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申论考试的性质

申论考试的性质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申论考试的本质不是写作考试,而是对公务员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的测试。申论考试借鉴了古代策论的一些特点,是对古代策论的继承和创新。参加申论考试时,考生大多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更没时间也没机会去搜集大量信息,为避免考生脱离实际提出一些不可行的建议,也为了能更有效测查出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试卷中为考生提供了大量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再提出对策。

第一节 申论考试的性质

申论考试的本质不是写作考试,而是对公务员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的测试。它需要考生具备相当的政治理论功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善于从政治上去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指导、推动工作。

申论考试中往往会为考生虚拟一个角色,或引导考生去虚拟角色,如2006年国考第一题:

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

又如2007年四川省考第二题:

假设你是某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你所在城市也开始出现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并由此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争议。因此领导要求你以政府工作部门名义给市政府起草一份如何处理本市电动自行车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些题中都明确为考生设定了身份,有些题未明确为考生设定身份,考生也必须将自己假定为“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所概括的信息,分析的原因,提出的对策都是“供领导审批”的。这样在回答问题或写作申论的时候,考生就不仅要展现自己的文采,更重要的是所写出的东西必须准确、规范、简明扼要,还要有实用性,在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中也有可操作性。华而不实是申论写作的大忌。

申论考试借鉴了古代策论的一些特点,是对古代策论的继承和创新。古代文人在写作政论或策论时,也许并不知道全国总人口是多少,农民有多少,耕地面积有多大,气候对作物收成的影响怎样,但就能洋洋洒洒写成一篇颇富创见的关于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文章;统治者采纳了,在现实中有无可操作性,则很难说。发现问题是找出问题根源的前提,找到了原因才能提出相应对策,但对策在实践中应该怎样去执行,是否可操作却不是十年闭门苦读的书生能凭空设想出的。参加申论考试时,考生大多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更没时间也没机会去搜集大量信息,为避免考生脱离实际提出一些不可行的建议,也为了能更有效测查出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试卷中为考生提供了大量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再提出对策。每一个考生面对的都是同样的材料,能否取得高分不仅取决于考生的文字表现力,更取决于考生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归纳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预示着考生今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因此,申论考试其实就是一个资格考试。不能将它简单等同于其他任何考试,申论写作也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写作,它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是由公务员的岗位性质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