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语「に-が」构式的多义性研究

日语「に-が」构式的多义性研究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 蓉摘 要:日语「に—が」构式可以分为存现句、所有句、感情句、认识自发句、可能句和适用句六大类,其意象图式是表示某一设定条件下某物或某事态的存在或出现。本文将围绕该构式的多义性就构式与意象图式间的匹配、谓语语义类型、构式义的扩展三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将在全面系统考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围绕构式的多义性展开解释和论述。

赵 蓉

摘 要:日语「に—が」构式可以分为存现句、所有句、感情句、认识自发句、可能句和适用句六大类,其意象图式是表示某一设定条件下某物或某事态的存在或出现。该构式虽然谓语类型繁多,但可以归纳为表示广义的存在和出现两大类。在使用的过程中,隐喻和转喻对构式的扩展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日语;「に-が」构式;多义性;隐喻;转喻

1.引言

日语的「に—が」构式(正常语序为「Xに(は)YがZ」)可以用来表示多种语义,如下列例句中的“某处存在某物”“某处出现了某物”“某人能干某事”“某人对某事抱有某种感情”“对某事来说某物是怎么样的”等。这类构式从形式到语义都与表动作和运动的「が-に」构式形成了对比,令人深思。语言类型学学者角田(1991:108—109、252)通过考察发现,类似的多义性和对立不仅存在于日语中,也存在于印度及其周边的亚洲语种中,还普遍存在于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种中,是一个广泛存在的泛语言现象。本文将围绕该构式的多义性就构式与意象图式间的匹配、谓语语义类型、构式义的扩展三方面展开研究。

(1)庭に猫が二匹いる。(院子里有两只猫。)

(2)あそこに高層ビルができた。(那里起了栋高楼。)

(3)太郎には10カ国語ができる。(太郎会说十个国家的语言。)

(4)私には彼が来るのがうれしい。(我很高兴他能来。)

(5)研究にはお金と時間が必要である。(做研究需要金钱和时间。)

2.语言研究史中的「に—が」构式

日语语法学者曾对「に—が」构式的谓语类型、句子语义特征及句子整体的性质做了描写和分析。日本传统国语学者益冈(2000)认为“に格+が格+动词谓语”的格排列用于表示“状态或自然发生的事情”,谓语动词有以下四种:①表示存在的「ある」「いる」;②表示能力的「できる」;③表示感觉知觉的「見える」「聞こえる」「分かる」;④表示必要性的「要る」。生成语法学者柴谷(2001)认为「に—が」和「が—が」格形式一样,属于“不规范构式”,是一种主谓谓语句。谓语有以下六类:①表所有和存在的「ある」「いる」;②表示心理状态的「こわい」等;③表视觉和听觉的「見える」「聞こえる」;④表示必要性和要求的「必要だ」「ほしい」「~たい」;⑤表可能、能力的「できる」「わかる」「~れる·られる」;⑥其他表示非意图行为的谓语。久野、约翰逊(2005)等则与柴谷的观点针锋相对,他们认为“不规范构式”是表状态的他动词句,其动词是表示状态的他动词,が格表示他动词的宾语。认知语言学学者熊代(2002)则认为「に—が」构式包括存在句、所有句、适用句、评价句、可能句、主观判断句和「いる」所有句,它们拥有相同的意象图式,都属于“场—参与者(setting-participant)”构式。

以上研究对「に—が」构式的谓语特征、句子语义特征和句子类型展开了研究,但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研究对象各不相同,取舍理由不能令人信服;第二,对语义分析基本停留在描写层面,未能做出深层次的理据解释。本文将在全面系统考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围绕构式的多义性展开解释和论述。

3.「に—が」构式的分类

本文以青空文库的小说及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2008年的新闻报道和社论的语料为主,网络小说、电视剧脚本为辅,对所见范围内所有的「に—が」构式展开分析,总结发现日语的「に—が」构式可以分成存现句、所有句、感情句、可能句、认识自发句及适用句六大类。以下对各下位构式的概念和特征分别做出阐述。

