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过程

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过程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者Sperbcr&Wilson认为,人们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关联的原则——“任何明示性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这项活动具有最佳的关联性”。

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者Sperbcr&Wilson认为,人们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关联的原则——“任何明示性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这项活动具有最佳的关联性”。就日常言语交际活动来说,交际双方所说的话语都必须和所说话题以及对方前面所说的话语相关联。人们正是根据话语之间彼此关联的信息来理解说话人的会话意图和含意。因此对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不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他们提出的推理模式便被称为“明示推理交际”。

引用认知语用学的基础——Sperber&Wilson提出的这一关联理论作为总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间接否定的理解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包括三个步骤:识别间接度(明说意义)、建构语境假设(隐含前提)、获得会话含意(隐含结论)。

一、明示——推理

(一)提出背景

在Sperber&Wilson提出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之前,关于言语交际的模式主要有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两种类型。语码模式认为言语交际过程是对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解码过程起始于信号,终结于回到原处的信息,这一信息由于暗含的语码而与该信号相联系。推理模式认为言语交际是说话人提供他要表达的会话意图的证据信息,听话人根据这些证据信息,结合“共有知识”(即共有的语境部分)而推导出说话人交际意图的过程。推理过程起始于前提,终结于结论,这些结论从前提按逻辑推导出来,其信度至少可由前提得到一定的保证[1]。这两种交际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存在缺陷:尽管人类的交际活动基本上都要涉及语码的使用,但通过语码而表达的内容一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不涉及语境的,它很难解释复杂思想内容的交际语码模式。从另一方面来说,正由于绝大部分的言语交际活动都需涉及语码的使用,所以纯推理的模式也只能部分地解释言语交际,不全面。因为这两种模式都有缺陷,所以Sperber&Wilson提出了弥补这些缺陷的新的交际模式——明示推理交际。

(二)理论来源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的主要理论来源是J. A. Ford在《人脑单元结构》中所阐述的认知理论。Ford认为,人的大脑是由一个中心系统和若干各司其职的小单元组成。各个不同的神经单元根据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吸收不同类型的外界刺激信号,然后把这些信号全部输入中心系统,变成“心理表征”后,由中心系统统一进行处理。据此Sperber&Wilson认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由负责接受语言刺激信号的神经单元将来自外界的语言信号传输到大脑的中心系统,在中心系统统一进行运算和破译,这就是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提出的理论来源。

(三)大脑机制

言语含意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大脑进行推导性加工的复杂过程,在理解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后,听话人受到新信息的刺激,就有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如听到“玫瑰花”,就会在知识、经验记忆系统的支持下,联想到“爱情”;听到“食堂”,就会联想到“吃饭”;听到“风扇”,就会联想到“凉快”等[2]。然而如果要推导出言语的真正含意,确定会话意图的唯一性,就需要将联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就是要结合语境选择主要联想和最佳联想,并抑制次要联想及跟语境无关的联想,否则必然会破坏言语真正含意的推导过程,扰乱对会话意图的理解。这也就是关联理论提出的寻找最佳关联,寻找最佳语境假设。由于人的大脑内侧部即深部皮层具有调节皮层紧张度的机能,它能对联想活动保持控制,不会让次要联想不受抑制地随意浮现,也不会让次要联想跟主要联想一样以同样的概率浮现[3]。因此这就保证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常只会去注意那些有关联的信息,如果没有语境效果,没有关联,才会进一步扩充语境。

言语理解的大脑机制研究也表明,人的大脑对外部事物的感知总是对共性最大的因素最先感知到,因为外部事物的共性因素的刺激量(物理参数)大于个性因素的刺激量,共性越大,越容易被首先感知到[4]。在言语理解活动中,听话人首先感知到的也是其共性因素——明示意义,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讲,就是由语言因素传达的那部分意义,它表达的是一个客观事实[5]。这一步是基础,不能跨越,当相对具体的语义内容在意识中呈现后,接着进入人脑的就可能是联系语境的各种各样的统觉信息[6],即进入由交际环境补充的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关联理论所说的语境假设。

(四)模式内容

Sperber&Wilson结合传统的语码交际模式和推理交际模式,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的概念。“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明示是针对说话人而言的,说话人通过某种使听话人“显映的”(指对某一事实或话题的明了)方式进行编码、表达信息,即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如果听话人能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明示行为,那么我们就说这种明示行为是向听话人显映的。“推理”是针对听话人而言的,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给予的显映的方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到的内容作为前提的明示部分,再结合听话人自身的认知语境(旧信息)对话语信息(新信息)按一定的方向进行逻辑推理,最终达到对话语含意的正确理解。

