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教育传播的国内社会环境

农业教育传播的国内社会环境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一种活动都有它存在的环境,农业教育传播也不例外。它不仅受到农业教育传播系统微观环境的影响,更与宏观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在西北,生活在水环境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的人口数量,己占西北地区总人口的79.1%。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历年来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而农业教育更是少之又少。以江苏省农业高职教育的投资为例,目前政府投资比例不足40%,明显偏低。

第二节 农业教育传播的国内社会环境

任何一种活动都有它存在的环境,农业教育传播也不例外。它不仅受到农业教育传播系统微观环境(内部环境)的影响,更与宏观环境(国内自然、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条件密不可分。清楚地了解宏观环境(国内和国际环境),对调解改善农业教育传播微观环境(内部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国内社会环境对农业教育传播影响的几个因素,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一、农业自然资源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受这样一个常识教育: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国家,这让很多中国人颇感自豪。不过,据资料显示,在世界144个被排名统计的国家中,我国资源总量显得比较“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落后,人均煤资源排在5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不进前55位,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远远排在100位以后。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人口众多,2005年1月6日突破13亿,而且还在这个基数上不停增长,每年新生婴儿仍在2100万左右,净增人口1300万左右,人口增长的相对数量仍然很大。所以,综合来说,我国资源相对不足。对于农业来说,我们更是到了历史上最紧张的时刻。

(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质量不断下降

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特别是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土地,“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耕地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4年的18.37亿亩,8年平均每年减少1425万亩。2004年耕地减少1200万亩,加上历史漏报的因素,全年总计减少1400万亩。

2004年国务院开始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以后,中国耕地面积锐减的趋势在去年得到扭转,2005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540万亩。但中国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2006年3月表示,以现有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在1亿亩以上。中国目前总体上只有18.3亿亩的耕地面积,只有15.6亿亩到16亿亩(这个数字被认为是中国的最低生存线)用于粮食生产,以现有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难度相当大。目前耕地在不断减少,人口在不断增加,按目前趋势分析,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将达到1亿亩以上。(1)耕地不但数量上减少,土壤肥力也有所下降,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下降甚为严重,造成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差,耕作层浅薄,蓄水保肥能力差,不耐旱,不耐寒,病虫害发生频繁,亩产量难以提高。目前耕地有机质含量仅为1.5%,明显低于美国等欧美国家2.5%—4%的水平。

(二)森林、草场资源破坏严重

在1999年到2003年的五年间,全国有1010.68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或被征占用为非林地,年均超限额采伐的数量高达7554.21万立方米。违法运输和经营加工木材屡禁不止,在全国每年发生的40多万起林政案件中,无证运输和非法经营加工木材案件高达60%以上。(2)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60亿亩,但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目前我国北方草原平均超载36%以上,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生产能力下降。

(三)水资源极度紧缺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在2004年6月首届节水高层论坛上透露,我国淡水资源人均不足2200立方米,排在世界的第109位。北方严重缺水,人均只有990立方米,南方尽管水资源比较丰沛,但污染严重,也存在着水质型缺水的问题。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座城市缺水,其中近110座严重缺水。我国每年因干旱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350亿美元。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将逼近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警戒线!另据报道,我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在报告中指出: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在西北,生活在水环境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的人口数量,己占西北地区总人口的79.1%。

(四)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自然灾害愈益频繁

目前,中国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严重的荒漠化,不仅导致土地资源锐减,土地生产力下降,而且导致沙尘暴、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贫困加剧。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灾日”宣传工作会议上说,近十年,在继日本和美国之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经济损失超过了2万亿元人民币

