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良莠不齐传媒业

良莠不齐传媒业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莠不齐传媒业 ——胡泽洪教授访谈录受访者简介:胡泽洪,1964年生,湖南双峰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哲学硕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逻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良莠不齐传媒业
——胡泽洪教授访谈录

受访者简介:

胡泽洪,1964年生,湖南双峰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哲学硕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逻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个,多次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任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广东逻辑学会副会长。出版有个人学术专著3部,译著(合译)1部,主编教材多本,发表学术论文、译文50余篇。

采访时间:2004年7月29日

采访地点:广州

采访人:谢春林

小媒体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

记:你认为我国媒体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胡:媒体品种很多,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等,但是媒体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媒体比较有权威,信息比较真,影响范围比较大,但也有些媒体,如一些小报,实际上是为了赚钱,特别是一些娱乐性媒体,有些消息炒来炒去。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媒体比较少,但相对来说它的消息来源、传播度,包括媒体道德都要规范些;现在媒体多,良莠不齐,有些娱乐性媒体为了吸引受众,新闻道德不是很好。我们更相信权威的媒体,比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或一些政府的大报,小的娱乐媒体则似信非信,不把它作为可靠消息的来源。中国的媒体不少了,去年主管部门不是压缩报纸杂志吗?我觉得是对的,搞多了搞滥了不好。要尽量保持媒体的规范性、权威性、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媒体道德在一些娱乐性小报上还是欠缺的。

记:你谈到媒体的道德问题,这使我想到媒体的公信力逐渐下降,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胡:媒体公信力下降,主要是那些娱乐性媒体或者说不是很权威的媒体。权威媒体的公信力应该还是可以的,比如说中央电视台等政府媒体的公信力与原来比应该加强了。公信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消息是否准确,舆论导向怎么样,报道客不客观。这又包括从哪个侧面来看,不同侧面会有不同的观点,媒体应该做各个侧面的报道,不应该只报道记者感兴趣的侧面。

记:小媒体的公信力相对较差,原因在哪呢?

胡:一个是它本身的消息来源就没有权威性媒体那么正规;第二,它所担负的责任与权威媒体不一样。《人民日报》是中央机关的媒体,责任很清楚,要客观报道,要讲究导向,小媒体,主要目的是要吸引受众,要有销售量,这样它就会寻找新奇的内容,搞些五花八门的东西。传媒产业中,一个完全为了销售量,完全为了赚钱的媒体,就必然要迎合公众不同的口味;甚至有些单位赞助了,媒体就可能为它们说话。因此小媒体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

记:那么,低权威性、低公信力小媒体的存在对社会会有些什么影响?

胡:小报也不一定都是低层次、低道德,但相对于权威性媒体来说,公信力是要差一些,负面的东西多一些。它们要不要存在?只要市场有需要,有销售量,也可以存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目的,娱乐媒体,就是为了受众茶余饭后的娱乐,娱乐信息也是公众需要的一部分,只要不违反政策法规就可以存在。如果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就应该看大的媒体,如果要消遣一下,就看看小的娱乐媒体。当然,不能把娱乐媒体的小道消息当成正式的消息到处传播,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作用。

记:新闻管理部门一直反对有偿新闻,但有偿新闻一直存在,对此你怎么看?

胡:我是坚决反对有偿新闻的。新闻必须要客观、全面,一旦变成有偿新闻,它肯定会失去客观性、全面性。与其搞有偿新闻,不如做广告,我的理解有偿新闻就是广告。一个新闻报不报,不在于是有钱还是有权,还是别的什么。有偿新闻一个是因为新闻行业不够规范,一个是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有关。本来新闻工作者叫“无冕之王”,应该要关注弱势群体,要伸张正义,惩治丑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有有偿新闻出来。

社会办媒体要加强监管

记:你认为媒体与政府之间理想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胡:媒体与政府理想的关系应该是互补。一方面媒体为政府发布消息,报告情况,传达它的信息,充当政府消息发布,联系公众的桥梁;另一方面帮助公众通过媒体向政府反映问题,实现良性循环。最好是这样。

记:现在我国媒体经营权由国家掌握,不允许社会办媒体,你对这一点怎么看?

胡:媒体都是政府办,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它的合理性,为什么?因为媒体的作用很大,起一个导向作用。我们国家人多,媒体导向有错误的话就会起到不好的作用。我认为发展趋势应该是权威媒体由国家统管,小的媒体可以由社会办,像娱乐媒体完全可以由非政府去办。

记:你说非政府去办媒体,有些什么理论依据?