二、识别间接度

(一)间接度

理解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第一步是识别话语的间接度。前面我们已经提出过“间接度”这个概念。“间接度”指话语的明说意义与会话意图的距离。话语的明说意义与会话意图越近,理解话语所需要依赖的语境范围就越小,理解的难度也越小,间接度就越低;话语的明说意义与话题越远,理解话语所需要依赖的语境范围就越大,理解的难度也越大,间接度就越高。“间接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它相对于语境,依赖于语境,依赖于交际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所以它有强弱的程度之分。间接的强弱程度只能用一些粗略的判断加以比较和描述,而不能对之作绝对的、量化的分析。

(二)识别间接度的前提

在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第一阶段——间接度的识别中,话语明说意义的把握是识别间接度的前提。听话人根据说话人话语新信息中的语义表征和普遍的语法规则建立起设想图式,然后经过语境信息(包括词语信息、逻辑信息、百科知识)的丰富和补充,构建出话语的命题内容和命题态度,从而把握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意义。

(三)识别间接度的依据

1.语境

在关联理论中,任何话语的意义都是与语境有关联的,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如果在较小的语境中找不到关联,就得扩大语境,继续寻找关联,直至使话语具有最佳语境效果[7]。因此语境对识别话语的间接度非常重要。

关于语境的构成成分及其类型的说法很多,但都主要是静态的描述,很少有人考虑作为认知外部事物的主体人的心理因素。Sperbe和Wilson突破了传统的语境观念,把语境看成是一个认知心理结构体。即存在于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系列设想,认为语境或语境设想不仅仅指上文所表达和隐含的语言信息,还包括即时的情景因素以及与该信息有关的所有百科知识。何自然进一步指出,认知语用学中的语境不是仅仅局限于当前物理环境或上下文中的各种可凭官能感觉到的信息,它还包括对将来的期盼、科学假设、宗教信仰、各种趣闻轶事的记忆、普遍性文化假设、关于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的看法等抽象的信息。据此我们可以把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分成三大类型:语言语境、常规关系语境、社交语境。常规关系指词语或语句所指称的事物按其自然属性、价值属性、社会属性等习惯地规约性地同另一事物或另一观念可能结成的关系[8]。常规关系语境与社交语境属于非语言语境。这三大语境具有高低关系,构成一个金字塔系统。底层是语言语境,共享范围大。中间是常规语境,共享范围比较大。最高层是社交语境,共享范围相对较小。常规语境和社交语境都以语言语境为基础。由语言语境到社交语境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扩充过程。具体来说,语言语境指上文所表达和隐含的信息。

常规关系语境指关于客观世界的一般常识,属于百科知识里共享程度很高也是很稳定的部分,一般存储在人们的长时记忆里。

社交语境包括文化背景语境和即时情景语境。文化背景语境指交际双方所处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规范和习俗,它也属于百科知识,稳定程度也相当高,一般也存储在人们的长时记忆里,但只为特定文化或社区里的人们不同程度地共享。

即时情景语境指即时的情景因素。包括交际双方当时所处的物理环境(如时间、地点、场合等),交际双方当时的相互了解(如双方的身份、彼此之间的关系、唯双方所知的私人信息等),以及听话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如情绪、态度、期待、意图等)。它具有个体差异,并随具体交际环境和交际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临时的,一般通过短时记忆来处理。

上述三种语境以概念表征的形式贮存在听话人的大脑中,共同构成听话人的认知语境,这是我们识别间接程度的重要依据。

2.关联

Sperbcr&Wilson(1998)在谈到会话含意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时强调:关联是常项,语境是变量,在处理话语时,人们往往首先假定关联的存在,然后再寻找满足最佳关联条件的语境。

关联理论同时也提出,理解话语的标准是人们的认知假设,而人们的认知靠的是关联:虽然每一个言语交际行为都值得重视,但我们通常只注意那些与我们有关联的信息。也就是说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自觉地遵守一条原则即关联原则:“每一种明示的交际活动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活动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最佳的关联性通常来自最佳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思考、辨别、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关联性就越清晰;话语内在的关联性越清晰,人们在推理话语含意的过程中就越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意图,获得交际的成功[9]

