闻的由头,是观众可以感知的具体空间。如何尽快地给观众现场?电视采访报道应该由现场延伸。让观众看到记者所处的现场氛围、空间,听到现场富有质感的声音。我们经常看到许多采访报道大而空,就是因为没有从现场延伸的意识。前文例举的凤凰卫视十七大记者招待会直播报道也是首先给观众展示现场信息。

第三,“视点”的亲历性。记者不仅身在现场,还要通过观察,寻找反映现场的独特位置、独特视角,获得第一手资料。比如系列报道《走近贫困山区》第一集,记者采用体验式报道深入四川巴山山区,在报道中,记者为观众展示了山区崎岖险峻的路况。其报道特点有如下三点:

独特的新闻价值点。节目放大事物特点,向观众展示新闻事实中最独特的视点。记者用广角镜头拍摄了路边犬牙交错的山岩,贴近逼视的视角使岩石扑面而来。“广角镜头极强烈地夸张了相对大小,靠近摄像机的物体显得相对较大,而沿z轴在其背后仅一小段距离之隔的类似物体却展现出急剧减小的图像”[24],这样的镜头样式放大了事物的特点,使其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独特的拍摄视角。记者使用了许多非常规的视角,比如在拖拉机轮子的位置,贴近悬崖的位置拍摄,使观众身临其境。

立体而丰富的视角。节目视角不仅独特而且形成呼应,既有表现山路的具体特征的镜头,也有体现山路与大山的关系的镜头;既有展现事物的镜头,也有记者拍摄事物的镜头。这些视角相互形成呼应,为观众传达出一个立体的时空。

试想,没有现场的独到观察,是很难获得如此形象而生动的信息的。我们的很多记者深入现场,拍回来的素材却似曾相识,其原因就在于惯性的思维支配着其惯常的视角。能不能换一个角度看世界?能不能换一个位置看事件?能不能从熟悉的事物中看出风景?比如美国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y)里的英文教师约翰·基廷(John Keating)引导学生用新鲜的视角体察事物的方式就令人印象深刻。值得记者借鉴学习。

想想,身在现场的你,视角在何处?

四、从交流形式看,采用人本化的采访方式——以人际交流传播信息

好的采访要让被访对象忘了这是采访,电视记者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还原人际交流形式对电视媒介的重要性。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CNN甚至采用了全息技术来实现演播室主持人的沟通与交流——芝加哥演播室主持人杰西卡通过35台高清摄像机拍摄成的立体彩像与纽约演播室的主持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鲁迅说过:“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写在〈坟〉后面》)。文字尚且追求语言的鲜活与生气,电视媒介更应善于展现这种人际交流的生动。

“电视采访是人本化的采访,它比其他任何媒介都更加要求交流的人际化和采访的个性化”[25]。通过展示记者与被访者、被访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交流来传达信息也是电视采访区别于其他采访的重要特征。这种交流本身不仅是电视采访的形式,同时也是电视采访的重要内容。信息是在这样的互动状态下形成的。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厘清电视采访报道中人际交流的不同层次:

第一,出镜记者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与被访者互动,获得信息。与文字记者不同的是,这种互动可以直接加以展示,形成电视采访的重要内容。

第二,出镜记者通过自身报道行为向屏幕前的观众传达信息,引导观众参与到现场中来。观众是以心理投射的方式与记者产生互动。

第三,电视采访是通过展示人际交流让观众感到自己是与现场的人物进行着面对面的交流,是在现场获取信息。

通过以上不同层次的人际交流展现,新闻的真实感、动态的交流感、互动参与感就凸显出来了。从这一点来说,电视谈话节目就是最大地发挥了电视善于展现人际交流这一特质的节目形式。

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思考的倒不是其原理,而是采访中的具体交流状态,即如何在现场还原相对生活化的交流场,使交流呈现出一个相对自然、轻松、信手拈来的状态。从电视媒介诞生伊始,重装备决定了电视采访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形式感很强的采访方式。某种程度上这种特点恰恰妨碍了电视彩中信息的传达。被访者面对摄像机的紧张、记者的矜持及故作姿态等等都是因为镜头的存在。在电视采访中,记者应该着重考虑如何打破电视的形式感因素的束缚,具体而论,有以下几点:

第一,如何体现互动。既称之为互动,就是一个双向沟通的状态。交流是平等的状态,是双向的信息流通。在采访中,记者可以问问题,被访者也可以问问题,采访是在双方碰撞中激发信息,闪现情感的。笔者曾经参与文献纪录片《中国广告二十年》的拍摄工作,其中一集讲述凤凰自行车的广告发展历史。作为摄像与编导,我在创作中首先考虑如何从一个观众可以亲身感知的视角切入主题。如果节目一上来就是车间、厂房、辉煌的历史叙述,显然不具有可视性。我们通过寻找,找到了钱凤鸣老人,她家里拥有一辆有着36年历史的凤凰自行车。在上海的一个普通的弄堂里,我们的摄像机开始了叙述。镜头记录的是钱凤鸣老人把她的自行车从胡同的角落里搬到显眼的位置。我一边拍摄,一边插入提问:“您这自行车有多少年历史了?”老人回答:“36年了,1963年10月份买的。”这时老人突然转身对着我问:“她年龄可能比你还大了吧?你几岁了?你还没有三十六吧?”被访者的突然发问使我一下意识到这段采访的精彩之处。摄像机在转动,我的思绪也在飞转。我赶紧接上对方的提问:“还没有。”这时,老人倍感自豪:“啊,它年龄比你还大了,待会儿看看发票你就知道了。”这样,老人对凤凰自行车的情感不是鲜活地展现出来了吗?一个企业的历史不是鲜活地呈现出来了吗?在实际拍摄之前,我只与老人通过一次电话,只是告诉她,我们想来看看她的自行车。现场的这段没有任何修饰感的交流,让我思考到电视采访中记者与被访人形成互动的要义,同时也意识到电视采访应该还原一个真实自然的交流状态。

此外,交流中的碰撞与交锋同样也是人在交流中的自然闪现。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与神话较量的人——刘姝威”[26]这期节目是《新闻调查》新闻人物访谈的一次试验。被访人刘姝威在节目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坚持以及她与记者的交锋、碰撞令人印象深刻。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了“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粉碎了上市公司蓝天股份的神话。而刘姝威也受到公司方的起诉、威胁和恐吓。记者王志在这个时候对刘姝威进行了专访。在这次专访中,记者与被访人闪现出精彩的交锋回合,比如:

王志:你指的这个因素是权力吗?

刘姝威:你说呢?

王志:我问你。

刘姝威:我问你。你听了我讲述的话,你认为这个因素是什么?

王志:你是当事人。

刘姝威:这个问题我想应该让公众来分析吧。

在访谈中,王志问题尖锐,但态度冷静。他的提问既对刘姝威的命运保持着关注,又始终与采访对象保持着一定距离,显得既职业又有风度。而学者出身的刘姝威个性鲜明,既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又有理性思辨的张力。正如古人所说“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双方在交锋中共同推动节目发展。笔者认为,这个节目对中国电视媒体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好的电视访谈,什么是记者与被访对象的互动,什么是一个职业的电视访谈记者。

第二,如何还原自然的交流状态。记者应该帮助被访者忘掉摄像机、忘掉灯光、忘掉所有与电视有关的事物而完全沉浸在与你的探讨之中。正因为电视媒介具有很强的形式感,记者在采访中所做的重要工作恰恰是去掉这种形式感,其实也是去掉被访者的紧张感,让他们重新回到生活的状态中。像上文提到的钱凤鸣老人的这种自觉地呈现自然状态的行为不多,更多的是依靠记者去有效地采访与引导。这实际上也是被访者从“要我说”向“我要说”的谈话状态的微妙转变。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原制片人陈氓在很多场合会举这样一个例子,他说:我如果去采访一个人,我喜欢做带有现场的谈话。举个例子,我去采访一个女劳模,我到她家的时候,发现她正在照镜子,我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我直接问她,某某劳模,我今天来采访你,你能不能谈一谈你什么时候参加工作的?你为什么成了劳模?她可以回过头来跟我回答。这种提问方式是没有差错的,但是我认为是不真实的。如果我发现她在照镜子,我会站镜子后头问她,你觉得你漂亮吗?她这时候会看着镜子,说还可以吧!我接着就会问她,那你觉得你这么漂亮你还需要努力吗?你这个漂亮跟你当劳模有什么关系吗?这时候她可能回过头来和我谈起她的这个人生选择。陈氓谈到的这个案例实际上是讲如何从现场入手,不要把被访对象与其生活的自然状态隔裂开来,从而引导被访者进入一个自然的谈话语境中。

