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控制的过程与有效控制

控制的过程与有效控制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纠正偏差或调整不适当的标准首先,要分清偏差的性质,偏差可分为正偏差和负偏差。正偏差是实际绩效比标准完成得还好;负偏差是实际绩效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负偏差固然引人注目需要纠正,但是,出现正偏差时也不一定就没有问题,也必须引起注意并正确处理。

11.2.1 控制的过程

从管理控制的实施上看,组织的管理控制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步骤:建立标准、衡量实际绩效、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或不适当的标准。如图11.2所示。

1)建立标准

通过计划确立控制标准是控制过程的起点,如果没有控制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将失去客观依据。控制标准是控制过程中对实际工作进行检查的衡量尺度,是实施控制的必要条件,对计划工作和控制工作起着承上启下和链接的作用。一般来说,控制标准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这些是计划已经制订了的具体的、可直接引用的标准。但因各种计划的详尽程度不同,有些计划是比较抽象的、概括的,是对组织工作目标及行动方案的总体规划和安排,这时需要将计划目标转换制定出一套更具体、可测量和考核的控制标准。控制标准要求尽可能简化明了,做到具体化、数字化,容易测定,便于执行。

控制标准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大标准。定量标准便于度量和比较,但定性标准也是不可缺少的。

定量标准主要包括:

①实物标准。实物标准是企业在耗用原材料、能源,雇用劳动力,以及生产产品质量、性能和用途等方面的标准。例如,企业中的产品质量、单位台时定额、单位产品工艺消耗定额、废品的数量等。

图11.2 控制的基本过程

②价值标准。价值标准反映了组织的经营状况,包括成本标准、利润标准、资金标准等。例如,单位产品成本、年利润额、销售收入、税金等。

③时间标准。时间标准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时间限制,表现为一系列的时间标准。例如,工时定额、工程周期、交货期、生产线的节拍、生产周期等。

定性标准主要是有关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组织形象等方面的衡量标准,这些标准的控制对企业和组织计划和目标的实现也极为重要。

一般来说,并不是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制定控制标准,而是要选择一些关键点作为主要的控制对象。只要对这些主要的关键点进行控制,就可以控制企业和组织活动的整体状况。确定控制关键点的过程是一个分析决策的过程。它需要对计划内容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干扰影响。确定关键点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一般关键点都是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能是计划实施过程中最容易出偏差的点,或是起制约因素的点,或者是起转折作用的点,或变化度大的点,等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选定。为此,孔茨建议管理者应不时地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什么能最佳地反映本部门的目标?当没有达到这些目标时什么能最佳地表明情况?最能表明偏差情况的是什么?能向主管表明谁应对此负责的是什么?哪些标准最省钱?经济适用的信息标准是什么?

2)衡量实际成效

有四种信息常常被管理者用来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它们分别是:个人的观察、统计报告、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这些信息分别有其长处和缺点。但是,将它们结合起来之后,可以大大增加信息的来源并提高信息的可信程度。

个人观察提供了关于实际工作的最直接和最深入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不同于阅读报告得到的信息,尤其是走动管理,可以获得面部表情、语调以及懈怠这些常被其他来源忽略的信息。

现在各组织中广泛地使用了计算机,因此管理者越来越多的依靠统计报告来衡量实际工作情况。这种报告不仅有计算机输出的文字,还包括多种图形、图表,如条状图等,并且按管理者的要求列出各种数据。尽管统计数据可以清楚有效地显示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但它对实际工作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统计报告只能提供几个关键的数据,它忽略了其他许多重要因素。

信息也可以通过口头汇报的形式获得,如各种会议、一对一的谈话或电话交谈等。这种方式的优缺点与个人观察的方式相似。尽管这种信息是经过过滤的,但它是一种快捷的、有反馈的,同时可以通过语言语调和词汇本身来传达的信息。过去,这种口头收集信息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不便于存档和以后重新使用。但随着最近几十年在技术上的进步,口头汇报很容易录制下来,并可在以后使用,就像书面文字能够永久保存一样。

实际工作情况也可以通过书面报告来衡量。与统计报告相比,它显得要随意一些;与口头汇报相比它显得要正式一些。但是这种形式常常比口头汇报的形式更精确和全面。此外,书面报告更易于分类存档和查找。

由于这四种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因此管理者在控制活动中必须综合地使用这四种信息。

3)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实际工作成效与控制标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没有出现偏差,二是出现了偏差。一般来说,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与控制标准不可能完全一致,两者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人们往往规定了一个可以浮动的范围,只要实际结果在这个范围之内就可以认为不存在偏差,则该控制过程暂告完成;而一旦实际结果在允许范围之外,就可以认为存在偏差,则控制过程进入下一步骤。

4)纠正偏差或调整不适当的标准

首先,要分清偏差的性质,偏差可分为正偏差和负偏差。正偏差是实际绩效比标准完成得还好;负偏差是实际绩效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负偏差固然引人注目需要纠正,但是,出现正偏差时也不一定就没有问题,也必须引起注意并正确处理。例如,由于正偏差,生产超过了计划,造成库存大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也会危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未能严格按计划要求行动所致,如工作不负责、不认真、或不能胜任、能力有限等;也可能由于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事先并没有估计到这些变化,如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国际政治风云变化、市场出现了新的强大竞争对手、某个大客户或大供应商突然破产等;还有可能是由于计划目标本身不合理造成,如盲目把目标定得太高而实际能力根本达不到。弄清原因是采取措施的基础。