二、政治因素

(一)对农政策偏颇,农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推行工业和农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牺牲农民利益,推进工业化进程,税收与国民收入再分配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悬殊差距。改革开放前,为了完成重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工业化,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主要向重工业倾斜;改革开放后,为了使城市尽早实现现代化,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主要向城市倾斜。这种倾斜在农业教育投入上反映也很明显。历年来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而农业教育更是少之又少。近年来教育经费占GDP总量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2003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总量为6208.27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3.29%,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却下降了0.08个和0.04个百分点。(3)而由于农业产业不受重视,农业院校所获得的财政经费与其他产业类型的院校差距也较大。以福建省为例,根据《2003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福建省生产总值5241.73亿元,按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4%的国家标准,2003年福建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应当达到209.67亿元,而福建省2003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只为115.09亿元,占当年福建省生产总值的2.2%。政府在2005年确定,全省高等教育共有在建重点项目14项,预备重点项目3项,总建设规模492万平方米,总投资106亿元,但却无一所农业院校在计划之列。(4)以江苏省农业高职教育的投资为例,目前政府投资比例不足40%,明显偏低。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全年经费使用大致在3500万元,但政府所给经费只有1000多万元,社会捐赠或企业投入很少,办学所需资金缺口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及学院创收。江苏省其他农业职业院校的情况大致如此。在苏北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业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基建经费筹措十分困难,有时教职员工的工资发放还要靠银行贷款。(5)我国自建国以来,就模仿乡间流传着一句“不好听”的顺口溜:“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农技推广站的。”这句话成为农技推广人员的真实写照,表明他们工作虽然很艰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据了解,不少地方的农技推广人员常常几个月领不到工资,为农民服务最多是到农民家吃一两顿粗茶淡饭。(6)袁隆平老先生也站出来呼吁要关注农技推广站的生存现状。由上可见,农业教育投入严重制约着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育收费改革,市场就业,对农业教育打击大

我国从1989年开始进行免费上大学政策的大改革,当年国家教委、物价局财政部联合颁布文件《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对“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除师范生外)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此后,自费生完全纳入国家计划。全国高校在1992年6月之后开始较大范围推行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截止到目前,学生人均收费(学费和住宿费)在5000- 6000元之间。这使得本来就经济增长缓慢的农村在支持教育方面压力更大。据了解,我国在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约240万;特困生则为5%- 10%,约160万。据中国扶贫基金会2005年8月对包括北京、河北、山西、甘肃等10个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的优秀特困高考生家庭进行入户调查,根据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9422元和2936元,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而调查所到地区真正超过2004年我国农民年平均纯收入2936元的比例只有19.8%。(7)这种状况使农业教育陷入了恶性的循环之中。

而从1989年国务院同意并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报告》的通知,全国各类学校逐步由实行统招、统包、统分的制度,向根据市场自主择业过渡,各类农业院校也不例外。这种情况又使农业教育雪上加霜。很多农村学生读书,都是为了能找到好工作,在现在就业市场紧张的情况下,农业教育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饭碗”,使得全国农业院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招生不足的情况,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如,由于近年来福建农业综合开发蓬勃发展,对农业专业人才需求增加,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2006年6月,850多名毕业生几乎100%就业,大多数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部分专业的毕业生还供不应求。但学校却面临着招不到足够学生的尴尬。(8)甘肃省共有143所中等职业学校,1996年以前,毕业生能顺利找到一份工作,职教中心一时成了“香饽饽”。从1997年开始,由于种种原因,职教中心开始走下坡路,生源急剧下降。(9)

另外,由于毕业生失业机会增大,农村义务教育也受到很大打击,新“读书无用论”抬头,并已有蔓延之势。农村家长觉得读书已经不能带来明显的立竿见影的实惠,而且一些农民家庭甚至出现了“读书增贫”的现象。某大学生说:我以前是村子里小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是我那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的弟弟。(10)民进中央关于农村初中辍学状况的一份调查显示,平均辍学率接近40%,辍学的学生中男女比例为11∶19,辍学的学生中约有16.7%外出打工;48.3%在家务农。(11)

(三)“三农”政策有助于缓解农业教育面临的部分困境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主要是指农民收入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三农”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反映。目前的“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的“三农”问题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集中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缺少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产品的质量不适应消费需求,农业效益偏低。三是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改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央为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而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条文,推行了“三农”政策。