五、从信息表现方式看,运用综合的信息集合手段

电视媒介的信息素材形态至少可以包括画面形象素材、声音素材、文字素材这三方面的形态。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当思考如何调度各种表现元素,综合各种手段,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具体分解开来,综合表现元素包含着多种成分。画面可以包含现场环境、背景画面、人物活动以及图表、静止图像等。声音包含客观声音,如现场同期声采访、同期音响、有源音乐,以及主观声音,如解说、音乐、主观音响等;除文字广播新闻外,文字包含节目片头标志字幕,新闻内容提示标题,记者、主持人、采访对象身份交待字幕,时间、数字的说明,以及重点强调的引语、评述、翻译等。

通过上述具体分解,我们看到每一种表现元素都包含着多元素的表现手法,这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周密考虑如何调动综合表现元素,发挥电视优势。具体来说,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考虑:

1.记者应该熟悉不同信息载体和表现手段的表现力,把现场画面元素、声音元素、文字元素、三维动画这些具有不同表现特点和重点的元素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电视媒介的表达其实就是不同表现元素的组合。这些元素不同的组合是为了最真实地还原信息,并使节目生动、富有新意。有人说,这个时代是讲述的时代,故事的内核其实都是一样的,关键是你的表述和你传达信息的方式。作为讲述者,应当思考什么时候应该使画面形象,厘清事实,传达信息;同期声怎么强化现场,深化现场;当画面无法展现的时候,解说词如何弥补与配合;当这两者都无法言尽其意的时候,文字、图表、三维动画如何来为观众创造一个具象的世界。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奥地利工程师约瑟夫·弗莱茨勒案件,美国CNN和英国BBC在报道这个事件的时候,几乎都采用了数字三维动画方式,把弗莱茨勒生活的空间、行动的轨迹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中央电视台在“5·12”汶川地震报道中,用电脑制作了大量地图、动画、字幕版、图版等,使报道信息以多元化的视角直观地呈现出来。在5月14日,还首次采用卫星遥感地图系统,为观众直观分析救援人员和运输物质如何到达灾区。这种地图画面为演播室主持人的解说和分析增加了现场感和权威感。电视表现实际就是不同元素的排列组合,而你的现场采访、后期剪辑都是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组合。

img7

图1-5 中央电视台“5·12”汶川直播报道中的动画地图和卫星遥感地图

2.理解不同素材的特点,打开素材状态,形成一个富于变化的节奏。形象元素的组合、不同素材的运用能够产生节目节奏。节奏是什么?节奏首先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是一种重复,比如心跳的节奏,潮汐的节奏,花儿昼开夜伏的节奏,这些自然的生命状态呈现出很强的节奏感。但是,这是单调的节奏,不是艺术的节奏。艺术的节奏强调变化,强调突破。比如,山间有一条小溪,小溪一头是一个整齐的石板桥,桥上石板整齐排列;小溪另一头是在溪水里错落排列的几个垫脚石,若隐若现。如果你是拍摄者,你会选哪个?答案是第二个,显然这些参差不齐的垫脚石呈现出的是一种生动、富于变化的节奏,能够激发我们潜在的对自由、对突破的向往。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新闻,解说词和空画面贯穿到底,同一种素材状态持续很长时间,观众对这种素材组合观众当然会审美疲劳。有很多纪录片在创作中规定一般同期声采访不超过20秒,其实就是考虑了不同素材在节目节奏的创造上所起的作用。

六、从工作特点看,采用采摄分工与团队协作的工作方式

由于技术设备的便捷,文字广播记者工作被看作是独立性较强的工作,因而特别强调独立采访能力的重要性。而作为电视记者,由于技术设备复杂,要同时强调集体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从这一点来说采摄分工与协同工作是电视记者采访区别于其他媒介采访特点的又一突出体现。

1.采摄分工

在ENG问世之前,电视记者长期肩负着采访、拍摄集于一身的工作。ENG的普及运用,解决了拍摄中的声画同步录制问题,电视记者走上屏幕进行现场采访,现场报道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有效形式。因此,采访与拍摄逐步开始分离,由“采摄合一”过渡到“采摄分家”。

现今,从普遍趋势来看,编导、出镜记者、同摄录人员完全分离,记者负责采访报道,摄录人员负责拍摄画面录音。我国电视记者采、拍分工也由“采摄合一”逐步过渡到“采摄分家”。社会分工的专门化标志着社会发展进步,发展进步的过程往往是兴利除弊的选择。“采摄合一”之所以被“采摄分家”所取代,正是电视记者工作兴利除弊的选择。

