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英语课程设置决策因素分析

高等医学院校英语课程设置决策因素分析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三种观念究竟孰利孰弊,本文将就这一焦点问题,从英语教学的理论到实践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一种适合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现状的课程设置办法。调查的目的是分析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对医学院英语教学的反馈意见。观念2:医学院校只需开设公共英语,无需开设医学英语。

高等医学院校英语课程设置决策因素分析

目前,有关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方法,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的观念:(1)学生入校后,学校只需开设医学专业英语,不再开设任何形式的公共英语课程,有的甚至建议所有的医学课程都改为原版英语教材进行教学;(2)医学院校只需开设公共英语课程,医学专业英语只不过是几个医学专业词汇而已;(3)医学院应先开设1—2年的公共英语课程,待学生打好扎实的公共英语基础之后,再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上述三种观念一直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论坛争论的焦点问题。早在60—70年代,以谢大任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英语教育学家们提出:学生一入校就直接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从字母ABC开始,直至英语课结束,始终贯穿着以医学英语为主的原则,在当时特有的教学条件下,为我国医学英语教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谢大任1982;姚子然1982)。到了80年代,以邵循道教授为代表的医学英语教育学家们使以医学英语为主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邵循道1987)。进入90年代后,随着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医学院校纷纷采用了与其他理工科院校一样的课程设置办法,即学生先学2年左右的公共英语,再进入专业英语学习。在实施这一课程设置办法的同时,支持第一和第二种观念的呼声仍居高不下。上述三种观念究竟孰利孰弊,本文将就这一焦点问题,从英语教学的理论到实践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一种适合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现状的课程设置办法。这些决策因素现一一分述如下。

1.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

医学生入学时理论上应达到的水平。《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0)规定:在学习期满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语音和语法,学会1 800—2 000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和习惯用语,具有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能借助词典独立阅读难度略低于课文的一般题材的读物,阅读速度为:30—50词/分钟。

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实际水平。中学的英语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已按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进行讲解,尤其是有些语法内容,早已把大学的一部分内容下放到中学进行讲解。然而,部分医学院校的调查结果(陈晓忠1992)表明:医学生入学时英语实际状况并不乐观,他们对基本语法掌握虽比较扎实,但交际能力低下,词汇量少,平均词汇量仅为1 100词左右。

外语语言教育学家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1990:309—318)认为:要达到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初步写的能力,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所需的信息,即达到基本独立应用英语的能力,一个人必须至少掌握4 000个基本词汇,对于一般题材,语言难度中等的文章,实际阅读速度应达到50词/分钟。这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医学生来说,他即使完全达到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提到的各种要求,在英语语言的应用方面还需作出巨大努力,更何况他们的实际水平还低于理论上的要求标准。

从这一因素考虑,学生一入校就直接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的方法不可取,更不用说学习原版的医学英语教材了。学生入学后,在公共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仍需得到进一步提高,才能达到独立应用英语的能力。

2.英语语言学习与背景知识的关系

英语教学实际是在两个渠道中完成的(任国平1990:32—35)。一是英语本身的语言知识:如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法等。二是背景知识:即以英语语言符号系统为工具和载体所传达的各种知识信息:包括日常生活知识(化学、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专业知识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介知识。如图1所示:

img79

图1: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对英语语言学习有很大影响。以阅读为例:学生在阅读时,存在于大脑中的知识信息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Frank Smith在对阅读过程进行详细研究时指出:从大脑传递到眼睛的信息比从眼睛传入大脑的信息重要得多。另外,有关“信息差”的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阅读时从段落中获取信息的多少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读者已知信息的多少(杨坚民等1991)。Adams Smith(1987)在这一方面也支持上述观点。科威特大学医学系的英语教学在医学院预科学生和住院医生两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由于预科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的同时,所学的平行课程为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还未上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纯医学词汇使英语教学变得非常枯燥无味而无法进行。

由此看来,语言知识教学与背景知识的关系,正如任国平(任国平1990:32—35)所描述的一样: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来说,教材中超越学生知识水平的内容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差。就语言知识教学与背景知识的关系这一因素而言,如果考虑到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特有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安排,医学生入校后先学一段时间的公共英语,待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后,再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的课程设置方法较为合理。