3.1 存现句

存现句包括存在句和存在出现句,其中存在句可以分成简单存在句和复合存在句两类。简单存在句是叙述“某场所存在某物”的句子,比如例(6)。复合存在句指“除了叙述存在以外,还叙述了另外的某因素α”的句子,这里的α可以指数量、状态或者认知主体的知觉感受。比如,例(7)除了叙述资源存在以外,还叙述了存在数量少;例(8)除了叙述反感存在以外,还叙述了反感处于“强烈”的状态中;例(9)除了叙述化学武器存在的同时,还叙述了“被埋着”的样态;例(10)除了叙述那里存在富士山以外,还叙述了认知主体“能看到”的知觉感受。

(6)机の上に花瓶がある。(简单存在句)(桌子上有花瓶。)

(7)日本には資源が少ない。(复合存在句、数量)(日本资源少。)

(8)韓国や中国には、かつての侵略国、日本への反感が強い。(复合存在句、状态)(韩国和中国对曾经的侵略国日本抱有强烈的反感。)

(9)中国·吉林省のハルバ嶺には、旧日本軍の遺棄化学兵器が30万-40万発埋っているとされる。(复合存在句、状态)(据说中国吉林的哈尔巴岭上埋着30万—40万枚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

(10)あそこに富士山が見える。(复合存在句、知觉)(可以看到那边是富士山。)

同样,存在出现句也可以分为简单存在出现句和复合存在出现句两种。简单存在出现句是指“单纯叙述某处出现某物”的句子,比如例(11)。复合存在出现句是指“叙述存在出现的同时还叙述伴随出现方式或状态”的句子。比如例(12)在叙述空中出现黑云的同时还叙述了黑云是一下子涌上来的状态。

(11)あそこに高層ビルができた。(简单存在出现句)(那里建起了高楼。)

(12)そんな灰色の空に、今度は不気味な黒雲がわき上がった。(复合存在出现句)(这样灰色的天空中,这次涌起了可怕的乌云。)

3.2 所有句

所有句采用的是「XにはYがある·いる」的形式,表示X拥有Y,其结构和存在句一样,句末的「ある·いる」是表示存在的动词。

(13)彼には子供が二人いる。(所有句)(他有两个孩子。)

(14)この机には足が三本ある。(所有句)(这个桌子有三个脚。)

3.3 感情句

感情句从整体上表示“X对Y抱有某种感情(Z)”,尾上(2012)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这类句子叙述的是“对X来说,Y的存在使之产生Z的感情”。比如,例(15)中郊游使太郎感到很高兴,例(16)中老家令我忽然非常想念。

(15)太郎には遠足がうれしいらしい。(感情句)(好像对太郎来说,去郊游是件很高兴的事。)

(16)私には故郷のことが急に懐かしくなった。(感情句)(对我来说,老家忽然变得令人想念起来。)

3.4 认识自发句

认识自发句指的是叙述“某人看到/听到/感受到某事”的句子,这类句子谓语是表示认知主体知觉、感情、思考的动词,如「見える」「聞こえる」「感じられる」,等等。认识自发句也可以分为简单认识自发句和复合认识自发句两种。简单认识自发句指的是が格进入に格X的知觉范围(视觉、听觉等)或浮现在其头脑中。比如,例(17)是指“富士山”进入“我”的视线,例(18)是指「蜂の羽音」进入“健三”的听觉范围。

(17)私には富士山が見えた。(简单认识自发句)(我看到富士山了。)

(18)健三には蜂の羽音が聞こえた。(简单认识自发句)(健三听见了蜜蜂的嗡嗡声。)

复合认识自发句指的是が格进入に格X的知觉范围(视觉、听觉等)或浮现在其头脑中并以某种状态存在。比如,例(19)指「その十分」进入母亲的感觉范围,并且以「ひどく長い」的状态存在,例(20)指「彼等の生活の真価値」进入我的头脑,并且以让人怀疑的状态存在。

(19)母親にはその十分がひどく長く感じられた。(复合认识自发句)(母亲感觉那十分钟特别长。)

