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法的采访

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法的采访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法的采访一、问卷法1.问卷法的定义及局限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种采访方法。而问卷的回收率则会影响信息收集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此外,问卷中问题之间的相互次序会影响到调查的顺利进行、问卷资料的准确性和问卷的回收率等。

第三节 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法的采访

一、问卷

1.问卷法的定义及局限

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种采访方法。问卷法与其他采访方法相比,有着其自身非常突出的特点: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具有很好的匿名性;便于资料定量分析;能够排除人为干扰。

问卷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

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后,调查对象是否配合调查,无法控制。而问卷的回收率则会影响信息收集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因此,一个问卷调查应尽力保证问卷的回收。

·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由于问卷调查使用的是书面问卷,这在客观上要求被调查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一些需要有更广泛的调查对象(如需要有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参与)的采访项目就不太适合。

·调查弹性小,深度有限

问卷的设计是统一的,调查的问题和问题的答案都是固定的,没有伸缩的余地,因而调查弹性小,资料的深度十分有限。

·调查资料质量难以保证

问卷调查过程中,记者与被调查者不直接见面,记者无法控制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环境,被调查者既可能和其他人共同完成,甚至还可能完全交给别人代填。另一方面,当被调查者对问卷中的某些问题不清楚时,无法向记者询问,容易产生误答。

2.问卷的基本类型及结构

从问卷中问题的形式加以区分,可以将问卷分为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与混合型问卷。开放型问卷又称非结构型问卷,它是由开放性问题组成的问卷。所谓开放式问题是调查者不对问题提供任何具体答案,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它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封闭型问卷也称结构型问卷,它是由封闭式问题组成的问卷。所谓封闭式问题是将问题可能的答案或者主要答案全部列出,供被调查者选择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问题有利于调查者整理资料、做统计分析,也有利于被调查者填答,省时省力。混合型问卷又称半封闭型问卷,它是对答卷者的回答作部分限制,还有一部分让其自由回答,或者对答案的数量作出限制,内容不作限制的一种问卷。

在实际的调查活动中使用的问卷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往往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等。

封面信即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的主办单位或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结果保密的措施等。

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一组解释和说明,其作用是对填表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

问题和答案是每一份问卷必不可少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所有的调查问题和回答的方式。

编码就是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编码既可以在设计问卷的时候就设计好,也可以在调查完成后再进行。前者称为预编码,后者称为后编码。

3.问卷设计的步骤

问卷设计要本着服从调查目的需要,适应被调查者的心理,以简明扼要的问题设计出符合不同对象的问卷。

一般情况下,问卷设计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摸底探索

指在问卷设计之前,要先熟悉、了解一些有关的基本情况,以便对问卷中各种问题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个初步的总体考虑。问卷设计的探索性工作的常见方式,是进行初步的访问。

·设计初稿

经过摸底探索,对有关问题有了初步印象,便可动手进行问卷初稿设计。实际工作中,有两种具体设计方法:或从具体问题着手,然后归纳同类性质的问题,最后形成问卷整体;或者先着眼于整体结构,然后考虑各个部分,再形成每一个具体问题。两种设计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设计者可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试用修改

任何一份好的问卷,不可能一次设计成功,必须经过试用和多次修改,才能用于正式调查。问卷初稿试用修改的方法有两种:主观评价法和客观检验法。主观评价法,就是将设计好的问卷分别送给有关专家、研究人员、有代表性的被调查者审阅、分析,并根据他们的主观评价、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意见,着手修改。客观检验法的具体作法是,在正式调查总体中随机或不随机抽取一个小样本,然后用问卷初稿向他们调查,对所获资料进行检查和分析。

·正式定稿

问卷的问题和答案经试用修改定稿之后,再在问卷的前后加上封面信和结束语,就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定稿问卷。

一般来说,在问卷中的提问方法与访问类似,但要注意的是,问卷设计时问题不宜太多,问卷不宜太长。一般应限制在被调查者20分钟以内能顺利完成为宜,最多不超过30分钟。问卷太长往往引起回答者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或畏难心理,影响填答的质量和回收率。

此外,问卷中问题之间的相互次序会影响到调查的顺利进行、问卷资料的准确性和问卷的回收率等。一般而言,问题次序应按照如下一般原则来安排:

时间顺序。问题的排列应有时间连续性,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地排列问题,切忌远近交叉,前后跳跃,如此容易打乱被调查者的思路。

内容顺序。这是将行为事实问题放在前面,观念态度问题放在后面;将调查个人和家庭的基本情况作为背景问题编排在问卷的前面,与调查主题和理论准备相联系的问题,作为问卷的主干问题,编排在问卷的背景问题之后。

难易顺序。问题编排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可增强被调查者回答全部问题的自信心,产生对某些复杂难答的问题不答不甘心的心理,从而顺利答完全部问题。

类别顺序。同类型问题编排在一起,可使回答者思路清晰地对问题做出逐项的回答。

结构顺序。这是将回答比较简单的封闭式问题编排在先,回答比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在后。

敏感顺序。这是将不容易引起回答者情绪反应的非敏感性的一般问题放在前,而将特殊的、敏感性问题放在后;能够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而将容易引起紧张的、困惑的问题放在后。

