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展农村调查

开展农村调查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农村调查是城乡领导制定决策、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在开展农村调查过程中,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开展农村调查时,只有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完整、丰富和具体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抽样调查法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所需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然后运用概率的方法推算出整体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开展农村调查_城乡领导科学概论

领导工作中,从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可行性方案,选择最佳方案,以及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修正和调整等,都离不开调查。并且,要做到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也需要认真调查本辖区的实际,从而结合辖区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开展农村调查是城乡领导制定决策、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城乡领导要掌握和灵活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这里以农村调查为例谈谈城乡领导如何进行调查研究。

(1)明确目的,做好准备。调查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调查什么、为什么要调查。它要么是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么是总结某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要么是深入了解各项方针、政策、决定的落实情况。实践证明,只有目的明确,调查研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同时,调查之前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认真学习领会各项方针、政策、决定,使调查分析问题有标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别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过什么样的研究,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的调查;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拟订调查提纲和各种调查表格或问卷;确定调查的人员安排,并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对调查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做好充分的估计等等。

(2)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城乡领导搞调查研究,一定要面向群众,面向实际,在群众与实际中寻找真理。没有满腔的工作热情、没有追根问底的求知欲望,没有放下官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很难体察民情,很难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的。在开展农村调查过程中,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就是直接从事物本身中发现规律,排除一切“先入之见”的干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为此,调查研究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农村调查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现实情况,把握调查对象的规律性,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是由客观调查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调查对象的这种性质要求城乡领导在调查研究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调查对象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尊重事实,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隐瞒真情,不掺进个人偏见,从而透过现象探求事物内在的联系,找出它们的发展规律。

(3)全面、系统、周密。在开展农村调查时,只有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完整、丰富和具体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调查材料要求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周密性。所谓全面性,就是对于调查对象的方方面面的有关信息,尽可能毫不遗漏地搜集起来。列宁指出:“如果不从全部总和、不从联系中掌握事实,而是片面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8]这是强调调查要具有全面性。全面性是同片面性相对立的,片面的调查只抓住调查对象的部分特征,恰如“盲人摸象”,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更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所谓系统性,就是要把调查对象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注意探索调查对象各方面的相互联系。系统性是同零散性相对立的。零散的调查只能抓住事物外在某些互不关联的枝节,不可能深入洞察事物的内部带有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所谓周密性,就是对于调查对象的全部细节材料都要认真收集,有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其中可能隐藏着重大的线索,如果只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地进行调查,就无法弄清所要调查事物的真相。总之,只有按照全面、系统、周密的原则开展的调查,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主次分明,抓住重点。“主次分明,抓住重点”,是指在进行全面、系统、周密调查的基础上,适当放开那些居于次要地位的问题或细节,把重点问题突显出来。只有在对事物全面系统周密地调查之后,才能区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而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所以“主次分明,抓住重点”的原则与“全面、系统、周密”的原则不是互相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在通过初步的调查活动掌握一些情况之后,除了继续收集全面情况之外,还需要突出重点调查对象与内容,寻找事物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指出,调查要“详细地占有资料,抓住要点。材料是要搜集得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抓住要点或特点(矛盾的主导方面)”。“有同志要问:‘十样事物,我调查了九样,只有一样没有调查,有没有发言权?’我以为如果你调查的九样都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把主要的东西都丢掉了,那么,仍旧没有发言权。”[9]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开展农村调查的方法很多,调查的对象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会不同,但一般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全面调查法。全面调查法也称为普遍调查法,是用来调查一定时间内某一类社会现象的总的概况,如人口普查、土地普查、经济普查、物资普查以及工业普查等。全面调查一般用于那些相对稳定,一定时期内变化不大,但又需要掌握全面情况的社会现象。它对领导者了解全面情况,把握某一类现象的总体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全面调查工作量大,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不经常进行。

(2)典型调查法。典型调查是一种重要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被研究的现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目的是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和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通俗地讲,典型调查法就是“解剖麻雀”的方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典型是同一类事物的代表,它虽然是“个别”,却包含了“一般”。典型调查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和较短的时间获得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方法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两个认识过程的原理,由于典型调查抓住了事物的一般特点,因此典型调查的结论有着广阔的适用性。