(20)私には彼等の生活の真価値が疑われた。(复合认识自发句)(我不禁怀疑起他们生活价值来。)

3.5 可能句

可能句包括潜在可能句和实现可能句。潜在可能句指的是叙述“に格X拥有或不拥有应对某事态的潜在能力”的句子。比如,例21表示花子具有读懂太郎潦草字迹的潜在能力。实现可能句指的是叙述“に格X拥有应对某事态的能力并在某状况下得以实现”或“に格X不拥有应对某事态的能力,而不能将自己的意愿付诸实现”。比如,例(22)表示不具备解答这个疑问的能力而无法解答。在汉语和英语中,表示可能的句子结构上更接近他动词句,但在日语中则采取和存在句一样的形式,即日语的可能句在识解方式上更接近存在句,这是日语表达的一个特色。

(21)花子には太郎の汚い字が読める。(潜在可能句)(花子看得懂太郎潦草的字迹。)

(22)事状に通じない健三にはこの疑問が解けなかった。(实现可能句)(不明情况的健三搞不懂这个问题。)

3.6 适用句

适用句是指用于叙述“对X来说,Y是怎么样(Z)”的句子。适用句从形式上看有形容词句、形容动词句、名词句、动词句四种类型,表现的是必要性、重要性、大小、主观感受等相对概念。

(23)生まれたばかりの赤ちゃんにはこの服が大きい。(适用句)(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这个衣服大了。)

(24)同法案の修正には民主党と野党の協力が不可欠である。(适用句)(要修正这个法案,民主党和其他在野党的合作不可或缺。)

(25)私にはあれが生きた答えでした。(适用句)(对我来说,那是个生动的答案。)

3.7 「に—が」构式的意象图式

综上所述,日语的「に—が」构式虽然意义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存在,二是某存在物或某事态的出现。它们具有一个统一的意象图式,即叙述某设定条件中的存在或出现。

4.「に—が」构式的谓语类型

通过语料分析我们发现「に—が」构式的谓语有以下类型。

①动词类:a.表存在的「ある」「いる」;b.表状态的「—すぎる」「している」「してある」;c.表自发、可能的ラレル动词及相关的表能力、知觉的「できる」「見える」「聞こえる」;d.表出现的「できる」「出る」,同时表出现及样态的动词,如「湧き上がる」。②形容词、形容动词类:表感情、必要性、相对属性的相关词,如「うれしい」「必要だ」「大きい」等。③名词类。「に—が」构式的谓语类型看似繁多,实则可以总结为广义的存在、出现两大类。

4.1 存在类谓语

首先,本文将从历史语言学研究的角度说明上文列举的①a、①b、②、③基本来自于存在词「あり」(现代日语的「ある」),以这些词为谓语的句子都与存在或存在状态相关。

山田(1936:270—291)认为日语中很多表达形式都是由存在词「あり」与其他词类结合衍生而来的。比如形容存在词「かり」由「あり」与形容词词尾的「く」结合形成;动词存在词「けり」「せり」等由「あり」和动词结合形成;用言「なり」「たり」实际由助词「に」「と」和「あり」结合形成,它们与名词副词相伴用于说明,可以称为说明存在词;「だ」则由「あり」与「で」结合形成,也是一种说明存在词。即按山田的理论,适用句的谓语形容词、形容动词、“名▪+だ”和「あり」一样属于广义存在词。

