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访过程中的控制与反控制

采访过程中的控制与反控制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采访过程中的控制与反控制非剧情类节目编导在现场的场面调度能力基本决定了他在现场能够获得什么。这里“控制”有三个意义,第一是采访者的自我控制。二是对自身语言表达的控制。三是对内容现场切分的控制。交流访问中的叙述节奏是可以由拍摄者控制的,叙述者的情绪是可以控制其节奏的。第二是对被拍摄者的控制。

第三节 采访过程中的控制与反控制

非剧情类节目编导在现场的场面调度能力基本决定了他在现场能够获得什么。这种“在现场”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非剧情类节目的内容来自于生活原生态,所以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与被拍摄对象控制与反控制的状态,但这种控制必须是在一种无形的途径和方式中实现的,甚至都不能让被拍摄者一方感知到。之所以说控制,是由于电视拍摄行为本身所要求的,所谓反控制是由于被拍摄者处于生活原生态的状态所确定的。

这里“控制”有三个意义,第一是采访者的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体现在这样几个关系上,一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如何让采访者的问话情绪语气等更接近于被拍摄对象所处的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有不同方式的,对不同对象也有不同语气,不同的情境之下也会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所以这种控制必须让采访者自己要做到收放自如,随机应变,而不是以不变应万变。根据不同现场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不同人物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而所有的这些应对都建立在拍摄者尤其是编导者自己的判断上。这种判断综合了编导者自己几乎所有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对拍摄内容的熟悉,对相关地理环境的熟悉,对被拍摄者的熟悉,对当地人文情况的熟悉等。在对这些情况相对熟悉之后才能在现场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在一些激动的场面,拍摄者如何能够保持清醒冷静,抓住一些转瞬即逝的点;在激烈的场面中是否能够保持中立,而不至于受个人的情绪感染而参与到矛盾中去) 。二是对自身语言表达的控制。语言表达的控制就是充分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又是最能体现拍摄内容的语言表达方式,有时需要简洁,简洁到只有半句话甚至一个语气词,但此时却是最恰当的表现方式。有时又需要你清楚地表达完整的意思,而被访问者可能就是一个点头或摇头的表示。对于电视的表现,摄像机只要开机,拍摄者就需要组织内容,摄像机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内容来填充,而不像生活中可以等待。无论是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交流,被拍摄者的活动,还是拍摄空镜头。虽然做不到像电影那样,每一个镜头都准备用到节目里,但至少在拍摄过程中拍摄者要有这个意识,你所拍摄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准备用到节目中去的。一个合格的拍摄者在开机之后的每一秒钟都需要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他不可能处于等待状态,因为这种等待对于他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如果他没有办法切分镜头,也就无法进行后续的拍摄,无法拍摄也就无所谓内容表达了。所以编导者此时的语言控制如何能够与拍摄者默契地配合,将会被直接体现在镜头上。三是对内容现场切分的控制。在拍摄现场最终体现的是电视表达的镜头,镜头包含画面和声音。编导要熟悉镜头表意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把拍摄现场的生活场景和事情切分为若干个段落,并将之分解为可以使用的镜头,然后还得考虑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他不仅要控制自己对生活场景的记录,还需要了解所选择的对象是否能够附载所要表达的含义,虽然很多内容未必完全能够体现在镜头上,但在结构上处于拍摄现场的拍摄者必须是清晰的,后期的补救手段是有限的。纪实类节目的采访往往需要将采访内容切分,所谓切分是由于纪实类节目在最终编辑过程中需要考虑被采访者说话内容与镜头里展现的环境的关系,而不像专题片那样不用考虑时空关系,可以随着编导者和拍摄者的需要信马由缰地来回跳跃,在纪实类节目中首先必须建立起完整的时空关系。在这个时空里发生的事情,无论是谈话内容还是镜头处理,都需要有完整的分切。如果说编辑中镜头成组是一个常识,那么对于这类节目的拍摄,要么不开机,开机之后镜头就应该是一组,而不能把在A环境中的内容用到B环境的镜头里去,即使说话的内容或节目表述的内容可能在逻辑上成立,但由于时空关系不成立,所以它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纪实类节目而是过去的专题节目,节目风格改变了。四是对节奏的控制。交流访问中的叙述节奏是可以由拍摄者控制的,叙述者的情绪是可以控制其节奏的。但在一些电视节目中,拍摄者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一味地依赖被拍摄者的表达,最终导致采访的不理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景,更多的还是因为拍摄者放弃了拍摄者应有的控制权利造成的。

