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化扩大城乡就业

多元化扩大城乡就业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各类企业招收就业困难人员并在劳动合同期内为其缴交各项社会保险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多元化扩大城乡就业_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研究(上卷)

福建省东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林石文

近年来,福建省东山县随着“以工业立今天,以旅游谋未来”战略的实施,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上和扩建工业项目加速增加,人力资源需求量大,企业用工难矛盾日益显现。为缓解“招工难”与“就业难”矛盾,东山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促进就业和服务企业用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办法及措施,在全县形成了“推动全民就业,功在千秋万代”,“招工服务就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的工作氛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有效服务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魅力东山、幸福家园”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就业和企业用工需求,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持了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一、加强领导,促进城乡居民就业

东山县委、县政府把促进就业和服务企业用工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惠民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具体抓,其他相关部门共同抓,形成了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出台了《东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通知》、《东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缓解企业用工短缺服务企业用工十四条措施》等文件,把促进就业和服务企业用工的目标、任务、要求和责任层层分解到各镇、村(社区)及各相关部门。同时,县政府还将促进就业工作目标纳入年终考核主要内容,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县人大、县政协积极开展调研,反映社情民意,强化监督;各级政府积极招商引资,鼓励发展民营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2011年,全县新签约上亿元项目14个,新增产值上亿元企业7家,旗滨集团漳州玻璃有限公司第4条生产线顺利建成并点火投产;全国最大海产品冷冻、加工海之星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和海洋生物科技园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通过项目推动,新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

二、夯实基础,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覆盖全县城乡劳动保障服务体系。根据福建省、漳州市关于加强劳动保障“三基”建设工作的要求,至2009年底,按照“六到位”和“四到位”标准的要求,东山县率先于全市100%在全县的7个镇、61个行政村、16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劳动保障工作站。目前,已形成了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中心,以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网点,以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和劳动保障协理员为基点,覆盖全县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企业用工信息的“监测站”,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就业困难群体的“娘家”等功能。二是健全和完善基层基础台账。建立健全镇事务所、村(社区)工作站台账,全县劳动力资源信息实现电脑动态管理,对辖区内的劳动力供求信息采取“村登记、镇上网、县联网”的方式,做到人员底数清、择业意向清、个人技能状况清、家庭就业人员情况清,实现劳动力供求双向有效对接。三是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按照“村推荐、镇考核、县选聘”的办法,在全县镇、村、社区100%聘任劳动保障协理员并发给聘任证书,分期分批对事务所工作人员和村级协理员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基层劳动保障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目前,全县92名协理员参加了全国统一资格考试,有82名获得全国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四级)证书,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完善机制,用优惠政策保就业

一是通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二是按规定为城镇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三是积极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做到“培训一人,稳定一家,脱贫一户”,实现农村贫困家庭“一户一就业”;四是每月通过县、镇、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暨企业用工招聘会”等各种用工招聘会;五是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再就业援助活动;六是深入开展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惠民政策宣传和扩面工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政策阳光;七是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发展政策。对企业组织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新招收的员工进行就业前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企业组织本企业职工参加规定工种或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职工当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给予培训经费直补企业政策。对各类企业招收就业困难人员并在劳动合同期内为其缴交各项社会保险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符合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由财政给予贴息。

四、创新培训,提员工素质促就业

东山县政府把“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列为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并抓出成效。一是培训规划细。每年初召开县、镇两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培训措施,层层量化任务指标。实行县挂镇、镇包村、企业,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确保各项培训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二是培训网络全。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以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为主导,村(社区)、企业、行业和社会民办机构为配套的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地推进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鉴定新体系。同时在每个镇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站及定点企业实训基地。三是培训内容实。紧扣产业发展方向、企业用工需求和培训对象求职意愿和技能提升愿望等实际,举办适合富余劳动力需求的水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包袋缝纫、针织、水产养殖、渔业捕捞、渔具、电子等培训班。四是培训机制活。在培训方法上,将培训工作前移到村、社区、企业,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以村、社区为载体,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岗前培训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以企业为依托,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实现技能培训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积极开拓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在全省率先开展对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在岗员工进行水产品原料处理工、鱼糜工初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五是培训管理严。培训前资格审核,由村、社区、企业提出申请,经镇劳动保障所审核后报县就业中心复核;具备办班条件的报县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同意办班的,先预拨一部分资金给培训点;办班培训过程中,县就业中心全程监督和指导,做到人员、时间、监督“三到位”即人员(局领导亲临现场做开班动员,中心工作人员、镇劳动保障所人员督班),时间(理论授课、技能实践及考核合计15天),监督(每期培训都有录像记录);培训结束后,培训点向县就业中心报送培训手续及办班费用清单,再经县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核,符合规定的再拨另一部分培训补助经费。通过严格的办班程序和资金管理,有效的保证了培训的质量,同时也使参训人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东山这种培训模式和管理办法,得到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肯定,被漳州市树为“东山模式”,在全市推广,被省厅推荐向人社部申报“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并荣获“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五、真情服务,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东山县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漳州市关于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在全县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活动。“零距离”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用工情况,建立企业用工备案制度,企业按月上报用工情况及缺工需求信息,及时掌握全县企业用工和岗位需求动态。二是用活载体,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通过召开服务企业用工座谈会、网上发布用工信息、送就业信息上门及举办“春风行动”和“促进就业服务月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为企业招聘员工。三是加强引导,帮助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围绕“企业用工我帮助,就业求职我服务”主题,印发《东山就业服务指南》,出台了“社会保障、户口迁移、子女就学、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全县就业环境;帮助企业树立科学管理理念,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资待遇,按政策规定为职工交纳“五险”。同时,积极抓好企业与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的督查检查,及时处置劳资矛盾和纠纷,努力营造“招得来、留得住”的用工环境。目前,全县大部份企业实现了对外来工提供食宿,对本县员工提供专车接送上下班,企业用工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搭建平台,建立跨区劳务合作机制。建立了帮助企业招工奖励机制,县政府每年预算安排40万元奖励为企业招聘外地员工的单位和企业外出招聘员工交通、食宿补贴。与宁夏自治区彭阳县、江西省瑞昌市、云南省大姚县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了劳务合作交流机制,积极组织缺工企业到县外、省外招聘员工。五是服务大局,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为确保落户东山的工业项目顺利开工,出台《东山县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实施意见》,主动靠前,在项目报批、土地征用等方面提供帮助,促使项目尽快建设并投产;对旗滨集团、海魁集团、东亚水产、融丰食品等企业申报上市给予积极协调和指导,协助企业完善劳动用工、工资、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方面制度建立,旗滨集团、海魁集团两家企业已成功上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