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书刊形态设计对西方图像资源的利用

早期书刊形态设计对西方图像资源的利用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清开始的书刊形态设计,开始与西方接壤。从吴友如开始对西方技法的引进,到徐咏青水彩画大行其道,说明对西方图像与技法的借鉴保持着持续的态势。但是由于“归化”的习惯性思维,早期设计还能将人物形象维持中国面目;更由于创作上的自由,仕女图式也注意到了与社会生活的相契;有的设计师像但杜宇、徐咏青还提供了风景画作来增加形态的丰富性。
早期书刊形态设计对西方图像资源的利用_现代性的另一副面孔:晚清至民国的书刊形态研究

晚清开始的书刊形态设计,开始与西方接壤。从吴友如开始对西方技法的引进,到徐咏青水彩画大行其道,说明对西方图像与技法的借鉴保持着持续的态势。但是真正受到西方美术浸染只有周湘、李叔同、徐咏青等少数人之外,多数设计师西画技法的得来还是归于间接习得的性质。[70]这也决定了早期设计处于一种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风格上的不伦不类,技法上的不伦不类。有的完全按照传统中国画技法创作,如胡伯翔;有的则受到西洋画法的影响,如徐咏青采用水彩画来创作;素描、速写与软笔的漫画同时出现在书刊之中;以仕女为主题的绘画周围围起欧美经典的花边、绶带纹,以及日本的花纹图案。这种引用的随意显现出风格的混乱。但是由于“归化”的习惯性思维,早期设计还能将人物形象维持中国面目;更由于创作上的自由,仕女图式也注意到了与社会生活的相契;有的设计师像但杜宇、徐咏青还提供了风景画作来增加形态的丰富性。此一时期图像运用的自由正说设计缺乏根本性的精神内核,而本土造型的出现则是对大众口味的适应,以及对西文绘画资源的生疏。

但是由于西方绘画技术的不同调用姿态也引起了早期设计师的分化:坚守本土化创作的设计师如郑曼陀等通过努力找到了通向新视觉的通道;沈泊尘则开始借用西画的技法表现人物,“尝试起一种洋画风趣的时装仕女的水彩画来了,他的画法,已呈现了脱俗的新趣,色调颇精致美丽,而且富于热情和高雅气品”[71];早年发表过素描作品的陈抱一、汪亚尘等毅然负笈东流,学习更加纯正的西画技术;而曾以仕女画引轰动的但杜宇则转向了电影的摄制。

图 4-4 卡尔•逖曼门•闵欣的封面作品及签名
《小说月报》1923年第一期封面
(图片来源:作者实物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