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庄天道观(本体论)

老庄天道观(本体论)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老庄天道观(本体论)本文同意这样的看法,即,中国哲学传统之核心问题就是人如何得“(天)道”的问题——它是人得以成立的前提。隐晦如老庄,他们否认的只是知识、技能等对天道认识的可能性,并不否认还有其他的方式来“得道”。本节所讨论者乃道家之天—人关系论。①故而人对“天道”的“无(能)为(力)”性正是人求道、得道最合适的态度。

1.老庄天道观(本体论)

本文同意这样的看法,即,中国哲学传统之核心问题就是人如何得“(天)道”的问题——它是人得以成立的前提。其哲学主流并不否认人对“天(道)”把握的可能性。隐晦如老庄,他们否认的只是知识、技能等对天道认识的可能性,并不否认还有其他的方式来“得道”。当然,关于“道”的涵义,儒家道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似乎可以这样简单地区分:道家的“道”与儒家的“道”虽然均属“本体”论的说法,但道家不承认这个“本体”属人的一面,亦即道家本体论严格讲来不属人文本体论,而属一种“自然”本体论;亦即,道家所谓“道”乃自然存在的“生生”义,但不包括社会存在(历史),(但其应区别于康德“物自体”,二者均有“自体”义,但道家的“道”乃即存有即活动的“自然而然”义,康德“物自体”则只是存有,而不活动)所以对老庄而言,人之真实性只在其“自然性”(自然而然性)方面,其社会性、历史性由于参与了人为因素而属于“伪”。顺理成章地,人只有去伪才可能存真,亦即达到其真实性以得“道”。“去伪”,乃指消除掉人为之一切礼乐刑政、文明礼貌,以保持其纯粹(洁)性,当然只能是无为为之了。

儒家自孔子始,已自觉到历史或人的社会存在的绝对性,因此,儒家的“道”包括自然本无,亦包括社会历史;而且认为这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荀子、朱子因为将气质之性亦提至近于先天性地位,则对二者之差异性亦有讨论,由此开出儒学之新路数。后文细论之。当然,一者主性恶,一者主性善,荀朱二人之差别亦是显而易见的),此亦即“性善论”。所以,儒家也讲“自然”,但结论却是“有为”,最有代表性的话即是《易传》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是,关于自然本无与社会历史之内在同一性,儒家面临来自内部(如荀子“性恶论”)和外部(如释老)的严重压力。因而论证此问题也成为儒家一个核心课题,并由此衍生出丰富的致思路向。这在宋儒处展现出来。此是后话。本节所讨论者乃道家之天—人关系论。

如上论,儒家主张自然本无与人的社会存在具有内在同一性,因而“天道”可以显豁于人文社会,亦即在礼乐刑政中显现出来。道家之“道”是摈弃了人文之“伪”的,所以它虽然不否认人“得道”的可能性(人可以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但这种“道”却永远无法被人(以知识论方式)所认识、讲说(言语方式)。人如果勉强采取认知的方式去求“道”,则会陷于危险的境地: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因而以这种方式不可能得“道”,反而会失“道”,人而失“道”,岂不殆哉?(《庄子·养生主》)对作为有限存在的人而言,“道”永远处于玄冥之中,人也许可以涌身入于这黑暗中去把握“道”,但却永不可用人为的任何方式去揭示它。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亦即揭示“道”之不可“彰明”性。所以说道家之“道”论,实即揭示出“天道”对人而言永远“隐蔽”的一面、不“透明”的一面。故而人对“天道”的“无(能)为(力)”性正是人求道、得道最合适的态度。

此处必须强调的是,所谓“无为”,并非睡大觉以等死。天并不是无所作为,天是自然而然的。庄子说,“牛马四足之谓天。”(《庄子·秋水》)牛马自然地长成四个蹄子,这是天作成的(天生的)。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人虽生而难免于刑名制度之中,但应看到其“伪”性,不可对其有坚执之心,而应是功成而不居——不拘于人之名义之中,而应取“无为”的态度以消解之。这实际上是一种否定的态度,但也是一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老子》第四十一章)积极态度。

道生一以至万物,因而人也属于“道”。而且人作为万物的代表,亦可称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又“道常无名朴”(《老子》第三十二章),人虽常难免于刑名文物之中,但他也有“朴”的一面:婴儿,婴儿天生地得道,因而它天生地是个“真人”,甚至“道人”。所以婴儿是最精神饱满、最具有生气的人。老子曾有一个形象的描述:毒虫不蜇,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第五十五章)婴儿之所以百毒不侵,精力不竭,就是因为他乃阴阳之冲和,就好像天地之阴阳冲和而为一草一木、飞禽走兽一样。他是与万物一体的,怎么能为万物所侵呢?

所以,人求道有一个标准:复其“朴”以永远保持这种“婴儿”的状态。当然,人自然地生长成为“成人”,不可能永远处于襁褓之中,那样反而不自然而失“道”了。但人却可以做到永远保持一颗“童心。——这正是道家所要追求的。对得道的圣人来说,他们不仅使自己常处于这种“反朴归真”的状态,也使百姓处于“婴儿”的状态(“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第四十九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