因此关联是我们识别话语间接度的另一依据。

(四)识别标准

根据前面所说的前提和依据,现在我们提出识别间接度的标准:为达到答语的明说意义与发语的明说意义的最佳关联而需要考虑的语境范围的大小。发语的明说意义是理解答语的初始语境。根据语境金字塔系统,在把握答语的明说意义的基础上,如果答语的明说意义只需要结合最底层的语言语境就能同发语的明说意义取得最佳关联,说明答语的间接度很低;如果答语的明说意义需要结合语言语境上层的常规语境才能与发语的明说意义取得最佳关联,说明答语的间接程度较高;如果答语的明说意义需要结合语境的最高层社交语境才能与发语的明说意义取得最佳关联,说明答语的间接程度高。

三、建构语境假设

(一)语境假设

语境假设就是说话人说出话语后,听话人在说话人明说信息的刺激下,在明示内容和相关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时所产生的假设[10]。语境假设由话语的明说意义和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二者相结合进行推理而产生,是隐含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听话人头脑中的认知语境。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不同,认知能力不同,由语言知识、常规关系知识、社交背景知识等构成的认知语境也就自然因人而异。如果语境假设不同,对话语的推理也就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暗含结论。因此语境的选择对正确理解话语非常重要。语境假设是推导会话含意(隐含结论)的隐含前提,而新信息的明说意义是推理会话含意的明示前提。

(二)语境假设的类型

对任何一个新的信息,不同的人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语境假设,因为在处理新信息时,每个人的大脑并非空空如也,总会带着某些已经存在的脚本或称初始语境,个体不同,他的初始语境也会不同。由于语境设想来自于语境,与语境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也可以参照前面对语境类型的划分来讨论语境设想的类型。语境的类型包括语言语境、常规语境、社交语境。据此我们也可以相应将语境假设分成三类:语言语境假设、常规语境假设、社交语境假设。语言语境假设指听话人对话语下文所表达和隐含的信息的设想;常规语境假设指听话人对话语所涉及的客观世界一般常识的设想;社交语境假设指听话人对话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现场情景的设想。文化背景语境指交际双方所处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规范和习俗;现场情景语境指即时的情景因素,包括交际双方当时所处的物理环境(如时间,地点,场合等),交际双方当时的相互了解(如双方的身份,彼此之间的关系,只有双方所知的私人信息等),以及听话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如情绪、态度、期待、意图等)。

1.语言语境假设

当说话人发出话语后,听话人首先会在该话语所表达的字面意义与语言语境中去寻找最佳关联,做出语言语境假设。

2.常规语境假设

如果在语言语境中不能找到最佳关联,听话人就需要把语境扩充到常规关系语境,在常规关系语境中去寻找最佳关联,从而做出常规关系语境假设。这个假设产生的阶段不仅涉及词汇意义的理解,语义的逻辑演绎,还牵涉到存在于人的大脑里的生活常识,话语的间接度较高,因此理解这个阶段的话语含意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大一些。

3.社交语境假设

这个层次的语境假设的产生很复杂,因为它的间接度很高,字面意义与语言语境的关联表面看起来很弱,需要补充对社会规范、习俗、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等百科知识的了解,或者对交际双方谈话时的心态、身份、时间、地点等现场情景的了解。因此这一阶段的间接否定含意的理解更复杂,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大。

Collins&Qullian提出了一个心理模式:在我们的记忆中,概念是按等级编排的,这些概念的特征被储存在一个等级体系中。对交际和理解的思维作业来说,一个概念和一个特征之间的联想,如果是直接的,加工就比较顺利,如果这一联系是间接的,那么就必须要通过中间概念才能使人容易理解[11]。从规约性或者共享性来看,以概念表征的形式贮存在听话人的大脑中的语境假设也构成一个等级体系,语言语境假设的规约性和共享性最强,构成第一层级,含意间接程度低的话语的理解属于这一层级。然后是比较接近它的常规关系语境假设,含意间接程度一般的话语的理解属于这一层级。接着是社交语境假设,规约性和共享性弱,含意间接程度高的话语的理解属于这一层级。

(三)语境假设的建构过程

关联理论将关联定义为“命题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认为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确立关联性,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话语的关联性受话语所产生的语境效果和话语处理所需花费的努力二者的共同制约,如果听话人能以最小的心力获得最大的最佳的语境效果,那么该话语就可以认为具有最佳关联性。因此语境假设的建构就是一个以关联为原则,寻找话语的明说意义与语境的最佳关联的过程。

