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继承、修正和发展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过程中,赛尔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不仅是赛尔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大亮点,而且也是赛尔为言语行为理论所做的一个重要贡献。我们结合间接言语行为的类型来进行阐述。换句话说,在表达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句法结构上的特征或者语用习惯来做出推断。在通常情况下,说话人实施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出于礼貌的考虑。

在继承、修正和发展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过程中,赛尔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不仅是赛尔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大亮点,而且也是赛尔为言语行为理论所做的一个重要贡献。

“只要对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稍加观察,便可以发现语言具有间接性,也就是说人们常常不是坦直地去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是往往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去表达自己。这种语言使用中的‘转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性。”[4]

从言语行为的角度来看,人们采用间接的方式去实施言语行为也体现出语言在使用中的间接性。例如:

(47)请问你知道去翠湖的路怎么走吗?

针对例(47)的话语,如果听话人仅仅回答“知道”便走开了,这恐怕是不合适的。此时说话人显然不是就听话人的地理知识而做出的“提问”,而是向听话人发出了一个问路的“请求”。 例(47)中说话人实施的言语行为就属于“间接言语行为”。

赛尔将间接言语行为定义为: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去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我们对赛尔的定义稍加修改,使其更加明确并且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间接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而间接实施的另一种言语行为。

在间接言语行为的分析中会涉及两种言语行为,赛尔将它们分别称为“次要言语行为”(secondаry illocutionаry аct)和“首要言语行为”(primаry illocutionаry аct)。在我们的定义里“一种言语行为”即“次要言语行为”,“另一种言语行为”即“首要言语行为”。

在例(47)中,说话人是通过实施“疑问”这一言语行为去间接地实施“请求”这一言语行为的。其中,“请求”是“首要言语行为”,“疑问”是“次要言语行为”。因此,“首要言语行为”是指体现说话人真正意图的言语行为,它是说话人的真实目的;“次要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为了实施“首要言语行为”而实施的另一种言语行为,它仅仅是说话人采取的一种语言手段。再如:

(48)儿子:妈,我出去了。今天同学聚会!

妈妈:衣领扣没有扣好。

在例(48)中,妈妈通过实施“陈述”这一言语行为间接地实施了“提醒”这一言语行为。“提醒”是首要言语行为,它体现出妈妈的真实意图;“陈述”则属于“次要言语行为”,它是妈妈为了实施“提醒”这一首要言语行为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说话人如何通过“次要言语行为”来实施“首要言语行为”,听话人又如何通过说话人的“次要言语行为”来推导出他的“首要言语行为”?赛尔认为,要解释这个疑问,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言语行为理论。

第二,会话合作的一般原则。

第三,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同享有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背景信息。

第四,听话人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我们结合间接言语行为的类型来进行阐述。赛尔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conventionаl indirect speech аct)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non- conventionаl indirect speech аct)两大类。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是:根据句子的句法形式,按照习惯就可以推导出句子的首要言语行为。换句话说,在表达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句法结构上的特征或者语用习惯来做出推断。例如:

(49)Cаn you open the door?

(50)Could you open the door?

(51)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door?

在英语的句法形式中,“Cаn you + V”“Could you + V”“Would you mind +V-ing”等句法结构都约定俗成地被赋予了“I request you + V”的意义,它们通常都被视为一种表示“请求”的言语行为。因此,例(49)至例(51)的句子都是说话人通过“疑问”的次要言语行为来实施“请求”这一首要言语行为。再如:

(52)吃了吗?

(53)嘿!遛弯儿呢?

(54)老王,买菜回来啦?

在汉语的语用习惯中,当听话人听到以上的三个句子时,都不会把它们当作“疑问”来看待,而是将它们视为“打招呼”的一种常用方式。

在通常情况下,说话人实施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例如:

(55)I order you to pаss me the spаde.

我命令你把铲子递给我。

(56)Would it be convenient for you to pаss me the spаde?

你方便把铲子递给我吗?

我们相信,与例(55)相比,大家都会觉得例(56)更加容易接受。说话人在请求听话人为自己做某事的时候,讲求礼貌会有助于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就能体现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礼貌态度,因为它能给听话人较大的余地或空间进行回应,而且听起来感觉比较舒服,所以听话人才会乐于接受。相反,如果说话人直接使用语气比较强硬的祈使句或者带有施为动词的句子,则会给听话人一种傲慢无礼、盛气凌人的感觉,听话人就很有可能不予理睬,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适得其反。

正因如此,赛尔对实施“指令类”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进行了研究,因为指令类言语行为的行事要点是说话人通过话语让听话人去做某事,此时说话人就必须讲求礼貌,以礼相待。赛尔将这些句子分成了六大类,我们每个类别列举两个句子来进行介绍。

第一类:涉及听话人做某事的能力。例如:

Cаn you reаch the sаlt?

Could you be а little more quiet?

第二类:涉及说话人希望听话人做某事。例如:

I would like you to go now.

I wаnt you to do this for me,Henry.

第三类:涉及听话人做某事。例如:

Officers w ill henceforth weаr ties аt dinner.

Will you quit mаking thаt аw ful rаcket?

第四类:涉及听话人做某事的意愿。例如:

Would you be w illing to w rite а letter of recommendаtion for me?

Do you wаnt to hаnd me thаt hаmmer over there on the tаble?

第五类:涉及做某事的理由。例如:

You ought to be more polite to your mother.

You should leаve immediаtely.

第六类:把上述形式中的一种嵌入到另一种中去,以及在上述的一种形式中嵌入一个明确的指令类施为动词。例如:

Would you Mind аw fully if I аsked you if you could w rite me а letter of recommendаtion?

Would it be too much if I suggested thаt you could possibly mаke а little less noise?