“采摄合一”对电视记者采访主要有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弊端。表现之一是记者在现场往往为了拍摄画面抢镜头而忽略了对采访的各种环节的考虑;表现之二是记者在采访之中往往不能全力深入挖掘事实,导致报道水准不高,容易流于表面化;表现之三是不利于做“成套新闻”,记者难于进入画面,也难于进行画外讲述;表现之四是记者采访时往往无法合理支配时间、精力和注意力,容易造成程度不同的疏漏。

img8

图1-6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香港十年》摄制组采访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

由于“采摄合一”的上述弊端,“采摄分家”便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采摄分家”使记者有时间、有精力全神贯注于挖掘事实。同时记者进入屏幕,以出画面形式参与到报道之中,不但搞活了报道,而且使观众对电视新闻的信任感增强。对于摄录人员来说,也可以专注于拍摄录音,精益求精讲求速度和质量。

img9

图1-7 2009年两会报道中“shoot yourse1f”的国外记者

毫无疑问,“采摄分家”是采访、拍摄分工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一个电视记者没有必要掌握拍摄技巧。事实上,记者做电视报道不熟知画面,不懂拍摄技巧是不称职的,也无法调度、组织采访。我们主张,作为电视记者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本领,起码对电视采访的基本拍摄方法、手段、技巧要能够运用自如,同时也要具有独立采访的能力。也就是说,“采摄分家”作为具体工作分工是行之有效的,但它并不排斥记者一专多能。比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广播电视新闻课程中,就强调训练学生单兵作战(one-person band)的工作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突发情况下,能够独立、迅速应对现场情况,作持续性的电视报道。随着电视采编设备日益趋于小巧、灵活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剧,在突发情况下,记者单兵作战的能力要求也得到了突显。比如凤凰卫视、CNN等在一些突发采访报道与战地报道中尤其强调记者的个人采编能力。就此,曾多次深入东南亚偏僻地区进行单人单机采访的星空卫视资深新闻摄像师罗伯特麦克布德提出了“shoot yourse1f”的概念,即集播报拍摄于一体的电视采访能力[27]。而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发展,电视记者也要求具备更综合的采编能力。

但是,这种个人能力凸显只是在人手资源紧张情况下的特殊操作,与电视媒体工作的采摄分工并不矛盾。

2.协同工作

由于技术分野,电视采访是以团队协作方式进行的。记者所报道的新闻决不是单个人的杰作。相比之下,文字记者单枪匹马能够做出重头报道,广播记者也可以独自一人口授或采制重大新闻。电视报道除了极简单的消息记者一个人可以应付以外,绝大多数报道都是团队协作的成果。

一般情况下,日常新闻电视采访由各位专业人员组成采访小组共同工作,采访小组人员少则2人,多则3至5个人,包括记者(编导)、摄像、灯光、录音师等人员,有的时候还会有专门的出镜记者、摄像助理、录音助理等。比如中央电视台深度调查性报道节目《新闻调查》,其分工细致,策划、出镜记者、编导、主摄像、副摄像、录音师各司其职。

对于大型电视新闻报道而言,电视采访人员组成报道团队共同工作。报道团队包括领队、主持人、记者、编辑、摄像、灯光、录音师等有关人员。如果是电视现场直播,牵涉人员则更多。从这个方面来说,电视采访更加注重分工合作、相互协调,以此产生合力。其在现场主要牵涉到这样五个方面:

第一,记者(编导、出镜记者)与摄像师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主要包括记者出镜说什么、他需要摄像记者关注什么、出镜记者与摄像师如何配合才能更好地共同挖掘现场信息。编导与摄像在磨合过程中如何达到默契,从而在摄像机开机时间把握、摄像机机位的选取、富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挖掘等方面形成一致。

第二,在电视连线报道中,前方记者与主持人如何沟通,如何创造一个双方信息相对平等的状态。这种信息对称的状态非常重要,主持人能够了解前方记者的现场状态,从而问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前方记者也能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传达出对现场特有的感受。双方在一个很舒服、自然的语境中推动报道前进。

第三,在新闻现场多机拍摄状态下,不同的机位如何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尽量避免相互干扰、穿帮的情形下,结构一个立体、富有层次感而又能抓住本质的事件现场。

第四,录音师和摄像助理如何配合形象素材的抓取等。

第五,前面四点谈到的都是镜头前的协调配合,实际上在镜头之外还涉及到工作人员关系、工作分工等比较复杂的社会因素和人际交往的因素。

因此,团队协同工作方式对电视记者提出了特别要求:

