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的道理,如何撬动中国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理论上看关键也是找到一个平衡支点。毛泽东领导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布局、直接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平衡生产力分布,重点加强内地建设。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三是转向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
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_中国市县区发展研究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同样的道理,如何撬动中国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理论上看关键也是找到一个平衡支点。五十多年来,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高屋建瓴,找到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支点——与时俱进、协调发展;在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战略部署上,三代领导人与时俱进,开辟了三条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毛泽东:均衡布局、直接协调,实践直线式协调发展路径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为了协调沿海与内地的地区差异以及全国工业化与国防建设的联系,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工业的直接内迁、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直接投资向内地倾斜、均衡部局,实践直线式协调发展路径。

毛泽东领导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布局、直接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平衡生产力分布,重点加强内地建设。“一五”时期,我国实施工业建设的150项重点项目中,内地占118项,为全部项目的79%;在国内自行设计建设、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694项重要工程中,内地占472个,为全部项目的68%。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195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协作区的文件,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七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此后,各省市、甚至各地县都致力于建立独立的、自成系统的工业体系,所谓“一省一盘棋,各省成体系”,基本建设“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文体大革命”中“四五”计划纲要(草案),也提出要建立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10个经济协作区。三是转向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1964年8月举行的中共书记处会议,根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的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的指示,决定新建的项目都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战争的指示,决定新建的项目都要摆在内地。1965年中共中央作出加速全国和各省市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为二线地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不搞大城市,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有的要“进洞”。根据这一决策,“三五”(1966——1970)时期内地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的66.8%,其中三线建设的投资占全国的52.70%,“四五”时期内地基本建设投资站全国地53.50%,其中三线建设的投资占全国的41.1%。30年中,内地工业产值增加了40多倍,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的比率由建国初的28%提高到36%,相当于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倍多。

但是这种均衡发展战略也存在着根本性缺陷:首先,它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生产力的平衡配置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是通过抑制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发展,而强化内陆区域的发展,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其次,它过分强调区域均衡的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三线建设。再次,它在区域生产布局上违背了规模经济原则,使许多新建企业不仅没有获得经济效益,而且还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应该指出的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沿海与内地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主张。毛泽东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也必须充分利用,要好好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厂矿,有些也可以是大型的,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这一正确的主张在以后的建设时间中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邓小平:非均衡布局、间接协调,实践曲线式协调发展路径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总结建国后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东部沿海与中西内地的客观差异而人为地推行直线式协调发展路径的历史阶段教训。早在1980年3月国务院召开的关于长期计划的座谈会上,邓小平、陈云等指出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要承认不平衡。这表明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已经突破过去片面强调平衡发展的束缚。另一方面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从强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转向重视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着重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区域优势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及区位优势,按三大地带分阶段、有重点、有效益地开展区域经济生产力布局。提出了关于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一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即“以先发促后发,以早富带迟富,实现共发与共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沿海倾斜、推进中西部开发”的曲线式协调发展路径。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开辟非均衡布局、间接协调的曲线式协调发展路径,是具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是实践区域经济曲线式协调发展路径主要因素。冷战趋向弱化与结束,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经济竞争加剧与经济合作日趋鲜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的国际环境,为改革开放后2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曲线式协调发展路径适时转轨与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泛的发展空间。解放思想、务实求变、改革开放、致力发展的国内环境是实践区域经济曲线式协调发展路径的基本因素。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适时转轨的改革契机。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和转变,进而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重构的基本取向是市场需求和利润水平,所出现的结局是:快速的工业推进、短期利益趋向和结构趋同倾向。同时,分权化渐进式改革方式为曲线式协调发展路径的实践提供了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分权化渐进式改革,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关系由自上而下的单向控制约束,转变为上下双向自主调适、相互约束,地方政府相对独立地拥有更多的决策权、管理权和地方利益支配权。从而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能动性大大增强,各地区都先后进入了一个自主发展的时期。分权化改革下财政体制的变化是投资体制形成的重要因素。分权化改革从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的变化趋向是中央控制的财力逐渐减少。如1982年调整后给广东、福建地区高度的自主权而对京、津、沪则反之较小,对较好的12个省份实行定额上缴、超额分成的办法,而对另12个较差的省份则给以补贴,对国民收入的流出率则比以前大为下降。

在“六五”(1981—1985)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基础,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向沿海地区倾斜。“七五”(1986—1990)计划明确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详细制定了东、中、区三大经济地带非均衡梯度推移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同时实施了一系列向东部倾斜,从设立深圳珠海14个港口城市和确定沿海经济开发区,形成了面积32万平方公里、人口1.6亿的广大沿海开放地带并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举措。二是优惠政策向东部倾斜,国家对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从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如扩大当地政府利用外资的审批权限和对外经济流动的自主权,减免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和关税,扩大当了政府对外贸易的自主权和外汇留成比例等。三是投资布局向东部倾斜,在全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地带达到60%以上。四是体制改革向东部倾斜,国家的许多改革方案和措施,或者先在东部区域试行和实施,或是较多地考虑东部区域的情况和需要。这带来了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鲁、苏、浙、闽、粤新型工业与省区获得了大大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快速的增长率的奇迹。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就我国目前经济整体发展的而言,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就不同区域的经济而言,这一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东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东部沿海区域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最重要的力量,使东部沿海开放地带和工业城市经济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通过一系列的传递、扩散机制和示范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内地区域经济的繁荣,许多区域经济都得到了快于改革前的增长,1952年到1978年、东部地带人均国民收入增4.63%,中部地带年均增长2.92%,西部地带均增长3.53%,而在l978年到1992年,东部地带人均国民收入增长8.28%,中部地带年均增长6.73%,西部地带年均增长7.1%。

邓小平曲线式协调发展路径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首先把好“一个大原则”即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其次是制定“一个大政策”即允许和鼓励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第三是协调好“两个大局”,即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部署。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最后解决好“一个大问题”即沿海帮内地。这种间接协调发展路径的不足之处:一是在突出重点区域优先发展的同时,实际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了,这是首要的和最突出的问题。二是在实行一系列向东部沿海区域倾斜的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范围上的过分倾斜、粒度上过度倾斜和时限上过长倾斜的状况;在实现发展战略的效率要求的同时,实际上对公平要求的实现兼顾不够。三是一些必要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完善和不完整,因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区域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区域经济封锁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江泽民: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实施网络式协调发展路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沿着邓小平曲线式协调发展路径,开辟了一条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实践网络式协调发展路径。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具体要求。邓小平早就指出,必须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江泽民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十五大又进一步指出“要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l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特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一条方针。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此后15年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突出特点是强调要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提出了促中西部经济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对这种战略做了明确肯定,江书记作的十五大报告就促进地区经济理论布局和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论述,以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党和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实施纲要》重点阐述了综合协调发展路径。今年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和建设;要注重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整个九十年代,江泽民实施区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路径可概括为十大战略:1、从向东倾斜的对外开放转向全方位的对外开放;2、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培养跨世纪的增长率;3、东部区域要进一步发挥在改革与发展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4、加大中西部区域的开发力度,重点从实质性上切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充分发挥国家投融资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6、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7、进一步理顺资源产品的价格;8、扩大和完善中央财政对中西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9、加大决策力度;10采取重大实质性措施加强东西部之间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尤其强调做好四个方面的协调:即为了协调地区差异,提出了非均衡协调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协调经济与人口、资源及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经济结构的协调,提出了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战略;为了城乡之间的协调,提出了城市化战略。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研究生 杨林)

【注释】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第4l页

[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第43页

[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笫2页

[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第47页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第337页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第73页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第77—78页

[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第12页

[9]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第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