(3)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所需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然后运用概率的方法推算出整体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在抽样调查中,每个调查对象都具有同等的被选择机会。抽样调查一般用于那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对象,例如每个辖区成员的收入状况等;它也可以用来对全面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补充修正。对于领导者来说,一方面需要了解情况,一方面又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时,抽样调查便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合适选择。

(4)试点调查法。试点调查法是通过建立试点来收集事实材料,用来积累新经验和新知识的方法。试点调查就如同自然科学中的实验,给被测试的对象设计一个理想的环境,并给予各种条件和刺激,使测试对象显露其真相和本质,从而获得在普通环境条件下无法得到的结果。试点调查是领导者为了证实某种新的理论或设想,探索某个新的规律和发展道路而使用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在推行一项重大社会改革、实行一套新制度新规定,或者实施涉及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决策时,都要先进行试点调查,以便取得直接的经验,同时也便于进一步完善新的政策、制度和决定。

(5)会议调查法。会议调查是我们党常用的一种基本调查方法。毛泽东同志在了解中国社会基本情况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他说:“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我用这个方法得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较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10]进行会议调查时,应该先确定好参加调查会的人,一般应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基层领导或群众,选择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人物,会议的规模一般控制在三五个七八个为佳。领导者应事先拟定好调查提纲,让到会人员有准备时间,开会时以同志式的态度同到会人员展开讨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了解真实的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6)网络调查法。网络调查法是一种新兴的调查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基层办公条件的改善,城乡领导还应运用这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调查工作。网络调查也称为网络访问,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从互联网上收集相关资料、数据、信息,进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现代调查方法。网络调查顺应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变革当代领导工作方式的客观要求。网络调查具有数据资料丰富、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领导者开始认识和使用这种方法。但网络调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难以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信息技术依赖性强等等。

(7)口头调查法。口头调查法也称为访谈调查法,是通过直接询问调查对象,收集口述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口头调查可以把问、听、议、看结合起来,能够更生动、更具体、更真实地了解所要调查的内容。搞好口头调查同样事先要做好调查的准备,要准备好询问的内容,熟悉有关的背景知识,选择好询问的对象,确定谈话的时间地点等。其次要注意谈话的方式,使接受调查者不会有距离感,既要做一个善于询问的调查者,也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听众。最后就是要做好访问记录,如果接受访问者同意,还可以进行录音或录像。

(8)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制作问卷进行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它是调查者把问卷交到调查对象手中,说明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由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按问卷上所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书面回答,再交回调查者进行统计分析。这种调查的特点是事先把问题标准化,设计成表格或问卷,一般先规定问题的答案,让接受调查的人员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的类型有单项和多项两种。所有的被调查者都是回答同一结构的问题,这样既便于分析统计也便于进行比较。问卷调查法是开展农村调查常用的方法之一。

开展农村调查,就是为了分析综合,对于调查得到的数据材料和感性认识,还要进行深入分析,才能达到调查的目的。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综合要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善于调查,还要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写调查报告,就是用文字的形式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表述出来,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没有调查报告或调查报告写得不好,调查研究的成果无法完整准确地向别人转达,不能发挥农村调查应有的社会效果。同时,写调查报告也是调查研究活动的继续与深化。

那么城乡领导在完成农村调查后,如何写调查报告呢?

(1)调查报告的写作标准。好的调查报告应符合以下标准。①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理论观点正确;②引用的资料、数据要真实可靠;③总结经验应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要敢于创新,提出新观点;④提出的方案、措施与建议应具有可行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调查报告的内容。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调查的目的与对象。调查报告中必须首先说明调查的目的,也即是回答为什么要开展这次调查、在什么背景和形势下开展的、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等。此外,还需要说明调查的范围和对象,也即是回答在多大范围内开展的、向什么人或向什么事作了调查。②调查的方法与过程。对于调查时使用了哪些方法,调查活动经过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了哪些调查任务,整个调查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障碍等都要一一作出必要说明。③调查的结果与建议。这是整个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调查的结果是对调查问题客观、科学的结论,建议则是针对调查结果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调查报告的格式。写调查报告应遵循一定的格式。调查报告通常按上述三个方面内容的顺序来写,即先写调查的目的与对象,再写调查的方法与过程,最后写调查的结果与建议。调查报告的写作,一般有两种格式。①按照种类、方面或专门问题将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写。②按照事物的逻辑发展顺序将调查的基本情况排列起来层层深入地写。究竟采用哪种方式,则取决于调查材料的实际内容和调查者的意图。