第二是对被拍摄者的控制。

谈到对被拍摄者的控制,首先要清楚一个问题:采访中镜头与交流内容的关系。一般专题片的拍摄是将被拍摄者完全掌握在拍摄者的手中,即使后期编辑时,也是按照编辑人员的需要来决定他的出现,丝毫不用考虑被拍摄者出现的理由。而这种理由是不用给观众解释的,因为他们从画面里和观看电视的经验里已经能够完成这个理由的解释。所以被拍摄者在哪里表达与那个环境有关系的内容,表达与那里吻合的情绪等,完全掌握在拍摄者手中。恰当地使用手中的这个权利,是对被拍摄者进行的一种控制,如果结合得好,这种控制手段就会悄无声息地渗透到节目中,被拍摄者和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如果结合得不好,就会出现拍摄者明显地凌驾于被拍摄者之上,招致观众的反感,更准确地说编导者对被拍摄者的控制体现了编导的组织能力。如果一个摄制组完全在被拍摄者所左右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拍摄出非常精彩的节目,除了题材有某种特别之处外,恐怕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这种对被拍摄者的控制是一种无形的控制,而不是惯常所理解的“摆拍”。“摆拍”与客观记录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主从关系的变化。

客观记录,是以被拍摄者为中心,拍摄者根据叙事的需要来选择被拍摄对象的生活,记录其中的精彩部分,拍摄者只有选择权,但没有对被拍摄者活动的干预权。或者说被拍摄者的活动或行为是不受被拍摄者控制的。在拍摄活动中,被拍摄者的活动占有主导地位,即使是遇到镜头拍摄的技术限制,也不会轻易地去干预被拍摄者的活动或行为。因为这种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上是对生活原生态本身的干扰,客观的事实一旦受到了外力的干扰就不再是“客观的”了。而“摆拍”与客观记录的最大差异在于摆拍过程中所有与镜头有关的活动都是按照拍摄者的意愿来完成的,被拍摄对象的话语表达、动作、行为甚至这些内容所发生的环境、地点都是拍摄者事先确定好了的。摆拍既对拍摄内容进行组织,也对拍摄行为进行组织,而客观记录只是对拍摄行为进行组织,而不对被拍摄对象进行组织,即使存在组织也不能被观众感知到。了解了这个区别,就容易理解为何在非剧情类节目中不能使用摆拍。同时由于其记录的被拍摄对象是非演员,如果摆拍,就是将被拍摄对象作为演员来处理了,也就失去了生活原生态里最有张力的部分。但可惜的是,这种错位在今天的节目创作中一直还或多或少地延续着。

第三是对现场场面的控制——包括语言与镜头配合的控制。

电视创作与其他媒体创作的差别在于,电视创作前期拍摄过程中,由于非剧情类节目的镜头具有即兴、抓取、杂乱的特点,所以无论摄影还是在拍摄现场的编导,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表达内容,二是镜头表现。这两个问题考虑清楚之后,一次性完成拍摄。对于最终结果,虽然人人都希望拍摄完成的镜头是语言表达和镜头表现二者的最佳结合,但拍摄者在拍摄时只有一次机会去权衡什么样的状况是表达和表现最佳的组合。因为表达内容往往控制在编摄人员手中,但表现内容往往控制在被拍摄者一方,拍摄者只有决定拍摄与否的控制权,而无表现内容发展呈现的控制权。简单地说,拍摄者可以决定拍哪些不拍哪些,但不能决定被拍摄者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即使是他在镜头里说话,也是表现本身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随机做出判断。

表达是将自己的思想、情绪表示出来。从表达的实现来说,由于控制权掌握在创作者手中,相对容易实现表达。因为何时说,说哪方面的内容,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说,创作者自己是很清楚的,所以可以使这一部分内容按照拍摄者的逻辑来发展,甚至可以在拍摄者认可的条件下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拍摄。

不仅如此,表达本身还是被组织了的。创作者在拍摄现场的表达需要选择内容与镜头最佳结合部分,比如提问既要从被拍摄者那里获得语言信息,同时还要照顾到镜头拍摄、被拍摄者的语气神态等非语言动作,编导者如何调度和组织,使得几个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是这类节目的拍摄者一直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对于纪实类节目,拍摄者的采访往往是一种伴随行为,一边记录被拍摄者的日常行为一边采访,这种行为如果不被拍摄者组织,就难以上升到戏剧冲突,但这种组织又不能去干预生活的发生发展,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很技巧的组织,也体现了编导的能力。表达中困难的地方在于拍摄者的想法、思考是什么?这些想法和思考能够被外化到哪些语言、行为、动作、对象等载体上去,通过对这些对象的拍摄,最终体现编导者的思考和情绪。

