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

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 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陇南市委书记王玺玉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加快陇南科学发展,要“实现三大突破,即在项目建设、交通建设、城市建设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陇南科学发展,就必须找准影响和制约陇南科学发展的瓶颈,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和促进陇南整体发展。
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_贫困地区发展的实践考察与理论思索

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 加快陇南科学发展

陇南市委书记王玺玉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加快陇南科学发展,要“实现三大突破,即在项目建设、交通建设、城市建设三方面实现突破”。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方面作为科学发展的突破口,突破的着力点又是什么,如何才能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发展呢?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第一要义是发展。面对国际国内竞争加剧,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大势,如何让地处边远山区、经济比较落后的陇南快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每位决策者必须回答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慢进意味着落后,不进也是倒退。经济社会的发展犹如一场攻坚战,要掌握出击的主动权,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薄弱环节上实现突破,才能大踏步地前进,才不会被边缘化。实现陇南科学发展,就必须找准影响和制约陇南科学发展的瓶颈,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和促进陇南整体发展。

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选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许多市县,把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突破口,工业基础好的地方大多把壮大园区建设作为突破口,流通较发达的地方把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一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把生态建设、特色经济、科教文化、旅游开发作为突破口,中西部地区有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突破口的,有的确定为发展畜牧业,有的是开发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有的是民营化,有的依靠招商引资。总之,都是立足于市情、区情来确定突破目标。近十年来,陇南三届领导班子在经济发展策略上,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而不断进行调整,实行“两点一线”战略,是以工业建设、城镇建设和交通建设为突破口,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之路;实施“六大战略”、大力推进“一路四化”,是以交通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建设“生态陇南、文化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突出“一纲九目”,是以项目建设为主线,推进整体发展。这都是在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紧抓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难得机遇,努力克服劣势,在重点突破中谋求整体发展。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前几任决策思路的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情和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对口援建的三大机遇,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提出在项目建设、交通建设、城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以此促进陇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辩证分析陇南基本市情,集中各方智慧后的战略谋划,也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的理性思考,是进一步切合陇南实际的科学决策

著名的木桶定律说明,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恬恬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陇南市委常委会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和“察民情、听民意、办实事、促发展”的主题实践,真正体会到制约和影响陇南科学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经济总量小、交通不便、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距大、市场体系不健全、经济结构不优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因素,在项目建设、交通建设、城镇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经过短期内的努力,把经济发展劣势转化为独具特色的后发优势,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资本,把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实绩,从而使陇南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根本内在要求,而发展要以项目作为支撑。项目聚集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生产资料等各种生产要素,是优化资源配置、扩张集散效应的“发动机”,是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实践证明:市场引导项目,项目聚集要素;投资推动发展,发展创造财富,这是落后地区改变面貌的必由之路。虽然陇南近年发展较快,但各项经济指标仍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市经济总量仅占全省GDP的3.8%,占全国的0.04%,其主要原因是发展项目少,尤其是大项目不多,主要特征是投入不够。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已经揭示: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出口和投资“三驾马车”。对于陇南来说,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处在全省末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十分有限;出口贸易刚刚起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还形不成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项目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所以加快陇南科学发展的关键措施,就是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依靠项目建设争取大规模的投入,努力做到大项目顶天立地,中小项目铺天盖地,以此来扩大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扩张经济总量,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破解陇南发展不足、发展不够的难题。

目前,面对灾后重建、兰渝铁路、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良机,陇南项目建设的切入点正如王玺玉书记提出的“要保质保量完成灾后重建项目,尽心尽力服务国家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上升”的目标。这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抓项目的能力,进一步落实抓项目的责任,进一步拓宽抓项目的思路,在盯住重大项目不放松的同时,重视和抓好中小项目,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抓出成效。

二、交通滞后是陇南科学发展的最大瓶颈

长期以来,陇南交通因天上无空运,江河基本无水运,陆地基本无铁路,也无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结构单一且通行质量不高。缺乏交通大动脉的带动,一直是陇南科学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交通不便,影响了物流、人流、信息流的输出,影响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了对外开放进程,更影响了陇南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要想富、先修路,许多地区交通先行的意识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把交通建设与项目建设、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会形成相互促进的规模效应。

近几年陇南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全民动员、大办交通,使农村交通面貌有所改观,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项目建设,促进了城镇发展。今后几年,随着几条高速公路的建成和兰渝铁路、支线机场的开工和建成通车,地处陕甘川交界之地的陇南,会因交通状况的改变将区位劣势一跃变为区位优势,展现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要充分发挥陇南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配合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抓住独特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构建大交通、发展大产业、推进大项目,加速与周边地区实现机制、产业、交通、市场对接,彻底改变陇南的落后面貌。

王玺玉书记提出了实现交通大突破的近期目标,即在2—3年内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我认为切入点就是“通过灾后公路交通项目的实施和乡村道路建设,建成改造一批公路和桥梁,提高国省干线公路通行能力,打通出口路,连接断头路”。中期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基本形成较高水平的综合运输体系和立体交通网络,使陇南成为连接西南、西北的大通道。其切入点应是通过配合兰海高速陇南段等3条以上高速公路的建设,兰渝铁路等3条铁路和支线机场的建设,全面改善陇南交通状况,加快陇南区域中心建设,真正使陇南打破封闭,尽快融入全国经济大市场,形成对外开放的交通大格局。

三、城镇是凝聚生产要素的基地

城市是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和创造财富的最大基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既有利于转移广大农村人口,更有利于城镇的快速发展;既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既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共同进步,又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城镇化也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加快城镇建设,是减少农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由于陇南经济分散性、外向性、周边型特征,经济发展的内聚力不强,目前还未形成能够发挥聚集生产要素、辐射周边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中心城市。过低的城镇化水平,已成为现阶段制约陇南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障碍。所以陇南应该把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化大的气力,建立不同类型的小城镇,走工业化、非农化、城镇化互动的路子,力求在城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以扩大城镇规模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王玺玉书记提出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科学化规划、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其切入点是“以武都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纽带,以八县县城为重点,以建制镇为依托,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通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武都“建成功能较为完善、彰显山水特色的区域中心城市。”为了使城镇化真正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笔者认为一要科学编制城镇规划,高标准谋划城镇发展格局,确立城镇发展的战略地位;二要完善城镇各项功能,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城镇管网建设,塑造城镇个性特色;三要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更多的要素向城镇聚集。四要大力招商引资,通过盘活土地、推进公共事业市场化经营等手段,多方融资,兴建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城市化水平。

陇南市委科学审视不断变化的市情,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和谐等关系,提出在项目建设、交通建设、城镇建设这三方面实现新突破,抓住了加快陇南科学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完全附和陇南实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只有按照市委决策,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发展,陇南经济的新跨越将指日可待。

(原载于《陇南》2009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