尾上(1999)对山田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他认为名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都表示主语以某种状态存在。比如,「ペンギンは鳥である(企鹅是一种鸟)」表示的是「ペンギン」作为「鳥」存在,「鳥」是一种存在状态的名称,表判断的「である」本身包含了「ある」,所以「Nである」表示以“N”的状态存在。句尾谓语为「だ」的句子也是如此。而形容词谓语句「ペンギンは黒い(企鹅是黑色的)」叙述的则是「ペンギン」以「黒い」的状态存在,「黒い」是存在状态的名称,存在词「ある」才是其真正意义上的谓语。事实上形容词基本型以外的形态,如「青かろう」「青かった」是从「青くあろう」「青くあった」演变而来的,其中都含有存在词「ある」。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虽然「に—が」构式谓语类型多样,但是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相关谓语都由存在词「あり」演变而来,由「あり」贯穿在一起。当然,表示存在的「いる」和表存在必要的「要る」也与「あ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野村(2004)通过考察认为日语动词的て形原义是“已经开始、已经实现”,所以「している」表示动作者处于动作实现后的状态中,「してある」表示受动者处于受动后的状态中。如「泳いでいる」表示「泳ぐ」的动作已经发生并且动作者还处于该动作继续的过程中,「座っている」表示「座る」的动作已经发生并且动作者处于动作发生后的状态中,「並べてある」则表示「並べる」的动作已经完成且受动者处在被「並べる」后的状态中。

4.2 出现类谓语

「に―が」构式谓语的另一个类型是①c的表存在出现动词和①d的ラレル及相关动词。①d和①c类是典型的表出现动词,这里不多赘述,主要讨论①d类动词的语义归属。①d的ラレル及相关动词可以表示自发、可能、被动和尊敬四种语义。尾上(1998、2003)和村(2012)将①d类动词构成句子称为“出来句(出来文)”,他们的“出来句学说”分别从现代日语和古代日语的角度说明了这一多义性的原因,并证明这类构式的意象图式是位于场(setting)内事态的整体发生或出现,其识解方式与其他表个体运动、动作的句子相对立,不倾向于使用他动词句,而十分靠近存在句。另外,“出来句”的命名词源「出来る(できる)」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良苦用意。「出来る(できる)」既可以表示“出现(某物)”也可以表示“能够(做某事)”,即无论从该词的语义扩展还是谓语是「できる」的句子的格形式来看,存在出现句和可能句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我们有理由按照尾上、川村的观点把ラレル及相关动词「できる」「見える」「聞こえる」等归为广义的出现类动词。

5.认知能力和构式的扩展

笔者认为「に—が」构式的多义性是一个以使用为基础的、在人类认知能力作用下扩展形成的语义网络,下位构式间存在语义的家族相似性。赵蓉(2010)和赵蓉、徐一平(2010)基于该观点分别对日语存现句的内部关系、日语存在句和适用句的关系做了阐述,本章将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的作用来论证认知能力对该构式扩展所起的作用。隐喻和转喻是语言研究中非常重要和经常涉及的概念,限于篇幅,本文无意就这两个概念及其内涵本身展开讨论,而将通过举例来说明他们在构式扩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5.1 隐喻和构式的扩展

(26)あそこでは女たちが綾を織った。(女人们在那边织锦。)

(27)そこには店の者と購買者の影が綾を織った。(在那边,店家和顾客混杂在一起。)

例(26)的が格名词是「女たち」,谓语解释为“织锦”,例(27)的が格名词是「店の者と購買者の影」,谓语解释为“混杂在一起”,具体地说是“(店家和顾客以)像织锦一样掺在一起(的状态存在)”,表示的是一种“带有某种状态方式的存在”。从表面上看,这个句子中是名词项「店の者と購買者の影」的介入直接造成了动词词组「綾を織った」语义的引申,并导致可匹配该构式谓语动词范围的扩大。实际上,这种扩展归根到底来自隐喻的作用,即「(店の者と購買者の影が)綾を織った」和实义的「(女たちが)綾を織った」整体上存在一种相似性,使「綾を織った」的语义引申成为可能。即实义动作“织锦”和状态存在“织锦般掺在一起”之间存在的语义相似性导致了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适当的名词介入,动词就有可能出现语义引申,并导致该构式可匹配谓语类型的扩大。

5.2 转喻和构式的扩展

(28)先生の口元には微笑の影が見えた。(知觉存在句)(可以看到老师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29)先生には微笑の影が見えた。(知觉存在句、认知自发句)(可以看到老师露出了一丝微笑/老师看到了一丝微笑。)

