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阶层认同的相关研究

阶层认同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认同构成了阶层认同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微观而具体的角度来看,心理因素与阶层认同的关系的研究成为重要的课题。阶层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变动的剧烈程度有关,国内许多关于阶层意识和阶层认同的研究都强调了社会转型的社会背景。处于中间地带的社会阶层成员的阶层认同意识明显弱于两极阶层。中国城市居民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阶层认知。
阶层认同的相关研究_城市中产阶层的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

认同(Identity)从词源上讲,来源于拉丁文的Idem,意即“相同”。认同是人们获得其生活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是个人对自我身份、地位、利益与归属的一致性体验[1]。卡斯特尔在其《认同的力量》中引用卡尔霍恩的话来阐述“认同”的意义:“没有名字、没有语言、没有文化,我们就不知道有人。自我与他人、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在名字、语言和文化当中形成的……”认同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作为西方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同”承载了国内外学者的集中关注。

阶层认同的前提是社会整体结构可以依据特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阶层(社会群体),因此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为开展阶层认同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理论素材和理论框架。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是一套多元的社会阶层分析理论,在市场状态下分析人们获得资源机会的能力及最终体现出占有不同社会阶层的位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一直是社会学分层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帕森斯等社会学家更倾向于从职业角度出发,阐述其政治资源占有的方式,及其对所获得的社会阶层评价,是社会阶层职业评价体系的前期理论分析基础。

社会阶层理论的发展在现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操作的阶层分析模型及理论被推陈出新,对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研究的学术流派也应运而生,推动阶层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在社会学领域中,有五条理论脉络影响了对身份认同的研究: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G. H. 米德和符号互动论、舒茨和知识社会学、涂尔干和结构功能主义、马克思和批判理论[2]。经由研究的理论脉络,认同由哲学范畴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认同研究一方面更多地应用于经验研究,另一方面也逐渐理论化,认同问题进入了主流的社会理论中。社会认同理论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成为阶层认同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

Tajfel在1978年与其学生共同构建了社会认同理论模型,创立发展了社会认同理论[3]。社会认同理论是在对群际行为、群际关系的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社会行为不能单从个人心理素质来解释,要较全面地理解社会行为,必须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社会认同就是依据社群成员资格来建构的认同。

按照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由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认同和比较。在这三个过程中,个体建构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形成了与群体身份相一致的归属感和认同。

社会认同构成了阶层认同研究的理论基础。虽然有学者指出源于西方社会基础上的社会认同理论在中国语境中需要更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但这并不妨碍学者们将此理论运用于中国的社会阶层分析现实中。

当下中国社会认同形成具有明显的身份等级特征,即不同的身份群体形成特定的认同,附带有不同的等级序列[4]。城乡的分野和地域的割裂使得社会成员身份明显分异,不同群体形成的社会认同仍然受社会资源不平等分配机制的影响。但根据我国的社会现实,认同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认同的分化及建立在认同基础上的集体利益是如何表达之上。划定群体边界和界定规则应该更深入地切入群体社会生活实际之中。

一个社会的客观分层结构以及分层机制的变化,无疑会反映在人们的主体意识之中。社会分层不单是一种客观层面的社会事实,而且还是一种主观层面的心理事实[5]。社会阶层的界定和划分不应该止于阶层建构的客观实在上,当研究者预拟的阶层标签与社会成员的主观分类不一致时,阶层的划分便无意义;研究者应更深入地探讨阶层成员的主观建构。一个社会既存在社会阶层的客观实在,又存在社会阶层的客观建构。结构与主体、表述和客观之间的影响和互动的方式是多重的、混合的。研究者不能仅仅依照简单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分层,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当今中国人的主观建构层面以及影响中国社会阶层等级地位的一些独特因素(如户籍制度、单位制等)。

从微观而具体的角度来看,心理因素与阶层认同的关系的研究成为重要的课题。经济收入、职业地位、教育水平等构成的客观社会位置为人们观察和思考社会境况提供了出发点。客观社会位置影响个体的生活经验,个体的心理因素和个性特点参与到生活经验的建构之中。个体的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等心理因素在阶级阶层意识形成过程中具有特定的作用。不公平感等心理因素具有分解来自客观社会地位影响的作用,导致在客观社会位置的维度下,人们的阶级意识呈现碎片化特征[6]

阶层意识是对于阶层之存在、自我阶层认定、自我阶层归属等一系列问题的社会认知,属于阶层主观建构的层面。由阶层存在意识(是否存在社会阶层?)、阶层自我定位(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个阶层?)、阶层等级定位(认定自己属于哪个阶层?)三个层次组成[7]。阶层意识是一定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不平等状况的认知、评价和感受的综合反映。它既包含作为阶层成员的个体的主观意识方面,也包含着作为阶层成员共同认知的集体意识方面。阶层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变动的剧烈程度有关,国内许多关于阶层意识和阶层认同的研究都强调了社会转型的社会背景。

