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学功夫与大学功夫

小学功夫与大学功夫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小学功夫与大学功夫就朱子功夫论规模而言,大体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大学功夫,始于格物;格物功夫成立之依据,在于人心已有的“已知之理”(此即道德心,孟子所谓“先立其大者”的“大心”。

1.小学功夫与大学功夫

就朱子功夫论规模而言,大体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此实乃对中和新说中“先涵养后察识”之另一种表达。此前已有述。朱子《大学》“格物补传”云:“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大学功夫,始于格物;格物功夫成立之依据,在于人心已有的“已知之理”(此即道德心,孟子所谓“先立其大者”的“大心”。由此,朱子格物论与现代所谓“认识论”具有本质差异。后详)——此则养于小学。《大学或问》论此甚明:“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小学功夫乃根本,或曰本领功夫,它确立了一个人成长之基本方向,所谓锻造个“圣贤坯模”。但小学毕竟只是道德训练,只是学“如何”做人,却并不明“为何要如此”做人之理由。亦即:“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然”。更重要的在于,大学功夫乃是在“自家做个明白人”的基础上,还须将其所学,实践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上。

朱子此处的思路是,人虽天生禀赋仁义礼智之性,但多易汩于气禀物欲之杂而不能自觉。则须有聪明睿智之先觉承天命而教、治之,使之能渐知其“性分之固有”与“职分之当为”。这实乃贯穿大学、小学的教育与学习所以成立之依据。此处所关心者乃在,它使小学教育之正当性得到保证,亦即礼乐刑政与日常礼仪细节并非私人制定的教条,而是先王、先师躬行于民生日用中的“心得”之凝结。由此,它必然可以启发人性于私欲之中,而不使之走上歧路。但此问题在五峰一系中不必成立,因为在五峰那里,每个人均有天赋的自觉其善之能力,这却不必靠别人传授可得。而且,反而是涉世不深因而少受世俗浸染的小儿,其善心更易萌发。盖二人一者重心在于人先天难免气禀之偏而具有限性,一者重心在于人心具有独立创发能力。

总之,朱子论述小学功夫之目的在于阐明,人须先有被动道德涵养,才可为后来穷格物理、察识仁性打下基础;而此被动涵养之教师与教材,均乃人性善之体现;大学功夫之意义乃在于一方面消解小学道德涵养之抽象性、教条性,使之一一化为“己物”,另一方面则须使个人道德实践落实为修、齐、治、平的社会政治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