表现是表示出来的意思,表现的内容取决于被拍摄者,他在什么时候有话说?说什么?有什么动作?是否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些都是拍摄者无法控制的。否则就是“摆拍”,那也就失掉了生活真实本身的张力,失去生活本身的“真实”。尤其对于镜头前的那些非职业演员来说,他们大多数是无法完成表演部分的,如果采用“摆拍”的手法就可能会出现比伪劣电视剧还差的东西。既然这一部分是不能被拍摄者控制的,拍摄者就必须依靠自己的生活积累、拍摄经验,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当时的机遇等来做出对拍摄内容有益的判断,并在恰当的时机开机拍摄。

为了获得来自于生活原生态的内容,克服拍摄中“摆拍”带来的不利局面,一般在非剧情类节目拍摄中要遵循一些“优先原则”。掌握了优先原则,才不至于遗漏掉重要的内容,同时避免“摆拍”局面的出现。确定了拍摄内容和对象之后,编导要善于区别哪些拍摄内容是可以一次性完成的,哪些是在任何时间都有可能拍摄到的,对于那些需要一次性完成的部分要尽可能优先将其拍摄完成。

那么拍摄中,拍摄优先的原则大体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要优先的是指那些一次性的行为、动作、活动等对叙事有直接影响的部分,概括起来优先原则大体如下:活动或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被拍摄者一方的内容需要拍摄者优先处理、拍摄,而活动或行为的主动权在拍摄者一方的,则不属于优先之列,甚至是可以考虑适当推后。比如被拍摄对象的某个预定活动和采访,哪个应优先拍摄?由于被拍摄者的活动可能在整个拍摄期间,同样的行为不大可能出现多次,所以这类活动应该先于采访。采访是根据拍摄者的主观要求来决定的,在哪里采访?什么时间采访?甚至采访中谈些什么内容都是由拍摄者决定的,所以没有必要首先去顾及这部分内容,应根据拍摄优先的原则在适当的时候安排。除了这种情形之外,一般情况下,拍摄者都喜欢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里拍摄空镜头,但因为气候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形的出现使得某些环境、天象不会经常出现,即使是空镜头有时候也需要优先拍摄。因此优先的原则不是一个规定,只是非剧情类节目拍摄的一种经验,需要创作者在拍摄中不断地总结,逐渐地理解、掌握、运用。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一类的控制,控制的手法、手段都是由编导者个人所决定的,而且在很多时候是不能外露给被拍摄者的,被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控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拍摄者的要求。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澄清一下,被拍摄者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绝对不意味着拍摄者去任意摆布他们,让他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按照拍摄者的逻辑进行。非剧情类节目要杜绝的正是这种情形,对被拍摄者的无形控制只是对拍摄行为本身的一种组织,同时将拍摄行为很好地结合到被拍摄对象的生活中,这种组织只是为了内容结构的需要,不意味着可以干预、改变生活,只不过是拍摄者的一种拍摄技巧,不能把它当作是纪实的思考方式,把方式方法与拍摄意识等同。

除此之外,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给予被拍摄者的某些心理暗示也会对拍摄内容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拍摄现场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其最终一定会在镜头里体现出来。在许多节目中,观众经常会听到被采访者这样的回答:“就像我刚才说的”、 “就像我昨天给你说的”等,这些话语的潜台词是什么?采访者已经知道了被采访者此时正在讲述的内容,而且在被采访者的心里,他也知道采访者已经知道、了解他正在描述的内容,加上他没有表演经验,所以会下意识地认为此时的拍摄只是面对采访者一个对象,而意识不到他所讲述的是给观众听的。在这种情形下,被采访者会下意识地将许多细节省略掉,讲述更为概括,不仅内容上概括,其讲述的生动性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而这些内容的缺失对电视形象表达来说,恰恰是比较忌讳的。如何暗示被采访者?让他尽可能地认为采访者对他所表达内容“无知”:一方面是前期“踩点”过程中了解情况时要把握适当的度,不能让被采访者和盘托出,而是要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是拍摄过程中通过语言传递自己对他所讲述内容的不了解,即使是了解也只是知道大概,让其尽可能地讲述生动,有细节。而这些都有赖于拍摄者给予被拍摄者一定心理上的暗示。

