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意言语和行为

注意言语和行为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的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情绪自控、言语自控、行为自控。同样的试验也在中国进行过。这项延续了7年之久的跨文化实验结果是,在参加该实验的上百名3~4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80%的儿童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同时,儿童还会考虑到不好的行为可能会伤及他人,并引起内疚,从而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当普遍的,如乱发脾气、上课说话、无故招惹别人、说难听话、做事缺乏坚持性等。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当今儿童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严重地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同伴关系和社会适应度,甚至影响其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如果让您列出一张孩子必会的事情的清单,您可能会开列得很长。但在这张清单中,很有必要的一条是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言语、情绪、行为,自控会帮助孩子抓住情绪的“缰绳”,约束冲动,三思而后行。

自我控制是指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控,使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表现为人的意识对自我的协调、组织、监督、校正、调节的作用,使自己的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儿童的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情绪自控、言语自控、行为自控。

自我控制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对于儿童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积极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有意识地从各个方面去要求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关于自我控制,美国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试验”。被试验的孩子面前摆着一块糖,并且被告知如果在5分钟之内忍住不吃就能得到第二块糖。经过追踪调查,那些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己、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吃第一块糖的孩子,长大后许多人都考上了大学,有着较高的声誉、社会地位及财富,而那些忍不住吃掉第一块糖的孩子,长大后多表现平平。这个试验说明了自我控制能力对一个人发展的重大影响。

同样的试验也在中国进行过。澳大利亚专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曾设计了一个关于儿童自制力的实验:孩子们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只要能多忍耐15分钟,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这项延续了7年之久的跨文化实验结果是,在参加该实验的上百名3~4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80%的儿童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这意味着:中国孩子的自制力不容乐观。

就个体的发展而言,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将极大地推动个体的学习和工作,使其有效地把握自己,促进其身心健康,使其身心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

学龄前的孩子自控能力整体较差,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与孩子的自然生理发育有关。孩子的年龄小,神经纤维还未充分髓鞘化,情绪的兴奋多于抑制,因此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二是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孩子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所受的教育不够,这些又都影响到控制能力的形成与完善。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只是有时不想控制,或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而已。孩子还小,不知从何做起,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进行引导。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自我控制能力并非生来就有的,它是儿童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部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易冲动,他们本身对事物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常常是因为成人的需求,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或是为了自己可以获得好处而产生或抑制某种行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关心的往往是社会环境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在其心目中有重要地位的他人对自己的赞许或否定。

第二阶段: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过渡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由权威人士或同伴压力形成的外在力量的控制向内在规则或道德力量的控制转化。如果放任自己的行为就会导致自我批评或内疚感。同时,儿童还会考虑到不好的行为可能会伤及他人,并引起内疚,从而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此阶段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还不成熟,外部控制还占有一定比重。

第三阶段:自我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儿童已经不再需要外界的压力,他们已经形成了内部的准则,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判断来形成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够自己监控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自身的调控而克服自己内心的冲动,表现出适宜行为。

学龄前的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控,并不等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很多父母分不清什么是孩子的自控力,什么是孩子正常的情感宣泄。有关自控能力的测试,会让您对孩子的自控能力有所了解。

真正的自控是建立在合理宣泄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压抑。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受了委屈,伤心地痛哭,父母说:“一点儿小事就哭,不许哭!”孩子受到了老师表扬,得意地对父母笑,父母又说:“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又开始骄傲了,多想想你的缺点。”这样的孩子很可怜,他们的情绪似乎被父母“剥夺”了。这种压抑并不是自控。情绪的自控来自于合理的宣泄。那么,您了解孩子的自控能力吗?

以下的句子描述了能够调节自己行为和抵制诱惑,并且确实能明白和感觉正确的事情的孩子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评估您的孩子在自控能力方面的情况,请您在每句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您认为最能代表孩子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将这些数字相加即可得出总分。

评分标准是:5=一贯 4=经常 3=有时 2=偶尔 1=从不

1.很少打断或随口说出师长提出的问题或答案。____

2.等待轮到自己,极少插嘴或打断别人。____

3.即使没有大人在,也管住自己的冲动和欲望。____

4.激动、沮丧或生气时,能尽快地冷静下来。____

5.极少发脾气、火冒三丈或随时失控。____

6.能抑制进攻性行为,如打人、踢人、打架、推搡。____

7.极少不经思考而做出鲁莽的事。____

8.有耐心,并能抑制自己思想、行为上的冲动。____

9.有自觉性,很少需要师长的提醒、哄劝或指责就会循规蹈矩。____

10.有发泄不良情绪的能力,能轻而易举地从令人烦恼或沮丧的环境中摆脱出来。____

总分:____

结论:

40~50之间 您的孩子在自控能力方面表现不错。

30~40之间 如果孩子的自控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他将受益终身。

20~30之间 孩子在自控能力方面有潜在的问题。身为家长的您,要反省与调整一下您的教育方式了。

10~20之间 孩子存在潜在的危险,应该考虑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人们有很多自我控制的方法。绝大多数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他们越是能够意识到哪些行为的正确性,越是有可能将这些行为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在前进的过程中,却渐渐地拉开了距离。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即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们在自控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上所存在的差异。不少孩子稚嫩的心中怀着雄心壮志,但如果不着力于自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经不起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引诱,结果或半途而废、或望洋兴叹,久而久之,便会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自控能力也是逐渐发展,并且是可以引导的。研究表明,7岁是孩子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所以,家长首先应了解孩子在学校里遵守规则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轻轻走路,靠右通行。

站要像个小士兵,坐要像个小白鹅。

说话有礼貌,不骂人,不打闹,见老师要问好。

有事要请假,进门要敲门。

铃声就是命令,下课铃响出教室,上课铃响回教室……每节课40分钟,上课要一直关注上课的内容,不能随意做其他事。

要及时利用课间休息的10分钟上厕所,适当活动,就是上厕所也要遵守规则排队、谦让。

不能随便吃东西,加餐、午餐时间固定。

及时完成作业。

根据以往的经验,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容易出现的情况有:

不会利用课间时间处理生活问题,如课间玩耍,忘记了喝水、入厕的事情,上课时才想起。

在课堂上随便走动,大声地说话,不听老师讲课。

不懂与同学相处,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不知道排队、等待,遇到事情就争先恐后地争抢。

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不但影响自己,还会影响他人。

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在集体中凸显出来,成为老师的难题、同学们排斥的对象,在集体中变得孤立。其原因就是他不能很好地遵守大家都必须遵守的行为、交往规则。适应不了学校生活,学业成绩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抵制诱惑,如对玩具、食品、好玩的活动等进行有意识的控制;面对选择是否犹豫不决,是否具有果断处理问题的品质;对爱发脾气的个性的控制,对依赖心理的控制,对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的控制等。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训练。

小明,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生理发育正常,智力发育良好。母亲较溺爱孩子,但当他犯错误时,父亲却对其打骂。在学校里上课基本能够听讲,但情感自控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心情好时能认真听讲,并能积极举手发言;而当其心情不好时,不但不听讲,打扰旁边同学,就算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他都不肯回答,甚至还钻到桌子底下去。经常因小事而大发雷霆,要求别人对其百依百顺,若稍有不顺就大哭大叫,或自残或打人发泄自己的情绪。

小明的例子是比较突出的。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时常可以看到学前儿童那种容易冲动、外露、可控性比较差的情感特点。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儿童的初步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孩子能对自己情绪中那部分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适当调控,如孩子对任性、执拗、侵略性、攻击性等偏颇情绪的适当调控;另一方面表现为孩子能适当地调节情绪,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概括来说,就是既有控制,又有宣泄,把情绪调控在一个与年龄相称的范围内,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如意时要宣泄其不满情绪,但孩子的宣泄有可能受阻,因为他的情绪宣泄常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宽容;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情绪的发泄可能较为频繁,父母难以忍受,于是造成感情冲突,结果可能是父母情绪占了上风,而孩子情绪没有发泄出来,抑郁纠结,逐渐积累,等待下次更猛烈的爆发。这样下去是危险的,孩子情绪不仅得不到宣泄,反而越积越多,情绪发展有可能走向消极方面。因此,发展儿童的情绪智力,应特别重视家庭情感氛围的作用和影响,要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建立起理解、宽容和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目的地帮助孩子实现其情绪的宣泄。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由于儿童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不一定很长,这也表现出一种对情绪的无意识调节。面对孩子的过激情绪,父母可讲究一些策略,如冷处理、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等。同时家长又要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其情绪,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譬如告诉他们,当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就在心里暗暗说“不能打人”或“不能摔东西”,或者在不愉快时想想愉快的事情。

关于情绪控制,有一个著名的《钉子的故事》:

一个聪明的父亲有个爱发脾气的男孩儿。有一天,父亲给男孩儿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第一天,男孩儿钉了37根钉子。后来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在篱笆上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

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父亲带他来到篱笆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篱笆上的钉子洞,将永远不可恢复。就像你和别人吵了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对方的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无论如何道歉,伤口还在那里,永远难以愈合。”