(1)作为一名电视记者首先具备的是娴熟地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合作与团队意识。协同工作方式还要求记者要有协作精神,有全局观念。相比之下,集体协作精神比独立工作要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因此,电视记者必须学会站在全局方位上考虑各种意见,团队成员协同一致才能融洽地合作。尤其对于编导来说,你是节目的灵魂人物,你要对节目负责,更应具备大局意识和协调能力;

(2)明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在电视采访过程中,每一个记者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工作特点;

(3)不同记者还要熟悉其他人的工作方式。比如,编导只有对画面拍摄有充分的认识,才能知道,在哪个机位,摄像师才能准确地拍到画面;在哪些位置,摄像师无法结构画面,需要编导调度被访人、调度现场以配合摄像师。而摄像师只有明白这个事件的性质才能准确抓到编导需要的画面。正如美联社总编基思·富勒所比喻的那样,记者好比职业球队队员那样,不仅仅必须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上,还应知道其他每一个队员应站的位置。

本章小结:

你是站在一个历史的高点涉入传媒业。信息的传播历程经历了人类最初的面对面的传播、文字的抽象传播、广播通过声音部分还原信息的传播,到当今时代的声画信息兼备的电视传播,这是大众传播历史中螺旋式的发展历程。而作为一个电视记者,要思考如何运用便捷、形象的电视媒介工具传播现场信息。而如何发挥电视媒介的特点就是如何让电视媒体凸显优势与传播地位的过程。所以,只有深刻理解电视采访的特点,才能用摄像机和话筒去抒写生活、传递情感、影响社会。本章是电视采访的重点章节,只有对电视媒介工具特性有充分把握,才能在以后的采访学习实践中体悟电视采访的优势。

电视记者应该看到:文字记者从公元14世纪中叶就已开始了采访活动,广播记者也早于电视记者走向成熟。对他们的经验和传统,不但要加以继承,而且还要丰富和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在媒体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了文字、视频采集合二为一的工作方式,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甚至开设了媒介融合的课程。作为电视记者,应该敏锐地把握这样的趋向,适应现代媒体的采访工作方式。

总的说来,媒介的技术特性决定了不同记者的不同工作特点,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记者,其基本素质是相通的。西方新闻界有这样一种观点:优秀的记者应该具有哲学家的头脑,文学家的眼睛,历史学家的深沉,侦探的机警,法官的明智。

思考题:

1.随着社会与传媒的发展,新闻采访的观念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电视采访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在具体的采访中发挥这些特性?

3.电视媒介的技术发展是如何影响电视采访观念的变化?

4.电视记者如何通过声画语言,形象、具体地传播信息?

5.如何在电视采访中通过展示人际交流传播信息?

本章扩展阅读材料: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钟大年、于文华主编:《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注释】

[1]相关报道见BBC官方网站http://news.bbc.co.uk/2/hi/europe/7371959.stm,2009年3月19日;《纽约时报》官方网站http://topics.nytimes.com/top/reference/timestopics/peop1e/f/josef_fritz1/index.htm1,2009年3月18日。

[2]〔美〕大卫·马梅:《导演功课》,曾伟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封页。

[3]Robert Mckee,Story-Substance,Structure,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HarperCo11ins pub1ishers, 1997,P3.

[4]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5]刘海贵、尹得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5页。

[6]林如鹏:《新闻采访学》,暨南大学出版社,第10页。

[7]《新闻调查》栏目组:《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7页。

[8]根据笔者于2006年1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Broadcasting News 2(广播电视新闻2)”上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

[9]朱羽君、殷乐:《生活的重构——新时期电视纪实语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23页。

[10]从实际的发展来看,现场出镜报道真正为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重视和大规模的使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11]田智辉:《论用户制作内容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12]资料来源于闵大洪:《地方电视台对SNG的运用》,人民网,2005年12月7日。

[13]闵大洪:《地方电视台对SNG的运用》,人民网,2005年12月7日。

[14]同①。

[15]参见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2页。

[16]〔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17]王晓琨:《从一次成功的实践看电视新闻采访》,《电视研究》1996年版。

[18]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页。

[19]〔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20]纪录片《蚊子警报》,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2009年9月7日播出。

[21]2005年-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消息,辽宁电视台。

[22]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2009年3月31日播出。

[23]张林、蓝艺等:《大事背后——凤凰卫视资讯台揭秘》,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24]〔美〕赫伯特·泽特尔:《图像、声音、运动——实用媒体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25]朱羽君,雷蔚真:《电视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26]该片获2002年度全国电视评论及谈话节目一等奖。

[27]吕宁思:《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