3.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反馈意见调查结果

笔者曾于1993年在全国卫生系统内进行过一个抽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分析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对医学院英语教学的反馈意见(倪传斌1993)。其中有关医学院课程设置的意见综合如表1所示:

表1:课程设置的意见综合

img80

注:观念1:医学院校只需开设医学英语,无需开设公共英语。

观念2:医学院校只需开设公共英语,无需开设医学英语。

观念3:医学院校应先开设公共英语,再进入医学英语学习阶段。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医学院学校应先开设公共英语课程,然后再开设英语课程。如果我们考虑学生这一因素,应该完全有理由支持先开公共英语,再开医学专业英语的观念。

4.由公共英语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必须有个过渡阶段

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毕业时,英语水平应该达到: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说和写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的信息。其中,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的信息,实际上是对学生一种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将这些应用能力转换成具体技能指标,表现为(倪传斌1993):

(1)阅读医学英语原版课本和文献;

(2)阅读医学英语文摘和技术说明书;

(3)阅读英语专著;

(4)听外籍专家的讲座;

(5)必要时担任口译;

(6)与外籍专家交谈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7)用英语参加学术讨论;

(8)用英语写论文和论文摘要;

(9)用英语写信;

(10)参加英语水平考试。

从英语语言的熟练掌握到英语各技能的灵活应用,必须要有一个过渡阶段。原因如下:

(1)医学是一个有许多分支的综合性体系。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术语。这些学科又相互交会,形成一个共核,如图2、图3所示(杨坚民等1991)。公共英语阶段只讲授英语的基本词汇,医学生若突然进入专业英语学习,会有许多不适应,故需在公共英语与纯专业英语之间安排一个平稳的过渡阶段。

img81

(2)从公共英语到医学专业英语,表面上看是从语言学习到应用的转变,前一阶段的重点放在熟悉语言共核词汇和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上:即以打好语言基础为主,而后一阶段的重点放在以英语为工具的使用上,以应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主。其实,从公共英语到医学专业英语,不仅是主题的变化,而且语言本身的表现形式上也有许多不同,如图4所示。

正如Widdowson(1984)所说:公共英语向科技英语的过渡,不是简单地从语言形式向交际功能过渡,而是向科技英语综合模式过渡。这样,在正式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前,应首先向学生讲授医学英语的一般特征,包括典型的医学英语句子结构、功能意念、篇章结构、文体风格和相应的语言技能与学习技能。由此看来,在由公共英语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时,安排一个过渡阶段是很有必要的。

img82

图4:科技英语的综合模式

5.结语

以上述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的决策因素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方法,即医学生先学1—2年的公共英语,再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是最适合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现状的办法。但从本文第四种决策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高等医学院校合适的课程设置办法应为:

img83

(1)公共英语阶段 时间为1.5—2年。学生应打好英语基础,达到大纲所提基础阶段应达到的要求,力争通过国家教委举办的四、六级统考,为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2)医学基础英语阶段 时间为半年左右。在这一阶段,学生应重点掌握医学英语的核心词汇、医学英语的变体特征以及应用医学专业英语所需的基本语言基础和技能。

(3)医学专业英语阶段 时间为半年左右。在这一阶段,了解医学专业英语文献的特征,包括医学英语文献的文体风格和主题特征等。与此同时,学生还应该掌握毕业后医学实践过程中所需的英语语言的应用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怎样阅读医学英语原版教材、专业文献、文摘,技术说明和专著,听外籍专家的讲座,必要时担任口译,用英语参加学术讨论和用英语写论文、论文摘要和书信等技能。

参考文献

Adams Smith,D.1987.Review of English For Basic Medicine Science[C].ESP Newsletter,December.

Widdowson,H.G.1984.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1990,《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1990,《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晓忠,1992,《中、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障碍与对策》[D]。西安:西安医科大学科技英语系。

倪传斌,1993,《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英语社会需求分析》[D]。西安:西安医科大学科技英语系。

任国平,1990,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关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第5期。

邵循道,1987,《英语教材》(1—4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谢大任,1982,《医学英语》(1—4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坚民等,1991,石油科技英语社会需求[J],《石油教育》(内刊)第3期。

姚子然,1982,《医学英语》(1—4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载《西北医学教育》199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