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请群众审稿得到的收益

请群众审稿得到的收益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请群众审稿得到的收益周重要记得20世纪70年代在上海《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实习时,老记者总要求我们将准备见报的“小样”送被采访单位核对事实,征求意见,称之“请群众审稿”。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15年的采访生涯中,我深得请群众审阅图片稿的收益。

请群众审稿得到的收益

周重要

记得20世纪70年代在上海《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实习时,老记者总要求我们将准备见报的“小样”送被采访单位核对事实,征求意见,称之“请群众审稿”。由于这样,我们当时见于报端的文章基本无大的事实差错。到新华社做摄影记者后,我注意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收获甚大。这样做,不仅使某些事实或观点上的差错“消灭”在稿件未发表之前,同时对于深化报道的主题思想、密切群众关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群众审稿是避免差错的有效措施

请群众审稿是我们党的新闻摄影工作的优良传统。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沙飞、石少华、齐观山等老一辈新闻摄影工作者,就经常将赴汤蹈火、历尽艰辛、深入前线和敌后拍摄到的新闻照片带到部队和群众中去,征求意见,核对事实,编写说明,然后在行军途中或群众住地,因陋就简办展览。那一幅幅内容真实,画面生动,讴歌进步,鞭挞黑暗的摄影精品,起到了团结、教育和鼓舞人民,揭露、孤立和打击敌人的作用,受到了毛主席等领导的称赞。

然而长期以来,不同程度失实的图片报道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究其原因,除个别品德卑劣者无中生有,故意造假外,多数因采访作风飘浮、调查研究粗糙所致。试想,倘若后者将未发表的图片送到被采访单位,让群众审审稿,有错现场纠正,不足就地补充,失实的“病症”不就得以“治疗”了吗?

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15年的采访生涯中,我深得请群众审阅图片稿的收益。针对这里民族从多、语言不通、交通闭塞、采访条件艰苦的实际情况,我在进行图片及文字报道时,主要采取了稿件“现场见面”和“返回亮相”两种方法请群众审稿。“现场见面”,即在边远山区或民族村寨采访结束后,再多住一两天,写出图片的总说明及各张照片的分说明,然后请干部、群众就地过目,发表见解。“返回亮相”,就是将回分社后冲印编好的图片稿返回被采访单位,让干部群众阅览,欢迎大家七嘴八舌,品头论足。这样,不仅可以让群众及时帮助记者纠正稿中差错,就地采访欠缺的材料,同时也给干部群众创造了一个相互纠正自身差错的机会。许多报道中,尽管所拍摄和写作的事实均为干部群众所提供,但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1988年,我到楚雄州左那村拍摄了一组《苗族妇女头饰》的图片,根据村干部和青年妇女介绍的情况,在村里写出了图片说明初稿,干部们看后很快给“签发”了“合格证”。为慎重起见,我又去请教几位七八十岁高龄的苗族老阿妈。老人非常坦率地批评干部和青年们不懂乱讲,并为这组报道纠正了10多处错误,还非常热情地给我讲述了苗族发型与爱情,独角发型象征勤劳的故事,绘声绘色,娓娓动听。我参考老阿妈的思路编辑了这组图片,发稿后被国内及港澳的10多家报刊采用。凡此种种,只要图片一经与群众见面,失实的画面和描写很快就会被识破,真乃“虚假难闯众人关”。

提倡群众审阅图片稿,并非“一刀切”,不分轻重缓急,不管有无把握,将所有的稿件都送被访单位审阅一番。记者深入现场采访,对事实有把握的稿件,是可以不送审的。但对那些间接得来的“二手货”,专业性较强或把握性不大的稿件,完全有必要让被采访单位见见面,避免“大意失荆州”。这样做虽然给记者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报道的真实可信使记者心里踏实,免除了后顾之忧。

