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环境、采访情境、心境的联系

社会环境、采访情境、心境的联系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与“社会生活主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它是客观存在的。从记者活动的舞台是整个世界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即采访环境。社会环境不直接影响具体的采访活动,一般只起社会背景的作用。总之,社会环境、采访情境和认识主体的心境是既不相同又密不可分的。B表示郭在采访中的行为表现。

第五节 采访情境

采访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采访活动主体——记者,不仅应当善于适应,而且更应善于选择、利用和控制采访环境,以达到激发起采访对象“想说”的目的。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司马贺在强调应当重视环境的研究时曾说:“我们所研究的人类机体总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且适应性又很强,人们的行为既决定于机体本身,它同时又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所以我们只描述机体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一、社会环境、采访情境、心境

社会环境、采访情境、心境是三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一)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与“社会生活主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它是客观存在的。从记者活动的舞台是整个世界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即采访环境。社会环境不直接影响具体的采访活动,一般只起社会背景的作用。

举一例说明,《人民日报》记者金凤采访一等功臣郭金升后写了这样一段体会:

“这是位真正的英雄,他的炽热的情感绝不外露,很难捉摸。”“年近40,沉默寡言,谈事迹就是简短的几句,尤其谈不出他的思想活动。”没办法,金凤只好变换采访方式,寻找最能触发对方情感的通道。

“我站起身来,约郭金升同志沿着前门大街到天安门广场转转。他刚从硝烟迷漫、炮声隆隆的战场下来,我想,看到祖国首都一派和平繁荣的景象,也许会打开他心灵的闸门。前门大街商店林立,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天安门广场上一队队的红领巾在唱歌、跳舞,在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和朗读少先队员的誓词。一些北京的老居民在放风筝,许多象征和平的白鸽风筝,在北京十月金色的阳光下翩翩起舞……我看到郭金升同志是十分感动了,他那常年累月战斗在野外、饱经风霜的严峻的脸容变得柔和起来,他脸上那一条条刀刻似的皱纹舒展开。……他笑了,轻轻叹息着:‘他们多么幸福!’话题打开了……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上像老朋友似的边走边谈了三个小时。”

从上文看,金凤采访郭金升的宏观的社会背景是解放初期的首都北京,当时北京呈现出“一派和平繁荣的景象”。

(二)采访情境

采访情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从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采访情境是认识主体眼里的世界,它“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29],是采访环境和认识主体内在因素的统一。这种统一往往以某种气氛、氛围的形式体现出来。善于按照采访的目的去利用或营造某种气氛,诱发采访对象“愿说”、“想说”,这是记者的采访艺术的体现。

在上例中,由前门大街商店林立、人来人往和少先队员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的各种活动以及在金色阳光下翩翩起舞的白鸽风筝所构成的一幅具体的、动人的和平繁荣景象直接触发了郭金升的心灵。充溢于郭金升身边的这一幅生机勃勃的场景与早就印入他心中的那幅“硝烟迷漫、炮声隆隆的战场”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正是这一鲜明对照使郭金升把天安门广场的客观景象纳入了主体认知的系统之中,并给予了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认知和把握。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说,社会环境中这一部分变成了采访情境。只有在这种特定的采访情境之中,郭金升才情不由己地从沉默不语变得滔滔不绝。

(三)心境

心境是主观的,是认识主体在认知和把握客观环境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情绪状态。郭金升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激动心情,正是彼时他的心境。心理学意义上的心境,含义比较窄,只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比较持久而弱化了的情绪状态”,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采访活动中认识主体的心境则泛指各种情绪状态,它可以是平和、自然、愉快的,也可以是激动的,这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志愿军战士郭金升在采访中的心境属于激情(指在天安门广场上)。有的记者在采访农村姑娘时,有意选择在她们日常劳动的场地——山野上,则是为了让她们像往常一样保持平和、自然、愉快的心境。

总之,社会环境、采访情境和认识主体的心境是既不相同又密不可分的。采访对象是否愿意接受采访,能否痛快淋漓地“给予”情况,是跟他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分不开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的行为公式简洁地概括了这种关系。该公式即B=f(PE)

B:表示行为。在这儿可理解为采访对象在采访中的表现。

P:表示个人内在因素,如采访对象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当时的身心状态等。

E:表示环境因素。在这里主要指采访环境。

f:是函数。

行为公式表明人的行为主要是个体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该公式反映了勒温的“场论”的思想。“场论”是“勒温提出的,是一种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来解释心理活动的理论和人类行为的模式”。[30]场是指处于一定环境中的人同环境所发生的相互关系。其基本含义是一个人所有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就是同时存在的互相依存的种种因素之和。

试用勒温的行为公式解释郭金升接受采访的行为。

P表示郭金升自身的条件,如他是志愿军英雄,对祖国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人较内向,感情不外露,平时沉默寡言。

