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庄功夫论

老庄功夫论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守虚静以浑其心(守中):老庄功夫论如上述,老庄的道是“自然(而然)”的,人亦属此“自然”。③这是儒家功夫论之关键所在。所以,道家功夫论之核心便在于泯灭④这被开凿出了的智识心、感官心,使其重新复归于“混沌”,从而达到人天之重新混一。老庄强调的是,这一知识本能乃建立于血气感官,故须对其有限性有所自觉,亦即对其无能把握于“道”有所自觉。

2.守虚静以浑其心(守中):老庄功夫论

如上述,老庄的道是“自然(而然)”的,人亦属此“自然”。所以,一个人要真实地活在这个世上,亦即活得像个“人”,就应该顺其“自然”。在道家看来,人只有在其“朴”的状态中是最自然的,所以人像“赤子”、“婴儿”一样地活,才是真正的活。在老庄这儿,人之本真存在就在人—天这一个维度,它不承认人—人这一个维度。儒家是承认这后一个维度的,它承认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形成的各种“关系”,因而人总是有“名分”的。这个“名分”存在于个人之前,它是构成个人本真存在的依据,比如“五伦”。孔子曾说,儿子之爱敬父亲,这是天生的“命”,臣子之侍奉君主亦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因为“无适而非君也”(《庄子·人间世》)所以他是承认对人而言,有一个伦理本体存在。人须要做的,便是排斥因着个人身体而有的一己私心,以忠实于这个“关系”(伦理本体)。这是儒家功夫论之关键所在。

道家是连这个“关系”本身亦否定的,因为这个“关系”,包括由此而生的名分、彼此、是非、美丑等,都不是天生的。(所以儒家斥之为无父无君,犹如禽兽,也不是全无道理的谩骂)人要活得“真实”、“自然”,便应该摒弃掉这些“关系”的影响。

但这些关系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道家以为首先是因为人有了耳目七窍等,从而具有了感知觉之辨别力,本属自然的大化流行被分割成不同种类,这些人为区分出来的彼—此、是—非等又被凝固僵执,人心失去了浑全的特性,而“失真”了。《庄子·应帝王》篇末即寓示着,当人之“浑全”被打破而产生智识时,便意味着死亡。这与西方文化亦形成有趣的对照:《旧约·创世纪》中,人类始祖耳目明亮而产生智识时,它便失去了天真,从此堕入罪恶的渊薮。一个朴拙之人是没有人—物、人—我界限的。他也没有羞耻、美善等意识。他一派天真,没有人世间的一丝气息。但智识产生时,则上述一切也产生了,人从此不再全心全意地师法“自然”,而是亦师法“自己”(主要是自我意识)。人开始独立了。人—天由此殊途了。

所以,道家功夫论之核心便在于泯灭④这被开凿出了的智识心、感官心,使其重新复归于“混沌”,从而达到人天之重新混一。此即“心斋”。庄子假托孔子答疑颜回,道出了“心斋”的真意:“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人间世》)亦即认为“听”并不属于耳朵的专属能力,比耳朵更具有“听”的能力的是“心”和“气”。耳朵,甚至心(按,对此处心之义,诸家尚有争执。详可参见王先谦集解、刘武补正的《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对此条的集解),尚只是血气抟成的有形物,它们因而只能把握有形有义的物事,对于无形无义的“虚无”却无能为力。这个隐藏于感官不到处的虚无,就好像生生流动的气,只有以“气”、亦即涌身入于此“气”之中去“聆听”,才可能得到这天籁之音。换言之,所谓“心斋”,即是禁绝由血气感官以及自我意识所生的一切欲望和意志,使心处于“虚无”状态,亦即“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庄子·德充符》)

由此而否定知识。知识乃感官所生,但感官属于“有(限)”,不可能认识“无(限)”。但人毕竟有了感官,由此而具有了关于道的“知识”。道家亦承认此一事实——人有知识之本能(能力)。老庄强调的是,这一知识本能乃建立于血气感官,故须对其有限性有所自觉,亦即对其无能把握于“道”有所自觉。所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第七十一章)关于“道”的最高知识乃是知道自己对其并无所知;当意识不到自己实乃“无知”而强以此为“知”时,则已入于危殆之地了。

“道”本是玄玄冥冥的,至多亦是恍恍惚惚。但“知识”却常常自以为是,并以自以为是的“道”为标准划分出彼此,厘定出是非,判断出善恶美丑。但是,“道”本是浑灏流转,何处属此?何处属彼?正因为“知识”太自以为是了,反而被其所“是”遮蔽了视野,只看到自己的“此”与“是”,看不到自己的“彼”与“非”。只看到自己常醒的世界,看不到自己尚有“梦”的世界。故而庄子以“梦蝶”的故事点醒之。老子则直白地表示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第四十九章)亦即不可拘执于善与不善的分际,因为上述种种只不过是人制作的“名”罢了。所以“善善”并不由此而肯定什么,“善不善”亦不由此而否定什么,因为这些“名制”本身是应该被打破的。

总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五章)上述心斋、破知、破名种种,只是阐明,对道家而言“道”之不可知性(不可以知识态度把握之),故而人应避开此一途径,而以努力保持心中“虚空”之状态的方式,以与天交通。换言之,天道本自然,人万不可自作聪明,妄想以心捐道,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而应勤扫卫生,努力清除妄心所生之障蔽,以虚心迎送这说不清、道不明、不舍昼夜的洪荒之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