面对媒体、面对镜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坦然,毕竟“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2]摄影机想窥视到一个人的内心是很难的,所以面对镜头时,人们会有种种本能和下意识的反应,拍摄者如果对被拍摄者在镜头前的种种反应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就能够得心应手地去处理节目拍摄中出现的问题。总体来说,被拍摄对象在镜头前通常会有这样几种反应:

一、配合性反应:这是大多数被拍摄者所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一旦其接受拍摄这个事实,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按照拍摄者的要求和愿望在摄像机和采访者面前完成行为和动作,对于那些有过被拍摄经验的对象,面对摄像机与采访者时,心理上能够正常面对,同时行为上也愿意配合,这些都是配合性反应。但有一种特殊情况需要拍摄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不是所有的配合性反应都有利于拍摄的。比如一个被拍摄对象为了迎合拍摄者而改变了其在生活中的原生态,故意在情节的发展中做出一些明显是为迎合拍摄行为的动作,这些行为动作已经不太符合生活情理。尽管其并不构成对事实面貌的实质性影响,但由于被拍摄者已经失去了生活中的自我,完全为了拍摄行为而活动、说话、表达等,所以此时的被拍摄对象已经失去了一般纪实拍摄的意义,这时编导者要么调整拍摄对象,要么调整被拍摄者的心态。

二、表演性反应:在新闻里,人们经常会看到国际会晤时有关领导人长时间握手,甚至出现多次重复握手的动作,投票选举时,领袖人物在投票箱前手持选票与上下反复挥动的动作等。这一类的行为由于人物身份的特殊性以及事件的特殊性,而且往往是瞬间动作,内容的重要性本身大多数时候超越了人们对生活原生态的要求。所以这些行为或动作虽然不太符合生活逻辑的发展,但却是能够被观众接受的,这些行为属于生活中的特例,而不能作为一种范例。如果在非剧情类节目中出现被拍摄对象抓住时机试图利用拍摄活动来为自己宣传或感到拍摄行为本身能够给其在生活环境中带来某种优越感时,被拍摄者就会在行为与表情上做出有利于自己形象与声誉的表现,而把与自己不利的某种事实遮掩起来,甚至把某种事实加以夸张或美化,以有意的表演来制造一种假象。因此表演性反应与“摆布、导演”的手段相类似,只是主体发出者发生了变化,平常说的“摆布、导演”大多数是拍摄者的主动行为,而表演性反应是被拍摄者的主动行为,但两者都是有意改变事实自身内在的发展程序,加入了人为干预的因素。

三、不自在性反应:被拍摄对象由于缺少被拍摄体验或其他心理问题,面对拍摄者与摄像机镜头,会产生心理、精神的紧张,表现出动作的不知所措、表情的呆滞和僵化。这种反应使事实无法自然延续发展,容易造成画面结构整体性的破坏。[3]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比较激烈的反应状态,比如对抗、急转反应等,但一般在不以曝光为前提的情况下,激烈的反应不大容易出现,即使生活中出现这些激烈反应,一般都是在某种比较极端的状态下,所以不在讨论之列,但前面所述的三种镜头前的状态是比较容易出现的,所以创作者需要有比较清醒的了解。

通过对被拍摄对象的各自反应特征的分析,人们不难发现,除了部分配合性反应对事实真实没有影响,没有破坏生活原生态外,不自在反应与表演性反应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事实的进程,改变了事实的本来面貌。所以对于被拍摄者不同的反应,拍摄者必须对被拍摄对象可能出现的种种镜头反应有着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对策。

电视采访与平面媒体采访比较大的区别是,平面媒体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一般只需要对采访者讲述,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被采访者讲述是否生动,内容是否回答了采访者的疑惑,此时只对记者是重要的,因为最终媒体表现出来的不是被采访者的讲述过程的真实影像,而且被采访者的讲述往往已经变为文字,对于受众,讲述者的直接表述能力如何是不重要的,它不会影响到内容传递的效果。但对于电视媒体,被采访者的讲述能力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讲述者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是直接被电视观众所接受的,甚至说被采访者的表述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节目质量。电视媒体的采访者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引导者,他和被采访者直接将他们的讲述过程展示在观众眼前,在这种展示过程中,无论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的失误或其他的语言及形象上的瑕疵都会对受众接受产生影响,虽然有后期编辑的补救机会,但这种补救只能是一种相对的补偿,而不能对其本质进行修正,无论是对采访者还是对被采访者的语言、形象和表述都无法进行质的改变,只能进行修饰性的改变。而平面媒体则与电视媒体正好相反,采访时的状态如果不是十分成功,但只要获得了重要的一手信息,就有可能经过后期写作来修正。因为受众接受到的是采访者的表达能力,被采访者不直接参与到意义的传递过程,而电视媒体一旦前期采访失败几乎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了。

