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1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孙久文与叶裕民在他们于2003年6月出版的《区域经济学教程》一书中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具体地说,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所以,孙久文与叶裕民两位先生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念,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高。

2.1.1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与叶裕民在他们于2003年6月出版的《区域经济学教程》一书中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具体地说,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不同的是,仅仅有人均GDP的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此相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是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反映在以下几方面:在GDP的构成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则持续下降;在工业中,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在第三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一般性服务业比重则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的,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来,他们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集聚到城镇中从事着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长期局限在少数地区或者少数城市进行,大量的民众生活在农村,并且限制进入城市,他们长期生活于贫困的边缘,与城市中迅速发展的工业化无缘,既不能够参与其中,也不能够分享其成果。这样将大部分人排除在外的工业化也不能算作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人们通常把工业化和城市化看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缺一不可。

在现实的生活中,工业化意味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则代表社会进步。因为城市化必然带来更多的人参与工业化过程,并分享其成果,意味着就业结构的变化、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改革和进步。所有这些,都构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所以,孙久文与叶裕民两位先生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念,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高。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增加了,产业结构没有升级,发展质量没有提高,那么就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低质量的增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这样的增长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是难以持续的。

吴殿廷(北京师范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旅游开发与规划、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区域发展与规划等)认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所谓经济进步就是指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能产生更理想的经济状态(吴殿庭:《区域经济学》,第36页)。具体地说,对区域经济而言,除了包括与上述内容大体相当的生产的增长、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的改进以外,还应该包括资本积累及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两方面内容。资本积累即把生产物(产品)的一部分不作为消费,而用于工具、机械设备、工厂、建筑物、库房等的投资,以便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扩大生产能力。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都是与投资活动相联系的,其投资都直接地源于资本积累。此外,对于一定空间范围的区域经济来说,靠自产自销是很难发展起来的,要增加收入就得向外出售产品。同样道理,仅靠区内的资源也是难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的。要保证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就必须与外界发展相联系,这是由区域经济的开放性所决定的。与周边地区或者国外具有稳定的协作关系,这是一个地区经济成熟的标志,也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书所说的区域经济发展,简单地说,不仅包括区域经济量的增长,同时也包括区域经济质的提高两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