1.西部义务教育免费

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12月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深化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二是根据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的合理需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三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适当给予奖励性支持。四是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这项政策缓解了农村孩子读书的经济压力,广西、青海和宁夏三地无论是农民群众还是基层教育界人士,大家言语中无不充满着对国家投入巨资实施这项“德政工程”的感动、欣喜和鼓舞。(12)但紧接着,2006年4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说,教育部、财政部组成的督导组对今年春季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的1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部分省份反映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覆盖范围太窄。

(2)原先学校从公用经费和学杂费收入中开支教师津补贴的问题比较普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这部分津补贴失去资金来源,造成教师收入实际水平的下降。

(3)个别地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

(4)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大多由县级财政负担,但由于一些县级财力紧张等原因,补助标准偏低、范围偏窄。

(5)政策产生巨大效应,大量农村孩子回流到学校,一时间给公办学校带来压力。(13)

看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涉及面广,触及到的问题多,还需要中央、地方力保资金落实到位,严格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密切配合,协调推进,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顺利地进行。

2.其他惠农政策也将促进农业教育的发展

过去的6年,党的“三农”政策不断完善,确立城乡统筹发展方略,提出“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作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制定“多予、少取、放活”重要方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等等。实行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免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增加农技补贴、农资补贴、农村基本建设补贴等措施,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收入增加的农民只能把钱投入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再生产,二就是教育。所以说,“三农”是问题,也是机遇。如果中央出台的“三农”政策能够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那么农业教育问题的经费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三、经济因素

(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教育需求动力不足

农业教育对象的主力在农村,但农村经济的持续低迷使农业教育也面临着人和财两方面的困境。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5.2%,农民得到了实惠。但从1997年开始,增长速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1997年增长4.6%,1998年增长4.3%,1999年增长3.8%,2000年增长2.1%,直到2001年才出现反弹,增长4.2%。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比上年增长4.4%。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575元,比上年增长约4%。最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徘徊在4%左右,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一半。由于经济情况的影响,教育已经变成大多数农民家庭的奢侈消费。如果以全国小学和初中1.8亿学生计算,再按全国平均辍学率计算,估计全国辍学学生在230万人左右。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分析,辍学原因比较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是经济落后、财政助学经费不足,孩子因家庭贫困辍学可能是比较大的原因。(14)除了因为农民家庭贫困农村学生辍学率比较高以外,我国农村教育缺乏资金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学校教学中以城市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升学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基础教育脱离了农村社会的现实情况,致使农村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就要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状态。(15)

而在中高等学校教育中,农村学生的处境也不容乐观。据统计,目前宁夏大学贫困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特困生占学生总数的16%。而广东各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为13%—15%,其中特困生占了5%。在一些农业院校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据湖南农业大学对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调查:有47.2%的学生进校时学费通过借款、贷款、社会资助、民政部门困难补助等方式才凑齐;有27.2%的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50元以下;在校期间月平均生活费在200元以下的学生占31.6%,月平均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学生占9.3%。(16)另外,教育部也坦承,“当然学费对农民和贫困家庭来说,是高了一点。”(17)虽然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政策体系,基本上可以保证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以农民的观念来看,贷款对家庭的压力还是很大。如果这种形势长期持续,“新读书无用论”会遍地开花,中国的农业将会经历更长的冬季。

(二)市场经济,农业教育面临困境

在市场经济的潮水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时候,教育界的拼杀也异常激烈。国家在政策上也没有赋予农业教育什么特殊地位,所以,要想存活并维持下去,农业教育也要拿出优势来竞争。目前看来,全国各类学校在招生、学术、知名度和美誉度上都大下功夫,以至于出现招生竞争的混乱无序,一些学校为了抢招优秀生源,采取许多“超常规”的做法,直接与考生联系,许以各种优惠,大搞“提前录取”等,甚至香港高校在内地抢夺生源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一致关注。这种激烈的场面对由弱质产业支持的农业教育来说,实在是残酷多于希望。办学条件差,教学、科研条件不能充分满足需要,使教学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自我发展严重受限,大量优秀老师流失,生源质量不敢保证。“一流农业人才选择出国,二流农业人才选择企业,三流人才才肯到科研机构或当老师,就连定向培养的农业人才都不想回农村创业……”农业教育任重道远。