语境假设的建构与语境的不断补充和扩展有非常大的关系。言语交际者对认知语境的扩充,通常有三种情况:首先是听话人可以从其短期记忆中调取相关的语境信息(上文所提供的语言旧信息)来扩充自己的认知语境。其次是听话人也可以提取存储在之前的常规知识来扩充自己的认知语境。最后是听话人还可以从文化背景和当前的即时情景中调用相关百科信息来扩充自己的认知语境。

对于间接否定言语行为而言,为了对话语做出关联性的解释,在听到说话人的新信息后,听话人首先会对该话语的间接度进行识别,然后再根据间接度的高低使初始语境朝着相关的方向去选择和扩充,去建构最佳语境假设。

四、获得会话含意

(一)语境效果

会话含意的获得与语境效果的取得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根据明说内容和由已知信息构成的语境二者作前提结合进行的演绎推理叫语境化。语境化过程可以产生我们要作为新概念提出的语境效果。如果语境化所做的一切只是以重复旧信息的方式来增加新的内容或者增加的新内容与旧信息没有一点关系,不能对现有语境作修改和完善而带来某种语境效果,那么这种语境化就可说没有带来语境效果,就不能获得话语的真正含意。否则就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语境效果,采取的方式或是推导出语境蕴含,或是从语境中删除掉某些假设,或是调整语境中某些假设的力度[12]

1.推出语境蕴含获得语境效果

新信息在旧信息构成的语境中的语境化有可能产生不能单独从新信息或旧信息中推出的新结论,这种新结论称作新信息在旧信息中的语境蕴含[13]。语境蕴含是新旧两种信息内容的综合,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语境效果。

2.从语境中删除某些假设获得语境效果

新出现的信息与现时的语境假设产生矛盾,或者新出现的信息足以否定现时的语境假设。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对语句解释的影响必须主要从语境蕴含的角度去认识,在旧信息构成的语境中,自发自动而无意识地推导出任何新呈现信息的语境蕴含是演绎推理的一个中心功用。因此本文讨论的间接否定含意主要是从语境蕴含的角度去推理。

(二)间接否定含意的获得

在间接否定含意理解的第三阶段,听话人通过把第一阶段理解的明说意义和第二阶段建立的语境假设进行整合,得出语境蕴含,获得语境效果,从而达到对间接否定会话含意的理解。

具体来说,在言语交际中,话语含意的理解涉及两类信息的结合和运算,即话语的明说内容所建立的明示信息和在明示信息的刺激下产生的语境设想隐含信息。明示信息和语境设想隐含信息互相联系在一起就成了关联信息。明示信息是言语交际中理解话语含意的明示前提,语境设想隐含信息是言语交际中理解话语含意的隐含前提,间接否定话语的含意就是在两者相结合的演绎推导下得以理解。

不同的人,其认知结构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中,所形成的隐含前提也不一样。因此补足隐含前提不具有必然性,从同一个明示信息就未必一定能推导出相同的结论。

提取语境所隐含的前提是整个推理的关键。这种非论证性的明示推理,不能从逻辑上的有效或无效来判断,只能从成功或不成功来判断,是一种集逻辑、语义推理和语用推理于一体的动态推理。

五、间接度、理解难度与语境效果的关系

我们发现语句的间接度越高,听话人所面临的语境假设越具有多样性,理解的难度越大。语用推理贯穿在间接否定话语理解的整个过程中,关联信息则能加快其理解速度。如果话语明示内容和语境假设之间欠缺一分关联,思辨、推理方面就得多付出一分努力。而在思辨、推理方面越是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则表明话语明示内容同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就越大。

总之,每一个明示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活动本身具有最佳的关联性。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佳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含意和语境假设的思辨、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关联就越清楚。话语内在的关联性越清楚,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就越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获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含意,使交际获得成功。

六、理解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前提条件

间接否定含意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这一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语境中社会、文化、心理等各种因素,也体现在话语意义的理解依赖于交际对象个体的语境假设能力和推理能力。无论是说本族语者之间的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交际,还是跨文化的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交际,交际双方都不能缺乏选择语境的能力以及依赖语境进行语用推理的能力。交际者必须把握言语理解推理的逻辑关系,分析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相互关系等社会文化背景,了解交际双方的不同认知能力等,才能对间接否定含意乃至于整个交际做出准确的理解。如果语境共享程度不够,或者听话人的认知推理能力不够,就会导致不正确的理解,导致整个交际失败。因此理解间接否定会话含意的前提条件可归纳为两方面:发语人和答语人互明假设的启动;听话人认知充分性与加工高效性之间的平衡。“互明”指某个语境事实或假设能够被交际双方感知或可能被推知。互明假设就是一套对交际双方来说都显明的语境事实或假设,是交际个体全部认知环境的相交部分,明示推理模式中所说的相互认知环境即由此构成。

