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申论的写作技法

申论的写作技法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申论的写作技法一、阅读材料的技法(一)辨识阅读辨识阅读是辨认识别文字、图像、标点等各种符号,并在大脑中形成其意义的过程。弄清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本级政府所能够处理的,是不是涉及其他的相关部分,是不是通过正常渠道能够解决问题。

第三节 申论的写作技法

一、阅读材料的技法

(一)辨识阅读

辨识阅读是辨认识别文字、图像、标点等各种符号,并在大脑中形成其意义的过程。辨识阅读,通过对材料中的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的辨识理解,形成独立的认识。

(二)理解阅读

理解阅读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了解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掌握材料的基本观点,了解材料相关联系的过程。理解阅读通过对材料的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的深层认识,以及它具有的感情色彩的理解,来认识材料的意义和基本观点。

(三)评价阅读

评价是在更深入地比较、分析、鉴别、判断、推理、联想的基础上,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认识材料的本质意义的过程。它要借助应试者具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材料进行真与假、主与次、现象和本质的鉴别判断,形成对材料全面的、综合的、完整的认识。

(四)创意阅读

创意是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和联想,引发出应试者对材料的总体看法,构思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的过程。创意阅读的结果实质上就是确定和创造新的信息,即形成主要观点和对策思路的内容,也就是阅读最终所得到的主要观点。

二、概括要点的技法

(一)单项分析概括法

单项分析概括法是指对每一个材料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示这一材料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及意义,再综合这个材料各个方面的特征,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便作出全面评价的方法。

(二)分类分析概括法

分类分析概括法是指把同类总体中具有不同特点的单位区分开,注意保持各类单位的同质性与各类之间的差别性,再综合同类事物中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对各类全面评价的方法。

(三)综合分析概括法

分类分析概括法指把单项分析概括出来的每一个材料的个性特征和分类分析概括出来的同类材料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性进行第二次加工,综合所有材料的相同特性,得出对这些材料的全面评价的方法。

三、提出对策的技法

(一)确定对象

所有的决策都是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的,没有“问题”这个点,也就不会有决策活动。在找到问题之后,要分清问题的责任者是谁,哪些因素会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

(二)确定主体

确定目标后,接着要找解决问题的主体,给主体定好“位”。弄清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本级政府所能够处理的,是不是涉及其他的相关部分,是不是通过正常渠道能够解决问题。

(三)确定战术

确定了解决问题的主体,则应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为决策定好“术”。要弄清在一般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哪几种,哪些办法在解决这一问题中切实可行,如何突破陈旧格局,找到新的解决措施。

(四)确定目标

要设定最终达到的目标,从宏观上阐述对策的总体思路;设定每一阶段要达到的目标,阐述各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具体工作;设定主要工作目标和次要工作目标,着力解决好主要问题同时兼顾其他。

四、对策论证的技法

(一)事实论证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二)理论论证

理论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理论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就是将归纳所得的论点,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去衡量。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论据。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理论论证的论据还可以是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三)比较论证

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三类,分别是类比法、对比法和综合比较法

1.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使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类比对象应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属性,要防止出现机械类比的毛病。由于用来类比的前提是特殊的事物,所以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论述复杂问题时只用类比说理就会显得不够充实。

2.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可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3.综合对比论证。综合比较即同时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论证方法。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

(四)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式。

(五)因果论证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因果关系。提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也就阐述了道理,明辨了是与非。

五、申论考试时注意事项

(一)认真审题

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二)紧扣材料答题

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三)注意限制要求

申论考试中对字数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在15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另外,答题应该简洁,做到要言不烦、切中要点。应试者应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思考与练习】

简答题:

1.申论具有哪些特点?

2.申论测试的知识结构包括哪些?

【注释】

[1]郭五林著:《申论学》,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2]何美荣:《浅谈公务员申论考试》,载于《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引自浙江都市网,http://news.zj.com/edu/zsks/2006-08-24/764779.html

[4]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6986.html?wtp=tt#3

[5]引自“金路公务员李祖华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知识结构”,http://edu.qq.com/a/20070515/000192.htm

[6]引自“申论概述:申论测试的内容结构与标准样式”,http://www.670068.com/jianli/HTML/132125_5.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