E表示郭所处的具体采访环境。再设El和E2两个分量,其中El表示在室内,E2表示在天安门广场。

B表示郭在采访中的行为表现。B1表示郭在室内接受采访时的表现,B2表示郭在天安门广场接受采访时的表现。

假定P值不变,即作为郭这个人本身的基本条件不变,那么决定B值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E。在El和E2两种环境下,表现出B1(只简单谈几句)和B2(话题打开了,滔滔不绝)。这是因为在El的环境下不能激发起郭谈话的激情,所以B1的强度小于B2即PE1<PE2。表示郭在室内不如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记者采访表现活跃。反之,当环境E不变,而P发生变化(如换一个人)则B值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既然心境是主观的,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记者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心境的同时,也应尽量使自己处于一种平静和愉快的情绪状态之中,因为记者心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采访绩效。

二、记者对采访环境的适应、利用和控制

(一)记者对采访环境的适应

虽然记者是采访活动的发动者、驾驭者,他可以利用和控制采访环境,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他必须首先适应环境,尤其是现场采访。现场采访只能适应不能控制。“所谓现场采访是强调记者要到发生事实(事件)的地方去采访……”[31]“现场”是不以记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时空环境,记者首先是适应。其主动性表现于在客观存在的时空环境中如何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像伊拉克战争、印度洋海啸等一类事先根本无法预料的事件,记者不可能控制,只有仓促上阵,尽快适应,但只要做到“胆子大,放得开,提问多,反应快,眼界宽,耳朵灵,既灵活,又善辨”[32],就一定能在现场发挥作用。

在突发的新闻事件中进行现场采访,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有可能成功。被誉为“和平年代战地记者”的徐韬,有着丰富的采访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很强的适应能力。2004年演员吴若甫遭遇绑架,在解救人质的过程中,徐韬和干警们一起出入现场,当警方从窗户跳入室内,徐韬也毫不逊色,紧跟着从窗户跳了进去,拍到了解救人质精彩的一幕,并且还在现场采访了吴若甫。又如,当黄岛油库火灾突起时,《大众日报》摄影记者钱捍来不及穿外衣只穿着短裤、汗衫冲上最后一辆消防车,成为最早赴黄岛油库爆炸起火现场采访的记者,抢到了独家新闻。

(二)记者对采访环境的利用和控制

利用、控制环境不等于凭空制造,而是依据已有的条件去寻找最佳组合。采访是一种能充分显示记者才华的活动,尤其是对非同步、非现场的采访更能够充分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利用、控制采访环境的目的是诱发采访对象产生出最容易谈出情况的心境。在这种心境里采访对象最有可能同记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和心理相融感,从而提高采访活动的效率。据研究,“各种活动的效率都靠最佳的心理状态的维持,劳动效果对心理状态的依赖程度为±70%的变动幅度……”[33]

1.主动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

主动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就是记者对客观环境的一种利用和控制。

有位新闻学教师总结采访实践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三种不宜的采访时机:(1)采访对象正在专心致志地准备投入“战斗”的时候,如运动员进入赛场、演员即将登台、学生面临高考等。(2)采访对象正处在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之中,如科学家正在实验室做实验,领导干部正主持一个重要的会议,医生正在为病人动手术,作家正沉浸于创作中……(3)采访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了严重的异常,如因生活遭遇到重大的变故而悲痛,因伤心事而心烦意乱等。[34]尤其是第三种情况,突显出报道者对被报道对象的冷漠心态。例如,2004年一位民工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该民工的家属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因获悉儿子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记者采访。上海《新闻晚报》的记者李宁源退出了采访,但是有一群记者仍然在村主任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冲进民工家门,领导在老太太的极度悲恸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记者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痛苦镜头。“那种为了完成任务不顾他人感受去撕裂伤口,为追求‘催人泪下’效果一再挖掘当事人的痛楚,诸如不注意问话方式,重复采访,甚至新闻‘炒作’等行为受到业内外的反感以至于唾弃。”[35]回避以上情况,有助于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

2.设置依托物

设置依托物是指在已有的客观环境中,人为地增添一些媒介物,来营造一种特别的气氛,缩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双方的谈话提供一个由头。

斯诺的前妻海伦·斯诺,1937年曾去延安采访。在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时,她先拿出了斯诺在一年前访问陕北时给毛泽东主席拍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她同毛泽东主席心理沟通的极好的媒介物。事后,她深有体会地说:“这张照片,就好比桥一样,把我同毛主席之间联系起来了。从这张照片上,毛主席可以引起丰富而有趣的联想,发生心灵的交感。当然没有这张照片也可以采访,但是气氛就不会那么自然了。”又如1998年,凤凰卫视的一位著名主持人到马来西亚报道“亚太经合会议”,灵敏机智的主持人巧妙地利用手上的10元人民币发问:“江主席,我们都很关心,我手中的10元人民币,明年是否还值10元?”江泽民主席停步回答:“当然,人民币不贬值!”