胡:最大的理论依据是社会有这个需要。政府一是不可能办这么多,有一些不如让社会按市场经济规律去办;二是可以监管,监管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记:如果让社会办媒体,有一个担忧就是怕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你怎么看?

胡: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但媒体是否对社会有不利影响,不在于是政府办还是社会办,而在于怎么样监管。媒体在西方国家也是一样,你首先要真实,要讲职业道德,要遵守法规,那样即使有负面影响,也不会很大。反过来,如果你不遵守新闻道德,或者被一些不法势力利用,那当然起反作用。所以不在于是国家办还是社会办,应该找到一个对新闻媒体进行有效监督、引导、规范的机制。

记:那么,政府应该怎样去监管呢?

胡:应建立的制度很多,要慢慢完善。如新闻检查制度,出了问题怎么处理?

记:如果允许非政府办媒体,对社会又会有哪些正面影响呢?

胡:第一,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第二,反映不同的声音;第三,丰富文化精神娱乐活动

公众关注哪里,媒体就应该关注哪里

记:现在电视经常请专家解读重大新闻,你怎么看?

胡:我觉得要看什么新闻,怎么解读。如伊拉克战争等,请些专家来解读这些新闻,我认为很好。为什么?因为一般的公众缺乏背景知识,通过专家解读他才能了解很多东西。反过来也可能有不好的地方,专家可能把他的观点,以权威的形式给了公众,把公众的思维方式单一化。所以,第一看什么新闻,专家可以提供大多数人缺乏的一些背景知识;第二,专家解读时不能带自己的偏见,带的话应该说清楚是他个人的看法。但是如果涉及另一些事情,比如打官司的新闻,谁胜谁败,谁有理,专家解读更要注意倾向性。

记:你怎么看待经济因素对媒体的制约?

胡:商业对媒体的制约肯定是存在的。办媒体肯定要提高发行量,要赚钱,但经济因素不一定会导致媒体出问题,看你怎样去利用经济因素报道大家需要的信息。既有吸引力,又遵守新闻道德,消息准确,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可以统一的,并非完全对立的。要赚钱不一定要搞歪门邪道。比如甘肃的《读者》自办发行,格调较高,信息量大,读者多,经济效益很好。所以,只要下功夫,可以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好。

记:媒体对强势群体报道多,对弱势群体报道少,你如何看待这种报道的不平衡现象?

胡:这个很自然,媒体总是有关注的焦点。有的关注强势群体,也有的关注弱势群体。媒体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公众关注的地方,当然,媒体也可以影响公众的关注点,你讲的媒体更多地关注强势群体,较少地关注弱势群体的现象是有,但是在某一段时间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也是有的。我想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是互动的、一致的,公众关注哪里,媒体就应该关注哪里,反过来,媒体的关注热点也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记:你觉得我国新闻媒体做到了这一点没有?

胡:不能说完全做到了,应该说做得越来越好,但完全理想化的状态还没有达到。

记:你平时看大陆以外的媒体吗?

胡:凤凰卫视看得多一些。

记:它们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胡:凤凰卫视比较关注焦点,第一时间报道焦点。“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发生后,第一时间连续不断的报道,热点感、焦点感很强,而且报道得很细,很深入,尽管不一定很准,但大家特别想知道的内容都能在凤凰卫视看到,比较及时。

记:你对农村传媒怎么看?

胡:在农村电视已经很普及了,收到的台很多。大报也普及了,像《湖南日报》、《人民日报》,传媒已经覆盖到我们家乡了。不像1980年以前农村没有电视,只有广播。现在我那些乡下亲戚到广州我这里来,对国内国际事件他们知道得不比我少,热点的事他们都知道。

记:你怎么看传媒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胡:作用非常大。这二十几年我国传媒发展非常快,传播各种信息,作用很大。电视大学也是通过电视媒体发展起来的。

记:你平时主要接触到一些什么媒体?

胡:电视主要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纸有《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我认为比较权威的。《羊城晚报》办得很好,权威性、娱乐性很强。平时还看看《文摘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都是以不同目的来看,如看中央台,主要是了解国际国内的大事新闻;《光明日报》主要是看新闻,特别是科教文方面的新闻;《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和娱乐杂志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关注一些事件。

记:传媒对你的研究有什么影响?

胡:传媒对我的研究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互联网,查资料,看国外的东西,很多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