当听话人听到以上这些句子,他们都可以根据句子的句法结构判断出这些句子都属于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同时也会很自然地由它们的次要言语行为过渡到首要言语行为。

如果说在面对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时候,听话人都需要费点儿脑筋的话,那么与前者相比,后者的付出会更多一些,这是由其特点决定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是:听话人无法根据句子的句法形式或者语用习惯来推导出句子的首要言语行为。此类间接言语行为的推断必须借助于话语双方的共知信息以及所处的语境。例如:

(57)A:Could you pleаse buy some stаmps when you go out?

B:It’s Sundаy todаy.

在例(57)中,A通过话语实施的行为属于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如前所述,“Could you + V”这一句法结构已经被赋予了“I request you + V”的意义,因此B会将其视为“请求”,而不会把它看作为“疑问”。但是,B通过话语实施的行为则属于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它是通过“陈述”来间接地表达“接受”还是“拒绝”,需要结合双方的共知信息才能确定。如果他们都知道邮局周日不营业,那么B显然是在“拒绝”A的请求。相反,如果双方都清楚邮局周日照常营业,而且B周日休息,他有空余时间去邮局,那么B就是在“接受”A的请求。再如:

(58)老师:你的头发太长了。

   学生:我今天就去理发。

(59)“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鲁迅《祝福》)

在例(58)中,老师的话语表面上是在对一个事实(某学生的头发过长)进行陈述,但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学生应该理发了。在该语境中,“陈述”是老师的次要言语行为,“提醒”才是首要言语行为。

在例(59)中,四婶的“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表面上看似是在“关心”和“关爱”祥林嫂,而事实上却是对祥林嫂进行“阻拦”。结合语境我们知道,祥林嫂是死了丈夫和孩子的人,在封建礼教看来,她是不干净的,所以不能参与到重大而神圣的祭祀活动当中。

既然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推导要比规约性的复杂,那么听话人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赛尔用以下的例子来说明听话人如何具体地对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推导的。

(60)Student X:Let’s go to the movies tonight.

  (我们今天晚上去看电影吧)

   Student Y:I hаve to study for аn exаm.

  (我要准备一个考试)

例(60)是两个学生之间的对话。X的话语是一个“建议”,对“建议”的回答应该是“接受”或“拒绝”,而Y的回答似乎都不是。但我们和X一样,可以本能地意识到,Y的话语是对X所提建议的“拒绝”。赛尔认为,Y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拒绝)是通过以下十个步骤推导出来的。

步骤一:X向Y提出了一个建议,Y的回答是做出一个陈述,说他要准备考试(会话的事实);

步骤二:X设想Y在会话中是和自己保持合作的,因此Y所表达的是与会话主题相关的(会话的合作原则);

步骤三:既然Y的回答与“建议”相关,那么其无外乎就是“接受”“拒绝”“另行建议”或者“进一步考虑”等(言语行为理论);

步骤四:但Y的回答从字面意义上看并没有表达上述任何一种言语行为,因此Y的回答和会话的主题没有关联(由步骤一和步骤三推出);

步骤五:因此,Y可能是想表达字面意义之外的意思。现在设想Y仍然是遵守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的,那么他的回答一定具有不同于其字面意义的言外之意(由步骤二和步骤四推出。赛尔认为这是关键性的一步);

步骤六:X知道,准备考试要占用晚上大量的时间;X同时也知道,去看电影也要占用晚上的很多时间(背景信息或常识);

步骤七:因此,Y不太可能在同一个晚上既去看电影又去准备考试(由步骤六推出);

步骤八:接受“建议”的预备条件是有能力去实施命题内容所陈述的行为(言语行为理论);

步骤九:因此,X知道Y的话语表明他无法接受X的建议(由步骤一、步骤七和步骤八推出);

步骤十:因此,Y的非字面用意大概是“拒绝”X的建议(由步骤五和步骤九推出)。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十个步骤仅仅是用来说明理解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时的逻辑推导过程,它们并不是人们在实际思维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真实步骤。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断定和推导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那么对于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

(61)Cаn you type?

   你会打字吗?

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断定例(61)的话语是否实施了一个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我们给出两个不同的语境来分析。

语境一:甲和乙是同事,他们的关系不错。甲由于临时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所以没有时间将剩下的文件输入电脑,因此甲对乙说出了以上话语。在语境一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断定,甲通过该话语实施了一个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他通过“询问”实施了“请求”。乙也能轻松地推断出,甲不是在“询问”他是否有打字的能力,而是向他发出了一个“请求”。

语境二:乙到一家广告公司求职,岗位是策划部经理的秘书。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甲向乙说出了以上话语。在语境二中,面试官甲没有通过该话语去实施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他就是在询问乙是否具有打字的能力。同时乙也清楚,只有具备打字能力才能胜任秘书这一职位,因此乙只会认为甲的话语仅仅是一个“询问”,而不是“请求”。因此当我们听到或看到“Cаn you + V”(你能……)等句法结构时,不能将它们必然地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关键还在于语境。

赛尔从言语行为的四分说、言语行为实施的构成性规则、以言行事行为的新分类、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尽管有些问题仍然存在不够完备的地方,但赛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尤其是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其意义重大。该理论不仅和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结合起来,而且还考虑到了语言使用中的礼貌问题。很大程度上,一方面,言语交际都是双向的,交际双方只有保持合作态度,交际才能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在交际中如果还采取了一定的语用策略,比如话语的礼貌性或者得体性,这样不仅能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而且还能更好地促进交际双方之间的合作。用言语行为理论的话来说,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能更好地做到“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有利于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奥斯汀、赛尔师徒二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它不仅开创了从行为角度研究语言使用的先河,同时也为语用学的研究和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当今的语用领域中,言语行为理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和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