当前我国的阶层意识呈现为“两极清晰中间模糊”的阶层认同特征[8]:能够明确而清晰地对自己的社会阶层地位进行定位的是社会的上层群体和社会的底层群体,而处于中间社会阶层的成员对自己的阶层地位则相对不是那么明确清晰,甚至是模糊的。处于中间地带的社会阶层成员的阶层认同意识明显弱于两极阶层。中产阶层的生存状况也因此陷入“被消失”的困境。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社会的中间阶层正处在快速形成的过程中。中间阶层具有保守性特征和稳定性功能。中产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而白领是核心的中产阶层。中国白领阶层的阶层意识是中国特定的社会客观分层结构、制度安排、价值准则以及分层机制的变化在人们的主体意识之中的反映。在实证检验中,在中国转型社会里,权力资本与人力资本对于白领阶层意识的形成均有有力影响[9]。一个结构化的社会经济差异等级体系正在人们头脑中建构着,几个基本社会经济群体(或者称之为阶层或阶级)之间的区分界限在人们的意识中日益明晰化,收入财富和权力是促成这种区分明晰的最主要的因素[10]。中国城市居民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阶层认知。在城市居民的观念中,收入、权力和教育是决定阶层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职业并非衡量阶层地位高低的核心指标[11]

由各阶层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利益、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最重要的基础之一。阶层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中国最引人注目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之一。

学者们以CGSS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不同视角分析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阶层意识、阶层分化流动等,取得了卓著的研究成果。学者李路路从资源与机会,行为与交往,评价、态度与认同以及社会流动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城镇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阶层间的关系[12],描述和揭示了当代中国城镇的社会阶层结构特征。在资源和机会这个维度上,特别提及了住房这一重要的阶层分异指标。住房对于当今的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对城镇居民来说,恐怕是最为重要的财产了。关于住房和阶层的关系众说纷纭,没有形成定论,但对于住房是反映阶层差异的一个有力指标的观点则是没有分歧的。住房的产权归属、住房面积大小和住房市值等成了重要的测量指标。当然,学者们也探讨了教育、生活方式等指标在阶层分化中的显著性。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认为: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社会阶层之间在资源和机会占有、行为和社会交往以及态度与社会认同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别,特别是在涉及基本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时,阶层之间的差别表现得更为明显;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有可能变得更为显著,阶层之间的矛盾可能继续扩大。如何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控制和调和阶层矛盾是中国未来将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构成社会群体矛盾与冲突的基本特征。面对日益分化的社会阶层和日益深化的市场化程度,公开、参与、平衡是协调社会矛盾与冲突、重塑社会秩序的基本理念[13]

阶层认同研究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在研究向度上,西方学者对认同的概念内涵及认同的组成部分有着持续而深刻的关注,他们的研究形成了阶层认同理论的众多分析框架,也发展出针对不同主题的阶层研究的特定研究方法。无论是在理论还是方法上,西方阶层研究发展都十分迅速[14]

国内学者对于阶层认同的研究大多突出了中国处于转型期的重大社会背景,突出了我国特定的阶层认同的特征,这一点十分契合认同的概念内涵,体现了概念所指向的历史性特征。与西方发展迅速的认同研究相比,认同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仍未得到普遍认知。虽然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阶层认同的相关研究,但无论是在研究理论还是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差距。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急剧现代化和重大制度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成为引人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市场转型”理论所引发的争论,集中于分层结构的变迁,而较少关注阶层化(或结构化)问题或分层后果的分析。但是,后者是更具理论和现实挑战的问题[15]

如同中国阶层结构体现出的“两极清晰中间模糊”的特征一样,当前对模糊的中间阶层的阶层认同研究较少,更不消说这个模糊边界阶层中特定的群体了。在已有的文献中,对特定群体认同的研究偏重于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其“社会角色”,而较少涉及群体对于阶层的感知与阶层认同。

注释

[1] [美]曼纽尔·卡斯特尔.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Andrew J. Weigertv , J. Smith Teitge, Dennis W. Teitge.Society and Identity: Toward a sociological psychology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3] 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M].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

[4] 孙频捷.身份认同研究浅析[J].前沿,2010(2).

[5] 卢福营,张兆曙.客观地位分层与主观地位认同[J].中国人口科学,2006(3).

[6] 翁定军.阶层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J].社会学研究,2010(1).

[7] 王春光,李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主观性建构和客观实在[J].江苏社会科学,2002(4).

[8] 马广海.存在与冲突:转型期我国社会的阶层意识概览[J].山东社会科学,2011(5).

[9] 陈天柱,苏祥.中国白领阶层意识形成的两种理论解释及其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0(2).

[10] 李春玲.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意识[J].湖南社会科学,2003(5).

[11] 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J].社会学研究,2001(3).

[12] 李路路.中国城镇社会的阶层分化与阶层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2).

[13] 李路路.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J].社会学研究,2012(2).

[14] 张萌萌.西方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云梦学刊,2011(3).

[15] 李路路,边燕杰.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