这位父亲的教育充满了智慧和耐心,让男孩儿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尊重他人,也学会了尊重自己。

有的孩子很容易和别人起冲突,起了冲突之后就控制不住自己要骂人,说脏话;有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会不断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插话,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大声地抢话。

一般,孩子的脏话没有恶意,但是父母不可听之任之。专家认为:如果孩子长期不受约束,会在性格发展上出现缺陷。

奇奇过年时得到一盒儿童拼图,于是他不亦乐乎地玩起来。碰到拼错时,小嘴里会不时地蹦出“他妈的,怎么又错了”这样的话,不免使妈妈感到担忧。奇奇的这句脏话肯定是从哪里听来的,或许是大人在忙忙碌碌中不经意间的口头禅。这时的孩子特别敏感,常常会抓住那些关键词,比如“他妈的”“笨蛋”等,模仿大人说话做事的样子,津津乐道起来。

对于这样的事情,父母不必过分苛责孩子,通常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脏话,只是一种模仿行为而已。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该由此反省一下,以后一定要格外留意,为孩子提供健康的语言环境。

5岁半的辰辰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动画片已不止一遍了。那天他又在乐滋滋地看着,奶奶凑上来问他某个情节,不料辰辰冲着奶奶脱口而出:“你怎么像个白痴!”奶奶和妈妈听后都惊呆了。要知道,这时的孩子是不会故意侮辱他人的,他可能根本就没搞清楚这句话的确切意思和恶劣程度,而只是无意中把在哪里听到的一句话,随便地用了一下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不要粗暴地指责孩子,而应帮助他找到正确的说法。您可以问他:你知道“白痴”是什么意思?并且告诉他:“奶奶问你,你应该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她,因为大人很少看这类动画片。如果你这样回答大人的话,奶奶会很生气的。”如果孩子以后还再使用这句话,那么您就应该严肃地告诉他:“这样说很不好,大家都会不喜欢你的。”

言语自控中,除了不骂人、不说脏话外,不随便插话也是一项要求,特别是针对学前的孩子。大人讲话孩子爱插嘴,一般而言与幼儿心理有关。他们年龄小,知识面窄,求知欲却高,当大人讲到他闻所未闻之事时,便会提出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这是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也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当孩子打断大人们的谈话时,大人通常会生气地说:“不要无礼,打断别人的谈话是很不礼貌的。”但是打断插话的人同样也是不礼貌的。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时,不能用粗鲁的方式,可能这么说会好一点儿:“我希望能把话讲完。”事后要教导他们,应在大人讨论的间歇时插话,这样,既不失礼貌,又可以让大人倾听,这才是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

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初上一年级时心中根本不存在什么规则意识,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孩子则钻到桌子底下了。可见,现阶段,他们的规则意识是模糊的,更多的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来看待问题,自控能力也非常情绪化,时好时坏。

某孩子自制力很差,做事丢三落四,学习用品乱扔乱放,看电视没完没了,作业马马虎虎,弄得学习和生活一团糟。父亲决定通过规则和纪律,帮助儿子拥有自制力。他先找儿子谈心:“作息没规律,会损害身体,进而影响学习,甚至弄得心情很差。可见,不按时睡觉、起床的小毛病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孩子说:“我也想改正缺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父亲说:“那就让规则来帮助你。”通过讨论,父亲和孩子签下暑期规则:每天只吃一次冷饮;每天看半小时动画片;做完一门功课,收拾好课本再做另一门功课;晚上9点30分上床,背两个单词后熄灯;平时打篮球1小时,自己洗运动服。规则不多,只有5条,但订了就坚决执行,不马虎不迁就,更不允许任性骄横,为所欲为。两个月时间,孩子进步神速。可见,给孩子订立规则,要求他持之以恒地执行规则,对于自控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孩子有了规则意识还不够,还要训练孩子的坚持性。家里是孩子通过不断摸索学会控制冲动和应付压抑情况最好的场所。在游戏与活动中,不断强化孩子的努力与行为,他最终就能应付自如。

有这样一个例子:佳佳刚上学,还不适应小学生活,加上性格外向、急躁,更加难以控制自己。有的时候上课插嘴、坐不住,甚至抢同桌的文具。对7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说教很难起作用。后来,孩子的妈妈发现在家庭的游戏和活动中培养佳佳的自制力效果极佳。比如,让她当“老师”,她就很有耐心和礼貌。学校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让孩子当“交警”,她竟能站15分钟“指挥交通”而不乱动;和同伴玩过家家,女儿当“妈妈”,她立刻变得柔声细语起来。活动和游戏能让孩子的自制行为日益积累,内化成为习惯。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活动和游戏,孩子便能在自然生动的条件下发展自制力。