(4)写调查报告的注意事项。写调查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调查报告应由主持调查或参与调查的人亲自来写。②调查报告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切忌为了主观需要而扭曲事实,篡改数据。③提出的建议要实事求是,考虑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④文风朴实,语言简洁、准确、生动。

案例阅读:关于东河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按照县政府安排,我区组织人力对本辖区内东河村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调研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采用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方式,同时采用了听取村、组领导的座谈汇报、组织农民座谈、进入农户单个访问等辅助调查方法。现将有关东河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东河村的基本情况

东河村位于城区以东15千米处,北毗邻张桥村,连接本县与兴城的县际公路从其村旁穿过,属于远离城区的农业村。该村现有农户479户,耕地面积3200多亩,农业人口数1982人,人均耕地1.61亩,全村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甘蔗为主,达到2400多亩。2006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806元的全区平均水平。

二、关于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该村发放问卷65份,收回64份,有效问卷60份。根据问卷调查中涉及的五个方面情况统计如下:

(1)农村农民家庭的基本构成:户均人口3~6人,以4~5口人居多,占52.4%。其中专门务农的3人居多,占25%;其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占36.7%,高中(职高)占10%,其余是初中以下。

(2)关于农户收入与支出情况: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两方面,占83.3%,其余为畜禽饲养。该村2006年纯收入2000~4000元的农户占50%,4000~6000元的占13.3%,6000~8000元的占16.7%,收入8000~12000元的占20%。收入的支出依次表现为购买衣着食品、子女教育和交通通讯费上,总共占66.7%;用于非经常性支出的依次表现在购买耐用消费品、盖房子、农业机械三方面,占56.7%。当资金不足时,解决的办法为向亲戚、朋友借款,占63.3%,向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占23.3%,其他占13.3%;借钱贷款用途依次为农业生产、医疗开支和子女上学。

(3)村组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问题:在该村村组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问题方面,通过我们实际查看,村民反映和问卷统计上,总体情况为交通便利,村组规划整齐,出村路面有土路与水泥路,但无垃圾台(一般有人不定期打扫),无路灯,无沼气能源,无公厕,村内网络很少(仅协会示范点一处);对农村学校教育持基本满意或满意的态度居多,占55%;在医疗保健方面,总体情况为看病方便,但医疗保健水平一般,占65%;购买各类商业保险的以养老保险居多,占45%。

(4)培训农民与培育农村经济组织:村民对问卷中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名词在字面上不理解,缺乏科学认识,认为没有“合作经济组织”与“没参加”、“不知道”的占40%,没有任何表态的占16.7%,但对于村里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必要作肯定回答的占90%。在农业信息的获取来源上依靠电视广播的占35%,依靠技术人员指导的占23.3%,回答不知道的占31.7%。在对待政府的项目问题与实施上集中反映在相信政府,但缺乏资金和需要技术扶持三个选项方面,约占78%。

(5)农村治理问题:从调查问卷情况看,认为该村社会治安、社会风气一般,占66.7%;对村两委班子的管理反映很好,认为团结、民主、决策公开,能征求意见的占75%;村民代表大会每年召开3次,村务公开真实性大,财务每年公开3次。该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依序集中反映在农业科技推广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和农产品销售困难三个方面,共占86.7%。

三、对该村调查的结果分析与建议

从调研座谈和问卷中分析来看,该村和村民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村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获得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相对狭窄,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少,对于生产主要采用传统手工分散方式,劳动成本偏大。

二是村民购买衣着食品、子女教育和交通通讯费这三大支出费用相对年纯收入,明显偏大。根据问卷情况看,有一半农户收入在2000~4000元之间,而全年三大费用支出超过2000元,若有子女上学或疾病出现则更大,这一矛盾突出增收不易。

三是年收入中的各种费用开支多用于购买基本食品、子女教育、耐用消费品上,其次才是当年农业生产资料投资,加之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与农业经营成本偏高,又占用了相当一部分收入,使农民增收的困难显现。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结合该村实际,现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户进行科技培训的力度,及时提供实用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二是政府应适当安排资金帮助农民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基本养老保障,设立小额贷款帮助农民解决资金不足等问题;三是帮助农民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组织,通过农民经济、技术互助解决生产经营成本过高,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