(三)媒体追求经济效益,涉农节目在电视节目的播出比例中微不足道

中国媒体的地位十分尴尬,既要担负政府和党的喉舌,又要自立更生,自负盈亏。自从1996年中央批准建立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媒体产业化进程开始突飞猛进。一时间,媒体都被推向市场,大家为了生存,个个出奇招,频频换栏目。能制造“噱头”的上,板起面孔说话的下;能让观众产生及时快感的上,增加观众思考压力的下。一夜之间,媒体已经不再是那个媒体,责任也不再是原来的责任。农业频道和农业电视节目少得可怜。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的涉农电视频道只有四套半(包括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山东临沂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的半套——少儿军事农业频道),仅占全国1279套节目(截止到2005年底)的0.39%。广播也好不到哪儿,全国只有山西、江西、山东、河南、陕西以及广西南宁、河北张家口、浙江嘉兴、广东茂名和揭阳等电台开办10套对农广播,仅占全国2416套广播频率的0.41%。涉农节目在全国电视节目中的比例没有数据统计(《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历年都没有这一项节目统计)。但是从每年的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中可以看出端倪:以2005年为例,第一批批准立项的304部8136集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中,农村题材只有23部392集,分别占7.5%和4.8%;在第二批批准立项的347部9638集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中,农村题材26部500集,分别占7.5%和5.2%;在第三批批准立项的386部9677集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中,农村题材29部615集,分别占7.5%和6.3%;在第四批批准立项的300部7099集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中,农村题材26部550集,分别占8.7%和7.7%。也就是说,在各地各级电视台播出最多的节目类型电视剧中,农村题材的比重从来就没有超过10%。这样的节目比例对于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占全国总人口比例58%的近8亿(一说是9.4亿)农民来说,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是农村题材的节目不受欢迎吗?恐怕不是。比如,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的赵本山演出的《小品》节目不都是农村题材的吗?可是在全国城乡已火了10年(有8年被评为央视全国春节晚会小品类节目一等奖)。赵本山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2002年在央视首播时,以单集14.6%的收视率创下了当年央视电视剧的最高收视率,以平均收视率10.9%的成绩位居2002年央视电视剧收视率亚军(仅次于《天下粮仓》)。其续集在全国也获得了10.1%的平均收视率(CSM)。此外,最近两年播出的《马大帅》、《欢乐农家》和《圣水河畔》等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也都大获成功。(18)

长春电视台副台长孔德明2003年参加长春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深入长春市所属10个县(市)区的乡村和农户,通过座谈、走访、问卷、抽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电视调查,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2000份问卷中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通过座谈、走访,归纳起来看,农民对电视节目现状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门面向农村的电视频道少。中央台农业频道在农村很多地方看不到,多数地方只能看到吉林电视台的乡村频道。二是专门的农村节目少。多数电视台没有与农村有关的节目,有的电视台有少量的农村节目,但播出次数少,内容经常重复。三是农业科技节目很少,内容不适合本地实际,播出不及时。四是电视新闻反映的绝大多数是城市内容,基本上不反映农村,离农民生活太远。五是播出的电视剧农村现实题材少,而历史剧、都市言情剧过多。六是针对农村和农民的具有实用性、信息性的广告少。(19)几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由此可见,不是涉农题材不受欢迎,而是中国的乡村或农民被媒介特别是电视媒体遗忘了。这种遗忘并不是无意的,而是市场经济下电视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广告的必然。殊不知,“城市中国”是从“乡村中国”发展而来的。研究中国,不研究中国的乡村,是不可能搞清中国文化的真相或真谛的。同理,不表现中国的乡村,也不可能完整地、准确地表现中国。