与成人相比,儿童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冲动性强,儿童在行动前常常不加思索,很少考虑行为的结果,而不像成人那样,会在具体行动前先仔细考虑该行为的利与弊,从而相应地采取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针对儿童行为的这一特点,家长要教育孩子学着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他人的经验想一想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会产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并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比如,说一名学生在上课时想说话、做小动作,如果这时候他能先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认识到上课讲话不仅自己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周围其他同学的听讲,那么他就有可能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专心听讲。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在何时何地做何事情,都会有一定的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它是判断行为标准的准绳。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接受规则,维护、执行规则。

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自制力呢?我们建议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把握以下四条原则:

要教会孩子自控,您得向孩子展示自控,因此家长要当一个活生生的自我控制的榜样。

有个心理学试验,是给幼儿看有关“自控力”的录像,比如等妈妈来了再吃饼干、公共场所不乱跑、参观画展时不乱摸等,结果这部分幼儿比没看录像的幼儿自控力强。可见,自控需要榜样。

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是父母,父母自控力的表现会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发展。比如,有位妈妈跟朋友打牌,孩子就坐在电视机旁做作业;周末您没按时起床,孩子也趁机躺在床上看小说,放弃英语早读;父母忙起来顾不上整理房间,孩子书桌上讲义、卷子、本子也越堆越乱……所以,凡是冲动的、情绪不稳定的、行为缺少自制的父母,必须先教育自己增强自制力,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制力。

孩子对人世间做人的道理还较懵懂,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还要靠家长的严格要求和反复训练。

首先,要有规矩。习惯在父母所设之规矩下生活的孩子,会知道生活是有很多界限的。父母需要为孩子架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孩子不准做那些他无法控制的事情。在孩子未上学之前就为他设限,等于是为他一生的自制力奠下根基。

其次,让孩子学会自己负责。在孩童时代常常使用自行负责和违者受罚的方式管教他们,这两种纠正方式让他们有自己的选择。小孩子经由这些选择,便知道哪些行为会让自己尝到负面的结果。

最后,有适当的惩罚。孩子若不尽责,就限制他的自主权。不过方法一定要积极,让他仍抱有希望,可以对他说:“我们再试一次,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可以好好运用这种自由了。”等到几天、几星期、几个月过去了,只要你认为时机已成熟,就可以再给自主权,并且告诉他你认为他现在已经可以运用这种自由了。一定要让他知道他需要为这种自由负责。

例如,对一个6岁大的孩子说:“你可以在前院玩(自主权),但是不可以跑到马路上(责任)。”如果他跑到马路上,就可对他说:“我刚刚说可以到马路上玩吗?……今天你不能再和小朋友到前院玩了……你只能一个人在后院玩。明天我们再看看你有没有跑到马路上去。”

孩子若不能控制自己,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你的态度代表了对他的期望、信赖和爱。

“被积极的强化刺激后的行为更能重复出现”。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就可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降低自控行为引起的紧张感,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例如,要求幼儿不随地扔垃圾,如果他每次都控制得住,以后就会形成有了垃圾不乱扔的好习惯。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训练幼儿良好的自控行为,对他们自控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一位奶奶同时带了几个孩子,她每天中午对孩子说:“如果你们都安静地睡觉,等起床后我就给你们点心吃。”当孩子起床后,他们就得到了点心。所以,孩子们总是可以安静地睡午觉,从而养成习惯。

另外,父母在激励孩子时,也要讲究一点儿语言的艺术。举个例子,小阳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当他回家把这个喜讯告诉父母时,父亲高兴地说:“我儿子真棒,真有出息!”这种表扬毫无余味,对孩子并无多大激励作用。如果在后面再补上一句:“当了班长,就该用一个班长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这既包含着父母的信任和期望,又给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激励其更加努力进取。

要让孩子在学习时间观念中学会等待。当孩子有些不能立即满足的欲望,过一段时间得到实现后,就有了这样的体验:想得到的东西,等些时候会有的。于是就形成了等待的习惯。比如,孩子想得到一个他喜欢的玩具,父母并没有立即满足他,而是让他克服吃手的毛病,或提一些额外条件,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做了,父母便应及时兑现自己的承诺。

(北大附中为明幼教燕西台蒙台梭利国际幼儿园程丽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北京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赵立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