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经济中的“区域”,指的是在经济上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一空间范围。我国区域经济间的发展差距,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战略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区域经济中的“区域”,指的是在经济上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一空间范围。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常常根据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将其经济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区域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以该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和产业结构状况来衡量。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的发展速度往往是不同的,其结果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各区域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其劳动生产率必然不同,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二,区域体制机制差异。由于市场发育程度以及政府管理机制的不同,区域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有较大的差异。那些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区域往往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政府对某一区域的重点支持和大规模投资,往往会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第四,区域的历史文化差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以及风俗习惯,这些非正式制度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一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太大,则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时,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成了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区域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区域间分工合理;二是各种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能合理有序地流动,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三是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是太大。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各区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各不相同,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状看,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经济可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区、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东部作为沿海地区,具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区位优势,工业和服务业比较发达,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能源严重短缺。中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工业也具有相当的基础,但基础工业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较好的旅游资源,但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工农业基础薄弱,人才短缺。东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但体制机制较落后,资源型产业面临转型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也是相当明显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从2007年到2011年,东部地区的江苏、山东、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从26018.48亿元、25776.91亿元、31777.01亿元增加到49110.27亿元、45361.85亿元、53210.28亿元;而西部地区的青海、宁夏、甘肃分别从797.35亿元、919.11亿元、2702.41亿元增加到1670.44亿元、2102.21亿元、5020.37亿元,尽管发展都很快,但绝对数的差距相当大。2011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406.04元、18323.16元、18159.4元、18301.31元;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为9585.04元、6529.93元、5246.75元、7790.64元;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东部地区都远远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我国区域经济间的发展差距,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上看,我国东部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远高于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旧中国的工业分布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现实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凭借沿海的区位优势,最先实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以及财政倾斜政策,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最先发展起来的经济区。

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也对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但也应看到,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首先,区域发展差距过大制约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中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则容易陷于经济发展中的低水平恶性循环,容易导致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内在联系的断裂,从而制约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如果这一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就会影响到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再次,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也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把区域发展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实现各区域经济间协调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战略任务。

三、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根据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优化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对于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而且对于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根据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快水利、交通、通信和广播电视等产业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切实搞好包括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和防治荒漠化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是要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四是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人才开发。

(二)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建设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不仅有利于振兴我国装备工业,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一是要推进企业转变体制和机制。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有大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传统体制和机制造成的。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和企业体制机制转换结合起来,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普遍设备老化,技术水平低,要通过加大投入,帮助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三是要推动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大多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缺乏规模效应,要通过联合重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四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三)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这是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基地,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好的工业基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促进中部崛起,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而且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二是通过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三是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四)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地区已率先发展起来。目前,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达60%左右。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是要抑制东部地区的发展,相反,还要继续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以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根据东部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将在东部地区比较优势已经丧失或将要丧失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一步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二是继续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努力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三是继续发挥其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先行者的作用。

(五)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事关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老少边穷”地区,普遍自然气候条件差,基础实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经济自生发展能力严重不足。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开展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经济自生发展能力。

四、加快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当前,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而且要着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第一,加快完善互助合作机制。东部要发挥带动作用,帮助中西部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各区域要立足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合作,建立制度化、长效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二,加快完善互利共赢机制。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国际经验表明,劳动力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助于平抑不同地区的工资差距,因而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另一方面要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三,加快完善组织推进机制。国家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处理好规划和监督等问题。地方政府和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共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