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庄“寡欲论”的不同与物质精神因素的互补作用

老庄“寡欲论”的不同与物质精神因素的互补作用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和庄子的“寡欲论”,因其“道”的形态的不同也不完全相同。其实,无论是在物质或精神层面之间,或是在灵魂与肉体之间,老子的“少私寡欲”与庄子的“清心寡欲”,二者本来就有着一种互补的关系和作用。庄子的“清心寡欲”,虽重在精神和理想方面,但其精神境界得到超脱或提升的同时,也即是使人们种种物质欲求得到纾缓的过程。
老庄“寡欲论”的不同与物质精神因素的互补作用_东方智慧与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

已如前述,人类追求幸福的欲望,除了精神生活的满足之外,更重要的是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二者相辅相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般来说,幸福欲望的实现,首先,最重要的是物质生活,因为人的生命的维持和延续,都需要吃饭穿衣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然后,才有精神生活的需求。如果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无法提供,那精神需求就无从谈起,因此,物质需求是基础,是保证。但是,也应看到精神生活并不是一点作用也没有,在有些时候它对物质生活和物质需求的短缺或过盛,有着重要的补充或抑制作用。这种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当中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老子和庄子的“寡欲论”,因其“道”的形态的不同也不完全相同。老子的“少私寡欲”之说,在其“道法自然”的实存形态的“道”中,着重强调,要人们在实践或物质的层面,不要贪图享受,不要人为地破坏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生态在内的发展规律,以满足自己的诸如权欲、贪欲、情欲等种种私欲。为此,他又着重从物质层面提出了达到“少私寡欲”的具体办法,诸如“崇俭去奢”,反对贪财占物等。这对现代来说,仍然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和意义。当然,老子的“寡欲论”,并非只有物质层面的作用,在精神层面,老子也提出了具体的修道方法,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庄子的“清心寡欲”之说,在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形态的“道”中,着重于强调,人们在心灵或精神层面,超越种种物欲和贪欲的局限,超越“生理我的满足”,超越“家庭我的实现”,超越“社会我的完成”,以达开展出“体现宇宙我的理想”的崇高的人生境界。为此,庄子又着重从精神层面提出了诸如:超越名利之网,超越死生局限、超越智性和情绪化的蔽障,以达“心斋”、“坐忘”即心灵达到极为纯精且又高度凝聚,从而开展出新的人生境界。这样,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就得到了净化和提升,人们的内在文化蕴涵也更得到了充实和涵养,人们的生命意义也有着进一步地升华。

其实,无论是在物质或精神层面之间,或是在灵魂与肉体之间,老子的“少私寡欲”与庄子的“清心寡欲”,二者本来就有着一种互补的关系和作用。虽然老子的“少私寡欲”重在物质或生活实践方面,但其本身就是要求人们少一些私念、少一些欲望、少一些心灵或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从而使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得更高一些,以达既养形又养神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从物质需要方面减少人们过多的追求,达到节省能源、节省资源的目的。庄子的“清心寡欲”,虽重在精神和理想方面,但其精神境界得到超脱或提升的同时,也即是使人们种种物质欲求得到纾缓的过程。由此可见,二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212页。

[2]《论语·里仁篇第四》

[3]《孟子》:《万章上》、《告子上》

[4]《老子》四十四章

[5]《老子》四十六章

[6]《庄子·天下篇》

[7]《庄子·天地篇》

[8]《庄子·山木篇》

[9]《庄子·至乐篇》

[10]《庄子·天地篇》

[11]《老子》十二章

[12]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