进入到拍摄过程,前期采访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这样几点:

一、采访内容。这是每个采访者都会注意到的问题,因为媒体存在就意味着采访的存在,清楚了解采访内容是每一个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但了解采访内容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采访到好内容,因为电视获得信息需要一个载体,在电视采访里这个载体就是被采访者,信息的传递还需要这个群体的表现,所以就涉及到采访者对采访内容的处理。这种处理体现在对采访内容的分析,对被采访者的判断分析,对被采访者和采访现场的控制,以及采访者个人在采访现场的发挥等。按照拍摄经验,拍摄中采访者并不是问话越多越好,那种警官似的步步逼问未必能够获得观众的赞许,而漫无边际的闲聊同样也不会获得好的效果,或许某些时候,沉默、不出声也是一种提问的方式,最终的效果未必比问问题差,甚至当一个人讲述到比较动情的地方时,采访者此时递上一片纸巾比他问任何一个问题的效果都要好。另外,拍摄过程中,现场的访问要给被访者一定的回答空间,由于电视媒体能够传递过程,并且是以最直观生动的声画方式,所以有时最需要的也许并不是某个答案,而是回答过程本身,至于最终被拍摄者回答的结果是什么恰恰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二、镜头表现形式,采访的表现相比内容要简单、单一一些,最常见处理采访镜头的方式主要是下面两种表现形态:

1.固定镜头的采访方式:特点是被拍摄者的位置相对固定,拍摄的机位也相对固定或变换比较少,更多时候只做景别变换,有时也会伴随少量的推、拉、摇、移等拍摄技巧及少量的机位变化:

(1)对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寻找到与内容关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场景,同时兼顾到声音环境,这种原则的应用是多样的,可能与被采访者的工作环境有关,也可能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或与内容表达的某个情节有关等,需要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分析,选择一个各方面都达到最佳平衡的地方;

(2)根据特殊需要搭建拍摄场景,比如黑色背景、特殊固定环境等,这类环境一般是经过特殊选择和处理的,所以在声音的采制上一般都能够达到拍摄要求;而背景的处理无论是出于内容上的需要还是出于镜头构图的需要,都应该在视觉上舒服、表达上有意境;

(3)这两类镜头的拍摄需要熟悉常规谈话镜头。

要求:环境选择得当,拍摄过程中使用三脚架,拍摄构图规范,声音清晰,尽可能没有任何干扰声源,拍摄中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做景别变换,但这种变换最好是与内容建立起有机联系,而不仅仅是按照常规镜头需要对每个问题做景别变换,同时反打镜头和关系镜头不能缺失。

2.运动镜头的采访方式:也就是移动采访或行走采访。

(1)行走采访一般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与内容或环境有关系;

(2)要获取比较强烈的现场感;

(3)现场的行走行为是为讲述内容服务的,而不能喧宾夺主将行为本身作为重点,行为只是为了获得真实空间。

要求:首先必须要有“现场”的概念,这个“现场”一般是指事实发生的“当地”,其次镜头运动要流畅,尽可能保持运动稳定,画面富有纪实感,主体镜头以被拍摄者的叙述为主,但适当地可以兼顾到与讲述相关的空间内容。运动拍摄不能冲淡访谈的内容,否则就失去了采访拍摄的意义,为了移动而移动的拍摄其实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有时有些拍摄者可能考虑到内容相对枯燥,于是经常让被采访者到一个与内容无关的地方边走边说,但此时拍摄者一定要清楚的是,行走采访对摄影的技术要求成倍地提高了,声音的拾取也增加了相当的难度,对编导的镜头感要求也提高了。因为所有的被拍摄对象处于一种运动中,不确定性大大地增加,所以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镜头的运动,还不如从内容和镜头编辑的节奏上去考虑,以此相对地降低拍摄难度。

思考题:

1.电视节目中的被采访者与其他媒体的被采访者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说电视采访要学会倾听?

3.为什么说采访中未知到已知过程是一种思考过程?

4.电视采访者的控制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5.什么是电视拍摄中的优先原则?

【注释】

[1]徐忠民:《图像新闻的“三位一体”原则》,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http://www.zjol.com.cn/

[2]基耶斯洛夫斯基语。

[3]徐忠民:《图像新闻的“三位一体”原则》,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http://www.zjol.com.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