(30)先生にはその微笑が何か隠そうとしているかのように見えた。(认知自发句)(老师觉得那一丝微笑好像隐藏了什么似的。)

在以上例句中,例(28)和例(30)分别属于广义存在句和认知自发句,表面上看两者除了谓语动词相同以外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在转喻的作用下通过例(29)的扩展相互关联。转喻的概念比较宽,下位分类也较多,这里主要指全部和部分之间的转化。比如,我们平时所说“车”可能实际表示的是“车的各个部分”,如洗车一般是指洗“车的外表”,整理一下车往往指整理“车的内部、座位或后备厢”,给车加油实际指的是给“车的油箱”加油。另外,又如踢球踢的是“球的某个部分”,打人实际打的是“人身体的某个部分”。例(28)中的「微笑の影」的存在场所「先生の口元」是「先生」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转喻作用下“老师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和“老师露出一丝微笑”关系存在理所当然的转换关系。而另一方面,“先生”同时具有两种语义,一是「微笑の影」的存在场所,二是觉察到「微笑の影」的动作者,前者可与例(28)相似,属于知觉存在句,后者与例(30)相似,属于认知自发句。就这样,例(28)、(30)看起来不是很相关,但在转喻和人物名词双重语义的作用下,经过例(29)的摆渡呈现出语义的家族相似性。

6.结论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结论。一是日语「に—が」构式可以分为存现句、所有句、感情句、认识自发句、可能句和适用句六大类,但是拥有统一意象图式。二是该构式虽然谓语类型繁多,但可以归纳为表示广义的存在和出现两大类。三是隐喻和转喻在各下位构式的扩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角田和尾上所述,「に—が」构式与表动作和运动的动词句形成了一组对立,而且这种对立是普遍存在的泛语言现象。那么,这种对立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什么样的对立,这种对立的研究在语言普遍性研究中有什么样的意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赵蓉.浅析日语存现句的内部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3(4).

[2]赵蓉,徐一平.试析日语适用句的分类、特征及其与存在句的关系[J].外语研究,2010(2).

[3]赵蓉.日语的「に—が」句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4]RONALD W L.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RONALD W L.動的使用依拠モデル[M].坪井栄治郎,訳//坂原茂.認知言語学の発展.東京:ひつじ書房,2000.

[6]尾上圭介.文法を考える6-出来文(2)[J].日本語学,1998,17(10).

[7]尾上圭介.文法を考える8-述語の種類(1)[J].日本語学,1999,18(9).

[8]尾上圭介.ラレル文の多義性と主語[J].言語,2003,32(4).

[9]尾上圭介.文法に見られる日本語らしさ:〈場におけるコトの生起〉と〈自己のゼロ化〉[J].国語と国文学,2012,89(11).

[10]川村大.ラル形述語文の研究[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12.

[11]久野暲,ジョンソン由紀.日本語の「非規範二重主語構文」について[M]//南雅彦,アラム佐々木幸子.言語学と日本語教育(Ⅳ).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5.

[12]熊代敏行.日本語の「にーが」構文と分裂主語性[M]//西村義樹.認知言語学Ⅰ:事象構造.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5.

[13]柴谷方良.日本語の非規範的構文について[M]//南雅彦,アラム佐々木幸子.言語学と日本語教育(Ⅱ).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1.

[14]谷口一美.事態概念の記号化に関する認知言語学的研究[M].東京:ひつじ書房,2005.

[15]角田太作.世界の言語と日本語——言語類型論から見た日本語[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1.

[16]野村剛史.述語の形態と意味[M]//尾上圭介.朝倉日本語講座6巻(文法Ⅱ).東京:朝倉書店,2004.

[17]松本曜.多義性とカテゴリー構造[M]//澤田治美.ひつじ意味論講座(1)語·文と文法カテゴリーの意味.東京:ひつじ書房,2010.

[18]山田孝雄.日本文法学概論[M].東京:宝文館,1936.

【注释】

[1]本文原载于《外语研究》2016年第3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基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日语「に—が」构式研究(13CYY090);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日句法对比研究(201510804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