此外,用以相互检验的问题应当分开,否则就起不到相互检验和印证的作用。总之,问卷中问题的次序不管如何安排,目的都在于保证问卷调查的顺利进行,保证问卷资料的准确性和问卷的回收率。

4.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发放与回收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报刊问卷方式

这是将问卷刊载在报刊上,然后随报刊的发行传递到读者的手中,被调查者收到后将其剪下、填写好再寄回报刊编辑部。

·邮寄问卷方式

邮寄问卷方式通常是把打印好的问卷通过邮局寄给选定的被访者,请他们按一定的要求自行填答问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填答完的问卷寄回。

·发送问卷方式

发送问卷是由调查员或其他人员将问卷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回答者填完后,再由调查员逐一收回。发送问卷方式又有如下两种形式:个别分送方式和集中填答方式。

·网络问卷方式

通过将问卷刊载在网上,请被调查者在线填写并返回。

一般来说,当回收率达到70%-75%以上时,方可作为调查研究结论的依据。因此,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应少于70%。

要提高问卷回收率,需要了解影响问卷回收率的因素。其主要因素有:发送和回收问卷的方式;调查组织工作的严密程度;调查人员的工作态度;调查课题的吸引力;问卷填写的难易程度;问卷回收的可控制程度。根据上述影响问卷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提高问卷回收率,必须做到:调查组织工作要十分严密;调查人员要有科学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要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增强问卷的适应性、针对性和简明性。

另外,要尽量采用回收率较高的问卷发送和回收方式。据统计,报刊问卷的回收率约为10%-20%,邮寄问卷的回收率约为30%-60%,而当面发送问卷的回收率可达到80%-90%,且当面发送并回收,可以检查问卷是否有空填、漏填和明显的错误,以便及时更正,保证问卷较高的有效性。

二、实验法

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实验法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实验变量(通常是用刺激变量);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实验需在控制的情境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排除实验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系统地控制和变更自变量、客观地观测因变量,然后考察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因此,实验法不但能揭明问题的“是什么”,而且能进一步探求问题的根源“为什么”。

实验法运用于采访中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如《姑苏晚报》设计了一个“送福到百家”的实验,让小学生上门向被调查的住户居民赠送“福”字门贴,观察其反应和接受程度。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共送出“福”字300份。记者发现,热情接受同学们送出“福”字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小孩,他们不但欣然接受同学们的祝福,有的还邀请他们进屋喝水。有一些人则对同学们采取高度警惕的态度,经说明才勉强接受。其中不少人以为同学们是推销“福”字的,拒绝开门;有人开门后只见宠物,不见人影;有人诧异中透着反感。而一部分年轻人对前来送福的同学则是态度冷漠,断然拒绝。实验结果是最后“福”字被粘贴在门上的占70%左右。这次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调查小区中人际关系的现状,实验结果也颇能说明一些问题。在这个实验中,小学生相当于自变量,而住户相当于因变量,面对小学生送“福”字的行为,人们的不同反应能看出人际关系的状态。

记者根据一定的调查目的,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通过实验的设计来实现对采访对象的观察,是实验法最大的特点。

北京电视台《现在行动》栏目几乎每一期都设计一个与文明礼仪相关的实验。如请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在一条街上找商店要白开水喝,看有多少店家愿意帮忙;让一位两手拿东西的人在商场的推拉门前进出多次,看有多少人会帮他开一下门;让两个小朋友去河边劝说非法垂钓者收起钓竿,看有多少人会听从他们的劝告……在实验中,记者只是一个旁观者、记录者,观察着实验对象的反应,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实验法与观察相比,不同之处也是明显的。观察是在不干预采访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采访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他服从于调查研究的需要。但从本质上来说,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即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被采访对象的变化。

随着采访实践的深入,实验法将会更加完善、进步。

三、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指运用统计技术,考察事物的规定性,从而把握事物性质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

世间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认识事物的本质时必须掌握事物的量的规律。目前,数学已渗透到一切科技领域,使科技日趋量化,电子计算的推广和应用,量度设计和计算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已形成数量研究法,这已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法。

统计分析法运用于采访中也日益频繁,统计分析法可以与问卷法结合,也可以单独发挥作用。

近年来,精确新闻在报道领域的兴起,就与统计分析法的大量运用有关。

所谓统计分析,就是用足够多的数据来确定调查研究中变量的动态范围,这里输入的数据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数量,另一方面必须尽可能地涉及各种情况。只有这样,统计出来的结果才能具有典型性。

当然,统计分析毕竟不可能涉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因此,对统计得出的结果在写作时要有一定的说明,即这个统计分析达到什么样的信度。

一般说来,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人文科学所使用的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和行为科学所使用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据事物或现象所特有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中的矛盾性,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普遍的认识规律为前提,来研究和考察社会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历史求证、哲学思辨、法规判断、文化研究等都是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科学研究所使用的另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它是从20世纪兴起的行为科学方法中引进和移植而来的。定量分析是从事物或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及其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来考察事物或现象的分析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测定去研究分析问题,使用了统计数字,因此使研究报告更精确、直观,可比性更强,更有说服力。它可以用来研究很多传统的定性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方法。

随着新闻报道领域的扩大和报道深度的提升,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我们看到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步缩小,新闻中量化的方法使用也日益广泛,可以预见未来这种统计分析法还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