复习要点:

一、新闻采访心理的内容和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采访活动可以分为“采”和“访”两个部分。“采”侧重于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对新闻事实的认识过程及其规律,主要表现在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收集资料上;“访”侧重于探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新闻采访心理的特点是:记者为探求、获取新闻事实,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所处的独特的采访情境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同采访对象之间进行有效的角色互动。

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社会认知模式

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来分析新闻采访心理的全过程,是认识新闻采访活动的一个新层面。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是用计算机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来类比人脑对新闻素材进行加工的过程(用信息加工模式来表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信息加工过程中,记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注意、记忆、思维等都会出现。这部分重点掌握思维定势的内涵,即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的每次都用相同的方式(或相同的知识结构)的倾向,还可以用另一种表述方式,即“定势是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它对记者的采访活动有积极作用,使记者能迅速、准确进入采访情境,提高采访的效果和效率;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表现在记者不能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及时调节自己的认识,坚持固有的观点,导致采访的失败。另外对在采访活动中因客观或主观原因造成的使采访失败的各种“噪音”也应有所认识。

三、新闻采访的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认知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自我认识、认知他人和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相互之间的社会认知是一种心理互动的过程。正确地认知对方可以使谈话内容有的放矢;正确地认知自我有利于以人为镜,及时调节自己的言行;正确地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记者明了不同采访对象之间的利益冲突,了解被报道者同采访对象之间,被报道者个体或群体与相关的其他个体或群体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有意识地把握采访的分寸,使采访获得成功。

四、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按照角色理论的解释,印象管理就是一种“前台”或曰“戴面具”行为。记者和采访对象如欲接近对方的角色期望就须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印象整饰,如进行恰当的自我表现和运用接近吸引律或情感吸引律来赢得对方的信任。

印象管理有一些相互关联的效应,反映出人们行为的共同规律,如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扫帚星效应及定势效应和刻板印象。记者在采访中应扬其长而避其短。

印象管理策略提供了采访活动中的一些具体的技巧、方法,使用时应注意服从采访的总目的。

五、采访情境

采访情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眼里的社会环境,因而它是认识主体主客观的统一。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B=f(PE)行为公式有其特定的内涵。我们借用该公式来解释记者和采访对象在采访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为说明采访活动的复杂性、多维性,它是人与环境、人与人交互作用的结果。在采访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记者应主动适应特定时空中的采访环境,并自觉地利用和控制采访环境以诱发出采访对象最佳的谈话心境。

复习题:

1.简述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认知过程。

2.举例说明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两种思维策略。

3.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采访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在采访活动中有哪些“噪音”?为防止报道失真应当怎样清除“噪音”的影响。

5.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新闻敏感包括哪几个过程?请举例说明。

6.新闻采访这个社会认知的过程都包括哪些内容?请根据自己采访的体会加以说明。

7.什么叫印象管理?在采访活动中为什么要重视印象管理?记者和采访对象在采访活动中的印象管理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在采访活动中,你有哪些印象管理的经验?

8.在采访活动中应当怎样运用人际吸引规律?

9.印象管理效应主要有哪些?通常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是怎样运用印象管理效应的?

10.印象管理策略主要有哪些?请总结自己在采访活动中所采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1.社会环境、采访情境、心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2.请运用勒温的行为公式分析记者和采访对象在采访活动中的行为。

13.在采访中应如何适应、利用和控制采访环境?

【注释】

[1]肯·梅茨勒:《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 版,第12页。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9~50页。

[3]肯·梅茨勒:《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 版,第129页。

[4]余家宏、宁树藩等编写:《新闻学简明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5]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6]余家宏、宁树藩等编写:《新闻学简明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8页。

[7]〔美〕司马贺著,荆其诚、张厚粲译:《人类的认知》,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序言ⅱ。

[8]〔美〕司马贺著,荆其诚、张厚粲译:《人类的认知》,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页。

[9]〔美〕司马贺著,荆其诚、张厚粲译:《人类的认知》,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10]宋书文主编:《心理学名词解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233页。

[11]乐国安:《论现代认知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0页。

[12]戴枫:《主动提问》,《人民日报编采业务》第245期。

[13]李选雄、腾丽:《说说记者的个性魅力》,《新闻记者》,2005年第8期,第52页。

[14]乐国安:《论现代认知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0页。

[15]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新闻失真论》,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版,下册,第335页。

[16]郑庆东:《热与冷——新闻采写断想》,《新闻战线》,2006年第6期,第48页。

[17]胡展奋:《记者的采访心理危机和应对》,《新闻记者》,2006年第2期,第14页。

[18]肯·梅茨勒:《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 版,第89页。

[19]转引自翟学伟:《中国人际心理初探——“脸”与“面子”的研究》,《江海学刊》,1991年第2期。

[20]同上。

[21]高玉祥:《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2页。

[22]〔美〕ElliotAronson等著,侯玉波译:《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页。

[23]〔美〕ElliotAronson等著,侯玉波译:《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291页。

[24]高玉祥:《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25]〔美〕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中译本序言第6页。

[26]费穗宇、张潘仕主编:《社会心理学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217页。

[27]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118页。

[28]童宁:《电视记者新概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41页。

[29]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页。

[30]车文博:《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291页。

[31]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年版,第260页。

[32]童宁:《电视记者新概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0页。

[33]王序荪、李诚忠编著:《思想工作心理学基础》,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60页。

[34]孙世恺:《怎样采访新闻》,北京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146页。

[35]徐灿:《灾难新闻采访:度在哪里》,《中国记者》,2006年第1期,第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