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的印象(上集)

宁夏的印象(上集)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的印象(上集)打开中国地图,一般人很难一下子就能找到宁夏。这是一位网友在游历了宁夏后所写下的一段文字。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说法在中国自古就有,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得灌溉之利的宁夏平原。广泛分布于贺兰山麓及其周围的数以千计的古代岩画,是宁夏地区重要的史前历史文化遗存。然而西夏的覆灭却成就了宁夏这个地名。
宁夏的印象(上集)_印象宁夏

宁夏的印象(上集)

img5

img6

img7

打开中国地图,一般人很难一下子就能找到宁夏。的确,外形很像汉字“十”的宁夏,只有6.6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

作为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黄河上游地区,和陕西、甘肃、内蒙古自治区相邻。

“一提起西部,人们头脑中一般会涌现出壮阔雄奇、广袤荒凉、原始野蛮、贫穷落后这样一些词汇,这是形容其地大,但大而荒、大而粗、大而穷。宁夏却是一个例外。”这是一位网友在游历了宁夏后所写下的一段文字。为什么宁夏是一个例外?

考古学家在宁夏灵武市水洞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表明,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说法在中国自古就有,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得灌溉之利的宁夏平原。宁夏平原是由黄河泥沙冲积而成,土地肥沃,黄河从西南至东北纵贯而过,河道平缓,流量稳定,再加上光热资源充足,自古便是发展农业的理想地区。

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在包括宁夏平原在内的黄河河套平原屯垦戍边,修筑了著名的秦渠,开创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

高树榆(宁夏图书馆研究馆员):“宁夏这一带在秦、汉、唐这一时期还是不错的,到西夏有一个发展,到了元朝基本上也还有一些水利发展。像郭守敬也到宁夏来修过水利,很知名的。就是说,当时这个地方,从自然环境、农业生产这些方面来讲有水乡,有水稻,也有很好的田园风光,因此和江南是不相上下的 。”

img8

img9

img10

唐代诗人韦蟾在《送卢潘尚书至灵武》一诗中说“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诗中的贺兰山,指的就是宁夏西部的贺兰山脉。由此可见当时的宁夏农业发展已经非常繁盛。

说到贺兰山,不能不提到岳飞所作《满江红》中的名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虽然学者们对岳飞所谓贺兰山的具体位置存有争议,但这无损贺兰山苍凉雄奇的形象,反而增加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

然而贺兰山的神秘又何止如此。广泛分布于贺兰山麓及其周围的数以千计的古代岩画,是宁夏地区重要的史前历史文化遗存。这些岩画是何人所凿?又是如何凿刻在这坚硬的山石之上的?这些图案都意味着什么?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当你注视着这些岩画时,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

位于六盘山下的山城固原,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在中国境内这条通往中亚的道路上,迄今发现东罗马和波斯的金币共34枚,其中就有9枚是在固原地区发现的,这是古代丝绸之路中西交流的重要证据。在固原北周李贤墓出土的镏金银壶也是波斯萨珊王朝时期的工艺品。北魏孝文帝开凿的须弥山石窟,就与固原处于东西交流咽喉要道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这尊高20余米的大坐佛建造于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比中国著名的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要高,是须弥山最大的造像,也是须弥山唐代石窟的代表作。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大夏政权,史称西夏,其疆土包括今天的宁夏以及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青海东北部、新疆东部等中国西北的广大地区,与宋、辽、金政权对峙达189年。宋朝宰相富弼在概括西夏的经济和文化情况时说:“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属,行中国法令。”

img11

img12

img13

img14

你现在看到的这种形体方整而笔画繁复的文字是西夏文,是参照汉字的音韵、部首创制的。然而,公元1227年,元朝灭西夏,西夏文字逐渐在历史上消失,如今能识读西夏文字的人全世界不过几人而已。李范文先生苦心研究了25年,终于编纂成大型辞书《夏汉字典》。这部字典共有150多万字,是中国第一部西夏文字典。

李范文(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元昊为什么要创造西夏文字,完全是为他自己建国服务的。他为了要使他自己这个名族成为伟大的民族,他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他的特色是什么呢 ?就是他必须创造自己的文字。他不能够用吐蕃文,也不能够用汉文,这样不能够体现他民族的特色,他必须要创造文字。于是他在公元1036年创造了西夏的文字。他采用一种速成的方法。为什么?因为他要很快推行自己的文字,就必须要创造文字。他就利用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叫野利仁荣,让他独居一楼,花了3年时间,就把西夏文字创造出来。西夏文字的创立对于西夏国家的建立,以及对西夏文化的繁荣昌盛起了很大的作用。”

1990年在宁夏拜寺口方塔出土了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合口本续》,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它的出现,使人类发明活字印刷术有实物证据的时间整整提前了1个世纪,改写了世界印刷史。

西夏王朝消失了。很多记载西夏历史的重要文献和文物,如今也散落于俄罗斯、英国等国。落日的余晖为坐落在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镶上一道耀眼的金边,向人们昭示那个逝去王朝昔日的辉煌。

img15

img16

在与宋、辽、金等政权对峙了189年后,西夏被蒙古军队所灭。然而西夏的覆灭却成就了宁夏这个地名。“宁夏”这个地名始见于元代,含有平定西夏、稳定西夏和西夏“安宁”之意。

事实上,宁夏这个地方虽然很小,军事上的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从战国开始,历经秦、汉、隋一直到明代,都在这一带修筑过长城,算起来其长度可达1500多公里。所以宁夏有着“长城博物馆”之称。

中国历代长城之中,要数明代长城的规模最大。宁夏境内也数明长城遗迹最多。为防御逃回漠北的蒙古人南下骚扰掠夺,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12700多公里。同时,明朝为加强长城的防务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在长城沿线设有9镇,其中两镇就在宁夏,即固原镇和宁夏镇。固原镇总兵驻地在今固原市原州区,设总制,由兵部尚书兼任,统辖甘肃、宁夏、榆林三镇,史称三边。

img17

img18

吴忠礼(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因此宁夏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大量驻军的地方。中卫这个名字,就是明朝时一个军事管理机构的名称。还有一些是驻军首长的名字,沿袭下来成为地方名。比如永宁县的李俊,青铜峡的蒋顶。还有一些地名是军事行动所形成的 ,比如说固原的头营、三营、七营、八营,这是当时明朝征讨地方军事暴动部队扎营的营。”

img19

古代的宁夏几乎就是一个巨大的兵营,很多的城镇和人口聚居地最初都是驻军之地。直到现在,有很多地名仍带有浓重的边塞色彩。

正是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安宁对于过去的宁夏来说,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只有当“巨大的兵营”变成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宁夏才真正有了“安宁”的含义,宁夏人才真正享受到安宁的生活。

编导:谢 红

撰稿:谢 红

摄像:李 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