二、在审稿过程中深入主题

提炼、深化报道的主题思想,不仅需要记者深入细致的采访,并对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进行由表及里、由粗至细、由浅入深,全面、辩证、科学的分析,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理解,认识“庐山真面目”,同时也需要请群众这些“名师”进行指点和帮助。因为他们生活在基层,接触实际最多,了解事物最为深刻。请群众参加审稿,放手让他们对自己的稿子进行剖析和研究,说三道四,“横挑鼻子竖挑眼”,仍然是深化报道主题思想的有效途径。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在云南这座民族历史文化的“大千世界”里采访,所接触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等,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其中的许多内容,如“丢包求爱”,“插花节日”,“体育与爱情”,“水、火文化”,“抢婚”等等,既无资料可查,也无专家可问。因此对我们来说,面对的确实是个陌生的“大千世界”。在深入采访和请群众审稿的过程中,我们向群众请教,请他们指点,逐步对这个陌生“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80年初,我到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聚居的地区调查傣族纹身的历史,拍到了五六十张傣族男子纹在身上的飞禽走兽、花鸟、建筑物、经文等图案的照片,编辑了一组《傣族的纹身习俗》(共20张)。我认为,纹身只是傣族的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因而从总说明到分说明全部围绕“习俗”这一主题思想展开。最近我带着这组图片和说明到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请寺庙里的佛爷和竹楼上的老人指教。大家对照片表示赞赏,认为纹身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表现,但指出文字说明未能抓住实质。一位叫波涛光的大佛爷(寺庙主持)直言不讳地说:“讲得准确点,纹身是我们傣家人的文化艺术,是表现在人体上的文化艺术,不是么?纹于身上的那些花鸟图案,刺工之细,巧夺天工。”佛爷一席话,我不禁拍案叫绝。他一针见血,非常准确地点明了这组图片的主题思想,立意构思,技高一筹。后来我把这组图片的标题改成《傣族古老的人体文化艺术》,并请这位佛爷做顾问,围绕“人体文化艺术”这一主题思想编写说明,傣族群众看后表示满意。

请群众审稿,帮助深化主题思想的实践告诉我们,群众能创造新闻事实,依靠群众的智慧也能把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提炼得更为清楚、准确。这里的关键是,需要我们做记者的深入基层,不耻下问,把群众当做新闻事业的主人。

三、通过审稿密切群众关系

记者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广泛接触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并用所采写的报道宣传、教育、鼓舞群众。因此,人们把记者的稿件称之为联系群众的“桥梁”,把深入基层核对新闻事实、征求群众意见等活动视为这座“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通过审稿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同群众的联系,加深对基层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调动广大群众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帮助、支持新闻工作的积极性。

我们长期奔波于云南苗岭彝乡、基诺山区、阿佤村寨、傣家竹楼等广大民族地区采访,常常遇到一些既不懂汉语,也不识汉字,并从未看过书报杂志的兄弟民族,带着火一般的热情,不讲条件,不要报酬,帮助我们寻找画面,组织拍摄,共话新闻的主题思想。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参与审稿过程中,对记者的工作性质有所了解,并产生了帮助的热情。1984年7月,我把拍摄的《傣族与塔》(一组8张)图片稿带到景洪县嘎洒寨核对事实,征求意见,并告诉村寨的傣族群众:“这组图片准备发国内,还要发国外,让更多的中国人、外国人都知道傣族人和傣族塔。”全寨男女老幼听到后非常激动,夸奖我们记者是大好人。当晚,有的群众往我住的竹楼上送来了油煎牛皮片、靠糯索、菠萝蜜等傣味佳肴和水果,有的主动上门介绍傣族与塔的故事。竹楼之夜,谈笑风生,感人肺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一位叫岩光的老人为我提供了距本寨50公里的曼飞龙乡有一位老人将一座古塔纹在胸部以表达爱塔之情的线索,并要自己的儿子为我带路,找到了这位古稀老人。《傣族与塔》这组图片,我原有建在水井上的“井塔”,表达母子情谊的“母子塔”,妇女的塔式发型,家庭的塔式水壶……加上这次拍到的纹在身上的塔,整组图片的新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彼此呼应,浑然一体。把傣族人与塔的密切关系和特殊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示于读者面前。这组图片先后被《瞭望》、《人民画报》、《大公报》等报刊采用,被《瞭望》周刊评为一等好稿。

近几年来,我在云南民族地区采摄的《藏乡迪庆》、《云南与日本民族》、《崇拜火的民族——彝族》、《傣家女经商》、《云南禁毒纪实》等有一些影响的报道,都是在请群众审稿的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并在群众的帮助和支持下反复修改补充后完成的。这些图片新闻,凝聚着广大群众的心血汗水、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