最后,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管理者可以选择的方案有三种:

①不采取行动。当工作绩效与控制标准之间不存在偏差时,理所当然的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还有就是当偏差虽然出现,但未超过允许的偏差范围时,管理者也可以不采取任何行动。这种小范围的偏差有时可以通过组织的自适应控制来校正;还有一种可能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管理者发现,如果采取纠偏行动,其费用可能会超过偏差带来的损失,此时最好的方案也许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②改进工作绩效。如果偏差是由于工作产生的,且偏差已超出了允许的范围,则需要采取纠偏措施,以改进工作绩效。具体采取的方式涉及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通常包括改进生产技术、改进流程、改进管理方式、调整组织结构、改进激励措施、重新配置人力物力资源、调整培训计划等。

③修订控制标准。可以采用提高标准和降低标准两种方式。如果标准脱离实际,导致多数员工、多数部门无法实现控制目标时,管理部门应适当降低标准;相反,如果实际工作绩效已远远超过了标准,则应在充分肯定工作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标准。标准的修订在管理控制中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于在组织管理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预测,同时,管理环境的变化会导致管理目标和标准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控制就是一个不断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修订和完善标准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修订标准时,应从实际情况分析出发,强调标准的客观性,避免管理人员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

11.2.2 有效控制

管理学中所谓的有效控制,就是以比较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较少的精力与时间使组织的各项活动处于控制状态。一旦组织的某项活动出现偏差,则能及时纠正偏差,而且能使偏差所导致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虽然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控制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要使控制活动有效,必须做到适时、适度、客观、弹性。

1)适时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如果等到偏差已经非常明显,且对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后,反映偏差的信息才姗姗来迟,那么,即使这种信息是非常系统、绝对客观、完全正确的,也不可能对纠正偏差带来任何指导作用。纠正偏差的最理想方法应该是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注意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

2)适度控制

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这种恰到好处的控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控制常给被控制者带来某种不愉快。但是如果缺乏控制则可能导致组织活动的混乱。有效的控制应该既能满足对组织活动监督和检查的需要,又要防止与组织成员发生强烈的冲突。过多的控制会对组织中的人造成伤害,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过多限制,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抑制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影响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工作热情的提高,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效率;过少的控制,则将不能使组织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保证各部门活动进度和比例的协调,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二,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人在每一时刻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控制。值得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成员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相同的发生偏差的概率,并不是所有可能发生的偏差都会对组织带来相同程度的影响。企业工资成本超出计划的5%对经营成果的影响要远远高于行政系统的邮资费用超过预算的20%。全面系统的控制不仅代价极高,而且也是不必要的。适度控制要求企业在建立控制系统时,找出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并据此在相关环节上设立预警系统或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选择关键控制点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控制原则,有了这类标准,主管人员便可以管理一大批下属,从而扩大管理幅度,达到节约成本和改善信息沟通的效果,同时,也使主管人员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作出更加有成效的业绩。

第三,控制费用与控制收益的权衡。任何控制都需要一定费用,衡量工作成绩,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了纠正偏差而采取的措施,都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同时,任何控制,由于纠正了组织活动中存在的偏差,都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一项控制,只有当它带来的收益超出其所需成本时,才是值得的。控制费用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实际上是从经济角度去分析上面考察过的控制程度与控制范围的问题。

3)客观控制

控制工作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或促进企业活动沿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进。因此,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客观的控制源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及其变化的客观了解和评价。为此,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检查、测量的技术和手段必须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时空上的变化程度和分布状况,准确地判断和评价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与计划要求的相符或相背离程度,这种判断和评价的正确程度还取决于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是否客观和恰当。为此,企业还必须定期检查过去规定的标准和计算规范,使之符合现时的要求。另外,由于管理工作带有许多主观成分,因此,对一名下属人员的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要求,不应不切实际地加以主观评定,只要是凭主观来控制的地方,都会影响对业绩的判断。没有客观的标准、态度和准确的检测手段,人们对企业实际工作就不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难以制定出正确的措施,进行客观的控制。

4)弹性控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企业计划与现实条件严重背离。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维持企业的运营,也就是说,应该具有灵活性或弹性。

弹性控制通常与控制的标准有关。比如说,预算控制通常规定了企业各经营单位的主管人员在既定规模下能够用来购买原材料或生产设备的经营额度。这个额度如果规定得绝对化,那么一旦实际产量或销售量与预测数发生差异,预算控制就可能失去意义:经营规模扩大,会使经营单位感到经费不足;而销售量低于预测水平,则可能使经费过于宽绰,甚至造成浪费。有效的预算控制应能反映经营规模的变化,应该考虑到未来的企业经营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水平,从而为标志经营规模的不同参数值规定不同的经营额度,使预算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变化的。

除此之外,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还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抓住影响整个企业行为或绩效的关键因素。有效的控制系统往往集中精力于例外发生的事情,即例外管理原则,凡已出现过的事情,皆可按规定的控制程序处理。第一次发生的事例,需投入较大的精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