(一)发语人和答语人互明假设的启动

交际中每一个人的认知环境都由三种信息组成:语言信息、常规信息和社交背景信息。由于人们个体的认知结构很不相同,上述三种信息组成的认知环境,也就因人而异,对间接否定话语的理解自然就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为达到交际成功,准确地理解间接否定话语含意,“互明”就十分关键,也就是说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彼此心照不宣,对认知环境中的语境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能做出共同的认知和推断。

(二)听话人认知充分性与加工高效性之间的平衡

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从说话人的角度看,这个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从听话人的角度看,这个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所谓推理指听话人从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交际意图。对于间接否定含意的理解,听话人首先需要通过认知、分析,在说话人的明说信息和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获得语境假设和暗含前提,然后进行加工,将语境假设和暗含前提结合起来进行演绎推理,最终得出间接否定含意,获得正确的理解。

七、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理解模式的认知依据

虽然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语境假设的建构原则,但是它没能解释听话人为什么能够迅速地、几乎毫不费力地建构语境假设,能够迅速地、几乎毫不费力地理解间接否定言语的含意。对此,Panther&Thornburg的言语行为借代理论能够做出较好的解释,对于关联理论以关联为唯一原则的语用推理,对于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模式是个重要的认知依据。

认知语言学研究发现,借代也称转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指的是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作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作本体。常见的方式主要有:用局部代替整体,用专名代替泛指,用具体代替抽象,用抽象代替具体,用原因代替结果,用工具、材料代替事物,用跟本体有关的词语代替本体等。借代植根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是人们日常思考和行动的重要方式,是一种通过理解一个人、物体或事件的某一部分来认识整个人、物体或事件的从局部到整体的心理映射[14]

根据借代的特性,Panther&Thornburg提出了言语行为脚本理论:人的大脑中有各种各样的言语行为脚本,脚本结构中的借代关系构成了言语交际的自然推理图式,一旦言语激活了其中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可借代整个言语行为的其他部分或行为整体,这种借代关系和人类共有的借代认知方式促使交际者能够迅速获得对方的交际意图。由于言语行为脚本部分与整体之间存在这种借代关系,因此人们在以言行事时,在表达间接话语含意时,也利用借代规律,实施间接言语行为行事,用表示言语行为某个脚本部分的间接言语来借代整个言语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言语行为脚本理论中,用部分借代整个脚本的力度是有区别的。言语表达内容在概念上距离核心本体近,借代力度大;概念内容距离核心本体远的间接话语,借代刺激起整个脚本的能力小[15]。理解借代力度强的间接话语,听话人能迅速识别所借代的脚本;对于借代力度弱的间接话语,听话者需要付出较多的心力来确认它所指向的言语行为脚本。对于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来说,话语字面意义距离话语意图近,间接度低的话,其借代力度就大;话语字面意义距离话语意图远,间接度高的话,其借代唤起整个脚本的能力就小。因此在理解间接度低的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时,由于其借代力度强,听话人就能迅速识别所借代的脚本,领会话语的意图;在理解间接度高的间接否定言语行为时,由于其借代唤起整个脚本的能力小即借体与本体的距离远,听话人需要付出较多的心力来确认它所指向的言语行为脚本即本体,从而获得话语的交际意图。

[1] 何自然著,《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王德春,吴本虎,王德林著,《神经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苏]亚历山大·鲁利亚著;孙晔译:《记忆神经心理学》,浙江省温州市科技报编辑部,1981。

[4] 雷友梧著,《语法的四个平面:从逻辑语法转向全息语法——从言语理解的心理机制看语法的四个层次的信息》,载《汉语学习》,1994(05)。

[5] 吕叔湘著,《语文杂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6] 戴炜栋,徐海铭,罗杏焕著,《语码输入、语码吸收和语码输出研究新进展》,载《外语教学》, 2006(05)。

[7] 曲卫国著,《也评“关联性”,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 徐盛桓著,《论“常规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六》,载《外国语》,1993(06)。

[9] 何自然等著,《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0] 何自然等著,《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1] [德]约翰内斯·恩格尔坎普著;陈国鹏译:《心理语言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2] 何自然等著,《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3] 何自然等著,《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4] 陈香兰著,《间接言语行为类型转换与转喻》,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1)。

[15] 李勇忠著,《言语行为转喻与话语的深层连贯》,载《外语教学》,2004(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