四、文化因素

影响我国农业教育的主要文化因素就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轻视和农业相关行业的观念。

我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轻视农业劳动的观念。《论语》中记载:一位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种植之道时,孔子很不屑地回答:“我不如老农。”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延续下去,影响到后来的士人。在宋代之前,很多人都有“农者不学,学者不农”的思想。当时也有不少人从事农业方面的研究,但这些人在内心深处,还是把农业看得低一级。这种现象直到宋代才稍微有些改变,但对农业的根本看法也仍然是“以耕桑之事为细民之业,孔门所不学。”宋元以后,到明代的理学家们开始比较重视农业了。朱熹等还专门对农业科技有研究。陆九渊也对自家水稻增产的经验做过总结。同时也有一些论述农业的著作产生,比如陆世仪的《思辨录》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区田种法。而后还有清初张履祥的《补农书》等。遗憾的是,从总体上来说,主流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农业应有的地位相差不少。以至于一直到现在,整个社会仍存在着忽视和轻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观念。有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在一些以农业为主业的县乡工作安排中,“三农”工作被轻描淡写,变成了顺便说几句的“轻中之轻”。在一个县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90%的篇幅都在谈招商引资等非农工作,倒数第二段才谈到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在对2005年的工作部署中,农业和农村工作同样是配角。一位县农业局长抱怨,中央对“三农”很重视,基层却存在着“谁抓农业谁落后”的奇怪认识。农业干部往往不受重视,在地方干部结构中被边缘化,落实中央惠农政策缺乏积极性。(20)这种现象在乡镇一级干部的工作中普遍存在。另外,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调查显示:在技术类教育选择上,城市居民倾向于报考高等农业院校的只有1.6%,农村居民把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孩子求学首选学校的不到13%,重点高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将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首选的不到1%。这不仅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关,还与人们对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认识偏差相关。其一,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有所动摇。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将愈来愈大,农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减弱。农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很容易使人们怀疑乃至否定农业的基础地位,以致忽视和轻视农业;其二,片面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贡献而忽视对其保护和支持;其三,对改革后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盲目乐观,对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估计不足。

五、讯息因素

农业媒介信息传输农村抵达率差。媒介在我国农业教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大部分媒体的信息并不能被很好地传输到农村。像央视七频道——一个国家级的农业频道,却是一个有线电视频道。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张海涛副局长2005年4月3日在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三农”高层论坛上讲话时公布的数据,广大农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只有92.4%和94.3%,7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能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节目套数很少,只有2- 3套,不超过5套,信号质量不好,针对农村的专业频道(频率)很少,还有八九千万农民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2005年3月31日至4月1日召开的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透露,全国温饱问题未解决的人口约2600万人)。央视索福瑞(CSM)的调查数据也表明,农村地区可收看卫视频道的家庭比例在2003年是42.1%,尚不及城市(89.2%)的一半。2004年,农村可收看卫视频道的家庭虽然有了显著增加,达到58.1%,但仍然有近半数的农民家庭是看不到卫视节目的。在甘肃省,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石束、李建红、王芳历时3年完成的《甘肃农村受众与大众传播媒介调查》显示,尽管全省农村有80%以上的家庭拥有电视机,然而接收率不容乐观,央视8套节目中,能全部接受节目的只占10%,能收到一套和二套的不到20%,能收到甘肃卫视的比例更低。但是信息传递功能较好的广播和报纸,在农村的普及情况却远不如电视。全省有收音机的家庭仅占1/3,而在很多地方报纸的订阅率几乎为零。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在农村市场正遭遇“荒漠化”危险。长春地区总人口710万,乡镇以下农村人口400万。农村家庭电视普及率为97%以上,收视方式以无线接收为主,有线电视入户率不足5%。(21)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媒体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指导、信息沟通和科技传递其实就是花大力气,作小文章,效果还差得很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